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反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568发布日期:2019-02-01 19:5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反光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反光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弹性反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反光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反光标志标牌、车辆号牌、安全设施等。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看清目标,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成为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有着明显的的社会效益。

目前市面上的反光材料大部分是没有弹性的,在与衣服相互贴合时容易造成连接的紧密性较差,而且在于皮肤接触时容易造成不适,因此,迫切需要反光材料具有弹性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反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反光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银粉20-25份、玻璃微珠20-25份、乳胶5-8份、丙烯酸树脂4-8份、醇酸树脂5-7份、抗氧化剂3-5份、催化剂3-5份、聚酯多元醇4-6份、多异氰酸脂3-7份、泡沫稳定剂3-8份、发泡剂4-6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羟基聚醚4-10份、甲苯二异氰酸脂3-6份。

一种弹性反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通过将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脂和泡沫稳定剂投入到反应釜内进行均匀搅拌,温度设置为80-95℃,搅拌的时间为3-5min后关闭反应釜,等待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35℃后,再次将催化剂和发泡剂加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5min后关闭反应釜,并且将其混合物倒入成型模具内冷却,在25ml的烧杯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5-2ml的清水,经过8-10min溶解后再加入的三羟基聚醚得到甲溶液,在250ml的烧杯中依次加入三羟基聚醚、甲苯二异氰酸脂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且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为25-50s得到乙溶液;

s2、原料加工,通过在甲溶液中加入有机硅油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此溶液迅速倒入乙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等待反应物变稠后,将其倒入在纸质模具中,在常温下放置0.5-0.75h,再放入到60-70℃的烤箱中0.75-1h,即可得到弹性原料;

s3、配料加工,将玻璃微珠和银粉依次投入到反应釜内,再加入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进行均匀搅拌,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60-65℃,搅拌的时间为35-40min,搅拌完毕后关闭反应釜,冷却降温至30℃以下后,投入抗氧化剂再次启动反应釜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5-20min后倒入储存容器内,即可得到基础配料,并且在储存容器内加入催化剂进行搅拌混合,加工后进行煅烧,结块后打碎至粉末状,即得到合成原料,将合成原料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5-30min,从而得到反光材料;

s4、成型加工,将温度低于20℃的弹性原料取出,放入到成型模具内,将弹性原料的表面均匀的涂抹聚氨酯粘合剂,再迅速将反光材料均匀涂抹在聚氨酯粘合剂上,在温度为15-25℃的环境下风干成型,再通过真空镀膜机将其正反两面进行加工,从而完成弹性反光材料的加工。

优选的,步骤s2中,有机硅油为苯甲基有机硅油。

优选的,步骤s4中,在15-25℃的环境下风干的时间为3-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弹性反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相比,步骤简单,适用范围广,同时在弹性原料加工的过程中分别通过制备得到甲溶液和乙溶液,混合加工后提高了弹性原料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弹性原料的生产质量,提高了与服饰结合的稳定性,减少了反光材料与皮肤接触时的不适,在加工完毕后通过真空镀膜机将弹性原料与反光材料进行成型加工,提高了弹性反光材料的整体质量,其统一性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弹性反光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银粉20-25份、玻璃微珠20-25份、乳胶5-8份、丙烯酸树脂4-8份、醇酸树脂5-7份、抗氧化剂3-5份、催化剂3-5份、聚酯多元醇4-6份、多异氰酸脂3-7份、泡沫稳定剂3-8份、发泡剂4-6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7份、三羟基聚醚4-10份、甲苯二异氰酸脂3-6份。

一种弹性反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通过将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脂和泡沫稳定剂投入到反应釜内进行均匀搅拌,温度设置为80-95℃,搅拌的时间为3-5min后关闭反应釜,等待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35℃后,再次将催化剂和发泡剂加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5min后关闭反应釜,并且将其混合物倒入成型模具内冷却,在25ml的烧杯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5-2ml的清水,经过8-10min溶解后再加入的三羟基聚醚得到甲溶液,在250ml的烧杯中依次加入三羟基聚醚、甲苯二异氰酸脂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且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为25-50s得到乙溶液;

s2、原料加工,通过在甲溶液中加入有机硅油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此溶液迅速倒入乙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等待反应物变稠后,将其倒入在纸质模具中,在常温下放置0.5-0.75h,再放入到60-70℃的烤箱中0.75-1h,即可得到弹性原料;

s3、配料加工,将玻璃微珠和银粉依次投入到反应釜内,再加入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进行均匀搅拌,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60-65℃,搅拌的时间为35-40min,搅拌完毕后关闭反应釜,冷却降温至30℃以下后,投入抗氧化剂再次启动反应釜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5-20min后倒入储存容器内,即可得到基础配料,并且在储存容器内加入催化剂进行搅拌混合,加工后进行煅烧,结块后打碎至粉末状,即得到合成原料,将合成原料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5-30min,从而得到反光材料;

s4、成型加工,将温度低于20℃的弹性原料取出,放入到成型模具内,将弹性原料的表面均匀的涂抹聚氨酯粘合剂,再迅速将反光材料均匀涂抹在聚氨酯粘合剂上,在温度为15-25℃的环境下风干成型,再通过真空镀膜机将其正反两面进行加工,从而完成弹性反光材料的加工。

具体的,步骤s2中,有机硅油为苯甲基有机硅油。

具体的,步骤s4中,在15-25℃的环境下风干的时间为3-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弹性反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相比,步骤简单,适用范围广,同时在弹性原料加工的过程中分别通过制备得到甲溶液和乙溶液,混合加工后提高了弹性原料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弹性原料的生产质量,提高了与服饰结合的稳定性,减少了反光材料与皮肤接触时的不适,在加工完毕后通过真空镀膜机将弹性原料与反光材料进行成型加工,提高了弹性反光材料的整体质量,其统一性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