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敏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2613发布日期:2019-09-17 21:15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敏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敏试纸条。



背景技术:

专利CN 205484363U公开了一种小型浓度梯度药敏试验试纸。该小型浓度梯度药敏试验试纸包括惰性无孔的薄塑料条、薄塑料条的一面印制或粘贴上带有15个两倍稀释度浓度范围的最低抑菌浓度读取刻度指示层和薄塑料条的另一面载有干燥、稳定且预先设定浓度梯度的抗菌药物浓度试条粘合组成,所述浓度梯度涵盖了试纸的15个两倍稀释度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所述惰性无孔的薄塑料条的尺寸为5mm×25mm。

结合上述所述,可得到现有的药敏试纸存在以下缺点:

1、不同浓度药物之间的间隔太小,抑菌域之间出现相互重叠的情况,导致在抑菌圈的观察时有一定的影响;

2、现有的药敏试纸一般较为干燥,这样在进行检测时,试纸会从培养基中吸收大量的液体,这样容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同时菌种在干燥的试纸内存活率较为低下,从而影响了抑菌圈的行成。

因此,发明一种药敏试纸条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敏试纸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敏试纸条,包括药敏试纸,所述药敏试纸均是由圆形试纸片和锯齿试纸片构成,所述锯齿试纸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锯齿试纸片呈弧形阵列分布于圆形试纸片边缘,且圆形试纸片与锯齿试纸片呈一体化设置,所述圆形试纸片中部设置有试纸种类标签栏,围绕着所述试纸种类标签栏呈弧形阵列分布有多个药品类别栏,多个所述药品类别栏设置于锯齿试纸片底端向圆形试纸片圆心方向上,所述锯齿试纸片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药敏区。

优选的,所述药敏试纸(1)为三种,所述三种药敏试纸分别设置为:

第一种设置为滴加同等滴加量的相同浓度、不同药物种类的代表药物溶液的药敏试纸;

第二种设置为滴加同一药物种类的不同药物溶液的药敏试纸;

第三种设置为滴加同一药物不同浓度梯度药物溶液的药敏试纸。

优选的,所述所述圆形试纸片(2)的直径设置为20mm。

优选的,所述锯齿试纸片是由底边为弧形的矩形和等边三角形组合而成,相邻所述锯齿试纸片之间弧的长度设置为4.28mm,所述锯齿试纸片的长度设置为5mm、宽设置为2mm。

优选的,所述圆形试纸片和锯齿试纸片均是由滤纸制成,且滤纸是由棉质纤维组成。

优选的,所述药敏试纸内腔填充有加湿层,且加湿层是由湿巾构成,所述湿巾是由无纺纱布和RO纯水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药敏试纸外壁一侧固定设置有密封薄膜,且密封薄膜设置于试纸种类标签栏和药品类别栏一侧的药敏试纸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形试纸片边缘呈弧形阵列设置多组锯齿试纸片,使得抗菌药物在抑制细菌生长时形成的抑菌域不会交叉重叠,方便夹取,并给予抗菌药物足够的抑菌空间,使得抗菌药物在抑制细菌生长时形成的抑菌域不会交叉重叠,可以更为清楚的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对药敏性进行判断,并且足够宽的间隔能很好的避免药物在滴加时的交叉污染的情况;2、通过将相邻的锯齿试纸片之间弧的长度设置为4.28mm,锯齿试纸片的宽设置为2mm、长设置为5mm,方便夹取,并给予抗菌药物足够的抑菌空间,使得抗菌药物在抑制细菌生长时形成的抑菌域不会交叉重叠,可以更为清楚的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对药敏性进行判断,并且足够宽的间隔能很好的避免药物在滴加时的交叉污染的情况;

3、通过在药敏试纸内腔填充由无纺纱布和RO纯水混合而成的加湿层,有利于长时间保持药敏试纸的润湿性,这样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大大减少药敏试纸对培养基内的溶液吸收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菌种的成活性,保证了抑菌圈的正常行成,从而提高了细菌对药敏试纸所含成分的敏感度的判断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敏试纸、2圆形试纸片、3锯齿试纸片、4试纸种类标签栏、5药品类别栏、6药敏区、7加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药敏试纸条,包括药敏试纸1,药敏试纸1是由圆形试纸片2和锯齿试纸片3构成,锯齿试纸片3设置有多个,多个锯齿试纸片3呈弧形阵列分布于圆形试纸片2边缘,且圆形试纸片2与锯齿试纸片3呈一体化设置,使得抗菌药物在抑制细菌生长时形成的抑菌域不会交叉重叠,圆形试纸片2中部设置有试纸种类标签栏4,有利于对三种不同的药敏试纸1进行标签区别,围绕着所述试纸种类标签栏4外壁一侧呈弧形阵列分布有多个药品类别栏5,多个药品类别栏5设置于锯齿试纸片3底端向圆形试纸片2圆心方向上,有利于对锯齿试纸片3中设置的药敏区6中所含的药物进行标记,便于操作者进行识别,锯齿试纸片3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药敏区6。进一步的,药敏区6压设有有数个同心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之间压设有连通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圆形试纸片2形状设置为圆形,且圆形试纸片2直径设置为20mm、周长设置为62.8mm,使得抗菌药物的附着宽度设置在约30mm,有利于大大提药敏试纸1抑菌浓度范围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锯齿试纸片3是由底边为弧形的矩形和等边三角形组合而成,相邻锯齿试纸片3之间弧的长度设置为4.28mm,锯齿试纸片3的长度设置为5mm、宽设置为2mm,方便夹取,并给予抗菌药物足够的抑菌空间,可以更为清楚的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对药敏性进行判断,并且足够宽的间隔能很好的避免药物在滴加时的交叉污染的情况。锯齿试纸片3设置有导流槽,具体的,导流槽沿着矩形的方向指向药敏区6。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圆形试纸片2和锯齿试纸片3均是由滤纸制成,且滤纸是由棉质纤维组成,有利于大大提高药敏试纸1自身的吸附能力。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药敏试纸1内腔填充有加湿层7,且加湿层7是由湿巾构成,所述湿巾是由无纺纱布和RO纯水混合而成,有利于长时间保持药敏试纸1的润湿性,这样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大大减少药敏试纸1对培养基内的溶液吸收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菌种的成活性,保证了抑菌圈的正常行成,从而提高了细菌对药敏试纸1所含成分的敏感度的判断精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药敏试纸1外壁一侧固定设置有密封薄膜,且密封薄膜设置于试纸种类标签栏4和药品类别栏5一侧的药敏试纸1侧壁上,有利于达到对药敏试纸1一侧密封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加湿层7内RO纯水的蒸发。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药敏试纸1为三种,三种药敏试纸1分别设置为:第一种为滴加同等滴加量的相同浓度、不同药物种类的代表药物溶液滴加到药敏区6处制成药敏试纸1,第二种为滴加同一药物种类的不同药物溶液滴加到药敏区6处制成药敏试纸1,第三种为滴加将同一药物不同浓度梯度药物溶液滴加到药敏区6处制成药敏试纸1。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三种药敏试纸1中的药敏区6处药物滴加量设置为10ul,避免了药敏区6中的药物滴加量过多或者过少影响细菌对药物成分的敏感程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药敏区6中添加的药物是由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真菌药等中的一种构成,药敏区6中添加的药物浓度梯度是指以倍比稀释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其中倍比稀释的浓度须包括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中规定的最低抑菌浓度。

本实用工作原理:

工作时,选取三种药敏试纸1中所需的一种,将细菌均匀涂布于培养基平板,待接种菌稍干后,将所选取的药敏试纸1贴于已接种细菌的培养基平板中心,确保所选取的药敏试纸1与培养基紧密接触,待接种菌干后,将培养基置于于34℃-38℃条件下培养16h-24h,取出所选取的药敏试纸1后便可读出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并可根据抑菌圈判断细菌对所选取的药敏试纸1所含药物成分的敏感程度,随后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细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