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的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3673发布日期:2019-04-05 21:40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酶制剂的防腐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酶的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酶制剂的用途极为广泛,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食品加工用添加剂及家畜家禽养殖的生长促进剂。酶制剂的种类有淀粉酶、蛋白酶、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等,用量最大的是淀粉酶和蛋白酶,约占酶制剂消费总量的70%~80%。酶制剂产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酶制剂产业在中国正逐步成为独立行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虽然人们对于酶的功能组份、化学特点、作用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在增强防腐效果、提高稳定性等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由于纤维素酶是活性蛋白质,遇热导致蛋白变性,进而使得酶活下降或丧失,故不能采用加热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纤维素酶的分子量在10~15万无法使用微滤除菌技术。目前,酶制剂的防腐主要采用加入食用盐、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或甘油等防腐剂的方法,试剂消耗量大,且产品稳定性差,长期保存会运输会造成蛋白析出,溶液浑浊,影响使用者观感;另一方面酶活损失较大。此外,目前国内外市场还未见好的酶制剂防腐方法。因此,提高改善酶制剂成品的防腐效果,提高其稳定性已经迫在眉睫。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酶的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该防腐剂所需试剂绿色环保且成本低,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的成品酶制剂防腐效果好,产品稳定性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的防腐剂。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防腐剂的防腐处理方法。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由上述防腐剂制备得到的防腐效果好,产品稳定性高的成品酶制剂。本发明针对酶制剂溶液中残留的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进行靶向杀菌作用,使其杂菌菌体细胞壁变性灭活,而且对酶制剂蛋白质无任何降解失活的防腐特点原理,经过本防腐剂防腐处理后的成品酶防腐效果好,产品稳定性高,与常规方法制得的酶相比,酶的保存时间提升至1年,酶活仍达到98%以上。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酶的防腐剂,包括:组分1、组分2和组分3;组分1为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组分2为甘油;组分3为无水乙醇。优选地,所述各组中的各成分均为食用级别。使用上述防腐剂的防腐处理方法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酶的防腐处理方法,上述防腐剂。优选地,所述防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未经防腐处理的酶中依次加入组分1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水溶液,搅拌混匀,使得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5~10g/l、1.5~3g/l和1.5~3g/l;s2.40~70℃保温10~15min,冷却,过滤,得到滤液;s3.依次加入组分2和组分3,搅拌混匀,完成防腐处理,其中s2中的滤液、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1~40:1~7。优选地,所述nacl是由温度为40±5℃的无菌水溶解食用盐形成。优选地,所述苯甲酸钠是由温度为40±5℃的无菌水溶解苯甲酸钠形成。优选地,所述加入是指所有步骤都是即时、连续的,未经防腐处理的酶必须立即进行防腐处理。优选地,所述未经防腐处理的酶的ph为6.0~6.5。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组分1配成无菌水溶液后加入未经防腐处理的酶。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组分1的水溶液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2%~0.05%。更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组分1的水溶液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2%。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组分1的水溶液共添加3~6次。更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组分1的水溶液共添加6次。优选地,所述酶为纤维素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65~70℃;所述酶为β-淀粉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40~45℃;所述酶为蛋白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60~65℃;所述酶为α-淀粉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65~70℃。更优选地,所述酶为纤维素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70℃;所述酶为β-淀粉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40℃;所述酶为蛋白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60℃;所述酶为α-淀粉酶,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70℃。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2为在冷却到25℃以下时添加。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2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2%~0.05%。更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2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2%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3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05%~0.015%。更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3的添加速度为每分钟添加总体积的0.005%。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3共添加6~9次。更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组分3共添加9次。优选地,所述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5~7g/l、1.5~2g/l和1.5~2g/l;s2中的滤液、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5~35:1~5。优选地,所述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5g/l、1.5g/l和1.5g/l;s2中的滤液、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20:5。优选地,所述酶为微生物发酵产物。更优选地,所述酶为已经过絮凝,板框过滤,超滤的半成品酶制剂。更优选地,所述酶为纤维素酶、淀粉酶或蛋白酶。更优选地,所述淀粉酶包括β-淀粉酶或α-淀粉酶。此外,由上述任一防腐处理方法得到完成的防腐处理产品,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发酵获得的酶的防腐剂,大幅度降低了氯化钠用量,其他试剂便宜易得,降低了生产成本;试剂安全、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有害试剂残留;使用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适用性好,可实现大多数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防腐效果好,产品稳定性高;酶的保存时间提升至1年以上,酶活活性降低少,酶活仍达98%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以下实施例中,“成品酶”为经过防腐处理后的酶制剂。实施例1纤维素酶制剂成品防腐方法一种酶制剂的防腐剂,包括组分1、组分2和组分3;其中组分1包括以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组分2为甘油;组分3为乙醇。实施例2纤维素酶制剂成品防腐方法一种纤维素酶制剂成品防腐新方法,采用里氏木霉生产的纤维素酶制剂为底物,包括以下步骤:1、将1000l的已经过絮凝,板框过滤,超滤的纤维素酶半成品酶制剂打入成品罐中;共分6次以500ml/min的速度缓慢向成品罐中立即加入实施例1的组分1(食品级nacl、苯甲酸钠溶和山梨酸钾用40±5℃的无菌水配制溶液后使用),得到半成品混合液,使得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5g/l、1.5g/l和1.5g/l;2、将步骤1中所述半成品混合液加热至70℃维持10~15min,冷却至25℃以下,精滤,得到滤液1;3、加入组分2(甘油),共分9次以50ml/min的速度立即加入组分3(无水乙醇),搅拌混匀,完成防腐处理,其中上一步得到的滤液1、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20:5。保存12个月后,酶活稳定损失小,仅下降2%,无盐或蛋白等物质析出,酶制剂澄清透明。实施例3β-淀粉酶制剂成品防腐方法一种β-淀粉酶酶制剂成品防腐新方法,采用以食用红薯提取的β-淀粉酶制剂半成品为底物,具体步骤如下:1、将1000l的已经过絮凝,板框过滤,超滤的β-淀粉酶制剂半成品打入成品罐中,共分6次以500ml/min的速度缓慢向成品罐中立即加入实施例1的组分1(食品级nacl、苯甲酸钠溶和山梨酸钾用40±5℃的无菌水配制溶液后使用),得到半成品混合液,使得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7g/l、3g/l和2g/l;2、将步骤1中所述半成品混合液加热至40℃维持10~15min,冷却至25℃以下,精滤,得到滤液1;3、加入组分2(甘油),共分9次以50ml/min的速度立即加入组分3(无水乙醇),搅拌混匀,完成防腐处理,其中上一步得到的滤液1、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1:7。保存12个月后,酶活稳定损失小,仅下降15%,无盐或蛋白等物质析出,酶制剂澄清透明。实施例4蛋白酶制剂成品防腐方法一种蛋白酶酶制剂成品防腐新方法,采用宇佐美曲霉生产的蛋白酶制剂半成品为底物,具体步骤如下:1、将1000l的已经过絮凝,板框过滤,超滤的纤维素酶半成品酶制剂打入成品罐中;共分6次以500ml/min的速度缓慢向成品罐中立即加入实施例1的组分1(食品级nacl、苯甲酸钠溶和山梨酸钾用40±5℃的无菌水配制溶液后使用),得到半成品混合液,使得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10g/l、2g/l和3g/l;2、将步骤1中所述半成品混合液加热至60℃维持10~15min,冷却至25℃以下,精滤,得到滤液1;3、加入组分2(甘油),共分9次以50ml/min的速度立即加入组分3(无水乙醇),搅拌混匀,完成防腐处理,其中上一步得到的滤液1、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40:1。保存12个月后,酶活稳定损失小,仅下降10%,无盐或蛋白等物质析出,酶制剂澄清透明。实施例5α-淀粉酶制剂成品防腐方法一种α-淀粉酶酶制剂成品防腐新方法,采用木霉生产的α-淀粉酶制剂为底物,具体步骤如下:1、将1000l的已经过絮凝,板框过滤,超滤的纤维素酶半成品酶制剂打入成品罐中;共分6次以500ml/min的速度缓慢向成品罐中立即加入实施例1的组分1(食品级nacl、苯甲酸钠溶和山梨酸钾用40±5℃的无菌水配制溶液后使用),得到半成品混合液,使得nacl、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终浓度分别为7g/l、2g/l和2g/l;2、将步骤1中所述半成品混合液加热至70℃维持10~15min,冷却至25℃以下,精滤,得到滤液1;3、加入组分2(甘油),共分9次以50ml/min的速度立即加入组分3(无水乙醇),搅拌混匀,完成防腐处理,其中上一步得到的滤液1、甘油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0:35:2。保存12个月后,酶活稳定损失小,仅下降8%,无盐或蛋白等物质析出,酶制剂澄清透明。实施例6不同的防腐工艺的防腐效果1、实验步骤以不同方式对纤维素酶进行防腐工艺处理,各成分用量如表1所示,原纤维素酶(不经过任何防腐处理)为对照组,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组6~9为现有防腐工艺),完成防腐处理后即测量其酶活,室温(25℃)保存12个月后,再次测定其酶活,并观察酶制剂外观。表1不同的防腐工艺对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2、实验结果对上述不同的防腐工艺制备的纤维素酶成品,测定存储前其存储12个月后的酶活,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的防腐工艺制备的纤维素酶成品的酶活测定由表2可知,与现有的防腐工艺相比较,本申请所述防腐工艺可以更好的保护纤维素酶,其保存时间可以长达1年,长时间保存也不会有析出物。实施例7甘油浓度防腐效果的影响1、实验步骤修改甘油的用量考察其对防腐效果的影响,原纤维素酶(不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其余步骤参见实施例2,完成防腐处理后即测量其酶活,室温(25℃)保存12个月后,再次测定其酶活,并观察酶制剂外观。2、实验结果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采用不同浓度的食品级甘油(丙三醇)对纤维素酶进行防腐处理,添加20%甘油保存效果最好,经过12个储存后酶活仅下降2%。表3甘油对纤维素酶防腐效果的影响实施例8食用酒精浓度对纤维素酶防腐效果的影响1、实验步骤将乙醇的用量修改为1~10%中的不同量,原纤维素酶(不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其余步骤参见实施例2,完成防腐处理后即测量其酶活,室温(25℃)保存12个月后,再次测定其酶活,并观察酶制剂外观。2、实验结果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可知,采用不同浓度的食用无水乙醇对纤维素酶进行防腐处理,添加5%食用无水乙醇保存效果最好,经过12个储存后酶活仅下降2%。表4食用无水乙醇浓度对酶防腐效果的影响实施例9温度对酶活的影响1、实验步骤以经过絮凝、板框过滤和超滤的半成品酶为底物,对酶进行不同温度的保温处理,检测保温前后的酶活。2、实验结果结果如表5。表5温度纤维素酶蛋白酶ɑ-淀粉酶β-淀粉酶保温处理前800010000400070万3020208950250045万3533688980260050万4039908970265069万4540808950280068万5057008955300062万5559608950325060万6060559980356058万6561529950377855万7079586500399854万7579403500370050万8036801680195240万90201010510520万10011009556不足1万结果显示,不同的酶对于温度的抗性不同,综合考虑温度对于各种酶的酶活的影响,设置保温温度为40~7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