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093发布日期:2019-03-09 00:5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尽管abs树脂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每一种材料却不是十全十美的,单一的abs树脂存在耐候性差,冲击强度不高等缺点,造成其综合性能下降,大大影响了其应用的领域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

一种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包括:abs55-68份,pc24-32份,pps32-42份,填充剂6-14份,阻燃剂4-9份,相容剂3-7份,增韧剂6-11份,润滑剂0.5-1.5份,抗氧剂0.4-0.8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包括:abs58-65份,pc26-30份,pps35-40份,填充剂8-12份,阻燃剂5-8份,相容剂4-6份,增韧剂8-10份,润滑剂0.7-1.2份,抗氧剂0.5-0.7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包括:abs62份,pc28份,pps37份,填充剂11份,阻燃剂7份,相容剂5份,增韧剂9份,润滑剂0.9份,抗氧剂0.6份。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炭黑、氧化铝粉、玻璃粉以及石棉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炭黑以及玻璃粉的混合,其质量比为4:1。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四溴苯酐、聚磷酸铵、十溴联苯醚以及硼酸锌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pp-g-st、abs-g-mah、pe-g-mah以及pp-g-mah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氯化聚乙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硅油、脂肪酸酰胺以及油酸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或者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

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本复合材料强度高,耐冲击,耐候性能好,阻燃性能优越,综合性能大大提高,适用的领域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abs、pc、pps、炭黑、四溴苯酐、pp‐g‐st、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硅油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

将abs、pc、pps以及炭黑加入至烘干箱中,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120min;

将干燥后的abs、pc、pps以及炭黑加入至高混机中,设置温度为60℃,混合15min后,将温度下降至50℃,将四溴苯酐、pp‐g‐st、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硅油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至高混机中,混合25min,得到混料;

将混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腔内温度为195‐255℃,分别为: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00℃,三区温度225℃,四区温度225℃,五区温度230℃,六区温度255℃,机头温度为255℃,螺杆转速为300rpm,腔压为5mpa,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复合材料。

实施例2

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abs、pc、pps、氧化铝粉、聚磷酸铵、abs‐g‐mah、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脂肪酸酰胺以及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

将abs、pc、pps以及氧化铝粉加入至烘干箱中,烘干温度为84℃,烘干时间为90min;

将干燥后的abs、pc、pps以及氧化铝粉加入至高混机中,设置温度为72℃,混合19min后,将温度下降至43℃,将聚磷酸铵、abs‐g‐mah、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脂肪酸酰胺以及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加入至高混机中,混合32min,得到混料;

将混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00‐250℃,分别为:一区温度200℃,二区温度212℃,三区温度223℃,四区温度228℃,五区温度243℃,六区温度250℃,机头温度为252℃,螺杆转速为350rpm,腔压为6mpa,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复合材料。

实施例3

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abs、pc、pps、玻璃粉、十溴联苯醚、pe‐g‐mah、氯化聚乙烯、油酸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

将abs、pc、pps以及玻璃粉加入至烘干箱中,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70min;

将干燥后的abs、pc、pps以及玻璃粉加入至高混机中,设置温度为75℃,混合20min后,将温度下降至40℃,将十溴联苯醚、pe‐g‐mah、氯化聚乙烯、油酸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至高混机中,混合35min,得到混料;

将混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腔内温度为195‐255℃,分别为: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15℃,三区温度210℃,四区温度235℃,五区温度245℃,六区温度255℃,机头温度为245℃,螺杆转速为500rpm,腔压为9mpa,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复合材料。

实施例4

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abs、pc、pps、石棉粉、硼酸锌、pp‐g‐mah、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脂肪酸酰胺以及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

将abs、pc、pps以及石棉粉加入至烘干箱中,烘干温度为75℃,烘干时间为110min;

将干燥后的abs、pc、pps以及石棉粉加入至高混机中,设置温度为66℃,混合16min后,将温度下降至47℃,将硼酸锌、pp‐g‐mah、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脂肪酸酰胺以及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加入至高混机中,混合28min,得到混料;

将混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00‐250℃,分别为:一区温度200℃,二区温度204℃,三区温度214℃,四区温度231℃,五区温度234℃,六区温度250℃,机头温度为246℃,螺杆转速为450rpm,腔压为8mpa,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复合材料。

实施例5

耐候耐冲击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abs、pc、pps、炭黑以及玻璃粉、聚磷酸铵、abs‐g‐mah、氯化聚乙烯、脂肪酸酰胺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

将abs、pc、pps以及炭黑以及玻璃粉加入至烘干箱中,烘干温度为79℃,烘干时间为105min;

将干燥后的abs、pc、pps以及炭黑以及玻璃粉加入至高混机中,设置温度为69℃,混合17min后,将温度下降至45℃,将聚磷酸铵、abs‐g‐mah、氯化聚乙烯、脂肪酸酰胺以及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至高混机中,混合29min,得到混料;

将混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03‐248℃,分别为:一区温度203℃,二区温度208℃,三区温度222℃,四区温度229℃,五区温度237℃,六区温度248℃,机头温度为249℃,螺杆转速为400rpm,腔压为7mpa,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复合材料。

将实施例1‐5的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耐冲击强度、耐候以及阻燃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上述的表可以得知:复合材料强度非常高,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1mpa以上,弯曲强度可以达到120mpa以上,缺口耐冲击强度达到32kj/m2以上,且经过室外环境180以及360天的放置,其拉伸强度基本不变,耐候性能优异,且阻燃等级为v0。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