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3749发布日期:2018-09-11 18:1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作酱油,具体涉及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



背景技术: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便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酱油的主要制作工具就是发酵缸,由于酱油的制作周期长,且缸体过大移动不便,为避免天气变化时对制作酱油的影响,方便将发酵缸移动到安全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缸移动不便以及移动时液体溢出的问题,提供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在底部增加万向轮,方便发酵缸的移动,保证在有天气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发酵缸移至安全的位置,且防溢圈可以防止缸内的液体溢出或溅射出来。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口部设置有防溢圈,且缸体的底部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防溢圈未设计成与缸体的结构,这样更加方便拆卸,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安装在缸体的口部即可,使制作酱油时更灵活多变,防溢圈不仅能够防止酱油溢出,还能增加缸体的容积;在缸体底部设置带有万向轮的基座,方便移动缸体,基座可以增加缸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形状为倒圆台,该倒圆台的侧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或125°,所述侧边在缸体内侧与水平线呈125°的钝角,在缸体外侧与水平线呈55°的锐角,这样设计使缸体的口部更宽,可以接收更多阳光的照射,有效提高酱油品质。

可选的,所述基座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底部设置的万向轮的数量为4个,且分别安装在矩形的4个角上。

可选的,所述基座的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底部设置的万向轮的数量为3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移动方便、移动时安全稳定;

2、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容积大,缸体的口部大,接收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利于制作质量上乘的酱油;

3、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部分的名称:

1-防溢圈,2-缸体,3-基座,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包括缸体2,所述缸体2的口部设置有防溢圈1,且缸体2的底部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4。防溢圈1未设计成与缸体2的结构,这样更加方便拆卸,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安装在缸体2的口部即可,使制作酱油时更灵活多变,防溢圈1不仅能够防止酱油溢出,还能增加缸体2的容积;在缸体2底部设置带有万向轮4的基座3,方便移动缸体2,基座3可以增加缸体2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4与基座3选用螺栓固定连接,基座3与缸体2采用焊接,缸体2的材料选用陶瓷或不锈钢。

所述缸体2的形状为倒圆台,该倒圆台的侧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或125°,所述侧边在缸体2内侧与水平线呈125°的钝角,在缸体2外侧与水平线呈55°的锐角,这样设计使缸体2的口部更宽,可以接收更多阳光的照射,有效提高酱油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的形状优选为矩形,多个缸体2排列在一起时,矩形的基座3更方便排列。

所述基座3底部设置的万向轮4的数量为4个,且分别安装在矩形的4个角上。

所述基座3的形状还可选为圆形,所述在圆形基座3底部设置的万向轮4的数量为3个。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酱油制作的发酵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口部设置有防溢圈,且缸体的底部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防溢圈未设计成与缸体的结构,这样更加方便拆卸,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安装在缸体的口部即可,使制作酱油时更灵活多变,防溢圈不仅能够防止酱油溢出,还能增加缸体的容积;在缸体底部设置带有万向轮的基座,方便移动缸体,基座可以增加缸体的稳定性。所述缸体的形状为倒圆台,该倒圆台的侧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或125°,所述侧边在缸体内侧与水平线呈125°的钝角,在缸体外侧与水平线呈55°的锐角,这样设计使缸体的口部更宽,可以接收更多阳光的照射,有效提高酱油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谢秩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三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