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7386发布日期:2019-03-15 23: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



背景技术:

山茶籽榨制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而且不含芥酸,比其他食用油更耐贮藏,不易酸败。食用茶油不仅不会使人体胆固醇增高,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而且还具有减肥、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保健作用可以榨油,山茶油的保健功能保健、健康食用油山茶油的药用价值山茶油的营养价值。

在现有的制取山茶油的技术中,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榨油设备,未对山茶籽清洗直接压榨,且传统压榨设备对山茶籽的压榨率不高,山茶油产量低下的同时造成山茶籽的浪费;在压榨过程中仍需投入人力,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设备老化、山茶籽的压榨率低下造成的山茶籽浪费以及费时费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包括用以筛选山茶籽的筛分装置、清洗装置、加热装置和逐级压榨装置,所述筛分装置的输出口连通清洗装置的输入口,所述清洗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第一传输装置与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第二传输装置与逐级压榨装置连通,山茶籽由逐级压榨装置经两道压榨工序完成榨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用以放置山茶籽的放置槽、与所述放置槽下方开口连接的分离箱、连接于所述分离箱一侧的鼓风机和置于所述分离箱下方的输送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筛分装置还包括用以传送输送件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清洗装置输入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内置于所述清洗槽底部的移动件、内置于所述清洗槽的设置在移动件上方的热烘装置和内置于所述清洗槽的设置在热烘装置两侧的清洗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洗件清洗面与移动件呈30度夹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内置于清洗槽顶部的滑移件和与所述滑移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热烘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逐级压榨装置包括支撑件、与所述支撑件一侧连接的第一压榨件、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连接的第二压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榨件和第二压榨件之间的电动滚轮和置于第一压榨件、电动滚轮、第二压榨件下方的管道,山茶油经第一压榨件、电动滚轮、第二压榨件依次由管道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逐级压榨装置还包括置于第一压榨件一侧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推动第一压榨件的压榨板以将山茶籽运送至电动滚轮,并由电动滚轮运输至第二压榨件完成二次压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逐级压榨装置还包括置于第一压榨件与电动滚轮之间的通过升降杆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止挡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逐级压榨装置还包括置于电动滚轮下方的过滤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增设清洗装置和加热装置保证山茶籽的干净和提高山茶籽的压榨率,生产线中逐级压榨装置全自动化,对山茶籽二次压榨进一步提高山茶籽的压榨率,减少损失的同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中逐级压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分装置、11-放置槽、12-分离箱、13-鼓风机、14-输送件、15-传送带、2-清洗装置、21-清洗槽、22-移动件、23-热烘装置、24-清洗件、25-滑移件、26-连接件、3-加热装置、4-逐级压榨装置、41-支撑件、42-第一压榨件、43-第二压榨件、44-电动滚轮、45-管道、46-推动件、47-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山茶油的逐级压榨生产线设备,包括用以筛选山茶籽的筛分装置1、清洗装置2、加热装置3和逐级压榨装置4,所述筛分装置1的输出口连通清洗装置2的输入口,所述清洗装置2的输出口通过第一传输装置5与加热装置3连通,所述加热装置3的输出口通过第二传输装置6与逐级压榨装置4连通,山茶籽由逐级压榨装置4经两道压榨工序完成榨油。

此实施例的第一传输装置5与第二传输装置6均可为传送带,还可替换为其他传递装置,不局限于此实施例。

特别的,所述筛分装置1包括用以放置山茶籽的放置槽11、与所述放置槽11下方开口连接的分离箱12、连接于所述分离箱12一侧的鼓风机13和置于所述分离箱12下方的输送件14。

特别的,所述筛分装置1还包括用以传送输送件14的传送带15,所述传送带15与清洗装置2输入口连通。

此实施例中采摘好的山茶籽可通过放入放置槽11进入分离箱12,放置槽11可搁置用于装山茶籽的桶或是其他装物件,更加省力;分离箱12通过一侧的鼓风机13将掺杂在山茶籽里的轻小颗粒例如干树叶、碎木屑等吹出完成分离,分离后的山茶籽经分离箱12下方进入输送件14;所述输送件14可为带有储物槽的小车,也可为具有储物功能的装置,通过传送带15进入清洗装置2中。

如图2所示。所述清洗装置2包括清洗槽21、内置于所述清洗槽21底部的移动件22、内置于所述清洗槽21的设置在移动件22上方的热烘装置23和内置于所述清洗槽21的设置在热烘装置23两侧的清洗件24。

特别的,所述清洗装置2还包括内置于清洗槽21顶部的滑移件25和与所述滑移件25连接的连接件26,所述连接件26另一端与热烘装置23连接。

此实施例中清洗装置2是对山茶籽表面的泥渍进行冲洗并烘干,先由清洗件24对置于移动件22上的山茶籽进行淋洗,所述清洗件24还可增设加热器,控制出水温度在40-60度,保证清洗效率最好;通过热烘装置23对清洗后的山茶籽烘干,此实施例中连接件26可为伸缩杆,便于热烘装置23对山茶籽的烘干;此连接件26还可沿滑移件25移动,以使热烘装置23全方位的对山茶籽烘干,提高效率。

特别的,所述清洗件24清洗面与移动件22呈30度夹角。

此实施例中的清洗件如图所示安置,便于对山茶籽更全面的清洗,保证山茶籽的干净以及更好的烘干效率。

实施例的加热装置3可为隧道式加热烘箱,烘箱内部采用热风循环,输送带采用网钢带,该加热以热辐射和对流为主,可有效解决因为仁壳之间的空隙而导致加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实施例不局限于此加热装置,还可为其他带加热器的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逐级压榨装置4包括支撑件41、与所述支撑件41一侧连接的第一压榨件42、与所述支撑件41另一侧连接的第二压榨件43、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榨件42和第二压榨件43之间的电动滚轮44和置于第一压榨件42、电动滚轮44、第二压榨件43下方的管道45,山茶油经第一压榨件42、电动滚轮44、第二压榨件43依次由管道45排出。

特别的,所述逐级压榨装置4还包括置于第一压榨件42一侧的与所述支撑件41连接的推动件46,所述推动件46推动第一压榨件42的压榨板以将山茶籽运送至电动滚轮44,并由电动滚轮44运输至第二压榨件43完成二次压榨。

特别的,所述逐级压榨装置4还包括置于第一压榨件42与电动滚轮44之间的通过升降杆与所述支撑件41连接的止挡件47。

所述第一压榨件42和第二压榨件43均可为碾压辊和压榨板,碾压辊通过连接杆与支撑件连接,所述碾压辊可沿压榨板往复运动以压榨山茶籽,连接杆上还增设有用以驱动碾压辊的电机。

所述推动件46在第一压榨件42完成压榨后将成型的山茶籽通过推动压榨板使成型的山茶籽运输至电动滚轮44上;此实施例中止挡件47一方面便于碾压辊移动时固定压榨板,另一方面在第一压榨件42完成压榨后由升降杆抬起,方便推动件46推动压榨板;在电动滚轮44前端还可增设挡块,用以挡住压榨板,使成型的山茶籽因惯性送至电动滚轮44上;所述电动滚轮44在滚动运输的过程中难免山茶油的滴落,固在电动滚轮44下方设有输油管道45。在第二压榨件43中完成二次压榨保证山茶籽最大化的榨油率。

在输油管道45下方还可设有储油件,通过运输储油件执行下一所需工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