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8632发布日期:2019-03-30 10:2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



背景技术:

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现有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种稳定剂而成的各种规格的硬质聚氯乙烯管材,基本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重量轻、工程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pvc管缺口冲击强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5.5kj/cm2,脆性比较明显,在管道跌落、滚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碎裂;

2)电缆保护管作为地埋管对于抗拉强度要求较高,现有pvc管的抗拉强度基本不高于20mpa,因内敷电缆较重,在拉缆过程遇到弯道、地面悬空及地面高凸等状况时管道容易破裂,管道附近的树木等植物的根系生长可能会破坏管道,管道碎裂埋于地下一方面是容易地下水容易进入管道内,另外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易进入管道,对内敷电缆的安全度构成危险;

3)现有以pvc为基料的各组分配比在生产加工过程流动性差,容易造成壁厚不均匀,以及管材愈合线强度偏低,导致质量不稳定、管材强度不均匀,承压实验中以φ120mm管道为例,试验注水压力基本在2mpa以内;

4)生产过程中采用碳酸钙填料可以适当降低生产成本,但导致管道容易产生应力发白,影响产品外观。

另外,现有pvc管道外壁基本采用圆形结构,管道的长度规格基本有6米、8米,因此储运、施工过程中搬运、装车及堆放过程都比较困难,圆形外壁导致施工人员无法使力、堆放容易散落,人工搬运中容易滑落,所以施工中也经常会出现滚动管道的违规作业,跌落、滚动工程容易发生管道破裂等情况,造成施工强度大、成本高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申请人长期致力于改进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的生产工艺、产品结构以有效改进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的各项性能特征,以逐步解决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pvc管道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通过改进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的成型物料配方而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采用挤出成型结构,管道壁包括内壁与外壁,成型配料包括基料pvc,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磷酸铅,填料碳酸钙及色粉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的重量占比包括:基料pvc占比为68.5~72.5%,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占比为2.9~3.5%、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65~0.95%,填料碳酸钙占比11.5~14.5%;

挤出成型配料时还包括的组分及相应的重量占比包括:润滑剂硬脂酸铅占比0.45~0.68%、硬脂酸钠占比0.36~0.49%,生产助剂硫酸钡占比0.32~0.52%,分散剂石蜡占比0.45~0.65%,以及特性改良剂acr401占比1.6~2.7%、cpe占比2.1~3.5%、dop占比1.5~2.8%。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料pvc占比为70.5~71.5%,优选71%。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占比为3.1~3.3%、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75~0.85%,优选方案为三盐基硫酸铅占比为3.2%、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8%。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碳酸钙占比12.5~13.5%,优选方案为12.8%,且碳酸钙细度目数不小于100目。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硬脂酸铅占比0.52~0.66%、硬脂酸钠占比0.38~0.46%,优选方案为硬脂酸铅占比0.58%、硬脂酸钠占比0.45%。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助剂硫酸钡占比0.38~0.48%、优选0.44%;所述分散剂石蜡占比0.48~0.62%、优选0.55%。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性改良剂acr401占比1.8~2.6%、优选2.2%;所述cpe占比2.4~3.2%、优选2.6%;所述dop占比1.8~2.6%、优选2.4%。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成型结构包括内壁与外壁,其中外壁由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连接构成,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依次连接构成花瓣形外壁结构。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壁采用三段、四段、五段、六段或八段弧形壁中的一种方式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段弧形壁之间采用弧形光滑连接。

所述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壁为圆形结构,内壁内构成单孔结构或设置多孔结构。

本发明采用pvc树脂为主要原料,确定pvc及相关稳定剂、润滑剂、生产助剂、分散剂与特性改良剂各组分的适宜占比,不仅提升管道的抗冲击强度、抗拉前度刚性强度及承压能力而改善产品特性,也有效改善生产工艺过程,使挤出成型生产过程混料均匀,各种组分料分布均匀且不会产生粘结,使物料在挤出模具中能更好流动并增强挤出流动性,克服了碳酸钙填充导致的应力发白,综合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与产品成材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的采用八段弧形壁构成外壁技术方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采用六段弧形壁构成外壁技术方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的采用五段弧形壁构成外壁技术方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的采用四段弧形壁构成外壁技术方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壁、2-外壁、2a-弧形壁、3-管道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采用挤出成型结构,管道壁3包括内壁1与外壁2,成型配料中所包括的组分及重量占比为:基料pvc占比68.5~72.5%,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占比2.9~3.5%、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65~0.95%,填料碳酸钙占比11.5~14.5%,润滑剂硬脂酸铅占比0.45~0.68%、硬脂酸钠占比0.36~0.49%,生产助剂硫酸钡占比0.32~0.52%,分散剂石蜡占比0.45~0.65%,以及特性改良剂acr401占比1.6~2.7%、cpe占比2.1~3.5%、dop占比1.5~2.8%;所述各组分合理配比,能更好地提升管材的抗冲击强度、抗拉强度与承压力,提升管壁厚度均匀性和外观质量,提高成材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其中稳定剂采用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磷酸铅之间的合理配比使管材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能有效延长管材使用寿命;适量配比的润滑剂硬脂酸铅的使用能更好地确保成型过程稳定,适量配比的硬脂酸钠作为加工助剂可改善挤出流动性,适量配比的生产助剂硫酸钡可促进各组分组成的成型料在挤出模具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适量配比的分散剂石蜡能促进各组分混料时分布均匀,各种组分材料之间均匀且不会发生粘结,可提升成型管的成材率与壁厚均匀性,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适量配比的特性改良剂acr401、cpe能有效改善韧性与刚性,有效提升产品的抗冲击强度、抗拉强度,适量配比的dop能有效改善为降低生产成本而采用碳酸钙作为填料导致的边角位应力发白,改善产品外观质量,同时本方案采用细度目数不小于100目的碳酸钙。

为进一步获得优异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抗冲击强度、抗拉强度、承压力,以及提升管材制造成材率、官差壁厚均匀性、产品制造质量稳定性,各组分占比优先采用:基料pvc占比70.5~71.5%,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占比3.1~3.3%、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75~0.85%,填料碳酸钙占比12.5~13.5%,润滑剂硬脂酸铅占比0.52~0.66%、硬脂酸钠占比0.38~0.46%,生产助剂硫酸钡占比0.38~0.48%,分散剂石蜡占比0.48~0.62%,特性改良剂acr401占比1.8~2.6%、cpe占比2.4~3.2%、dop占比1.8~2.6%。

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基料pvc占比71%,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占比为3.2%、二盐基磷酸铅占比0.8%,填料碳酸钙12.8%,润滑剂硬脂酸铅占比0.58%、硬脂酸钠占比0.45%,生产助剂硫酸钡占比0.44%,分散剂石蜡占比0.55%,特性改良剂acr401占比2.2%、cpe占比2.6%、dop占比2.4%。

上述实施例中,色粉料按需加入,针对目前一般采用的白色与橙红色管材颜色,白色管材添加钛白粉,用量按重量百分比为0.11~0.18%,橙红色管材采用添加钼铬红,用量按重量百分比为3.3~5.4%。

为确认本发明方案的技术效果,采用以下组分与配比进行测试样制作,并开展检测:

测试样成型采用的配方组分:基料pvc100kg,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4.5kg、二盐基磷酸铅1.2kg,填料碳酸钙18kg,润滑剂硬脂酸0.8kg、硬脂酸钠0.6kg,生产助剂硫酸钡0.6kg,分散剂石蜡0.8kg,特性改良剂acr401为3kg、cpe为4kg、dop为3kg;试样按白色、橙红色分别制作,组料时针对白色试样添加色粉料钛白粉0.2kg,针对橙红色试样添加色粉料钼铬红6kg;

采用上述组分配方制作白色、橙红色摆锤试验用标准样条各三块,按标准规定方法测试缺口抗冲击强度为12~18kj/cm2,与现有技术中不超过5.5kj/cm2相比,缺口抗冲击强度至少提升两倍以上;

采用上述组分配方制作白色、橙红色抗拉强度试验用标准样条各三块,按标准规定方法采用拉力试验机测试,测得抗拉强度为38~40mpa,与现有技术中抗拉强度基本不高于20mpa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抗拉强度最低值也达到现有技术最高值的将近两倍‘’

采用上述组分配方制作白色、橙红色φ120mm试验管材各一段,采用标准测试方法,将两端密封后注水测试,测试获得的试验注水压力最小值为4mpa,与现有技术中承压2mpa相比,承压也是提升了两倍;

综上测试结果说明,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记载的配料组分及占比所获得的pvc管材,抗冲击强度、抗拉强度、承压力都提升到现有pvc管的两倍以上,在实际工程试用中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中管材圆形外壁在施工、储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上述组分配方所制作的电力电缆通讯保护管进一步采用花瓣式外壁结构,如图1~4所示,内壁1构成电缆穿接孔,内壁1内可以设置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外壁2由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2a连接构成,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2a依次连接构成花瓣形外壁结构,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2a至少包含三段弧形壁2a,相邻两段弧形壁2a之间采用弧形光滑连接,由一组弧形壁2a构成的外壁2与内壁1为一体挤出成型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2a连接构成具有花瓣形结构的外壁2,一组相同弧度与弧长的弧形壁2a采用三段、四段、五段、六段或八段弧形壁2a中的一种方式依次连接构成,相应外壁2构成三瓣、四瓣、五瓣、六瓣、八瓣型花瓣式结构。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