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糊精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8141发布日期:2019-04-23 20:0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糊精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糊精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由生物素、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类衍生物,以及其在药物传递、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环糊精是一种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型低聚糖化合物,其结构为中空的圆筒形,外表面因存在羟基而具有亲水的特性,疏水性的空腔则对多种客体分子具有包合能力。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不仅能够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减弱药物对人体的刺激,甚至能够改变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此外,由于具有廉价易得、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化工、医药等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作为药物控释载体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如专利号cn201110100573.8公开了涉及20s-原人参二醇β-环糊精包合物,可用于抗肿瘤、保肝、降脂、降血糖、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免疫增强、抗氧化作用、抗衰老医药和食品用途,及其制备工艺和组合物。又如专利号cn201410746604.0公开了一种叶酸-环糊精偶联物、叶酸-环糊精-富勒烯药物递送载体、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地,所述叶酸-环糊精偶联物,可通过叶酸的γ羧基和γ环糊精的6位羟基连接形成。该发明还涉及该偶联物包埋富勒烯c60所形成的药物递送载体。此外,该发明还涉及叶酸-环糊精-富勒烯-铂类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发明的叶酸-环糊精-富勒烯-铂类药物组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靶向性,能够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再如专利号cn201810304175.x公开了两亲性环糊精聚合物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以环糊精为核心,其中环糊精核心的至少一个糖环的6-位修饰接枝有亲水性链段;至少一个糖环的2-位和/或3-位修饰有疏水性链段。并且以对肿瘤微环境有刺激响应性的化学键连接亲水端与环糊精,达到定向释放的目的,该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载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制备的两亲性环糊精载药系统具有粒径适宜、形态均匀,载药量大,刺激响应性好,缓控释性能高的优点。

环糊精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泼羟基,可与多种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接枝,这种便于改性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环糊精的实用性。其中利用配体对其进行共价修饰,从而实现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形成特异性的识别,则赋予其肿瘤靶向的特性,能够将药物定向传递到靶部位,并且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增加肿瘤细胞的药物摄取,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另一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肿瘤报告,全球现有恶性肿瘤患者超过2200万人,每年新诊患者达1010万人,死于肿瘤人数超过620万例。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基本方法,其中,化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已开发的一些化疗药物存在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容易引发多药耐药、缺乏肿瘤靶向性,对健康组织和细胞产生局部或全身毒副作用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开发新型、低毒、高效的药物传递系统尤为重要。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如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作为多药耐药逆转策略越来越引起关注。能通过增强的渗透和滞留效应使药物被动靶向于肿瘤部位,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控制药物释放,并通过靶细胞上特异受体所对应的配体修饰,达到主动靶向作用。常见的靶向配体包括抗体、叶酸、生物素、肽基、糖基等。近年来,亦有研究发现,环糊精具有抑制p-糖蛋白表达、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能力,从而实现多药耐药逆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糊精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所得到的环糊精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环糊精的衍生物,该衍生物由生物素、氨基酸对环糊精类物质进行修饰得到。

其中,所述环糊精包括但不限于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所述的环糊精分子量为973-1900da。

其中,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pbf保护的精氨酸。

优选的,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fmoc保护的精氨酸、fmoc保护的赖氨酸、fmoc保护的组氨酸、fmoc和pbf双保护的精氨酸。

本发明提供的环糊精类衍生物是先将氨基酸、生物素分别配制成氨基酸活化酯、生物素活化酯后,依次利用氨基酸活化酯、生物素活化酯修饰环糊精。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环糊精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环糊精溶液:将环糊精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环糊精溶液;

(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将fmoc-氨基酸-oh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20-60℃,搅拌反应0.5-24h,得氨基酸活化酯;

(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将生物素在溶剂中溶解,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20-60℃,于搅拌下反应4-96h,得到生物素活化酯;

(4)在搅拌条件下,将氨基酸活化酯溶液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控制温度20-60℃,反应12-96h;反应结束后,除掉反应溶剂,再加入丙酮搅拌12-48h,过滤除去丙酮,得白色粉末状粗产品;将粗产品于水中重结晶,分离纯化所得到的产品为fmoc-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

(5)将fmoc-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控制温度20-60℃,于搅拌下反应0.5-24h,以除去fmoc保护基团;

(6)将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缓慢滴加生物素活化酯溶液,控制温度20-70℃,于搅拌条件下继续反应12-48h,反应结束后,除去反应溶剂后,加入丙酮,搅拌0.5-12h,得到浅黄色沉淀,过滤除去丙酮,将黄色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过滤除掉未反应的生物素,得到生物素-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制备环糊精溶液用溶剂选自水、二氯甲烷、环己烷、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dmso、四氢呋喃、哌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用溶剂选自水、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so、四氢呋喃、哌啶、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用溶剂选自水、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so、四氢呋喃、哌啶、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5)用溶剂选自氯仿、水、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dmso、四氢呋喃、哌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6)用溶剂选自氯仿、水、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dmso、四氢呋喃、哌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edc、nhs、dmap、dcc。

上述方法中,环糊精与氨基酸的摩尔用量比为1:100—100:1;生物素与氨基酸修饰的环糊精的摩尔用量比为1:100—100:1。

上述方法,氨基酸与催化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10—10:1;生物素的用量与edc、nhs总用量的摩尔比为1:10—10:1;edc与nhs用量的摩尔比为1:0.2—1:10。

本发明环糊精类衍生物用于药物传递、医药卫生等领域;用作药物载体,包载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肿瘤靶向的释药特征。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药物或营养物质。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抗肿瘤药物。

有益效果:

环糊精是一种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型低聚糖化合物,具有廉价易得、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优良的药物载体,在药物传递、医疗卫生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以环糊精类物质为母体,用氨基酸和生物素对其进行修饰,赋予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等释药特点,将其用作为药物载体,其用于抗肿瘤药物的传递可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定向、高效释放,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该环糊精衍生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对于改善其它与p-糖蛋白相关的给药系统,如口服小肠药物吸收、基因给药、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等具有启发意义。

附图说明

图1: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a)、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b)、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c)的核磁图谱

图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a)、fmoc和pbf双保护精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b)、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c)、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d)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精氨酸活性酯的制备:

分别称取220mgedc、8mgdmap、300mgfmoc-arg(pbf)-oh,于三颈瓶中混合,于室温条件下避光搅拌活化2-4h,得到fmoc与pbf双保护的精氨酸活性酯溶液;

(2)生物素活性酯的制备:

取30mg生物素,50mgedc与60mgnhs同时溶解于5mldmf中,室温下避光搅拌活化12-14h,得到生物素活性酯溶液;

(3)fmoc和pbf双保护精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制备:

取15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dmf中,得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加入fmoc与pbf双保护的精氨酸活性酯溶液,于室温下避光搅拌反应48h,反应结束后,除去反应溶剂,再加入丙酮搅拌12-48h,过滤除去丙酮,得白色粉末状粗产品;将粗产品于水中重结晶,分离纯化所得到的产品为fmoc和pbf双保护精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

(4)fmoc保护基团的去除:

fmoc和pbf双保护的精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的哌啶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2h,以除去fmoc保护基团。反应结束后,除去反应溶剂,得到pbf保护的精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

(5)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制备:

将arg(pbf)-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dmf中,缓慢滴加生物素活性酯溶液,于50℃下,搅拌反应24-32h;反应结束后,除去反应溶剂,之后,加入丙酮,搅拌2h,得到浅黄色沉淀,过滤除去丙酮,将黄色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过滤除掉未反应的生物素,得到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

(6)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载紫杉醇(ptx)纳米粒的制备:

取1.5mgptx溶解于0.5ml丙酮中,制成ptx溶液;另取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10mg,溶解于10ml蒸馏水中,于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ptx溶液,继续搅拌12h,使ptx充分进入到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中。之后,于35℃下,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得到载药紫杉醇的纳米粒水溶液,并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以除去游离药物与载体聚集体。经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为121.9nm,包封率为83.9%,载药量为11.2%。

实施例2

(1)制备环糊精溶液:将环糊精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环糊精溶液;

(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将fmoc-精氨酸(pbf)-oh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60℃,搅拌反应24h,得精氨酸活化酯;

(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将生物素在溶剂中溶解,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60℃,于搅拌下反应96h,得到生物素活化酯;

(4)在搅拌条件下,将精氨酸活化酯溶液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控制温度60℃,反应96h;用反应结束后,除掉反应溶剂,再加入丙酮搅拌48h,过滤除去丙酮,得白色粉末状粗产品;将粗产品于水中重结晶,得到fmoc-精氨酸(pbf)修饰的环糊精;

(5)将fmoc-精氨酸(pbf)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控制温度60℃,于搅拌下反应24h,以除去fmoc保护基团;

(6)将精氨酸(pbf)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缓慢滴加生物素活化酯溶液,控制温度70℃,于搅拌条件下继续反应48h后,除去反应溶剂后,加入丙酮,搅拌12h,得到浅黄色沉淀,过滤除去丙酮,将黄色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过滤除掉未反应的生物素,将溶剂蒸干分离纯化,得到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环糊精;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制备环糊精溶液用溶剂选自水;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用溶剂选自dmf;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用溶剂选自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dmso;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5)用溶剂选自哌啶;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6)用溶剂选自dmf;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dcc;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催化剂为edc与nhs;

上述方法中,环糊精与精氨酸的摩尔用量比为1:10;生物素与精氨酸修饰的环糊精的摩尔用量比为1:10;

上述方法,精氨酸与催化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10;生物素的用量与edc、nhs总用量的摩尔比为1:10;edc与nhs的用量摩尔比是1:1;

本发明环糊精类衍生物用于药物传递、医药卫生等领域;用作药物载体,包载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肿瘤靶向、高透膜性的释药特征;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药物或营养物质;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抗肿瘤药物。

实施例3

(1)制备环糊精溶液:将环糊精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环糊精溶液;

(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将fmoc-赖氨酸-oh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40℃,搅拌反应18h,得氨基酸活化酯;

(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将生物素在溶剂中溶解,加入催化剂混合后,控制温度40℃,于搅拌下反应58h,得到生物素活化酯;

(4)在搅拌条件下,将赖氨酸活化酯溶液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控制温度40℃,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旋转蒸发除掉反应溶剂,再加入丙酮搅拌36h,过滤除去丙酮,得白色粉末状粗产品;将粗产品于水中重结晶,以除去环糊精,得到fmoc-赖氨酸修饰的环糊精;

(5)将fmoc-赖氨酸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控制温度40℃,于搅拌下反应18h,以除去fmoc保护基团;

(6)将赖氨酸修饰的环糊精溶解于反应溶剂中,缓慢滴加生物素活化酯溶液,控制温度60-70℃,于搅拌条件下继续反应12-48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旋转蒸发除去反应溶剂后,加入300ml丙酮,搅拌6h,得到浅黄色沉淀,过滤除去丙酮,将黄色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过滤除掉未反应的生物素,将溶剂蒸干分离纯化,得到生物素-赖氨酸修饰的环糊精;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制备环糊精溶液用溶剂选自四氢呋喃;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制备氨基酸活化酯用溶剂选自dmf;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制备生物素活化酯用溶剂选自dmso;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5)用溶剂选自哌啶;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6)用溶剂选自dmso;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edc与nhs;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催化剂为dcc;

上述方法中,环糊精与赖氨酸的摩尔用量比为100:1;生物素与赖氨酸修饰的环糊精的摩尔用量比为1:10;

上述方法,生物素与催化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0:1;赖氨酸的用量与edc、nhs总用量的摩尔比为1:10;edc与nhs的用量摩尔比为1:2;

本发明环糊精类衍生物用于药物传递、医药卫生等领域;用作药物载体,包载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肿瘤靶向特征;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药物或营养物质。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抗肿瘤药物。

试验1

安全性试验

为测定载药纳米粒用于静脉注射给药是否安全,分别对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生物素-赖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生物素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叶酸-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叶酸-赖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以及以未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进行体外溶血性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耳缘静脉血,除去纤维蛋白原,加入生理盐水洗涤、离心,制成2%(v/v)的混悬液。取2.5ml红细胞混悬液,以及2.5ml载药纳米粒,混合均匀。将混合液于37℃下孵育4h后,在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于540nm下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另取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同法操作,分别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计算溶血百分数。溶血百分数=(样品吸光度-阴性对照吸光度)/(阳性对照吸光度-阴性对照吸光度)×100%。

结果显示,当紫杉醇浓度在0-200μg/ml的范围内,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生物素-赖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生物素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叶酸-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叶酸-赖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以及以未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的溶血分数分别为4.8%,5.0%,4.8%,5.5%,5.3%,5.2%以及4.9%,前述材料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并且所有材料溶血作用是可以忽略的,说明精氨酸以及生物素修饰羟丙基-β-环糊精、赖氨酸以及生物素修饰羟丙基-β-环糊精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血安全性。

试验2

抗肿瘤靶向效果试验比较

构建u14荷瘤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对每组动物分别进行标记编号并开始给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生物素-赖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生物素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叶酸-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叶酸-赖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以及以未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紫杉醇为模型药,剂量15mg/kg),将该天记为给药第1天。各制剂每3天尾静脉注射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次。经4个给药周期,将动物处死,剥离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生理盐水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生理盐水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显示,生物素-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紫杉醇纳米粒组抑瘤率为72.6%,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紫杉醇纳米粒组抑瘤率为66.8%,生物素-赖氨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组抑瘤率为74.6%,生物素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组抑瘤率为63.5%,叶酸-精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组抑瘤率为67.9%、叶酸-赖氨酸(pbf)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组抑瘤率为70.8%,未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材料制备的载紫杉醇纳米粒组的抑瘤率为53.2%,说明羟丙基-β-环糊精经精氨酸或赖氨酸修饰后载紫杉醇具有比单纯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载紫杉醇在小鼠体内具有明显较优的抗肿瘤效果,而生物素-氨基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载紫杉醇后在小鼠体内具有比相应的单纯氨基酸修饰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载紫杉醇具有明显较优抗肿瘤的效果。生物素修饰的材料为载体载紫杉醇后比相应的叶酸修饰的材料为载体载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更明显。

同时,本试验还分别对lewis肺癌小鼠、scid肾癌小鼠、h22肝癌小鼠、淋巴瘤荷瘤小鼠进行建模,并按照上述试验方法件给药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环糊精类衍生物作为载体载抗癌药后对肺癌、肾癌、肝癌、淋巴癌等均有抑制效果,其抑瘤率约为70-77%。

化疗药物由于选择性低,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会杀死机体正常细胞,所以,研制具有肿瘤靶向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具有主动靶向作用的配体或抗体与抗肿瘤药物或其载体相结合是主动靶向制剂设计常用的手段。作为维生素的一种,生物素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必要营养素。许多研究表明,生物素对人体的许多酶都有辅助作用,如羧化酶,它在羧化酶反应中起着携载co2的作用。此外,生物素还参与着人体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氨基酸与糖类的代谢等。最重要的是生物素能够与na+依赖的多维生素体特异性结合,而肿瘤细胞表面的生物素受体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正常组织,因此,利用生物素这一特性,将生物素连接到抗肿瘤药物或其他载体上,可提高药物的肿瘤靶向性。

在我们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氨基酸改性的环糊精材料制备的生物素靶向载体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其中所采用的单体原料为氨基酸或者fmoc保护的氨基酸以及fmoc(pbf)双保护的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生物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构建细胞、修建组织的基材,其生物相容性非常好。例如,精氨酸作为氨基酸的一种,含有亲水性的胍基和羧基基团,可经精氨酸酶、nos、氨基乙酸转氨酶、精氨酸脱羧酶生成尿素、鸟氨酸、脯氨酸、多胺、no、胍丁胺、谷氨酸和谷氨酸盐等活性分子,对抗肿瘤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药物载体对紫杉醇的有效包载,能降低紫杉醇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从而更好的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