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7545发布日期:2019-04-17 05:5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脂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是一种来自多种植物,是松柏类植物的烃(碳氢化合物)类的分泌物。也就是说树将空气和水做成了树脂,一般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如保护自己免受虫子的伤害,保护自己免受风吹日晒雨淋。

而现有的玻璃树脂制备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制备的玻璃树脂耐热差,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改进产品耐热性能,且生产工艺简洁、工艺流程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改进产品耐热性能,且生产工艺简洁、工艺流程短。

本发明的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包括按以下质量份数分配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2-10份、氯化聚丙烯树脂25-35份、硅烷偶联剂4-6份和增强剂4-5份;所述增强剂为马来酰亚胺(npmi)-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共聚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高强度热塑型玻璃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2-10份、氯化聚丙烯树脂25-35份、硅烷偶联剂4-6份和增强剂4-5份;所述增强剂为马来酰亚胺(npmi)-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共聚物,熔化后且在氮气保护下密封搅拌至溶解状态;

第二步:在所述容器中加入改性剂,所述改性剂氧化聚乙烯6-8份,并在100°至150°范围内保温5-8分钟;

第三步:在所述容器中加入由溶聚丁苯橡胶和苯乙烯组成的混合体50-60份,链转移剂1-3份,所述容器中固体质量占固体和液体质量总和的百分比不低于百分之六十;

第四步:将容器内混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20~180℃、0.1mpa~0.2mpa的条件下,熔融共混5~20min,挤出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为一步连续工艺,在一定温度和耐热剂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热性能,满足产品适用于高温环境,利于提高适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包括按以下质量份数分配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2-10份、氯化聚丙烯树脂25-35份、硅烷偶联剂4-6份和增强剂4-5份;所述增强剂为马来酰亚胺(npmi)-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共聚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高强度热塑型玻璃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2-10份、氯化聚丙烯树脂25-35份、硅烷偶联剂4-6份和增强剂4-5份;所述增强剂为马来酰亚胺(npmi)-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共聚物,熔化后且在氮气保护下密封搅拌至溶解状态;

第二步:在所述容器中加入改性剂,所述改性剂氧化聚乙烯6-8份,并在100°至150°范围内保温5-8分钟;

第三步:在所述容器中加入由溶聚丁苯橡胶和苯乙烯组成的混合体50-60份,链转移剂1-3份,所述容器中固体质量占固体和液体质量总和的百分比不低于百分之六十;

第四步:将容器内混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20~180℃、0.1mpa~0.2mpa的条件下,熔融共混5~20min,挤出成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玻璃树脂,包括按以下质量份数分配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2‑10份、氯化聚丙烯树脂25‑35份、硅烷偶联剂4‑6份和增强剂4‑5份;所述增强剂为马来酰亚胺(NPMI)‑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共聚物,其制备方法为一步连续工艺,在一定温度和耐热剂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热性能,满足产品适用于高温环境,利于提高适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傅仁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傅仁胜
技术研发日:2018.12.21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