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2519发布日期:2019-02-22 20:2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田间和储藏期均可危害,侵染花生,玉米,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侵染过程中,黄曲霉菌还可产生高毒性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1993年开始,黄曲霉毒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构稳定,具有很强的耐酸、碱和耐热性,高温灭菌处理20小时,也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0余种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高,达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afb1也是一种强致癌物,易诱发肝癌、肾癌和直肠癌等严重人体病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最强致癌物。中国每年约有37万人死于肝癌,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以上,发病的原因与aft的污染具有直接相关性。2004年,肯尼亚东部发生严重的aft中毒事件,造成317人肝脏衰竭病变,125人死亡,死亡原因与食用储藏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粮食作物直接相关。近年来,国内随着人们对黄曲霉毒素危害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关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也陆续被曝光。2011年12月24日,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011年12月27日在植物油产品中,广东省有3个产品的部分批次抽检不及格,原因均为黄曲霉毒素b1指标不合格。

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威胁极大,who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μg/kg。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含量(指b1+b2+g1+g2总量)不能超过15μg/kg,人类消费的牛奶中的含量不能超过0.5μg/kg,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含量不能300μg/kg。欧盟国家规定更加严格,要求人类生活消费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能超过0.05μg/kg。我国规定,玉米、花生饼(粕)、菜籽饼(粕)中afb1最高限量50μg/kg,直接供人类食用的花生中afb1最高限量为20μg/kg。

严格的食品限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毒素的产生,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危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防治黄曲霉菌及毒素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报道多种微生物具有高效生防效果,尤其在利用微生物产挥发性气体物质,防治储藏期黄曲霉毒素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如前期报道的海藻希瓦氏菌ym8,可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抑制储藏期花生和玉米黄曲霉菌的危害和毒素污染。微生物源挥发性气体使用简单,散布均匀快速,接触面广等优点,在储藏期真菌病害及毒素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针对黄曲霉及毒素的储藏期防治尚属于起步阶段,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及抑菌代谢物质较少,为进一步扩大微生物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效果,我们从自然界中筛选抑菌微生物资源,研究其产气特性和抑菌作用,并开展储藏期黄曲霉毒素防治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及其应用。vt-7及其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可高效抑制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并具有高效的广谱抑菌作用,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其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

该肠杆菌的16srdna序列如表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的肠杆菌在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及抑制储藏期作物黄曲霉菌及毒素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车云山茶园采集土壤,通过微生物学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一株对黄曲霉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肠杆菌菌株。将其命名为肠杆菌vt-7,(enterobactersp.vt-7),将该菌株于2018年10月29日送交中国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

肠杆菌(enterobactersp.)vt-7的菌学特征:

肠杆菌vt-7为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利用d-葡萄糖、d-果糖、蔗糖、l-阿拉伯糖、d-甘露糖等,可利用柠檬酸,不能利用纤维素,不能水解淀粉,不产硫化氢。

对菌株vt-7的16sr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

本发明检测了菌株vt-7对黄曲霉菌菌丝以及其它七种真菌菌丝的高效抑制作用。鉴定了vt-7产生的挥发性抑菌代谢产物,在密闭储藏条件下,分析vt-7对花生黄曲霉的抑制作用及毒素残留量分析等相关研究。

本发明的肠杆菌vt-7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在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可抑制花生黄曲霉的发病和产毒。该菌株可应用于防治花生储藏期的霉菌污染,同时可延伸应用于其他粮食作物和水果等的安全储藏和运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分离的肠杆菌vt-7为土壤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高效抑菌微生物,可作为作物储藏期真菌病害的生防菌株应用;

(2)本发明首次证明分离的肠杆菌vt-7可产挥发性抑菌物质,且在密闭环境下可有效的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的生长;

(3)本发明分离到的肠杆菌vt-7抑菌效果显著,在密闭空间内,可高效抑制花生上的黄曲霉发病与毒素的合成;

(4)本发明得到的肠杆菌vt-7可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确定1-戊醇和苯乙醇的为关键抑菌物质;

(5)本发明得到的肠杆菌vt-7产生的1-戊醇和苯乙醇抑菌效果显著,在200μg/l(物质重量/空间体积)的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菌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vt-7保藏日期:2018年10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m2018719。

序列表seqidno:1是本发明分离的肠杆菌vt-7的16srdna的序列;

图1是肠杆菌vt-7菌株与其近缘种菌株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图2是肠杆菌vt-7对af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3是肠杆菌vt-7对不同水活度花生籽粒黄曲霉菌的控制图片;图3中,ck为黄曲霉菌对照组,vt-7+ck为对照组中添加vt-7菌株处理,图为培养于28℃密闭培养5天后的发病状况;

图4是添加活性炭后肠杆菌vt-7抑制作用分析;上方柱形图是培养5天后统计的菌丝直径;下方图中,ck为接种黄曲霉菌对照组,ck+c黄曲霉菌添加活性炭处理,ck+vt-7为黄曲霉菌添加vt-7处理,ck+c+vt-7三者同时存在的抑菌效果分析;

图5是花生表面黄曲霉的扫描电镜分析,水活度为0.9花生籽粒,接种黄曲霉孢子(ck),以及接种后和vt–7共培养(vt-7+ck),5天后的黄曲霉菌显微结构观察。其中co表示分生孢子,cp表示分生孢子头,my表示菌丝;

图6是肠杆菌vt-7对8种不同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7是肠杆菌vt-7产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

图8是vt-7挥发物对af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测定不同稀释浓度下,每种化合物对黄曲霉菌菌丝和孢子的抑制活性,培养时间为4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菌株vt-7的分离和菌学鉴定

(1)菌株vt-7的筛选

本发明从河南省信阳市车云山茶园采集土壤,通过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一株可产挥发性物质,对黄曲霉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肠杆菌菌株。将该候选菌株编号为vt-7。

微生物的分离采用na纯化培养法,称取1g土样,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ml无菌水混匀,梯度稀释至10-6。取100μl菌悬液,涂布于na培养基表面,28℃下培养2-3天,挑取形态差异明显的单菌落,纯化培养后,分析单菌落抑菌效果,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保存,用于后续研究。

所述na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5.0g,琼脂15.0g,补充蒸馏水至1l,调ph至7.2。

(2)vt-7菌株的形态特征鉴定

vt-7菌株于na培养基培养48h后,可见菌落粘稠,呈黄色,表面光滑,不透明,革兰氏染色阴性。

(3)vt-7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挑取vt-7单菌落,接种于20mlnb培养液(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5.0g,补充蒸馏水至1l;调ph至7.2)摇培24h,12000rpm离心收集菌体,采用10mm的tris-hcl(购自amresco公司产品)和1mm的edta法提取基因组dna,提取后用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然后加入3mol/lnaac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摇匀静置,最后用70%乙醇洗涤沉淀,晾干后用ter溶解。利用16srdna特异性引物扩增保守序列,并送武汉天一辉远生物公司进行测序。测序序列长度为1420bp,具体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测序引物为:27f:agagtttgatcctggctc

1541r:aaggaggtgatccagccgca

在genbank数据库中,将vt-7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blast检索,结果显示,vt-7与肠杆菌属具有高度同源性,初步确定其为肠杆菌细菌,进一步选取该属中与vt-7同源性高于97%的菌株,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

根据其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图1),发现vt-7无法与选取的高同源性菌株聚成一支,独立形成单一分支,表明菌株vt-7与筛选菌株亲缘性较远,可能为独立的分类单元,暂将该菌株命名为肠杆菌vt-7,enterobactersp.vt-7。并于2018年10月29日将该菌株送交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m2018719。

(4)菌株wy6-5的生理生化鉴定

为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biologmicrostationtmsystem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将菌株在na培养基上进行活化,12h后挑取单菌落接种至if-ageniiiinoculatingfluid培养液混合均匀,转接种到biologgeniii培养板中,37℃下培养10-12h,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理生化分析,与已鉴定微生物进行系统比对分析,选取生理生化反应相似度最高的种进行比对。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如表1。

结果可见,菌株vt-7与biolog系统存在的亲缘性关系最近的菌种为e.aerogenes,与其相比,菌株vt-7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对gelatin、α-d-lactose、d-arabitol、d-fucose、l-fucose、d-malicacid和d-turanose等的利用上,vt-7反应为阴性,e.aerogenes菌株反应为阳性,在对minocycline、nalidixicacid、d-serine等物质的耐受性实验中,菌株vt-7与e.aerogenes同样具有不同的反应结果,由此推断,菌株vt-7具有特异的生理生化反应,可能为新的分类单元。

综上所述,经表型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理生化检测分析,菌株vt-7与现有鉴定菌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无法确定其所属种分类地位,推断可能为新的微生物种,因此暂命名为肠杆菌(enterobactersp.),后期研究中将进一步分析其种的分类地位。

实施例2肠杆菌vt-7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

肠杆菌vt-7抑制黄曲霉菌丝生长的实验

采用培养皿(直径9cm)对扣方式进行。黄曲霉孢子接种于50mlpdb培养液(去皮马铃薯200.0g,沸水煮20min,纱布过滤收集滤液,添加葡萄糖20.0g,蒸馏水定容至1l,不调ph),28℃和200rpm条件下摇培3天,挑取白色的黄曲霉菌丝团,接种于含pda的培养皿中央。菌株vt-7(100μl,od600=1.7)涂布于na培养基表面。将接种黄曲霉菌丝块的培养皿对扣于涂布vt-7的培养皿之上,透明胶带封口保存。以仅接种黄曲霉菌丝块的处理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28℃黑暗条件下培养5天后计算不同处理的菌丝直径并计算抑菌率。抑菌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抑菌率(%)=(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100。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培养12小时后,对照组的菌丝生长旺盛,覆盖pda培养基的表面,而vt-7处理组接种的黄曲霉菌菌丝没有生长,即vt-7对黄曲霉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显著,抑制率达100%。肠杆菌vt-7与黄曲霉菌丝在密封培养皿内无接触培养过程中,可以产生挥发性的气体物质,完全抑制黄曲霉菌丝的生长。

实施例3肠杆菌vt-7活性炭吸附实验

方法:采用分隔皿进行对扣培养(培养皿盖采用不分隔皿,用于接种真菌;培养皿底采用分隔皿,用于涂布细菌和添加活性炭)。活性炭(carbon,c)实验分为ck,ck+c,ck+vt-7,ck+c+vt-7四组进行处理。四组处理的不分隔皿盖均倒入15mlpda培养基,并接种黄曲霉菌菌丝团,分隔皿底则分别加入活性炭或vt-7菌液。ck+c分隔皿底一侧放入6.0g活性炭,另一侧空白;ck+vt-7分隔皿底一侧倒入na培养基并均匀涂布vt-7(50μl,od600=1.7),另一侧空白;ck+c+vt-7分隔皿底一侧倒入na培养基并均匀涂布vt-7(50μl,od600=1.7),另一侧加入6.0g活性炭。所有处理中对扣培养接种有af菌丝块的pda培养基。胶带封口保存,置于30℃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个处理有2个重复。培养5天后,统计菌丝直径,计算抑菌率。

活性炭吸附实验结果如图3,四个处理中黄曲霉菌菌丝均有生长,尤其在ck和ck+c处理组中,菌丝生长最快,培养5天后,菌丝直径达到5.2cm,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活性炭对黄曲霉菌生长无抑制作用;当增加vt-7处理时,黄曲霉菌菌丝生长明显受抑制,在ck+vt-7处理中,菌丝直径仅为0.8cm,表明vt-7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可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的延伸;ck+c+vt-7处理组中菌丝直径大于ck+vt-7,但小于ck和ck+c处理组,表明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吸收vt-7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使整个培养空间内挥发性物质浓度降低,故对af菌丝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活性炭吸附实验充分证实肠杆菌vt-7产生的挥发性气体物质是完全抑制黄曲霉菌丝的生长的根本原因。

实施例4肠杆菌vt-7对花生黄曲霉菌和毒素的防治效果实验

样品制备:

1)分别称取100g花生籽粒于2个250ml三角瓶中,于121℃和1.01mpa下灭菌20min,室温下静置冷却;2)所有三角瓶接种新鲜收集的黄曲霉孢子液1ml(5ⅹ105cfu/ml),摇匀10min;3)两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灭菌水,调整水活度为0.8和0.9。

处理方法:

花生接种实验分0.8和0.9两个水活度处理,每个水活度分对照组(ck)和vt-7实验组,所有实验均采用干燥器进行。干燥器底部均倒入40mlna培养基,凝固后向实验组培养基表面添加vt-7(200μl,od600=1.7)菌株,并均匀涂布于na培养基表面,空白na培养基为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部各放入3个培养皿,每皿中加入相同重量的接种黄曲霉孢子液的花生籽粒(水活度0.8和0.9条件下分别进行)。凡士林封口,于28℃条件下培养5天,检测两种水活度下,处理组和对照组花生籽粒发病率。烘干后研磨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黄曲霉毒素的提取:称取研磨的样品1g于5ml的聚丙烯塑料管中。用5ml已腈/水(84/16,v/v)抽提。拧紧管盖后蜗旋处理1min,之后超声处理60min。6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1ml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正己烷混合均匀后静置分层。吸取下层有机相500μl进行毒素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花生籽粒接种黄曲霉孢子培养5天后(图4),结果表明,对照组花生籽粒黄曲霉发病明显,两种水活度下花生籽粒均发病,发病率高达100%,且表面布满绿色霉层,水活度0.9培养条件下,孢子数量明显高于0.8,表明水活度越高,越有利于黄曲霉菌的发生。与此相比,vt-7处理可高效抑制花生黄曲霉菌的侵染和发病,花生表面未见明显侵染状态,且未见有绿色孢子出现,表明在非接触条件下vt-7产生挥发性物质,分布到上层花生籽粒中,高效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抑菌效果显著。

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在对照组花生中,afb1和afb2均检出,尤以afb1浓度较高,水活度0.9条件下afb1含量高于600ppb,明显高于0.8水活度下;afb2浓度较低,0.9水活度下为200ppb;表明毒素的含量随水活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相比,vt-7处理组差异明显,花生样品未检出afb1和afb2,表明vt-7产挥发性气体物质对毒素合成具有高效抑制作用,在两种水活度条件下,可高效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实施例5肠杆菌vt-7对黄曲霉抑制作用的显微观察

为检测黄曲霉菌细胞结构变化,选取高水活度0.9条件下的花生籽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将对照组与vt-7处理组的花生籽粒取出,分别于1%的锇酸中熏蒸固定1h,镊子撕下一小块花生表皮,固定后喷金处理,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jsm-6390,日立,日本)。其扫描结果如图5所示。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花生表面覆盖大量黄曲霉菌丝,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着生有大量孢子,孢子结构均匀,形态饱满。vt-7处理组花生表面仅见少量孢子,为接种的原始孢子,且孢子未见萌发,表面皱缩,结构不均匀。表明vt-7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抑制花生表面黄曲霉菌孢子的萌发,进一步抑制了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和分生孢子头。

实施例6肠杆菌vt-7的广谱抑菌作用

广谱抑菌实验采用培养皿(直径9cm)对扣培养法进行。挑选真菌菌丝块接种于pda培养皿中央。菌株vt-7(100μl,od600=1.7)涂布于另一个含na培养基的培养皿表面。将接种真菌菌丝块的培养皿对扣于涂布vt-7的培养皿之上,以仅接种黄曲霉菌丝块的处理作为对照,胶带封口保存。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28℃黑暗条件下培养5天后,统计菌丝直径,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计算公式:

抑菌率(%)=(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100。

广谱抑菌试验结果如图6,对照组中真菌菌丝生长正常,快速蔓延,vt-7处理组中菌丝未见有生长。表明vt-7菌株对病原菌生长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均高于80%,其中对灰霉菌、稻瘟菌、大豆炭疽菌禾谷镰刀菌和链格孢菌的抑菌率均高达100%,对烟曲霉菌的抑菌率为97.8%,对黄曲霉菌抑菌率达96.6%,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率达83.1%。双皿对扣实验证实菌株vt-7能产生气体类次级代谢产物,广谱抑菌性效果良好。

实施例7肠杆菌vt-7挥发性气体检测

将菌株vt-7接种于无菌的100ml三角瓶中的na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封口保存,以不接种vt-7的三角瓶为对照。所有三角瓶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40℃的水浴锅中平衡10min,之后依次进行样品的萃取和gc-ms/ms检测,每个处理重复2次。

采用固相微萃取柱(spme)进行挥发性物质的富集。将spme的萃取头插入塑料薄膜之内,推出纤维头,使纤维头处于样品瓶上空的中间位置,吸附30min。将纤维头收回萃取头,并拔出样品瓶后转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样检测,检测参数设计如下。

gc-ms/ms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氦气,柱流速30ml/min;不分流进样。程序升温条件:起始温度为60℃,保持2min后,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150℃,同样保持2min,再以8℃/min速率升至280℃,保持2min。j&whp一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id,0.25umthicknessfilm)。

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150℃,电离方式:ei源,能量为70ev,采用全扫描的模式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50-550amu。检测物质自动进行谱库检索nationalinstitur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17),对检测的物质进行定性。检测如图7所示。

gc-ms/ms检测vt-7产挥发性物质,扣除na培养基中检出物质,即为vt-7产生的特异挥发性组分。由图7可知,实验中vt-7共计3种特异性物质。为芳香族化合物,烷烃化合物以及醇类,所有物质是分子量介于88-122道尔顿(d)之间的小分子物质,易于挥发。经分析,我们以这三种物质为主要产生代谢物质,分析其抑菌作用。目前购买到的标准品只有两种,所以我们以组分1(1-戊醇)和组分2(苯乙醇)进行下一步的最低抑菌浓度实验。

表2.vt-7代谢产物的gc-ms/ms鉴定

注:*表示vt-7组检出特有挥发性物质,a:代谢物峰面积除以所有物质峰面积之和,b/c:代谢物质谱图与nist17谱库中谱图的正向比对与反向比对结果得分值,最高值为1000.

实施例81-戊醇和苯乙醇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分析

为分析其抑菌作用,购买1-戊醇和苯乙醇标准品,进行抑菌试验。采用双皿对扣培养法测定购买标准品对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实验对象分为af菌丝体和af分生孢子。

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双皿对扣法,检测单成分对黄曲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将购买标准品依次稀释至200μg/l,100μg/l,10μg/l和5μg/l(物质重量/空间体积),然后分别与af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进行双皿对扣共培养,空白无菌水试剂为对照。在下层的培养皿(直径为9cm)中放一片无菌的圆形滤纸片(直径0.5cm),分别在滤纸片上滴加上述不同浓度的单成分稀释液,迅速将接种了黄曲霉菌丝块的pda培养皿,对扣在放有滤纸片的培养皿上;若接种的是孢子液(5μl,105cfu/ml),需要在pda培养皿中央放一片无菌的圆形滤纸片再进行接种,用胶布封口后,放在28℃条件下培养4天后,测量黄曲霉菌丝直径并计算抑菌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培养4天后,检测不同浓度标准品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具体结果如图8。图8显示,两种物质均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升高,抑菌作用越好,其中,1-戊醇在200μg/l(物质质量/空间体积)时,苯乙醇在100μg/l,即可完全抑制af孢子的生长,表明其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00μg/l和100μg/l,对菌丝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略高,苯乙醇为200μg/l,1-戊醇则高于200μg/l。

<110>信阳师范学院

<120>肠杆菌及其在防治储藏期花生黄曲霉菌及毒素中的应用

gctaccatgcagtcgagcggtagcacagagagcttgctctcgggtgacgagcggcggacgggtgagtaatgtctgggaaactgcctgatggagggggataactactggaaacggtagctaataccgcataacgtcgcaagaccaaagagggggaccttcgggcctcttgccatcagatgtgcccagatgggattagctattaggtggggtaacggctcacctaggcgacaatccctagctggtctgagaggatgaccagccacactggaactgagacacggtccagactcctacgggaggcagcagtggggaatattgcacaatgggcgcaagcctgatgcagccatgccgcgtgtatgaaaaaggccttctggttgtaaagtactttcagcggggaggaaggcgataaggctaataaccttgtcgattgacgttacccgcagaagaagcaccggctaactccgcgccagcagccgcggtattacggagggggtacgcgttaatcgcaattactgggcataaaccgctcgcaggcggtctgtcttctcggatttgaaatccccgggctcaacctgggaactgcattcgaaactggcaggctagagtcttgtagaggggggtagaattccaggtgtagcggtgaaatgcgtagagatctggaggaataccggtggcgaaggcggccccctggacaaagactgacgctcaggtgcgaaagcgtggggagcaaa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cgccgtaaacgatgtcgacttggaggttgtgcccttgaggcgtggcttccggagctaacgcgttaagtcgaccgcctggggagtacggccgcaaggttaaaactcaaatgaattgacgggggcccgcacaagcggtggagcatgtggtttaattcgatgcaacgcgaagaaccttacctactcttgacatccagagaactttccagagatggattggtgccttcgggaactctgagacaggtgctgcatggctgtcgtcagctcgtgttgtgaaatgttgggttaagtcccgcaacgagcgcaacccttatcctttgttgccagcggttaggccgggaactcaaaggagactgccagtgataaactggaggaaggtggggatgacgtcaagtcatcatggcccttacgagtagggctacacacgtgctacaatggcgcatacaaagagaagcgacctcgcgagagcaagcggacctcataaagtgcgtcgtagtccggattggagtctgcaactcgactccatgaagtcggaatcgctagtaatcgtagatcagaatgctacggtgaatacgttcccgggccttgtacacaccgcccgtcacaccatgggagtgggttgcaaaagaagtaggtagcttaaccttcgggagggcgctaccactt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