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278发布日期:2019-01-15 23: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



背景技术:

多年来,我国白酒都是以粮食为原料,固态发酵法白酒蒸馏一直采用传统的间歇式甑桶蒸馏,但酒醅物料的上甑蒸馏技术对出酒率和出酒酒质有重要影响。此工序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如上甑要轻、匀、平,添入到甑桶内的酒醅料必须疏松,加热用蒸汽必须缓慢,穿汽要匀,探汽上甑,不准跑汽,轻撒匀铺,切忌重倒,甑内穿汽一致,严禁起堆塌汽等。现有技术中,该工序一般都是用人工站在甑桶旁边,使用铁铲将糟醅料一铲一铲的自下而上、逐层撒布到甑桶中。此种方式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无法形成一体化的操作,而且在人工装甑的过程中会对粮食产生一定的污染,会对白酒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白酒的纯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包括蒸桶和沿蒸桶外壁环形设置的环形支撑台,所述环形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中心竖直设置有空心轴,空心轴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蒸桶内,且空心轴上固定设置有扇形挡板;所述空心轴上还转动套设有轴套,轴套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推杆,推杆的外端放置在环形支撑台台沿上,且推杆位于料斗与扇形挡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内还设置有同心间隔排布的内衬,内衬与料斗间隙排布;所述内衬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均匀间隔排布的扇叶,每组扇叶的延伸端均与空心轴固定,且每组扇叶均由两个扇叶组成,两个扇叶的上端呈夹角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扇叶的最高处均低于料斗的上边缘。

进一步的,布料机还包括驱动空心轴转动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空心轴减速机,空心轴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空心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内还设置有提升丝杆,提升丝杆的下端向蒸桶底部延伸,且固定设置有梳料耙。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减速机上还安装有提升螺母,提升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空心轴减速机的输出轴和提升螺母向上延伸,且提升丝杆与提升螺母组成螺旋副;所述空心轴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导向键,提升丝杆的表面上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键槽,且导向键卡设在导向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梳料耙包括固定在提升丝杆上的桨叶,且桨叶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耙齿。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挡板与推杆均至少为1个,且多个扇形挡板或推杆均沿空心轴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挡板上还开设有呈均匀排布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扇形挡板固定在空心轴的下端,而将推杆的一端固定在轴套上,推杆的另一端放置在环形支撑台台沿上,使空心轴在带动扇形挡板转动时,推杆会将扇形挡板上的物料向扇形挡板的半径边缘推下,从而使料斗内的物料能一层一层的均匀掉落在蒸桶内,使掉落在蒸桶内的物料均匀蓬松。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料斗内的物料自动均匀的掉落在蒸桶内,且使掉落至蒸桶内的物料更加蓬松,使物料在蒸馏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蒸馏产生的白酒纯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甑蒸馏布料机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安装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内衬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推杆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扇形挡板的结构图;

图6是图1中空心轴与提升丝杆之间的配合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料斗,2、蒸桶,3、环形支撑台, 4、空心轴,5、内衬,6、提升丝杆,7、扇形挡板,8、轴套, 9、推杆,10、扇叶,11、通孔,12、导向键,13、导向键槽,14、梳料耙,14a、桨叶,14b、耙齿,15、料格,16、安装架,17、支撑脚,18、正反转电机,19、空心轴减速机,20、提升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至图6所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甑蒸馏布料机,包括蒸桶2和沿蒸桶2外壁环形设置的环形支撑台3,所述环形支撑台3上固定设置有料斗1;所述料斗1中心竖直设置有空心轴4,空心轴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蒸桶2内,且空心轴4上固定设置有扇形挡板7;所述空心轴4上还转动套设有轴套8,轴套8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推杆9,推杆9的外端放置在环形支撑台3台沿上,且推杆9位于料斗1与扇形挡板7之间。

所述蒸桶2为倒圆台状,环形支撑台3位于蒸桶2的上边缘处,且环形支撑台3的最高面高于蒸桶2的最高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环形支撑台3与蒸桶2之间具体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且环形支撑台3与料斗1之间也可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且料斗1的中心线与蒸桶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扇形挡板7的边缘与蒸桶2的内壁抵拢;所述轴套8与空心轴4间隙配合,即轴套8在空心轴4上可以转动,但不能沿着空心轴4的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推杆9的长度大于蒸桶2的半径,使推杆9的外端直接放置在环形支撑台3的台沿上。当需要向蒸桶2内添加物料时,空心轴4开始转动,空心轴4的转动带动扇形挡板7进行同步转动,由于轴套8与空心轴4转动连接,因此在空心轴4转动过程中,推杆9相对于扇形挡板7静止,因此在扇形挡板7转动过程中,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则会通过推杆9的静止将物料刮除,使物料从扇形挡板7上掉落至蒸桶2内。由于推杆9的外端为直接放置在环形支撑台3的边沿上,因此扇形挡板7在转动过程中,位于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会推动推杆9转动,由于推杆9的外端与环形支撑台3的边沿之间存在摩擦,则推杆9与扇形挡板7之间的转动存在转动差,从而使扇形挡板7在转动过程中,蒸桶2的圆周方向能均匀下料,从而使物料的下料效果更好。

所述料斗1内还设置有同心间隔排布的内衬5,内衬5与料斗1间隙排布;所述内衬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均匀间隔排布的扇叶10,每组扇叶10的延伸端均与空心轴4固定,且每组扇叶10均由两个扇叶10组成,两个扇叶10的上端呈夹角排布。所述内衬5的外径小于料斗1的内径,内衬5的高度低于料斗1的高度,且内衬5的下端高于蒸桶2桶沿,使内衬5的下端与蒸桶2桶沿之间存在一定间距,防止推杆9卡设在内衬5与蒸桶2桶沿之间,为了减小内衬5和扇叶10的重量,内衬5和扇叶10可采用重量较轻的金属或塑料进行制作;所述内衬5内表面上的多组扇叶10沿内衬5内圆面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且相邻两组扇叶10之间构成料格15,通过多组扇叶10将内衬5分成多个大小均匀的料格15,每组扇叶10的上端相缝合,使位于同一组中的中两个扇叶10上端在同一直线上,而位于同一组中的两个扇叶10下端则间隔一定间距,从而使位于同一组中的两个扇叶10呈夹角排布,两个扇叶10之间的夹角为15°~60°,使相邻两组扇叶10之间的料格15呈漏斗状,而随着空心轴4的转动,内衬5和扇叶10随着空心轴4同步转动,使进入到内衬5内的物料均匀的进入到相邻两组扇叶10之间的料格15内,而位于每个料格15内的物料随空心轴4的转动均匀下料。

所述每组扇叶10的最高处均低于料斗1的上边缘,且每组扇叶10的高度一致,使在向内衬5内加料时,物料会均匀的进入到相邻两组扇叶10之间的料格15内,且进入到内衬5内的物料不会因内衬5的旋转而被洒出。

布料机还包括驱动空心轴4转动的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空心轴减速机19,空心轴减速机19的输出轴与空心轴4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18为现有技术的直接使用,且空心轴4减速电机采用WPWDKO型减速机;所述空心轴减速机19输出轴与空心轴4之间连接和空心轴减速机19与正反转电机18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的是联轴器联接。通过正反转电机18的转动带动空心轴减速机19转动,空心轴减速机19的转动带动空心轴4转动,最终实现扇形挡板7、扇叶10和内衬5的转动。为了方便正反转电机18的安装、空心轴减速机19对内衬5和扇叶10的承力,可在料斗1的上方设置安装架16,安装架16通过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杆进行支撑,而空心轴减速机19的壳体和正反转电机18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16上。

所述空心轴4内还设置有提升丝杆6,提升丝杆6的下端向蒸桶2底部延伸,且固定设置有梳料耙14。所述空心轴减速机19上还安装有提升螺母20,提升丝杆6的上端依次穿过空心轴减速机19的输出轴和提升螺母20向上延伸,且提升丝杆6与提升螺母20组成螺旋副;所述空心轴4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导向键12,提升丝杆6的表面上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键槽13,且导向键12卡设在导向键槽13内。

所述梳料耙14与提升丝杆6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所述提升螺母20的中心轴线与空心轴减速机19的输出轴在同一直线上,使提升丝杆6在穿过空心轴减速机19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能直接贯穿提升螺母20;所述导向键槽13的长度与提升丝杆6的上升距离相等,通过将导向键12卡设在导向键槽13内,使空心轴4在正转时,空心轴4的转动会带动提升丝杆6进行转动,由于提升丝杆6与提升螺母20啮合,因此空心轴4转动过程中,提升丝杆6会在空心轴4内进行向上移动;而当空心轴4反向转动时,空心轴4的转动会带动提升丝杆6进行转动,由于提升丝杆6与提升螺母20啮合,因此空心轴4转动过程中,提升丝杆6会在空心轴4内进行向下移动。

所述梳料耙14包括固定在提升丝杆6上的桨叶14a,且桨叶14a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耙齿14b。所述桨叶14a为圆盘状,耙齿14b为圆柱状,且耙齿14b通过焊接固定在桨叶14a的下表面,通过提升丝杆6的转动,带动桨叶14a转动,使桨叶14a下表面上的耙齿14b对物料进行耙匀。

所述扇形挡板7与推杆9均至少为1个,且多个扇形挡板7或推杆9均沿空心轴4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当扇形挡板7为多个时,扇形挡板7的具体数量可与内衬5内的料格15数量匹配,通过将扇形挡板7设置成多个,使相邻两个扇形挡板7之间的空隙变多,从而使物料能更加均匀的掉落至蒸桶2内,使下料效果更好。所述扇形挡板7上还开设有呈均匀排布的通孔11。

当需要对物料进行下料时,可先使正反转电机18进行正转,正反转电机18带动空心轴减速机19转动,空心轴减速机19带动空心轴4转动,使与空心轴4连接的扇叶10、内衬5和扇形挡板7进行转动,此时向内衬5中进行加料,由于内衬5和扇叶10的转动,物料则沿内衬5的圆周方向均匀进入到各个料格15内,而进入到料格15内的物料则会自动掉落在扇形挡板7上,由于扇形挡板7在转动过程中推杆9不随中心轴同步转动,因此在内衬5、扇叶10和扇形挡板7进行转动的同时,掉落至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会随着扇形挡板7的转动进行转动,当扇形挡板7在经过推杆9下方时,推杆9则会将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从相邻当两个扇形挡板7之间的间隙推入到蒸桶2内,而在推杆9推动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的同时,由于档杆的两端均未固定,因此扇形挡板7上的物料会对推杆9施加一个推动的作用力,使推杆9与扇形挡板7的转动不同,最终使掉落至蒸桶2内的物料分布更加均匀。

在物料进入到蒸桶2的过程中,由于内衬5随空心轴4的转动进行同步转动,因此在内衬5内的物料进行下料过程中,内衬5内的物料则会随内衬5的转动从内衬5的四周进行均匀的下降,有效防止内衬5内的物料从内衬5的某一处集中下料;而在空心轴4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提升丝杆6与空心轴4通过导向键12与导向键槽13的配合,因此使空心轴4在转动的同时能带动提升丝杆6进行转动,由于提升丝杆6同时与提升螺母20啮合,因此在提升丝杆6进行转动的同时,提升丝杆6会通过提升螺母20的作用进行向上移动,且提升丝杆6下端的梳料耙14同时对蒸桶2内的物料进行耙匀。当丝杆6上的导向键12移动至导向键槽13的最高点时,正反转电机18开始进行反转,使空心轴4进行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物料下料和提升丝杆6的向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