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1489发布日期:2019-05-24 20:09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挥发油提取和包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



背景技术:

肉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二萜以及糖苷类、黄烷醇、黄酮以及苷类、多糖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证明肉桂具有镇静、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补体、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其挥发油可能是肉桂镇静安神的有效成分。传统制剂中,将肉桂挥发油直接喷洒在药物中,易造成挥发油的损耗,降低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操作简单、效果优良、重复性好的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取肉桂药材粉碎至粗粉,加药材重量6-14倍的水浸泡0-3h,蒸馏提取2-6h,获得肉桂挥发油。

水加8倍药材重量。

浸泡为1h。

蒸馏提取为5h。

上述提取工艺获得的肉桂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取β-环糊精适量,加入β-环糊精重量4-12倍的水溶解得β-环糊精溶液;按肉桂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1:4-1:12,将肉桂挥发油加入β-环糊精溶液,30-70℃下包合0.5-2.5h,获得肉桂挥发油包合物。

β-环糊精溶液中β-环糊精和水的重量比为1:10。

肉桂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1:6。

包合的温度为50℃、时间为1.5h。

肉桂挥发油包合物的含油率为5.65-11.23%。

针对目前肉桂挥发油提取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建立了一种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取肉桂药材粉碎至粗粉,加药材重量6-14倍的水浸泡0-3h,蒸馏提取2-6h,获得肉桂挥发油。据此,发明人还建立相应β-环糊精包合工艺。同时,发明人在对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法,对两种工艺的相关指标进行考察,最终优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稳定可行,能提高制剂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宜实现工业化生产,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可为涉及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图。

图2是水料比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图。

图3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图。

图4是不同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对包合效果的影响结果图

图5是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效果的影响结果图。

图6是包合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图。

图7是包合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hh-s8数显型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bt457型电子分析天平(深圳市博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dm-500型恒温电热套(江苏天由有限公司);重油挥发油测定器(安徽科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h数显型加热磁力搅拌器(广州仪科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fd56型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合测实业有限公司)。

1.2药物和试剂

β-环糊精(纯度>97%,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80437);肉桂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鉴定,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南宁生源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70901);无水硫酸钠(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70720);95%食用乙醇(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批号:2017041306);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和结果

2.1肉桂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2.1.1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收集肉桂黄色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

2.1.2单因素考察

2.1.2.1浸泡时间

按“2.1.1提取方法”取肉桂粗粉390g,各取65g,室温下分别浸泡0.5、1、1.5、2、2.5、3h,加6倍量的水蒸馏5h,读取挥发油体积,计算挥发油提取率。

由图1可知,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影响较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时间为2h时挥发油提取率达最高峰,高于2h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考虑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故选取浸泡时间为1、1.5、2h进行正交实验。

2.1.2.2水料比

室温下浸泡1.5h,分别加6、8、10、12、14、16倍量的水蒸馏5h,其余条件同2.1.2.1。

如图2所示,水料比对挥发油提取率影响较大,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挥发油提取率先升高再降低,加水量8倍时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故选取水料比为6、8、10倍量水作为正交实验的三个水平。

2.1.2.3提取时间

室温下浸泡1.5h,加6倍量的水,分别蒸馏2h、3h、4h、5h、6h、7h。其余条件同2.1.2.1。

如图3所示,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影响较大,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挥发油提取率显著增加,当提取时间为5h时挥发油提取率达最高峰,大于5h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考虑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故正交试验提取时间选取3、4、5h。

2.1.3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肉桂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定水料比(a)、浸泡时间(b)、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表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

表1挥发油提取影响因素水平表

表2挥发油提取正交实验结果

表3挥发油提取方差分析表

注:f0.05(2,2)=19.00,*p<0.05;f0.01(2,2)=99.00,**p<0.01。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表明,3个主要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是c(提取时间)>a(水料比)>b(浸泡时间),各因素不同水平程度依次是a2>a1>a3,b2>b3>b1,c3>c1>c2。再通过方差分析表进一步分析,因素a(水料比)和c(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浸泡时间(b)对挥发油提取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应为a2b2c3,但结合企业经济成本考虑,最终确定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3,即肉桂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5h。

2.1.5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试验确定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3,即肉桂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5h,进行3次重复试验,如表4所示,肉桂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2.89%、2.78%、2.83%,平均值为2.84%,rsd为1.94%。结果表明验证试验的肉桂挥发油提取率和正交实验的最大值相近,说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表4挥发油提取验证试验表

2.2肉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2.2.1包合物制备方法

实验选择饱和水溶液法。称取β-环糊精,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纯化水,置80℃恒温水浴锅,加热搅拌溶解,制成饱和溶液。待降至规定的温度,置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用移液枪精密吸取适量肉桂挥发油,用等量的食用乙醇(95%)稀释溶解,缓慢加入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保持一定温度搅拌至规定的时间,取出,待温度降至室温,置4℃冰箱冷藏24h,抽滤,依次用少量的水和食用乙醇(95%)洗涤数次。40℃干燥至恒重,得白色粉末包合物。

2.2.2评价指标

2.2.2.1挥发油相对密度测定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附录ⅵa相对密度测定法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测得肉桂挥发油密度,测得密度ρ=1.062,rsd为0.38%。

2.2.2.2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用移液枪精密吸取肉桂挥发油2ml,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纯化水,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提取率,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空白回收率,测得空白回收率为75.2%。

2.2.3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测定

取包合物适量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纯化水,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提取率,并计算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可作为考察包合效果的主要指标,权重系数占0.6,在投入量一定情况下,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物含油率越高,挥发油包合效果越好,作为次要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2、0.2。公式如下。

2.2.4单因素考察

影响包合的主要因素有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依据“2.2.1包合方法”,以综合评分为指标,分别对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优选出最优的3个水平。

2.2.4.1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

称取肉桂挥发油量6倍的β-环糊精,分别加入β-环糊精4、6、8、10、12倍量超纯水,固定包合温度40℃,用移液枪精密吸取1ml挥发油进行包合,包合1h(400r/min),计算综合评分。

如图4所示,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对挥发油包合物综合评分影响较小。根据实验结果确定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为1:10。

2.2.4.2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

分别称取肉桂挥发油量4、6、8、10、12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10倍量纯化水,用移液枪精密吸取1ml挥发油进行包合,固定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h(400r/min),计算综合评分。

如图5所示,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对挥发油包合物综合评分影响较大,随着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的增大,比例为1:8时综合评分达最高峰,大于1:8有下降趋势。故选择比例为1:6、1:8、1:10三个水平进入正交试验。

2.2.4.3包合温度

称取肉桂挥发油量6倍的β-环糊精,加入10倍量纯化水,用移液枪精密吸取1ml挥发油,固定包合时间1h(400r/min),分别在包合温度30、40、50、60、70℃进行包合,计算综合评分。

图6表明,包合温度对挥发油包合物综合评分影响较大,随着包合温度的增加,综合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包合温度为50℃时,出现最高峰。因此,故选择比例为40、50、60℃三个水平进入正交试验。

2.2.4.4包合时间

分别称取肉桂挥发油量6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10倍量纯化水,用移液枪精密吸取1ml挥发油进行包合,固定包合温度40℃,分别包合0.5、1、1.5、2、2.5h(400r/min),计算综合评分。

图7显示,包合时间对挥发油包合物综合评分影响较大,随着包合时间的增加,综合评分随着增加,当包合时间为2h时出现最高峰,2h后综合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选择包合时间为1、1.5、2h三个水平进入正交试验。

2.2.5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率、包合收得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因素水平见表5,采用l9(34)表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包合工艺。

表5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6挥发油包合正交实验结果

表7挥发油包合方差分析表

注:f0.05(2,2)=19.00,*p<0.05;f0.01(2,2)=99.00,**p<0.01。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表明,3个主要因素对挥发油包合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是a(挥发油:β-环糊精)>c(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各因素不同水平程度依次是a1>a2>a3,b2>b3>b1,c2>c3>c1,再通过方差分析表进一步分析,因素a(挥发油:β-环糊精)对挥发油包合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包合温度)和c(包合时间)对挥发油包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综合评分最后确定肉桂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a1b2c2,即肉桂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6,在包合温度为50℃下包合1.5h。

2.2.6验证试验

根据肉桂最佳包合工艺进行3次重复试验。如表8所示,肉桂挥发油包合物含油率平均值为11.42%,rsd为4.27%;包合率平均值72.70%,rsd为2.79%;收得率平均值为72.03%,rsd为1.51%。说明验证试验的3项指标和正交试验中综合评分各项指标的最大值相近,说明该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表8挥发油包合验证试验表

3讨论

3.1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再采取正交试验法和验证试验,即肉桂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5h,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和水的比例为1:10,肉桂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6,在包合温度为50℃下包合1.5h。结果表明,本发明不但肉桂挥发油提取及包合效果佳、重复性好,而且可为本项目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涉及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