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7277发布日期:2019-07-17 05:5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h响应材料,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以及该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是一种无机化工材料,由于其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展现出许多特有的性质,在催化、滤光、光吸收、医药、填充、增量、增稠和增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小尺寸效应,使得粒子的表面能大,极易产生团聚现象,分散性和相容性差,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目前,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物理机械方法来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比如通过超声处理,但是此种方法效果极其有限。(2)通过化学键合接枝的方法,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减少粒子之间的团聚,提高其在溶剂或基体中的分散性。但该种处理方法的工艺较复杂,控制过程困难,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得的材料具有ph响应性,在中性和碱性水中沉降,在酸性水溶液中分散性(悬浮性)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无金属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a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纳米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3

甲苯8-15。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配比选取原料,将纳米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0℃下保温反应8-12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硅表面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再在40℃下真空干燥,得b组分;

(2)将上述b组份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2-24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组分a;

(3)将上述组分a、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10-苯基吩噻嗪、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2-6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所得材料具有ph响应性,在中性和碱性水中沉降,在酸性水溶液中分散性(悬浮性)好。

(2)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摒弃了传统atrp的金属离子,无金属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使得产物中没有金属离子的残留。

(3)本发明制备方法中聚合体系不需要加热,只需要紫外光照,工艺流程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如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2-溴代异丁酰溴和甲苯等购自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10-苯基吩噻嗪(pth)根据下述文献1合成,当然也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文献1:nicolasj.treat,hazelsprafke,johnw.kramer,paulg.clark,bryane.barton,javierreaddealaniz,brettp.fors,craigj.hawker,metal-free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on,j.am.chem.soc.2014,136,16096-16101.

实施例1

其中,a组分(nano-sio2-br)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nano-sio2-kh550)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2.5

甲苯12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b组份的nano-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kh550,90℃下保温8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kh550,再在40℃真空干燥,得到nano-sio2-kh550(b组分)。

将上述b组份nano-sio2-kh550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nano-sio2-kh550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溴代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r)(a组分)。

再将a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pth、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2.5h,反应完成后用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实施例2

其中,a组分(nano-sio2-br)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nano-sio2-kh550)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2

甲苯10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b组份的nano-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kh550,90℃下保温8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硅表面的kh550,40℃真空干燥,得nano-sio2-kh550(b组分)。

将上述b组份的产物nano-sio2-kh550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nano-sio2-kh550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6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溴代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r)(a组分)。

再将a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pth、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3h,反应完成后用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实施例3

其中,a组分(nano-sio2-br)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nano-sio2-kh550)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2

甲苯8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b组份的nano-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kh550,90℃下保温8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硅表面的kh550,再在40℃真空干燥,得nano-sio2-kh550(b组分)。

将上述b组份nano-sio2-kh550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nano-sio2-kh550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溴代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r)(a组分)。

再将a组分的产物、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pth、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4h,反应完成后用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实施例4

其中,a组分(nano-sio2-br)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nano-sio2-kh550)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nano-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2

甲苯10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b组份的nano-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kh550,90℃下保温8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硅表面的kh550,再在40℃真空干燥,得nano-sio2-kh550(b组分)。

将上述b组份nano-sio2-kh550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nano-sio2-kh550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溴代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r)(a组分)。

再将a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pth、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4h,反应完成后用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实施例5

其中,a组分(nano-sio2-br)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其中,b组分(nano-sio2-kh550)采用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nano-sio21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2

甲苯10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b组份的nano-sio2分散到甲苯中,混合均匀后加入kh550,90℃下保温8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40℃真空干燥,干燥后的粗产物用四氢呋喃抽提,以去除物理吸附在纳米二氧硅表面的kh550,再在40℃下真空干燥,得nano-sio2-kh550(b组分)。

将上述b组份的产物nano-sio2-kh550分散在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三乙胺,得到分散液;将2-溴代异丁酰溴在冰水浴条件下加入到nano-sio2-kh550分散液中,室温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成后,用水、丙酮、乙醇依次洗涤,真空干燥,得溴代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r)(a组分)。

再将a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2-溴代异丁酸乙酯、pth、乙醇和水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365nm紫外灯下照射3h,反应完成后用离心分离,将固体沉降物用二氯甲烷浸泡,再次离心分离除去均聚的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真空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h响应材料。

对实施例1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ph响应材料进行ph响应性试验,具体如下:取三个烧杯,分别标注为1号烧杯、2号烧杯和3号烧杯,在1号烧杯中加入酸性溶液,在2号烧杯中加入中性水,在3号烧杯中加入碱性溶液,且酸性溶液、中性水与碱性溶液的添加体积相等。然后分别向1号烧杯、2号烧杯和3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ph响应材料,观察发现ph响应材料在酸性水溶液中分散性(悬浮性)好,在中性和碱性水中沉降,证明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ph响应材料具有较好的ph响应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