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皮去色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1882发布日期:2018-12-18 21:4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鲵皮去色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色素装置,具体是一种大鲵皮去色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胶原蛋白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胶原蛋白的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陆生动物中了,一方面是因为从陆生动物身体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供应不上市场的需求,都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水产当中。大鲵是淡水生四栖动物,其拥有水生和陆生四种动物的优点,因其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其为原料所提取的胶原蛋白应是绝佳的选择,而且因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其胶原蛋白应用于医药业、食品业和化妆品行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大鲵皮颜色为黑褐色、灰色等,为避免造成对实验的干扰,需要除去色素,但目前从大鲵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过程比较繁琐,尤其是在处理大鲵皮过程中,由于很难对大鲵皮的色素处理的非常干净,导致从大鲵皮中提起胶原蛋白的纯度及产量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从大鲵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过程比较繁琐,尤其是在处理大鲵皮过程中,由于很难对大鲵皮处理的非常干净。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除色素通常采用碱液浸泡来去除,人工操作容易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因此操作都比较仓促,导致无法细致充分地去除。因此,存在提取的胶原蛋白的纯度及产量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大鲵皮去色素装置,加工得到的大鲵皮更干净,有利于提升胶原蛋白的纯度及产量,并且避免色素去除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鲵皮去色素装置,包括:

切片装置,包括送料口、桶体、切片用电机、切片用电机转轴和刀片及第一送料通道,所述送料口设置在桶体靠近上部的位置,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桶体底面外部,所述桶体底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一端沿所述桶体底面呈倾斜角度地从桶体的底部与侧壁交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桶体内部并穿过桶体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电机转轴上;

浸泡装置,其与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并包括浸泡装置本体、浸泡液储罐及第二送料通道,所述浸泡装置设置在所述切片装置的侧下方,所述浸泡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浸泡液储罐,所述浸泡液储罐与所述浸泡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浸泡液进液阀门,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一端倾斜地从所述浸泡装置本体的底部与侧壁交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底面开设有排液通孔,并在所述浸泡装置本体与第二送料通道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浸泡装置出料阀门;

第一漂洗装置,其与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并包括第一漂洗装置本体、第一漂洗液储罐及第三送料通道,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漂洗液储罐,所述第一漂洗液储罐与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漂洗液进液阀门,所述第三送料通道的一端倾斜地从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的底部与侧壁交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三送料通道的底面开设有排液通孔,并在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与第三送料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漂洗装置出料阀门;

第二漂洗装置,其与所述第三送料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并包括第二漂洗装置本体、第二漂洗液储罐及第四送料通道,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漂洗液储罐,所述第二漂洗液储罐与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漂洗液进液阀门,所述第四送料通道的一端倾斜地从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的底部与侧壁交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四送料通道的底面开设有排液通孔,并在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与第四送料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漂洗装置出料阀门;

干燥处理装置,其与所述第四送料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并在底部与侧壁交接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

切片用电机优选地,所述刀片数量为15‐30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第二送料通道、第三送料通道和第四送料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封闭式管道。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第二送料通道、第三送料通道和第四送料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为非封闭式通道。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第二送料通道、第三送料通道和第四送料通道全部为封闭式管道。

优选地,所述排液通孔直径0.3‐0.4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和第二漂洗装置本体的底面外部中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各自相应地穿过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和第二漂洗装置本体底面,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波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的底面外部中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漂洗装置本体底面,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波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的底面外部中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漂洗装置本体底面,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波轮。

优选地,所述干燥处理装置为电热鼓风干燥箱。

优选地,所述浸泡装置、第一漂洗装置和第二漂洗装置中的阀门由计时控制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鲵皮去色素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鲵皮去色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送料口;2‐切片装置桶体;3‐切片用电机;4‐切片用电机转轴;5‐刀片;6‐第一送料通道;7‐浸泡装置本体;8‐浸泡液储罐;9‐第二送料通道;10‐浸泡液进液阀门;11‐浸泡装置出料阀门;12‐第一漂洗装置本体;13‐第一漂洗液储罐;14‐第三送料通道;15‐第一漂洗液进液阀门;16‐第一漂洗装置出料阀门;17‐第二漂洗装置本体;18‐第二漂洗液储罐;19‐第四送料通道;20‐第二漂洗液进液阀门;21‐第二漂洗装置出料阀门;22‐干燥处理装置;23‐出料口;24‐波轮;25‐漂洗装置电机转轴;26‐漂洗装置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将去除残肉后的大鲵皮投放入切片装置的送料口1,大鲵皮被刀片切割成大鲵皮碎片,在经过第一送料通道6被送入浸泡装置中。关闭浸泡装置出料阀门11,并打开浸泡液进液阀门10,将浸泡液罐体8中的用于去除色素的碱溶液(例如0.1mol/L的NaOH)注入浸泡装置本体7中,浸泡大鲵皮。浸泡到色素被浸泡出来以后,打开浸泡装置出料阀门11,使大鲵皮浸泡液连同大鲵皮碎片通过第二送料通道9,期间通过第二送料通道9底部设置的排液通孔将浸泡废液排出,沥干的大鲵皮碎片被送入到第一漂洗装置中。关闭第一漂洗装置出料阀门16,打开第一漂洗液进液阀门15,将第一漂洗液罐体13中的清水注入第一漂洗装置本体12中,漂洗大鲵皮。漂洗结束后,打开第一漂洗装置出料阀门16,使大鲵皮漂洗液连同经过漂洗的大鲵皮碎片通过第三送料通道14,期间通过第三送料通道14底部设置的排液通孔将漂洗废液排出。经过第三送料通道14沥干的大鲵皮碎片被送入到第二漂洗装置中。关闭第二漂洗装置出料阀门21,打开第二漂洗液进液阀门20,将第二漂洗液罐体18中的蒸馏水注入第二漂洗装置本体17中,漂洗大鲵皮。漂洗结束后,打开第二漂洗装置出料阀门21,使大鲵皮漂洗液连同经过漂洗的大鲵皮碎片通过第四送料通道19,期间通过第四送料通道19底部设置的排液通孔将漂洗废液排出。这样,沥干后的大鲵皮中的色素类物质就被去除干净了。

最后将经过去色素后的大鲵皮碎片通过第四送料通道19被传送至干燥处理装置22,进行烘干后送出出料口23,获得去除了色素的大鲵皮碎片以用于大鲵皮的胶原蛋白提取的后续工序。

请参照图2,在第一漂洗装置本体12上分别设置波轮24、漂洗装置电机转轴25、漂洗装置电机26,这样在漂洗的过程中,电机带动波轮转动,使得漂洗装置对大鲵皮漂洗的更加彻底,进一步实现了去色素的目的。类似的,可以在第二漂洗装置本体17上也可以设置相同的装置来实现去色素更加彻底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