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6326发布日期:2018-06-30 08:36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托那韦,化学名为:N-[(2S,3S,5R)-3-羟基-5-[[(2S)-3-甲基-2-[[甲基-[(2-异丙基-1,3-噻唑-4-基)甲基]氨基甲酰]氨基]丁酰]氨基]-1,6-二苯基-己-2-基]氨基甲酸 5-噻唑基甲基酯,其结构如下式所示:

利托那韦为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免疫缺陷病毒-2(HIV-2)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口服有效抑制剂,阻断该酶促使产生形态学上成熟HIV颗粒所需的聚蛋白,使HIV颗粒因而保持在未成熟的状态,从而减慢HIV在细胞中的蔓延,以防止新一轮感染的发生和延迟疾病的发展,利托那韦对齐多夫定敏感的和齐多夫定与沙喹那韦耐药的HIV株一般均有效。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合制剂为一类临床上较为常用的HIV蛋白酶抑制剂类艾滋病治疗药物,是艾滋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在经过肠道和肝脏时,会很快地被代谢,存在着首过效应,使得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会很低,因此,洛匹那韦通常会与利托那韦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利托那韦的应用,能够通过其与洛匹那韦对代谢酶以及转运体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有效提高洛匹那韦的血药浓度,提高其治疗作用。

利托那韦是具有4个手性中心和两个噻唑杂环的氨基醇化合物,目前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并不多,主要是先构建氨基醇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其次再往上面分别接入两个侧链,主要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1:卞氨醇1催化氢解得到二氨基醇2,在硼化试剂作用下与4反应得到单酰化产物3,再与5反应得到利托那韦(WO9414436A1),合成路线如下:

方法1的局限性很多,如卞氨醇1催化氢解得到二氨基醇2需要用到钯催化剂,成本高;二氨基醇2在醇硼试剂保护下进行单酰化时的选择性较低,由此带来产物的后续纯化处理的麻烦;单酰化产物3与5反应需要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和二酰亚胺如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或N-乙基-N'-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等缩合剂,不适合规模生产。

方法2:卞氨醇1经叔丁氧羰基保护,去卞基得到6,6再与4反应连接噻唑甲氧甲酰基得到7,7经酸去叔丁氧羰基保护,与5连接得到利托那韦(WO9414436A1),合成路线如下:

方法2仅仅解决了方法1中二氨基醇2单酰化选择性不高的问题,其余的局限性未见优化,仍然不适合规模生产。

方法3:缬氨酸N-羧酸内酸酐(NCA) 8与卞氨醇1缩合,再连接异丙基噻唑甲胺10,得到中间体11,钯催化氢解去卞基后,与((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4缩合生成利托那韦(Patent WO 0121603),合成路线如下:

方法3缺陷性包括:先用到固体光气和钯催化剂,再是氨基上的基团是分两步完成连接的,增加了实验步骤,提高了成本使得收率低至10%,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方法4:采用N-甲基吗啉作为缚酸剂,5先与氯甲酸异丁酯形成酯类中间体5A,再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形成活泼的亚胺中间体5B,最后与(2S,3S,5S)-5-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7A形成利托那韦(Patent WO 9639398A1),合成路线如下:

方法4缺陷性包括:5A和5B未分离,且活性高,导致该方法产生大量的不需要的副产品和杂质,而且需要使用价格较贵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和氯甲酸异丁酯,因此,从原料成本上考虑,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从现有的利托那韦合成方法中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方法,利托那韦的制备成本都较高以及制备难度大,操作繁琐并且收率较低,因此开发一种制备利托那韦的方法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合成路线短,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次序合理,避免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和缩合剂如DCC、EDC、HATU、DEPBT以及有毒的三光气,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合成收率稿,得到的利托那韦纯度高,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以 N-(N-甲基-N-((2-异丙基-4-噻唑基)甲基)氨基羰基)-L-缬氨酸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中间体Ⅰ,中间体Ⅰ与((2S,3S,5S)-5-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反应得到中间体Ⅱ,中间体Ⅱ水解脱去叔丁氧羰基,得到中间体Ⅲ,中间体Ⅲ与((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利托那韦,其中:

N-(N-甲基-N-((2-异丙基-4-噻唑基)甲基)氨基羰基)-L-缬氨酸在弱极性有机溶剂中,在适当温度,缚酸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二氯亚砜反应得到中间体Ⅰ;

中间体Ⅰ在弱极性有机溶剂中,在缚酸剂的作用下,与((2S,3S,5S)-5-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反应得到中间体Ⅱ;

中间体Ⅱ在弱极性有机溶剂中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中间体Ⅲ;

中间体Ⅲ与((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在弱极性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利托那韦。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弱极性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或1,2-二氯乙烷;缚酸剂为三乙胺或吡啶;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30~30℃。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弱极性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或1,2-二氯乙烷;缚酸剂为三乙胺或吡啶;反应温度-30~30℃。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间体Ⅰ与(2S,3S,5S)-5-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SM2反应时,搅拌1h,然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水洗涤,分层,收集二氯甲烷层,减压浓缩,得到中间体Ⅱ。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酸为盐酸或三氟乙酸;反应温度-30~30℃。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间体Ⅱ水解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反应9-15min,然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水洗涤,饱和盐水洗涤,分层,收集有机相,减压浓缩,得中间体Ⅲ。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弱极性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或1,2-二氯乙烷;反应温度0~100℃。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中间体Ⅲ与((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反应1h,过滤,去除滤饼,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饱和盐水洗涤,分层,收集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乙酸乙酯加热溶解,滴加正庚烷,10~20℃搅拌析晶2h,过滤,烘干,得到利托那韦成品。

前述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中,乙酸乙酯与正庚烷的体积比为1:4。

本发明利托那韦的合成路线具体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合成路线短,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次序合理;

2、避免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和缩合剂如DCC、EDC、HATU、DEPBT以及有毒的三光气,绿色环保;

3、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合成收率高,得到的利托那韦纯度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中间体Ⅰ的具体制备:

将N-(N-甲基-N-((2-异丙基-4-噻唑基)甲基)氨基羰基)-L-缬氨酸31.34g(0.1mol),三乙胺20.22g(0.2mol),二氯甲烷240mL,2滴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瓶中并置于冰水浴中,控制温度10℃以下,将二氯亚砜14.28g(0.12mol)滴入反应液中,滴加完毕,0~10℃保温搅拌反应1h,过滤去除三乙胺盐,滤液减压浓缩,得中间体Ⅰ32.56g,收率为98.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中间体Ⅱ的具体制备:

将实施例1得到的中间体Ⅰ32.56g(0.098mol)和二氯甲烷60mL加入反应瓶中并置于冰水浴中,将((2S,3S,5S)-5-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34.60g(0.09mol)溶于80mL的二氯甲烷中形成滴加液,控制温度10℃以下,将((2S,3S,5S)-5-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中间体Ⅰ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反应1h,4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40mL水洗涤,分层,收集二氯甲烷层,减压浓缩,得中间体Ⅱ57.80g,收率为94.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中间体Ⅲ的具体制备:

将实施例2得到的中间体Ⅱ57.80g(0.085mol)和乙酸乙酯500mL加入反应瓶中并置于冰水浴中,控制温度10℃以下,将浓盐酸10mL滴入中间体Ⅱ的乙酸乙酯溶液中,滴加完毕,10~20℃反应4h,反应完毕,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20mL,搅拌反应10分钟,6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60mL水洗涤,60mL饱和盐水洗涤,分层,收集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得中间体Ⅲ47.31g,收率为96.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

将实施例3得到的中间体Ⅲ47.31g(0.082mol),((5-噻唑基)甲基)-(4-硝基苯基)碳酸酯24.13g(0.086mol),乙酸乙酯500mL投入反应瓶中,升温至50~60℃反应8h,反应完毕,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20mL,搅拌反应1h,过滤,去除滤饼,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60mL洗涤,再用水60mL洗涤,60mL饱和盐水洗涤,分层,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乙酸乙酯100mL加热溶解,滴加正庚烷400mL,降至10~20℃搅拌析晶2h,过滤,烘干,得到利托那韦50.42g,收率为85.29% (HPLC>99.5%)。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