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500发布日期:2019-04-17 02:3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革化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牛皮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主要的原料皮,按照原料皮质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轻磅、重磅、超重磅。一般情况下质量较大的原料皮,张幅也大。其中低等级的重磅原料皮,经过鞣制加工而成的蓝湿革粒面伤残较多,毛孔均匀度不好,并且在蓝湿革的颈部和腹部皱纹比较明显,存在一定的部位差。

根据低等级的重磅蓝湿革的特点,通常将其用于制作压花摔纹革,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掩盖坯革粒面的伤残,提升毛孔的均匀度,以及降低部位差,需要对坯革进行补伤、粒面修饰,磨面等操作,并且补伤需要人工操作,粒面修饰和磨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由于制作的压花摔纹革涂饰工段的工序较多,涂饰剂的用量较大,并且涂层较厚,使得天然皮革的透水、气性能大大降低,部分感官性能下降,从而使得成品革的成本增加,价值降低,长期按照该模式进行生产,将会丧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使得低等级的重磅蓝湿革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其价值,避免资源浪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所述绵泡软纳帕革的生产工艺以低等级重磅牛皮作为原料皮,突破传统的湿态染整工艺框架,在回软工序之后进行第一次中和、填充,然后进行铬复鞣,再进行第二次中和、填充,同时在回软、中和、填充工序中都加入一定量油脂,在填充工序中还主要使用具有选择填充性的材料,最终制得绵软性好、泡感好、粒面均匀细致、无明显部位差的高品质、高利用率的全粒面平面革,有效解决低等级重磅牛皮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粒面粗糙、伤残明显、纹大、利用率低等问题,降低企业制造高品质、高利用率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的生产成本,提高低等级牛皮的利用率与成品革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工序: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软→中和1→填充1→复鞣→中和2→填充2→染色→加脂→套色→干燥整理→涂饰;

其中,所述回软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将削匀所得蓝湿革投入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0-45℃,加入0.1-0.5%的表面活性剂,0.1-1.0%的甲酸或草酸,0.1-1.5%的耐酸、耐电解质阴离子加脂剂或阳离子加脂剂或非离子加脂剂,0.1-1.5%的脂肪醛,转动30-120min,加入0.5-3%的酸性蛋白酶,转动30-180min,排液;水洗;排液;

所述中和1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0-40℃,加入1-3%的中和单宁,1-3%的弱有机酸盐,转动30-60min;加入0.5-2%碳酸氢铵,0.5-2%耐酸、耐电解质阴离子加脂剂或非离子加脂剂,转动60-12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5.2-6.2之间;排液;水洗;排液;

所述填充1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0-40℃,加入1-3%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类树脂鞣剂,加入1-6%丙烯酸-马来酸酐聚合物或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1-6%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1-6%丙烯酸类聚合物加脂剂或聚氨酯类聚合物加脂剂,转动30-90分钟;加入1-7%三聚氰胺树脂鞣剂,1-7%双氰胺树脂鞣剂,1-4%蛋白填充剂,转动30-90分钟;加入50-150%的水,分三次加入1-4%甲酸,转动30-6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3.2-3.8之间;排液;

所述复鞣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0-40℃,加入1-5%铬鞣剂或铝鞣剂或其他多金属配合鞣剂,加入1-5%含铬单宁,转动30-90分钟;加入1-3%的弱有机酸盐,转动30-60分钟;加入0.5-1.5%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铵,转动30-60min,调节浴液ph值在3.9-4.5之间;以转3分钟,停33分钟的方式,共转停180-540分钟;

所述中和2工序为:与复鞣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0.5-1.5%碳酸氢钠,转动30-6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4.6-5.2之间;排液;水洗;排液;

所述填充2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0-40℃,加入1-3%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树脂鞣剂,1-3%聚丙烯酸类加脂剂或聚氨酯类加脂剂,转动20-60分钟;加入1-6%三聚氰胺树脂鞣剂,1-6%双氰胺树脂鞣剂,1-6%替代型合成鞣剂,1-6%砜类合成鞣剂,转动30-60分钟;加入1-3%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树脂鞣剂,1-3%两性丙烯酸树脂鞣剂或两性三聚氰胺树脂鞣剂,转动30-60分钟;

所述染色工序为:与填充2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1-6%染料,转动60-120分钟;

所述加脂工序为:与染色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50-150%的热水,转动10分钟,调节鼓内温度为50-60℃;加入1-5%聚丙烯酸类加脂剂或聚氨酯类加脂剂,1-5%含软化剂的阴离子合成油,1-5%改性天然磷脂或磷酸酯类加脂剂,1-5%含硅加脂剂,1-5%蛋白填充剂或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转动60-120分钟;分三次加入1-4%甲酸,转动30-60分钟,调节浴液ph值为3.3-3.9之间;排液;

所述套色工序为: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在转鼓中加入50-3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45-55℃,0.1-1.0%的甲酸,转动10-20min;加入0.1-1.5%的染料,转动10-20min;加入甲酸0.1-1.5%,转动10-20min;加入0.1-1.5%的铬鞣剂或铝鞣剂或其他多金属配合鞣剂,转动10-30min;加入0.1-1.5%的染料,转动10-20min;加入甲酸0.1-1.5%,转动10-20min;加入0.1-1.0%的自乳化牛蹄油,0.1-1.0%的阳离子油,转动10-20min;排水;水洗;出鼓后搭马静置;

所述干燥整理包括挤水伸展—真空干燥1—挂晾干燥—烘干—回湿静置—震荡拉软—摔软1—震荡拉软—真空干燥2;

所述涂饰为:依次对坯革进行底层喷涂—静置—熨平1—中层喷涂—静置—熨平2—上层喷涂—静置—熨平3—抛光—顶层喷涂—静置—熨平4—摔软2—震荡拉软—真空干燥3—熨平5。

进一步的是,所述真空干燥1为湿操作,在砂板上进行,温度为35-45℃,负压值24-26mbar,时间为360-540秒;所述真空干燥2为干操作,在砂板上进行,温度为45-55℃,负压值8-12mbar,时间为180-420秒;所述真空干燥3为干操作,在砂板上进行,温度为55-75℃,负压值8-12mbar,时间为45-120秒;所述摔软1,摔软时间为1-5小时;所述摔软2,摔软时间为1-5小时;所述熨平1、熨平2、熨平3、熨平4的温度为130℃,压力为20-30kg;所述熨平5的温度为130℃,压力为5kg。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层喷涂、中层喷涂、上层喷涂所用涂饰剂配方均为水250-4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60-90份,水性蜡乳液60-100份,水性油乳液80-120份,水性油蜡混合乳液60-100份,水性增塑剂30-60份,颜料膏20-40份;所述顶层喷涂所用涂饰剂配方为水100-2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80-150份,水性酪素20-40份,改性聚硅氧烷水性溶液5-10份。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为了提高低等级蓝湿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针对低等极蓝湿革粒面平细度较差,皱纹较多、部位差较大的特点,在湿态染整工艺设计时,采用两次中和、填充,并且在中间进行铬复鞣,即中和1-填充-铬复鞣-中和2-填充2;在中和过程中,使用了碳酸氢铵,可赋予坯革很好的泡感;第一次中和ph值较高,更加有利于后续填充材料的深入、均匀地渗透,第一次填充结束后,加入甲酸进行固定,然后加入铬鞣剂,也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在两次填充过程中使用了具有很好分散性和填充效果的丙烯酸树脂鞣剂,以及具有优异的选择填充性的氨基树脂鞣剂,可以明显改善坯革的部位差,增加革的利用率;两次中和使坯革的粒面更加舒展平整,明显改善了粒面的瑕疵,使粒面的平细度得到提升;在填充、加脂工序中使用了聚合物类加脂剂,在保证坯革弹性的基础上,赋予了坯革很好的绵软性;在干燥整理及涂饰过程中,在砂板上共进行了3次真空干燥,由于砂板表面具有具有类似于天然皮革粒纹的图案,可以进一步弱化坯革粒面的瑕疵;在涂饰过程中,采用轻涂饰的方式,以油蜡类涂饰剂为主,既起到了遮盖伤残作用的,又不影响成品革的卫生性能和感官性能;轻涂饰使成品革的涂层较薄,能够很好地展现天然皮革的粒纹,使成品革保持了天然皮革的特点,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采用该技术方案制备的绵泡软全粒面平面革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能够用于鞋面,也可用于包袋的生产加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

一种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软→中和1→填充1→复鞣→中和2→填充2→染色→加脂→套色→干燥整理→涂饰;

1、取低等级重磅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

2、回软: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将削匀后的蓝湿革投入转鼓,加入2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40℃,加入0.2%的表面活性剂优沙邦oc(巴斯夫化工公司),0.3%的草酸,0.5%的非离子加脂剂truponosl(汤普勒皮革化工有限公司),1.0%的脂肪醛novaltanpf(zschimmer&schwarz化工公司),转动60min,加入1.0%的酸性蛋白酶desobatetn(德赛尔化工公司),转动120min,排液;水洗;排液;

3、中和1: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1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5℃,加入1.5%的中和单宁taniganpak-s(朗盛化工有限公司),1.5%的甲酸钠,转动40min;加入1.5%碳酸氢铵,1.0%非离子加脂剂truponosl,转动8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5.2-6.2之间;排液;水洗;排液;

4、填充1: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6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3℃,加入2%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类树脂鞣剂trupotandar(汤普勒皮革化工有限公司),加入3%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trupotanwrt(汤普勒皮革化工有限公司),4%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reluganrv(巴斯夫皮革化工有限公司),2%丙烯酸类聚合物加脂剂relugansofthf(巴斯夫皮革化工有限公司),转动50分钟;加入4%trupotanhb(汤普勒皮革化工有限公司),4%双氰胺树脂鞣剂retinganr7(朗盛化工有限公司),2%蛋白填充剂caracrilsd(厦门万通利化工材料公司),转动50分钟;加入50-150%的水,分三次加入2.5%甲酸,转动5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3.6;排液;

5、复鞣: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8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3℃,加入3%铬鞣剂,加入3%含铬单宁bitanbo(unitek化工公司),转动50分钟;加入1-3%的甲酸钠,转动40分钟;加入1.5%碳酸氢铵,转动40min,调节浴液ph值在3.9-4.5之间;以转3分钟,停33分钟的方式,共转停360分钟;

6、中和2:与复鞣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1.2%碳酸氢钠,转动30-60分钟,调节浴液ph值在5.0之间;排液;水洗;排液;

7、填充2: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向转鼓中加入5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33℃,加入1%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树脂鞣剂trupotandar,2%聚丙烯酸类加脂剂,转动30分钟;加入3%三聚氰胺树脂鞣剂trupotanhb,3%双氰胺树脂鞣剂retinganr7,4%替代型合成鞣剂retinganbn(朗盛化工有限公司),4%替代型合成鞣剂sellatanrl(德瑞皮革化工有限公司),转动50分钟;加入1%具有分散作用的丙烯酸树脂鞣剂trupotandar,2%两性丙烯酸树脂鞣剂magnopaltgr(德瑞皮革化工有限公司),转动60分钟;

8、染色:与填充2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2%染料,转动90分钟,检查切口,已全部渗透;

9、加脂:与染色工序在相同浴液中进行,加入100%的热水,转动10分钟,调节鼓内温度为55℃;加入3%聚丙烯酸类加脂剂relugansofthf,4%含软化剂的阴离子合成油provol94s(司马化工有限公司),3%磷酸酯类加脂剂lipsolmsg(schill+seilacher公司),4%含硅加脂剂tj-f5193(亭江精细化工公司),3%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trupotan03l(汤普勒皮革化工有限公司),转动80分钟;分三次加入2.5%甲酸,转动45分钟,调节浴液ph值为3.6;排液;

10、套色:试剂用量以削匀所得蓝湿革的重量的百分比算,在转鼓中加入200%的水,调节鼓内温度为45-55℃,0.2%的甲酸,转动10min;加入0.6%的染料,转动15min;加入甲酸0.6%,转动15min;加入0.8%的铬鞣剂,转动20min;加入0.6%的染料,转动15min;加入甲酸0.6%,转动15min;加入0.5%的自乳化牛蹄油bitoilope(unitek化工公司),0.5%的阳离子油catalixgsliquid(斯塔尔化工公司),转动15min;排水;水洗;出鼓后的湿坯革搭马静置10小时;

11、干燥整理:挤水伸展—真空干燥1(湿态条件,砂板,40℃,25mbar,480秒)—挂晾干燥—控温控湿烘房内烘干6小时—回湿静置6小时—震荡拉软—摔软3小时—震荡拉软—真空干燥2(干态条件,砂板,50℃,10mbar,240秒);

12、涂饰:对干态坯革进行底层喷涂—静置—熨平1(温度130℃,压力20-30kg)—中层喷涂—静置—熨平2(温度130℃,压力20-30kg)—上层喷涂—静置—熨平3(温度130℃,压力20-30kg)—抛光—顶层喷涂—静置—熨平4(温度130℃,压力20-30kg)—摔软2(摔软3小时)—震荡拉软—真空干燥3(干态条件,砂板,65℃,10mbar,90秒)—熨平5(温度130℃,压力5kg);

其中涂饰操作操作过程中,底层喷涂、中层喷涂、上层喷涂所用涂饰剂配方均为:其中涂饰操作操作过程中,底层喷涂、中层喷涂、上层喷涂所用涂饰剂配方均为:水3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lampur1360/nf(晋江市福丰皮革贸易有限公司)60份,水性蜡乳液lustralwaxbfg(alpa皮革化工公司)80份,水性油乳液bm-388-fo(斯塔尔化工公司)80份,水性油蜡混合乳液sftwaxystar(alpa皮革化工公司)60份,水性增塑剂sfthg(alpa皮革化工公司)40份,颜料膏ppedeepblacka-id(斯塔尔化工公司)25份;

顶层喷涂的涂饰剂配方为水15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rodapur5427/n(德瑞皮化公司)100份,水性酪素rodabindtu688/b(德瑞皮化公司)20份,改性聚硅氧烷水性溶液meliowf-5230(斯塔尔化工公司)10份。

通过上述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生产工艺所得皮革为绵软性好、泡感好、粒面均匀细致、无明显部位差的高品质、高利用率的全粒面平面革,有效解决低等级重磅牛皮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粒面粗糙、伤残明显、纹大、利用率低等问题,降低企业制造高品质、高利用率绵泡软型全粒面平面革的生产成本,提高低等级牛皮的利用率与成品革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