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2605发布日期:2019-09-17 21:1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特别涉及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



背景技术:

杨梅酒具有消食、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等医药功能,浙、闽、赣一带是杨梅的盛产地,采收后的杨梅经过浸渍、破碎压榨和发酵等一系列工艺加工制作成杨梅酒。发酵过程中,其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而杨梅的采收一般是在每年6月份左右开始,正值夏天,气温通常可以达到36-38摄氏度,而且杨梅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热量,因此在杨梅发酵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发酵温度过高对杨梅酒的品质造成影响,往往需要通过空调进行降温,而在室内长时间进行空调降温是非常耗费能源的,使得杨梅酒的生产成本提升。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其有效降低了杨梅发酵过程中的降温耗能,使得杨梅酒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包括罐体、橡胶片、搅拌体、提升装置和上盖,所述罐体包括外壳与芯体,所述外壳与芯体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上盖和罐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提升装置固定于所述上盖上且下端连接所述搅拌体,所述搅拌体位于所述罐体中,所述搅拌体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其自身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上置有所述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的侧部部分与所述第一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片覆盖所述第二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体呈板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体包括连接板、主板和多个副板,所述主板与副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多个副板均匀围绕所述主板,所述主板和副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主板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杆、摇杆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搅拌体,上端与所述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销,所述摇杆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两端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摇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销穿过所述长孔和第三通孔,所述销的两端限制于所述长孔的外侧,所述销能够沿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环形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挤紧设于所述固定杆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体下表面设有柱脚和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冷却液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冷却腔,对罐体中的杨梅酒进行降温,然后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可以采用冷水,冷水可以以加入冰块的方式制得,相对于用空调降温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成本得到极大的降低;同时,面对杨梅酒中温度不均的情况,可以定时利用所述搅拌体进行搅动,以使得杨梅酒的各部分温度能够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的断开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的搅拌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罐体-1;外壳-11;芯体-12;

冷却腔-13;进液口-14;出液口-15;

出料口--16;橡胶片-2;搅拌体-3;

第一通孔-31;第一孔-311;第二孔-312;

台阶-313;连接板-32;主板-33;

副板-34;上盖-4;第二通孔-41;

固定杆-51;摇杆-52;开槽-521;

长孔-522;铰接座-53;销-6;

柱脚-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杨梅酒酿造用冷却发酵罐,包括罐体1、橡胶片2、搅拌体3、提升装置和上盖4,所述罐体1包括外壳11与芯体12,所述外壳11与芯体12之间形成冷却腔13,即所述罐体1的壳体实质上为空心结构,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所述进液口 14和出液口15均与所述冷却腔13连通,所述上盖4盖设于所述罐体1上,可以在上盖4和罐体1上设置锁扣实现所述上盖4紧密盖合在所述罐体1 上,这样的锁扣的设置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得到充分公开,所述上盖4 和罐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提升装置固定于所述上盖4上且下端连接所述搅拌体3,所述搅拌体3位于所述罐体1中,所述搅拌体3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其自身的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孔311和第二孔312,所述第一孔3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312 的孔径,所述第一孔311和第二孔312之间形成台阶313,所述台阶313上置有所述橡胶片2,所述橡胶片2的侧部部分与所述第一孔3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片2覆盖所述第二孔312,由于橡胶片2的侧部只有部分与所述第一孔3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以所述橡胶片2可以被翻起,具体来说,所述橡胶片2由于所述台阶313的阻挡,不能向下翻动,只能向上翻起。

在需要对发酵罐中的杨梅酒进行降温时,从所述进液口14注入冷水,冷水吸收杨梅酒中的热量,从而实现杨梅酒的降温,冷水完成降温后从所述出液口15流出,冷水可以以向水中加入冰块的方式制得,采用这种方式相对于空调降温的方式,其能耗得到极大的降低,能够有效节约杨梅酒的生产成本。

还需要注意到,由于冷水只能首先对发酵罐的周壁进行冷却,使得发酵罐内部的温度不均,对杨梅酒的品质产生影响,由此设置了所述搅拌体3,在发酵过程中,适时利用所述搅拌体3搅动杨梅汁,能够使杨梅酒的各个部分混合充分,从而使得各个部分的温度更加均衡。具体为,利用所述升降装置使得所述搅拌体3上下运动,所述搅拌体3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二孔312被所述橡胶片2封堵,杨梅酒液体不能够从所述第一通孔31中流过,所述搅拌体3能够将较多的杨梅酒液体带动至高位,所述搅拌体3在下降的过程中,在杨梅酒液体的冲击下,所述橡胶片2被翻起,杨梅酒液体即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较少的杨梅酒被带至低位,从而在所述搅拌体3向上和向下的运动过程中,位于低位的杨梅酒液体不断被带至高位,实现对杨梅酒液体的充分搅拌。

具体的,所述搅拌体3呈板状,所述搅拌体3包括连接板32、主板33 和多个副板34,所述主板33与副板34通过所述连接板32连接,所述多个副板34均匀围绕所述主板33,所述主板33和副板34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31。这样设置以后,所述搅拌体3形成梅花状,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能够更好地提供搅拌效果。

进一步,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主板33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杆51、摇杆52和铰接座53,所述铰接座53设于所述上盖4上,所述上盖4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固定杆5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所述固定杆51的下端连接所述搅拌体3,上端与所述摇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52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座53 铰接。设置这样的结构后,所述摇杆52可以绕所述铰接座53转动,当人摇动所述摇杆52时,所述固定杆51被带动上下运动,由于所述固定杆51 与所述搅拌体3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搅拌体3上下运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搅拌体3的搅拌工作并不需要持续进行,只需要定时进行搅动即可,所以采用人工的方式完全可以胜任,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减小成本。

具体的,还包括销6,所述摇杆52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开槽 521,所述开槽521的两端设有长孔522,所述长孔5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摇杆5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杆51的上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销6 穿过所述长孔522和第三通孔,所述销6的两端限制于所述长孔522的外侧,所述销6能够沿所述长孔522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所述摇杆52的摇动过程中,所述销6在所述长孔522中滑动,以保证整个结构工作的顺畅性。

进一步,还包括环形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挤紧设于所述固定杆51和第二通孔41之间的间隙中。在进行搅拌工作时,可以将所述密封块取下,搅拌工作完成后,以避免搅拌过程中对密封块造成损坏,将密封块挤紧于所述固定杆51和第二通孔41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所述罐体1下表面设有柱脚7和出料口16,所述柱脚7用于对罐体1进行支撑,其数量至少设置为三个。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