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噻唑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0158发布日期:2018-11-28 00:0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植物化学控制手段在农作物增产、早熟、改善品质及抗逆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主要有复硝酚钠、胺鲜酯、萘乙酸钠、乙烯利等,存在着功能单一,使用安全性及药效不够好等缺陷,因此开发综合性能好、使用安全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是我国农业发展重中之重。在现有技术中,如本发明所述的N-噻唑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未见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生根、增产作用好、成本低及使用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地说提供一种N-噻唑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增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噻唑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

式中R为:

式I化合物可由酸酐和2-氨基-5-甲基噻唑反应制备,反应式如下:

具体制备方法见本说明书合成实例。

本发明化合物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以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还包括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包括式 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载体中配制成微乳剂、水乳剂、乳油,为了提高有效组分利用率,在配制制剂时通常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将本发明组合物按活性组分0.1-500ppm 浓度施于需要调节生长的介质上,优选的使用浓度为1-100ppm。

对于某些应用,可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中加一种或几种其他的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由此可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效果。

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交换和变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与商品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本发明的N-噻唑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更高的促进细胞分裂分化的效果,具有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促生根性能和增产作用显著优于DA-6(胺鲜酯)、复硝酸钠、萘乙酸钠(见本说明书生测结果表3)。由于含有噻唑基团,该类化合物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见本说明书生测结果表4)。本发明化合物既可以有促进细胞分裂的功效,又具有杀菌效果。葡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葡萄有一定的增产提质作用(见本说明书生测结果表5)。由于该类化合物含有羧酸基,可制成水溶性盐,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是一种水溶性绿色环保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化合物及其盐还具有合成方法简便、环保、合成成本低、有效用量少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化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合成实例、制剂实例及生测实验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合成实例

实例1、(1)式Ia化合物的制备

向250mL三口反应烧瓶中,加入0.1mol(14.8g)邻苯二甲酸酐和0.1mol(11.4g)2- 氨基-5-甲基噻唑,加入150mL乙酸乙酯,开启搅拌至均匀后,在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用薄层层析板检测原料消失后,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涤,得到浅黄色固体23.6g,产率90%。熔点:196-199℃。

(2)式Ib化合物的制备

向250mL四口反应烧瓶中,加入0.1mol(10.1g)丁二酸酐和0.1mol(11.4g)2-氨基-5- 甲基噻唑,加入150mL乙酸乙酯,开启搅拌至均匀后,室温反应2h,用薄层层析板检测原料消失后,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涤,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产率91.3%。熔点:162-164℃。

(3)式Ic化合物的制备

向250mL四口反应烧瓶中,加入0.1mol(9.8g)顺丁烯二酸酐和0.1mol(11.4g)2-氨基 -5-甲基噻唑,加入150mL乙酸乙酯,开启搅拌至均匀后,室温反应一段时间用薄层层析板检测原料消失后,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涤,烘干得到黄色固体,产率89.5%。熔点:210-212℃。

合成的各化合物的1H NMR数据列于表1。

表1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式Ⅰ化合物为难溶于水,因此可与等摩尔量NaOH或KOH反应制成其羧酸盐,可配制成水剂。

式Ⅰ化合物也可以配成10%的水悬浮剂,配置比例为化合物Ⅰ10%,木质素磺酸钠2%,聚羟酸盐分散剂Sokalan 3%,有机硅消泡剂(THIX-108水性硅乳化消泡剂)1%,硅酸镁铝 2%,乙二醇5%,水77%。

生物活性测试

实例2、黄瓜子叶扩张实验

实验方法:将挑选好的籽粒饱满的黄瓜种子用0.1%的氧化汞溶液表面消毒后,用蒸馏水浸泡8小时,放置于含有0.7%琼脂的培养皿中发芽,在26℃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待长出子叶后,取相同规格的子叶备用。选取子叶完全形成,大小一致的幼苗10片,均匀摆放在铺有2张定性滤纸的培养皿中,子叶完全正面朝下。取待测药液9mL,依次加入到已经编号的培养皿中。光照下,温度为26℃(300Lux)培养3天,测量子叶的总重量,然后与空白做对照,计算出相对活性R。

式中,R表示生长促进率或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X1表示处理黄瓜子叶面积或鲜重,单位为平方毫米或毫克(mm2或mg);X0表示对照黄瓜子叶面积或鲜重,单位为平方毫米或毫克(mm2或mg)。

被测试的化合物用DMF溶解,加0.1%的吐温-80和蒸馏水配制浓度分别为1mg/L、5mg/L、 10mg/L、20mg/L。分别做3次处理,空白对照为清水处理的培养皿。

表2式Ⅰ化合物对黄瓜子叶扩张影响

由表2可知,在合适浓度下,式Ⅰ化合物对黄瓜子叶生长有促进作用。

实例3、黄瓜子叶生根测定

选用黄瓜种子津研4号,浸种2h后播于0.7%的琼脂上,25℃暗室培养72h,摘取子叶备用,取10片子叶放在直径6cm的培养皿中,内有一张滤纸片和30mL待测试液,25℃暗室培养5天,测叶柄茎部生根,第6天测根长和根鲜重。对合成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式I)进行测试,以购得的DA-6、复硝酚钠、萘乙酸钠为对比药剂,实验结果列于表3。

表3式Ⅰ化合物对黄瓜子叶生根的影响

从表3测定结果看出,本发明式I化合物对黄瓜子叶生根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在10 ppm时生根促进率达95%以上。本发明化合物不仅促生根作用强,且使用安全,而对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出现抑制作用或药害。

实例4、杀菌活性测试

根据《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杀菌剂》,使用平皿法测定杀菌剂抑制病原真菌菌丝,如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四种菌丝在平板表面上的生长抑制作用。首先,将供试药剂、对照试剂在无菌条件下稀释成一定的倍数,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1mL 药液,注入预先融化了灭菌培养基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直径为9cm 的培养皿中,制成浓度为50μg/L的含药平板,并用无药剂的做相同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每处理不进行3个重复。将以上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培养皿盖,每个培养皿一个,重复3次,在恒温28℃条件下培养48h,然后以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48h菌丝生长速率,然后计算防效。

药液的稀释倍数分别为1mg/L、10mg/L、100mg/L。

式I化合物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生物活性数据,测试结果列于表4。

表4式Ⅰ化合物杀菌活性结果

由表4可知,式I化合物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杀菌活性逐渐提高,尤其是Ic在浓度为100mg/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抑菌率达90%以上。

通过室内生物活性试验可知,本发明化合物既可以有促进细胞分裂的功效,又具有杀菌效果,达到了一药两用的目的。

实例5、葡萄田间试验

在葡萄的生长期内,利用本发明化合物一药两用的功效,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室内活性测试可以确定出化合物的使用浓度分别是:化合物Ia、Ic的在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可以稀释500倍,幼果膨大期稀释1000倍;化合物Ib的浓度在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稀释500 倍,幼果膨大期稀释2000倍进行喷洒,清水做空白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量葡萄的糖度,计算葡萄的产量。结果列于表5。

表5式I化合物对葡萄产量及糖度的影响

从表5可知,式I化合物对葡萄有增产作用,增加糖度和口感,药剂处理的葡萄的成熟度高。而且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发现,病害的发生率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