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酶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3898发布日期:2019-03-30 08:43阅读:2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淀粉酶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淀粉酶全称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制备酸奶的原辅料含很多种糖类物质,如白砂糖、葡萄糖、乳清蛋白粉、果汁果酱等等。若该原辅料中含有淀粉酶,则将对酸奶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酸奶原辅料中淀粉酶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淀粉酶的方法有4类:

一是测定底物淀粉的消耗量,有粘度法、浊度法和碘-淀粉比色法等;二为生糖法,测定产物葡萄糖的生成量;三为色原底物分解法,四是酶偶联法。

上述方法操作复杂,计算过程繁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直观的淀粉酶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旨在以待测样品和淀粉混合后溶解在水中,用碘化钾-碘溶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通过淀粉颗粒的形态变化判断待测样品中有无淀粉酶。若淀粉颗粒明显膨胀、颜色变浅或颗粒消失,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淀粉酶。若淀粉颗粒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待测样品中无淀粉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淀粉酶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待测样品、纯水和淀粉糊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0~100℃,恒温4~8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0~80℃水浴下静置24~48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4~6μl待测溶液和其两倍量体积的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限定,步骤(1)所述待测样品为白砂糖、葡萄糖、乳清蛋白粉或果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待测样品为白砂糖时,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白砂糖、纯水和淀粉糊按重量份数比2:2:1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0~100℃,恒温4~8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0~80℃水浴下静置24~48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4~6μl待测溶液和其两倍量体积的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待测样品为葡萄糖时,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葡萄糖、纯水和淀粉糊按重量份数比2:2:1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0~100℃,恒温4~8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0~80℃水浴下静置24~48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4~6μl待测溶液和其两倍量体积的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待测样品为乳清蛋白粉时,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乳清蛋白粉、纯水和淀粉糊按重量份数比1:7: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0~100℃,恒温4~8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0~80℃水浴下静置24~48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4~6μl待测溶液和其两倍量体积的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待测样品为果酱时,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果酱、纯水和淀粉糊按重量份数比1:3:1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0~100℃,恒温4~8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0~80℃水浴下静置24~48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4~6μl待测溶液和其两倍量体积的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步骤(3)所述碘化钾-碘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碘化钾与碘按重量份数比3:2比例加入纯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到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配制成碘化钾的浓度为1%的碘化钾-碘溶液,0~6℃冰箱保存。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步骤(1)所述淀粉糊的ph为6~7。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步骤(3)所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200倍。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易懂,检测精度高;样品处理简单,所需样品量少。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组淀粉颗粒形态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2为淀粉颗粒明显增大、颜色变浅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3为淀粉颗粒消失的显微镜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市售试剂,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用现有的试验方法。

实施例1一种白砂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1)将40g白砂糖、40g纯水和20gph6.6的淀粉糊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恒温5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5℃水浴下静置24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5μl待测溶液和10μl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实施例2~6白砂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实施例2~6分别为一种白砂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所述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仅仅是原料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取样量等控制参数不同,具体见下表:

实施例7一种葡萄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1)将40g葡萄糖、40g纯水和20gph6.8的淀粉糊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恒温5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5℃水浴下静置24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5μl待测溶液和10μl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实施例8~12葡萄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实施例8~12分别为一种葡萄糖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所述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仅仅是原料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取样量等控制参数不同,具体见下表:

实施例13一种乳清蛋白粉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1)将10g乳清蛋白粉、70g纯水和20gph6.7的淀粉糊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恒温5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5℃水浴下静置24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5μl待测溶液和10μl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实施例14~18乳清蛋白粉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实施例14~18分别为一种乳清蛋白粉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所述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3相同,仅仅是原料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取样量等控制参数不同,具体见下表:

实施例19一种果酱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1)将20g果酱、60g纯水和20gph6.5的淀粉糊混合,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恒温5min,得实验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实验溶液在75℃水浴下静置24h,得待测溶液;

(3)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溶液摇匀,取5μl待测溶液和10μl碘化钾-碘溶液置于载玻片上,用玻璃棒涂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

实施例20~24果酱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

实施例20~24分别为一种果酱中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所述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9相同,仅仅是原料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取样量等控制参数不同,具体见下表:

实施例25淀粉颗粒的显微镜观察结果

本实验原理:待测样品和淀粉混合后溶解在水中,用碘化钾-碘溶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通过淀粉颗粒的形态变化判断待测样品中有无淀粉酶。若淀粉颗粒明显膨胀、颜色变浅或颗粒消失,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淀粉酶。若淀粉颗粒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待测样品中无淀粉酶。

样品处理:

实验组:实施例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实施例1~24中相同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区别仅在于对照组中不加入待测样品,纯水的加入量与实验组的待测样品和纯水的加入总量相同。

检测结果:结果见附图1~3,若实验组溶液中淀粉形态与对照组淀粉颗粒形态一致,则说明待测样品中无淀粉酶。

若实验组溶液中淀粉形态与对照组淀粉颗粒形态有差异,如膨胀的较大、颜色明显变浅(见附图2)或颗粒消失(见附图3)的现象,说明待测样品有淀粉酶。

实施例26一种碘化钾-碘溶液的配制方法

6g碘化钾与4g碘加入纯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到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即得碘化钾-碘溶液,0~6℃冰箱保存。

实施例27~31碘化钾-碘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施例27~31分别为一种碘化钾-碘溶液的配制方法,所述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26相同,仅仅是原料的加入量、容量瓶的体积等控制参数不同,具体见下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