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与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4878发布日期:2019-03-19 23:5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与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背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与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太阳能组件的背板位于组件背面的最外层,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背板应具有可靠的电气绝缘性、水汽阻隔性和良好的耐老化性。为使太阳能电池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并维持25年的使用寿命,背板应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性和耐水解性能,这是衡量背板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若太阳能背板水汽阻隔性不良,水汽通过背板渗透进入封装体系内部会影响封装胶膜的粘接性,造成背板与封装胶膜脱层,使电池片被氧化从而严重降低电池片发电效率和组件的使用寿命,耐水解性能也是水汽阻隔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面上现有的背板,可以分为以pet为芯材的复合型背板,以及以聚烯烃为主要材料的共挤型一体化背板。pet具有强度高、耐候性好、热稳定性强等主要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水汽透过率高、耐水解耐湿热性能差的缺点;共挤型背板具有成型简单,水汽透过率低,可回收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如何能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进一步克服二者的缺点将会是未来背板发展的主要方向。

cn104403282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pet基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pet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乙酸正丁酯30~80份、pet40~80份、六溴环十二烷40~100份、3-甲基-2-丁烯-1-醇30~150份、甲乙酮100~200份、二氧化钛40~8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0~50份、稳定剂40~120份、碳酸盐20~120份、邻苯二甲酸酯类30~40份。制备方法:将乙酸正丁酯、pet、六溴环十二烷、3-甲基-2-丁烯-1-醇、二氧化钛、邻苯二甲酸酯类混合均匀,加热至800~950℃,缓慢加入剩余成分,充入惰性气体,反应2~3h;干燥挤出,冷却铸片;拉伸定型。该发明的乙酸正丁酯明显提高了pet大分子之间的链接力,使基材的表面能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机械性能更强。但是,该发明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水汽阻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cn103618015a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背板由超疏水聚合物层、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粘合剂层、聚烯烃粘接层通过涂覆复合技术制备而成。该发明采用超疏水聚合物层,具有超疏水性能,可避免水珠在背板表面的粘附,提高背板的耐水解性能,能有效的保证太阳能组件的长期工作。虽然其疏水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其水汽阻隔能力、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好的水汽透过率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材料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与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该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具有很好的水汽阻隔能力,且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包含芯材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芯材层包含以下组分:

由于聚烯烃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结晶性,由其制备的膜阻隔水汽能力强,但是,仅仅聚烯烃制备的薄膜本身的机械性能不好,尤其是断裂拉伸率不足,且纯的聚烯烃的薄膜容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收缩。本发明选用聚烯烃作为背板基材的主要材料,加入耐热补强树脂来增强耐热性能,同时保持聚烯烃优秀的阻水性能,通过将聚烯烃、耐热补强树脂和增韧剂进行三元共混,制备得到的背板基材在具备水汽阻隔的能力下,还具有抗热收缩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芯材层包含以下组分:

聚烯烃60~85份,例如聚烯烃的重量份为60份、61份、62份、63份、64份、65份、66份、67份、68份、69份、70份、71份、72份、73份、74份、75份、76份、77份、78份、79份、80份、81份、82份、83份、84份、85份。

耐热补强树脂1~30份,例如耐热补强树脂的重量份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

增韧剂1~5份,例如增韧剂的重量份为1份、2份、3份、4份、5份。

相容剂1~5份,例如相容剂的重量份为1份、2份、3份、4份、5份。

无机填料0~20份,例如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

助剂0~3份,例如助剂的重量份为1份、1.5份、2份、2.5份、3份。

阻燃剂0~30份,例如阻燃剂的重量份为0、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

其中,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耐热补强树脂为聚酯、聚酮、聚酰胺、环烯烃、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与聚醚嵌段共聚物(tpee)和矿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酰胺为尼龙6、尼龙12、尼龙612、尼龙1212和mxd6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矿物为滑石粉、碳黑、云母粉和硫酸钡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aa)、丁苯橡胶(sbr)、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bs)、acr(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总称)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和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相容剂为聚乙烯-g-马来酸酐、聚丙烯-g-马来酸酐、乙烯-丙烯共聚物-g-马来酸酐、聚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丙烯共聚物-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烯烃弹性体-g-马来酸酐、二元乙丙橡胶-g-马来酸酐、三元乙丙橡胶-g-马来酸酐、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g-马来酸酐、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g-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g-马来酸酐、丁苯橡胶-g-马来酸酐、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马来酸酐、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马来酸酐、聚烯烃弹性体-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元乙丙橡胶-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乙丙橡胶-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丁苯橡胶-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钛白粉、蒙脱土、晶须、云母粉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抗氧剂和/或耐水解剂。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有卤阻燃剂、无卤阻燃剂或无机物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溴苯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由芯材层和易粘接层构成;易粘接层增强了芯材层与封装材的粘接力。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易粘接层包含以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无机填料为钛白粉或炭黑。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混合物为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尼龙或asa(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copolymer,工程塑料,是丙烯酸酯类橡胶体与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例如所述聚烯烃混合物为聚烯烃与聚酰胺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混合物,聚烯烃与环烯烃的混合物,聚烯烃与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环烯烃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asa的混合物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环烯烃、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环烯烃、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尼龙、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环烯烃、尼龙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环烯烃、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尼龙、asa的混合物,聚烯烃与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烯烃、尼龙、asa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例如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的混合物,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乙烯、环烯烃的混合物,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丙烯、环烯烃的混合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的混合物,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乙烯、聚丙烯、环烯烃的混合物,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的混合物,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的混合物,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环烯烃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混合物为聚乙烯与聚酰胺的共聚物,所述聚乙烯和所述聚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0:1),例如所述聚乙烯和所述聚酰胺的质量比为1:1、1:2、1:3、1:4、1:5、1:6、1:7、1:8、1:9、1:10、2:1、2:3、2:5、2:7、2:9、3:1、3:2、3:4、3:5、3:7、3:8、3:10、4:1、4:3、4:5、4:7、4:9、5:1、5:2、5:3、5:4、5:6、5:7、5:8、5:9、6:1、6:5、6:7、7:1、7:2、7:3、7:4、7:5、7:6、7:8、7:9、7:10、8:1、8:3、8:5、8:7、8:9、9:1、9:2、9:4、9:5、9:7、9:8、9:10、10:1、10:3、10:7、10:9。

优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聚乙烯提升了基材与胶膜的粘结力。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抗氧剂和耐紫外助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与所述耐紫外助剂的质量比为(1:3)~(3:1),例如所述抗氧剂与所述耐紫外助剂的质量比为1:1、1:2、1:3、2:1、2:3、3:1、3:2。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60~85份的聚烯烃、1~30份的耐热补强树脂、1~5份的增韧剂、1~5份的相容剂、0~20份的无机填料、0~3份的助剂和0~30份的阻燃剂共混挤出成膜,制备得到具有芯材层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还包括易粘接层,所述芯材层和所述易粘接层通过挤出成膜。

其中,所述挤出成膜的方式为双向拉伸、单向拉伸、流延法或压延法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耐紫外层、胶水层、芯材层、易粘接层和/或易粘接涂层。

其中,所述易粘接层为目的之一中所述的易粘接层,通过挤出成膜;易粘接涂层是通过涂覆的方式涂敷于芯材层或涂敷于易粘接层上的。

其中,所述耐紫外层为耐紫外氟膜(例如为pvdf薄膜)或耐紫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例如为四川东材科技有限公司的d269型pet)层。

优选地,所述易粘接涂层为含氟涂层或丙烯酸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具有很好的水汽阻隔能力,且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水汽透过率为0.1~2.1g/m2·day,纵向热收缩率为0.02~0.04%,横向热收缩率为0.01~0.03%,纵向拉伸强度为28~35mpa,横向拉伸强度为20~30mpa,纵向断裂拉伸率为150~250%,横向断裂拉伸率为80~190%。

(2)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成型简单,可回收,水汽阻隔性好,与封装胶膜的粘接性优良,可防止电池片被氧化,提高了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片背板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组成的第一个优选方案;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组成的第二个优选方案;

图3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组成的第三个优选方案;

附图标记如下:

1-耐紫外层;2-胶水层;3-芯材层;4-易粘接涂层;5-易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包含芯材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芯材层包含以下组分: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耐紫外层、胶水层、芯材层、易粘接层和/或易粘接涂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从空气侧至电池片测分别为耐紫外层1、胶水层2、芯材层3、易粘接涂层4,如图1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从空气侧至电池片测分别为耐紫外层1、胶水层2、芯材层3、易粘接层5,如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从空气侧至电池片测分别为耐紫外层1、胶水层2、芯材层3、易粘接层5、易粘接涂层4,如图3所示。

实施例1

将聚乙烯6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0g,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g-马来酸酐100g,进行混合,再通过双向拉伸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2

将聚丙烯500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0g,聚烯烃弹性体50g,聚丙烯-g-马来酸酐100g,滑石粉250g,进行混合,再通过流延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3

将乙烯-丙烯共聚物850g,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0g,三元乙丙橡胶40g,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g进行混合,再通过单向拉伸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4

将环烯烃800g,1,4环己烷二甲醇聚酯150g,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2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g-马来酸酐30g进行混合,再通过双向拉伸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5

将聚丙烯700g,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20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有卤阻燃剂0.3g进行混合,再通过流延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6

将聚丙烯7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无卤阻燃剂0.1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实施例7

将聚丙烯700g,tpee20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1

将聚乙烯1000g通过流延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2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0g通过双向拉伸成膜作为芯材层制备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3

将聚丙烯86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4

将聚丙烯6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1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4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5

将聚丙烯6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5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10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对比例6

将聚酰胺7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聚烯烃替换为聚酰胺,其他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7

将聚丙烯700g,聚乙二醇200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耐热补强树脂替换为聚乙二醇,其他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8

将聚丙烯70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0g,聚醚30g,聚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g进行混合,作为芯材层;再将低密度聚乙烯60g、聚丙烯10g、聚乙烯-聚酰胺的共聚物15g、钛白粉5g、抗氧剂0.2g、耐紫外助剂0.5g进行混合,作为易粘接层层,两层通过流延共挤成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增韧剂替换为聚醚,其他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将实施例1-7与对比例1-8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薄膜阻隔水汽的能力,通过水蒸气透过量实验来确定。其中,水蒸气透过量越低,说明水汽阻隔能力越强;水蒸气透过量越高,说明水汽阻隔能力越弱。测试水蒸气透过量所使用的的仪器为美国mocon透湿仪。薄膜的机械性能通过md和td方向拉伸强度和断裂拉伸率来进行衡量。其中,拉伸强度和断裂拉伸率越大,说明薄膜的机械性能越好。测试机械性能所使用的仪器为为电子万能试验机ags-x岛津。薄膜的稳定性通过测试md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来进行衡量。其中,收缩率越小,说明热稳定性越好。测试热收缩所使用的仪器为尼康二次元。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调节原料及配比,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具有很好的水汽阻隔能力,且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水汽透过率为0.1~2.1g/m2·day,纵向热收缩率为0.02~0.04%,横向热收缩率为0.01~0.03%,纵向拉伸强度为28~35mpa,横向拉伸强度为20~30mpa,纵向断裂拉伸率为150~250%,横向断裂拉伸率为80~190%,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成型简单,可回收,水汽阻隔性好,与封装胶膜的粘接性优良,可防止电池片被氧化,提高了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延长了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