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葚酒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6446发布日期:2019-01-08 20:5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酒类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葚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桑葚含有花青素、白藜芦醇、氨基酸、无机盐等多种维生素营养物质,长期饮用桑葚制作的酒可降血脂、降血压、乌发、美容、益气强老、延年益寿。

桑葚由于成熟期短,同时难已贮存运输,所以有不少产桑葚果的地方人们只能在短短的成熟期内就地采摘吃鲜桑葚果,据有关资料记载,桑葚真正的营养成分只有发酵成酒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营养成分。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桑葚酒,大部分是以配制为主,也有少量的桑葚酒是采用发酵工艺酿造而成,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是将桑葚高温加热后再发酵,这样不仅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很大程度的破坏了桑葚的营养成分,使其产品酸超标,氧化严重,产品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口感及营养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营养更加丰富,且生产方法简单的一种桑葚酒的生产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精选出的桑葚进行清洗、破碎后放入不锈钢发酵罐内接种

干酵母进行主发酵,每千克桑葚接种干酵母200~300克,并进行均匀搅拌,同时添加30~55ppm的二氧化硫抗氧,主发酵进行5~7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期间每天搅拌1~3次,每次30分钟,待主发酵旺盛,测定理化指标,调整汁液成份补加白砂糖50~80千克,使其继续低温发酵,发酵温度仍控制在20~25℃之间,待残糖低于4g/l以后,获得酒精度为10~13%的主发酵物料。

步骤2:主发酵结束后将主发酵物料中的桑葚皮渣,迅速与汁液分离,

然后将去皮渣后的物料送入不锈钢罐内继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仍控制在20~25℃之间,时间为30天~45天,待发酵完全静止不再起泡时将发酵汁液置入储酒罐内进行澄清,澄清时每千升发酵液加蛋清粉50~200克、皂土500~800克,充分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30~60天,之后分离清酒和酒脚,清酒汁盛放在事先经清洗和灭菌后的不锈钢罐内。

步骤3:在发酵过程中,分别通过糖度测试仪、酒精浓度测试仪、酸

度测试仪进行测定,及时控制调整清酒汁的糖、酸、酒理化指标成份,使之达到酒精度为10~20%、酒石酸计3~6g/升,干浸出物10~15g/升。

步骤4:原酒进入陈酿期,陈酿期严格控制品温,品温最高温度不超

过20摄氏度,每周填酒一次,保证满罐贮存。

步骤5:经陈酿后的酒液加入硅藻土8000~12000g采用不锈钢圆盘

式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过滤。

步骤6:将过滤后的桑葚酒依次进行灭菌、灌装、打塞、检验后装箱入库。

本发明与现有生产桑葚酒生产方法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改变

了以往只有将桑葚高温灭菌后才能进行发酵的瓶颈,通过直接常温入罐发酵,利用酵母的优势抑制其他杂菌,最终发酵成一款口感好、营养丰富的桑葚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精选出的桑葚进行清洗、破碎后放入不锈钢发酵罐内接种

干酵母进行主发酵,每千克桑葚接种干酵母200克,并进行均匀搅拌,同时添加30ppm的二氧化硫抗氧,主发酵进行5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期间每天搅拌1次,每次30分钟,待主发酵旺盛,测定理化指标,调整汁液成份补加白砂糖50千克,使其继续低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2℃,待残糖低于4g/l以后,获得酒精度达到10%为主发酵物料。

步骤2:主发酵结束后将主发酵物料中的桑葚皮渣,迅速与汁液分离,

然后将去皮渣后的物料送入不锈钢发酵罐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0℃,时间为30天,待发酵完全静止不再起泡时将发酵汁液置入储酒罐内进行澄清,澄清时每千升发酵液加蛋清粉50克、皂土500克,充分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30天,之后分离清酒和酒脚,清酒汁盛放在事先经清洗和灭菌后的不锈钢罐内。

步骤3:在发酵过程中,分别通过糖度仪、酒精浓度仪、酸度测试仪

进行测定,及时控制调整清酒汁的糖、酸、酒理化指标成份,使之达到酒精度为10%、酒石酸计3g/升,干浸出物10g/升。

步骤4:原酒进入陈酿期,陈酿期严格控制品温,品温最高温度不超

过20摄氏度,每周填酒一次,保证满罐贮存。

步骤5:经陈酿后的酒液加入硅藻土8000g采用不锈钢圆盘式硅藻土

过滤机进行过滤。

步骤6:将过滤后的桑葚酒依次进行灭菌、灌装、打塞、检验后装箱入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精选出的桑葚进行清洗、破碎后放入不锈钢发酵罐内接种

干酵母进行主发酵,每千克桑葚接种干酵母250克,并进行均匀搅拌,同时添加45ppm的二氧化硫抗氧,主发酵进行6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3℃,期间每天搅拌2次,每次30分钟,待主发酵旺盛,测定理化指标,调整汁液成份补加白砂糖70千克,使其继续低温发酵,发酵温度仍控制在23℃之间,待残糖低于4g/l以后,获得酒精度达12%的主发酵物料。

步骤2:主发酵结束后将主发酵物料中的桑葚皮渣,迅速与汁液分离,

然后将去皮渣后的物料送入不锈钢发酵罐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3℃,时间为40天,待发酵完全静止不再起泡时将发酵汁液置入储酒罐内进行澄清,澄清时每千升发酵液加蛋清粉120克、皂土650克,充分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45天,之后分离清酒和酒脚,清酒汁盛放在事先经清洗和灭菌后的不锈钢罐内。

步骤3:在发酵过程中,分别通过糖度仪、酒精浓度仪、酸度测试仪

进行测定,及时控制调整清酒汁的糖、酸、酒理化指标成份,使之达到使之达到酒精度为15%、酒石酸计5g/升,干浸出物12g/升。

步骤4:原酒进入陈酿期,陈酿期严格控制品温,品温最高温度不超

过20摄氏度,每周填酒一次,保证满罐贮存。

步骤5:经陈酿后的酒液加入硅藻土10000g采用不锈钢圆盘式硅藻

土过滤机进行过滤。

步骤6:将过滤后的桑葚酒依次进行灭菌、灌装、打塞、检验后装箱入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精选出的桑葚进行清洗、破碎后放入不锈钢发酵罐内接种

干酵母进行主发酵,每千克桑葚接种干酵母300克,并进行均匀搅拌,同时添加55ppm的二氧化硫抗氧,主发酵进行7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5℃,期间每天搅拌3次,每次30分钟,待主发酵旺盛,测定理化指标,调整汁液成份补加白砂糖80千克,使其继续低温发酵,发酵温度为25℃,待残糖低于4g/l以后,获得酒精度达到13%为主发酵物料。

步骤2:主发酵结束后将主发酵物料中的桑葚皮渣,迅速与汁液分离,

然后将去皮渣后的物料送入不锈钢发酵罐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时间为45天,待发酵完全静止不再起泡时将发酵汁液置入储酒罐内进行澄清,澄清时每千升发酵液加蛋清粉200克、皂土800克,充分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60天,之后分离清酒和酒脚,清酒汁盛放在事先经清洗和灭菌后的不锈钢罐内。

步骤3:分别通过糖度测试仪、酒精浓度测试仪、酸度测试仪进行测

定,及时控制调整清酒汁的糖、酸、酒理化指标成份,使之达到酒精度为20%、酒石酸计6g/升,干浸出物15g/升。

步骤4:原酒进入陈酿期,陈酿期严格控制品温,品温最高温度

不超过20摄氏度,每周填酒一次,保证满罐贮存。

步骤5:经陈酿后的酒液加入硅藻土12000g采用不锈钢圆盘式硅藻

土过滤机进行过滤。

步骤6:将过滤后的桑葚酒依次进行灭菌、灌装、打塞、检验后装箱入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应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