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34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的研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对食品的检测主要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致病性链球菌等细菌以及霉菌进行检测,其均可以在有氧环境中繁殖较快。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可根据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容积或表面积内,所生成的细菌集落总数,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的情况为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有效防止或减少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随着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逐渐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食品检测自动化的发展,检测食品中有害菌的方法,包括免疫计测法、ELISA法、气相色谱质量分析法、液相色谱质量分析法等,但是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增菌培养,选择性分离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检测性分析。传统的微生物检测中,增菌培养及分离耗时较长,成为检测流程中的关键限速步骤。

因此,提供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在培养箱装置内可以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单元,且能够实时观察每个培养单元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且提供合适的培养环境,加快培养效率,缩短增菌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上的控制系统,还包括震荡装置、培养单元和监测装置;其中所述震荡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培养单元不少于一个,设置在所述震荡装置上;所述监测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培养装置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单元,可实时观察各个培养单元内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微生物间互相感染;此外,设置振荡装置对培养装置进行振荡,增加溶氧,充分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使菌体最大程度生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

进一步地,还包括杀菌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杀菌装置电连接;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灭菌灯或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微波干燥杀菌器,利用杀菌装置对培养箱内的杂菌进行全面彻底地消除,且不会造成二次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震荡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轴、振动板和限位槽,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振动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振动板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振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振动板受电机三驱动,实现以所述支撑轴为对称中心的所述振动板的左右两边,依次上下起伏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震荡装置可实现所述振动板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左右板依次上下起伏运动,类似跷跷板运动,实现对培养装置进行振荡,充分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使菌体最大程度生长,缩短菌体培养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安装槽和培养管;所述培养管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限位槽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槽固定在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管包括玻璃培养腔、盖帽和固定轴;所述盖帽安装在所述玻璃培养腔的两端,所述盖帽与所述玻璃培养腔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帽端面设有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带有螺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玻璃培养腔内培养菌体,并利用可拆卸连接的盖帽封闭玻璃培养腔,方便培养后的清洗工作。同时固定轴带有螺纹,方便培养管的固定以及与安装槽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包括凹槽和加热装置;所述凹槽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轴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轴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对所述培养管加热;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槽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安装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固定孔内设有与所述固定轴相适配的螺纹。

优选的,凹槽侧壁设有长条螺丝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与所述凹槽侧壁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孔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温度传感器,利用加热装置对培养管加热,调整培养腔内菌体所需的温度环境,为菌体快速繁殖提供最佳温度保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槽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后续的清洗和部件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和夹层保护垫,所述电热丝为镍铬电热合金电热丝,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夹层保护垫内。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滑槽、移动平台、电机一、电机二、移动块和视频显微镜;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横向滑槽和竖向滑槽;所述移动平台位于所述箱体两侧内壁的所述滑槽间;所述移动平台通过所述电机二,沿着所述横向滑槽或所述竖向滑槽移动;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所述电机一;所述视频显微镜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视频显微镜通过所述电机一沿所述移动平台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和所述视频显微镜之间为电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视频显微镜可将视频数据传送到微生物检测仪中的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视频显微镜可通过移动平台移动至任意一个培养腔,透过培养腔的玻璃,可实时观察各个培养装置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且各个独立的培养单元与视频显微镜的空间是密封隔离的,培养室内的湿度和水汽等条件不会影响到视频显微镜的正常工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设置多个培养单元的目的,且能够实时检测各个培养单元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对不同培养单元分别加热,提供菌体繁殖的最佳温度,且利用震荡装置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加快菌体繁殖;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消毒方式,避免了二次污染,且杀菌全面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管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槽结构主视图;

其中,1为底座、2为支撑轴、3为振动板、4为限位槽、5为玻璃培养腔、6为盖帽、7为固定轴、8为滑槽、9为移动平台、10为电机一、11为电机二、12为移动块、13为视频显微镜、14为凹槽、15为加热装置、16为固定孔、17为杀菌装置、1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设置多个培养单元的目的,且能够实时检测各个培养单元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同时能够对不同培养单元分别加热,提供菌体繁殖的最佳温度,且利用震荡装置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加快菌体繁殖。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4,一种食物中微生物快速检测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上的控制系统,培养装置还包括震荡装置、培养单元、杀菌装置17和监测装置;其中震荡装置位于箱体内,震荡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轴2、振动板3和限位槽4,支撑轴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以支撑轴2为中心,左右对称;振动板3设置在支撑轴2上,振动板3以支撑轴2为中心,左右对称;限位槽4设置在振动板3上;底座1内设有电机三,电机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振动板3受电机三驱动,实现以支撑轴2为对称中心的振动板3的左右两边,依次上下起伏运动。

其中,培养单元为3个,设置在震荡装置上;培养单元包括安装槽和培养管;培养管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培养管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与限位槽4可拆卸连接,安装槽固定在限位槽4内。培养管包括玻璃培养腔5、盖帽6和固定轴7;盖帽6安装在玻璃培养腔5的两端,盖帽6与玻璃培养腔5可拆卸连接;盖帽6端面设有固定轴7,固定轴7带有螺纹;固定轴7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其中,安装槽包括凹槽14和加热装置15;凹槽14两端设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上设有与固定轴7相适配的固定孔16,凹槽14侧壁设有长条螺丝孔,固定板18通过螺丝与凹槽14侧壁可拆卸连接。固定轴7通过固定孔16与凹槽14可拆卸连接;加热装置15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加热装置15设置在凹槽14内,对培养管加热;凹槽14与限位槽4可拆卸连接。其中加热装置15包括电热丝和夹层保护垫,电热丝为镍铬电热合金电热丝,呈螺旋状设置在夹层保护垫内。

监测装置位于箱体内,且设置在培养装置的上部。监测装置包括滑槽8、移动平台9、电机一10、电机二11、移动块12和视频显微镜13;箱体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滑槽8,滑槽8包括横向滑槽和竖向滑槽;移动平台9位于箱体两侧内壁的滑槽8间;移动平台9通过电机二11,沿着横向滑槽或竖向滑槽移动;移动块12设置在移动平台9上,移动块12上设置电机一10;视频显微镜13与移动块12连接;移动块12和视频显微镜13通过电机一10沿移动平台9移动。

其中,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机一10、电机二11、电机三、杀菌装置17以及视频显微镜13之间电连接。其中杀菌装置17为紫外灭菌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培养单元设置为4个,其中杀菌装置17为臭氧发生器,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人员在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增菌培养,首先,将食品进行前处理后,打开玻璃培养腔5一端的盖帽6,将培养基注入玻璃培养腔5内,并将处理后的食品接入玻璃培养腔5内,盖上盖帽6。通过固定轴7和固定板18上的固定孔16,将培养管与固定板18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凹槽14侧壁上的长条螺丝孔和螺丝,将固定板18与所述凹槽14侧壁进行固定,完成培养单元的组装。

随后,将凹槽14固定在限位槽4内,打开箱体上的控制系统,电机三开始运行,对玻璃培养腔5内的培养基摇匀,进行增菌培养,同时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调节加热装置15,对玻璃培养腔5进行加热,提供菌体生长的最佳条件,加快菌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利用控制系统,运行电机一10,使得移动块12在移动平台9上移动,视频显微镜13跟随移动块12可对一排的培养单元进行观察。此外利用控制系统,运行电机二11,移动平台9沿横向滑道和竖向滑道运动,配合电机一10和移动块12,能够实现对不同培养单元的观察。在培养结束后,视频显微镜13将记录的视频数据传送到微生物检测仪中的处理器,实现对食品中菌的快速检测。

最后,将各培养单元进行清洗,灭菌后,组装好,放入培养箱内,打开灭菌装置,对培养箱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关闭培养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在培养箱装置内可以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单元,且能够实时观察每个培养单元内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且提供合适的培养环境,加快培养效率,缩短增菌时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