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5876发布日期:2019-06-26 01:5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分离蛋白中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



背景技术:

目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先在凝乳中加入冷却水然后进入换热器降温再进入中和罐,在中和罐夹层通入冷却水再进行降温,才能达到降温效果,但降温后凝乳需增加脱水工艺,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该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能够在凝乳中不加入冷却水,且只利用一路冷却水就达到降温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包括本体和配合设置在本体外的夹套,还包括配合设置在本体内部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上部的出水端穿过所述本体和夹套上部侧壁,且所述出水端外壁与夹套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夹套出水口,该夹套出水口与所述夹套内腔连通;所述螺旋管下部的进水端穿过所述本体和夹套下部侧壁,且所述进水端外壁与所述夹套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夹套进水口,该夹套进水口与所述夹套内腔连通;夹套进水口、夹套出水口处的夹套外侧壁上分别配合设置夹套进水口法兰和夹套出水口法兰;所述螺旋管进水端端口与法兰外侧端面平齐。上部设置出水口,下部设置进水口,实现了冷却水下进上出,能够对整个中和罐储料全面无死角的进行降温。螺旋管的设置,增加了换热面积,达到了降温效果。而夹套和螺旋管的设置,实现了在凝乳中不加入冷却水就达到降温的效果。夹套进水口、出水口和螺旋管进水端、出水端的设计,实现了一路冷却水就能对夹套和螺旋管的供水,即一路冷却水就可完成中和罐的降温。螺旋管进水端端口与法兰外侧端面平齐,确保冷却水能够同时进入螺旋管和夹套。

优选地,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观察窗和凝乳进料口;本体底部为倒圆锥体,配合倒圆锥体尖端设置凝乳出料口。观察窗方便观察液位以及检修作业。倒圆锥体的设计,方便凝乳较少时出料彻底,减少残留量。

优选地,所述夹套在本体的观察窗、凝乳进料口和凝乳出料口处焊接固定。通过上下的焊接,方便夹套的固定。

优选地,在夹套内侧壁与本体外侧壁之间设置多段板。有利于对夹套内腔的支撑固定。

优选地,所述夹套进水口设置在夹套出水口相对侧。方便外接冷却水管路的布置。

优选地,所述螺旋管上部出水端和下部进水端在穿过本体处的管壁上设置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本体内壁上的固定法兰配合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拆装,便于维护。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包括本体和配合设置在本体外的夹套,还包括配合设置在本体内部的螺旋管。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在凝乳中不加入冷却水,且只利用一路冷却水就达到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夹套,3-螺旋管,101-观察窗,102-凝乳进料口,103-凝乳出料口,201-夹套进水口,202-夹套出水口,203-夹套进水口法兰,204-夹套出水口法兰,301-进水端,302-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用中和罐,包括本体1和配合设置在本体1外的夹套2,还包括配合设置在本体内部的螺旋管3;本体1顶部设置有观察窗101和凝乳进料口102;本体1底部为倒圆锥体,配合倒圆锥体尖端设置凝乳出料口103;观察窗方便观察液位以及检修作业。倒圆锥体的设计,方便凝乳较少时出料彻底,减少残留量。

夹套2在本体1的观察窗101、凝乳进料口102和凝乳出料口103处焊接固定。夹套2内侧壁与本体1外侧壁之间设置多段板205。通过上下的焊接,方便夹套的固定。有利于对夹套内腔的支撑固定。

螺旋管3上部的出水端302穿过所述本体1和夹套2上部侧壁且所述出水端外壁与夹套2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夹套出水口202,该夹套出水口202与所述夹套2内腔连通;所述螺旋管3下部的进水端301穿过所述本体1和夹套2下部侧壁且所述进水端外壁与所述夹套2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夹套进水口201,该夹套进水口201与所述夹套2内腔连通;夹套进水口201、夹套出水口202处的夹套2外侧壁上分别配合设置夹套进水口法兰203和夹套出水口法兰204;所述螺旋管进水端301端口与法兰203外侧端面平齐。夹套进水口201设置在夹套出水口202相对侧。螺旋管3上部出水端和下部进水端在穿过本体1处的管壁上设置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本体1内壁上的固定法兰配合通过螺栓固定。上部设置出水口,下部设置进水口,实现了冷却水下进上出,能够对整个中和罐储料全面无死角的进行降温。螺旋管的设置,增加了换热面积,达到了降温效果。而夹套和螺旋管的设置,实现了在凝乳中不加入冷却水就达到降温的效果。夹套进水口、出水口和螺旋管进水端、出水端的设计,实现了一路冷却水就能对夹套和螺旋管的供水,即一路冷却水就可完成中和罐的降温。夹套进水口设置在夹套出水口相对侧的设计方便外接冷却水管路的布置。螺旋管与本体间的法兰的固定方式,便于拆装维护。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