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蒜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518发布日期:2019-07-10 11:43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蒜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黑蒜发酵机。



背景技术:

黑蒜(blackgarlic)又名发酵黑蒜,是用新鲜的带皮生蒜头在发酵箱里发酵90-120天后制成的食品,能够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并且黑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味道酸甜,无蒜味。黑蒜因超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甜、软、糯”的口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正逐步走向百姓生活,食后无蒜臭且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研究表明食用黑蒜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等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

黑蒜在发酵过程需要先加热使蒜头失去一部分水份,然后让蒜头处在一个较长时间的恒湿、恒温发酵环境内才能发酵成为黑蒜。现有技术是在发酵过程中为了保证蒜头发酵所需湿度,需要在发酵过程中不定时的给蒜头加湿。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7707244u公开一种黑蒜发酵加湿装置,是在发酵机底部通过设置有黑蒜发酵机加湿底座、黑蒜发酵加热板和加水抽屉,使得黑蒜发酵加湿装置在发酵的时候可以达到更好的加湿效果。然而,此技术方案由于需要人为往加水抽屉加水从而操作繁琐,也存在因加水抽屉缺水导致黑蒜发酵失败从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黑蒜发酵机,在黑蒜发酵过程中无需人为加水增湿,而是通过收集蒜头加热蒸发过程水份来为整个发酵提供相对稳定的湿度环境以提高黑蒜发酵的成功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蒜发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11的机身1、放置在容纳腔11内的发酵锅2、与发酵锅2接触设置的发热装置以及盖合在机身1上的盖体5,该发热装置远离发酵锅2的锅底设置使发酵锅2的锅底相对发酵锅2的中上部设置成冷凝部,该发酵锅2的内部设有发酵腔,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与发酵腔非密闭隔离设置的集水腔。

其中,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台阶部21以及设置在台阶部21上的盖板4,该盖板4上设有若干透气孔41。

其中,发酵锅2的的锅底设有下凹的集水槽20。

其中,发热装置包括与发酵锅2的中部或中上部接触设置的第一发热体3,该第一发热体3贴合设置在发酵锅2外面侧面或者设置在容纳腔11的内壁。

其中,发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盖体5内用于自上而下对发酵锅2进行加热的第二发热体59,通过第二发热体59。

其中,盖体5包括具有进汽口521的内盖51、设于内盖51上侧面的导热板52以及盖合在内盖51上具有出汽口532的外盖53,而第二发热体59设置在导热板52上。

其中,出汽口532位于导热板52的正上方且进汽口521与出汽口532错位设置。

其中,进汽口521具有凸出导热板52设置的翻边部522。

其中,在外盖53的下侧面与内盖51的上侧面之间还设有蒸汽导筒533,进汽口521及出汽口532均位于蒸汽导筒533内。

其中,外盖53的上侧面设有蒸汽出口区531,出汽口532设置在该蒸汽出口区531,该蒸汽出口区531呈倾斜斜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选择发热装置对发酵锅的加热位置,让发酵锅的锅底相对发酵锅的中上部成为冷凝部,从而在对蒜头加热蒸发过程中让发酵锅内的蒸汽遇到发酵锅的锅底时冷凝成水滴后留存在集水腔内,集水腔内收集的冷凝水在发酵温度下持续得以缓慢的蒸发从而为发酵腔提供相对稳定的湿度确以保发酵环境一致性从而为黑蒜发酵成功提供了保障,故本发明在黑蒜发酵过程中无需人为加水增湿,且黑蒜发酵的成功率较高。

2.由于在对蒜头加热蒸发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绝大部分冷凝水而仅有少部分蒸汽通过盖体上的出汽口排出,故黑蒜发酵过程中排出的蒸汽较少,从而黑蒜发酵机周围环境内的大蒜气味不明显,减少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蒜气味对敏感人员的不良影响。

3.本发明改进了盖体结构做了如下改进:一是让进汽口与出汽口错位设置,避免出汽口产生的冷凝水垂直滴落到进汽口,并通过在内盖上设置导热板及第二发热体,让从出汽口回流的冷凝水掉落在导热板上再次被蒸发;二是让外盖设置呈倾斜斜面的蒸汽出口区且出汽口设置在蒸汽出口区,让出汽口的冷凝水后沿着蒸汽出口区的倾斜斜面流动而尽量不会掉落回盖体内;三是进汽口设有上凸的翻边部,防止冷凝水进入进汽口;四是内盖与外盖之间设有蒸汽导筒将发酵锅内的蒸汽顺利的从进汽口导向至出汽口,防止蒸汽迷漫在内盖与外盖之间,避免蒸汽在盖体内冷凝形成积水,故本发明通过改进盖体结构可以防止冷凝水回流至发酵锅内,避免冷凝水影响发酵锅内黑蒜的发酵,为确保黑蒜发酵品质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黑蒜发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黑蒜发酵机进行半剖后展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黑蒜发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盖体中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热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黑蒜发酵机,其包括具有容纳腔11的机身1、放置在容纳腔11内的发酵锅2、与发酵锅2接触设置的发热装置以及盖合在机身1上用于将发酵锅2密封在容纳腔11内的盖体5,该发热装置远离发酵锅2的锅底设置从而使发酵锅2的锅底相对发酵锅2的中上部成为冷凝部,该发酵锅2的内部设有用于盛放蒜头进行发酵处理的发酵腔,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与发酵腔非密闭隔离设置的集水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装置包括与发酵锅2的中部或中上部接触设置的第一发热体3,该第一发热体3贴合设置在发酵锅2外面侧面或者设置在容纳腔11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台阶部21以及设置在台阶部21上的盖板4,该盖板4上设有若干透气孔41,从而在发酵锅2的锅底与盖板4之间形成集水腔。因此,盖板4将发酵锅2的内腔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发酵腔和位于发酵腔下方的集水腔,该集水腔至少可以通过透气孔41与发酵腔相连通。并且,还可以在发酵锅2的的锅底设有下凹的集水槽20以提高集水腔收纳冷凝水的容量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盖体5内的第二发热体59,通过第二发热体59自上而下对发酵锅2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改进盖体5的结构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在黑蒜在发酵过程中排出的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回流掉落至发酵锅2内,让冷凝水不会影响黑蒜的发酵过程。具体来说,进一步结合图4-图5所示,盖体5包括内盖51、设于内盖51上侧面的导热板52以及盖合在内盖51上的外盖53,而第二发热体59设置在导热板52上,从而第二发热体59发出的热量通过导热板52传递给发酵锅2;并且,内盖51具有提供发酵锅2内的蒸汽通过的进汽口521,而外盖53上设有提供蒸汽排出盖体5的出汽口532,该出汽口532位于导热板52的正上方,且进汽口521与出汽口532错位设置。由于进汽口521与出汽口532错位设置,蒸汽从出汽口532喷出遇到外部冷空气发生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即使从出汽口532发生回流,也不会回流掉落至进汽口521而进入发酵锅2,从而起到防止冷凝水回流至发酵锅2的目的;并且,由于出汽口532位于导热板52的正上方,冷凝水从出汽口532回流后掉落在导热板52上,而导热板52与第二发热体59接触设置从而导热板52会被第二发热体59加热,让掉落在导热板52上的冷凝水被重新加热蒸发,进一步起到防止冷凝水堆积在盖体5内以杜绝冷凝水从进汽口521进入发酵锅2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盖53的上侧面设有蒸汽出口区531,出汽口532设置在该蒸汽出口区531,且该蒸汽出口区531呈倾斜斜面设置,让出汽口532排出的蒸汽冷凝在形成冷凝水后沿着蒸汽出口区531的倾斜斜面流动而尽量不会掉落回盖体5内。甚至,进汽口521还具有向上设置的翻边部522(见图6所示),由于翻边部522上凸出导热板52,当冷凝水从出汽口532回流掉落在导热板52时,翻边部522挡住冷凝水流到进汽口521,从而杜绝冷凝水从进汽口521落入发酵锅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外盖53的下侧面与内盖51的上侧面之间还设有蒸汽导筒533,进汽口521及出汽口532均位于蒸汽导筒533内,让发酵锅2内产生的蒸汽从进汽口521进入蒸汽导筒533后再从出汽口532排出,让蒸汽不会迷漫在内盖51与外盖53之间的空间内。并且,蒸汽导筒533还可以给外盖53提供支撑,提高盖体5的整体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板52具有上凸部520,进汽口521设置在上凸部520,上凸部520的外侧边设有第二密封圈54;蒸汽导筒533与外盖53的下侧面为一体成型结构,蒸汽导筒533的下末端位于第二密封圈54与上凸部520的外侧边之间,从而蒸汽导筒533通过第二密封圈54与内盖51的上侧面密封相连。

其中,第一发热体3及第二发热体59均为电热管或电热膜等现有加热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第一发热体3及第二发热体59通过设置在黑蒜发酵机上的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当打开电源开关时第一发热体3及第二发热体59会发热从而给发酵锅2加热从而给发酵锅2提供黑蒜发酵所需要的发酵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确保盖体5能够将发酵锅2密封在机身1的容纳腔11内,在机身1的上端面设有密封槽15,该密封槽15内设有第一密封圈6,当盖体5盖合在机身1时,盖体5通过第一密封圈6与机身1的上端面之间密封相连,从而起到将发酵锅2密封在机身1的容纳腔11内的目的。

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4所示,盖体5与机身1可分离设置,也可以采用可转动相连的结构。比如,机身1的上端面设有转接座12,该转接座12上设有转轴121;内盖51的边缘设有一组凸耳511,该凸耳511上设有轴孔512,通过转轴121的末端容纳于轴孔512之中从而实现盖体5与机身1的可转动相连。并且,内盖51的边缘还设有外凸的卡扣513,在机身1的上端面设有与卡扣513相对应的扣孔13以及用于控制卡扣513与扣孔13相脱离的弹性按钮14。当卡扣513扣合在扣孔13内时,盖体5与机身1密封固定相连;当需要打开盖体5时,按下弹性按钮14使弹性按钮14按压卡扣513从而让卡扣513与扣孔13相脱离,让盖体5相对机身1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酵锅2内设蒸隔22,或者,发酵锅2类似蒸锅结构,由多层具有蒸笼叠加而成,从而蒸隔22或蒸笼内均可摆放蒜头,给蒜头提供足够的发酵空间。

本发明公开的黑蒜发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①将新鲜的蒜头放在发酵锅2内的盖板6或/和蒸隔22上,盖上盖体5将发酵锅2密封,然后启动打开电源开关时第一发热体3及第二发热体59会发热从而给发酵锅2加热而第二发热体59通过导热板52自上而下对发酵锅2加热,发酵锅2的发酵腔内温度升高从而让蒜头中部分水份得以蒸发形成蒸汽,而由于发热装置远离发酵锅2的锅底设置从而发酵锅2的锅底形成冷凝部,故发酵腔内大部分蒸汽会在冷凝部内冷凝成水滴后留存在集水腔内,少部分的蒸汽会通过盖体5上的出汽口532排出,因此,在蒜头进行发酵的水份蒸发阶段,从蒜头内蒸发出来的水份绝大部分冷凝后留存在集水腔内;②当蒜头在发酵所需的加热温度下再无法继续蒸发出水份后,仍需让发酵锅2的发酵腔保持一个长时间的恒温、恒湿的发酵环境,在此期间,发酵腔内恒定的发酵温度使集水腔内水持续得以缓慢的蒸发,从而可以确保发酵腔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确保发酵环境一致性,在无需人为加水的前提下为黑蒜发酵成功提供了保障从而有利于提高黑蒜发酵的可靠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选择发热装置对发酵锅的加热位置,让发酵锅的锅底相对发酵锅的中上部成为冷凝部,从而在对蒜头加热蒸发过程中让发酵锅内的蒸汽遇到发酵锅的锅底时冷凝成水滴后留存在集水腔内,集水腔内收集的冷凝水在发酵温度下持续得以缓慢的蒸发从而为发酵腔提供相对稳定的湿度确以保发酵环境一致性从而为黑蒜发酵成功提供了保障,故本发明在黑蒜发酵过程中无需人为加水增湿,且黑蒜发酵的成功率较高。

2.由于在对蒜头加热蒸发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绝大部分冷凝水而仅有少部分蒸汽通过盖体上的出汽口排出,故黑蒜发酵过程中排出的蒸汽较少,从而黑蒜发酵机周围环境内的大蒜气味不明显,减少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蒜气味对敏感人员的不良影响。

3.本发明改进了盖体结构做了如下改进:一是让进汽口与出汽口错位设置,避免出汽口产生的冷凝水垂直滴落到进汽口,并通过在内盖上设置导热板及第二发热体,让从出汽口回流的冷凝水掉落在导热板上再次被蒸发;二是让外盖设置呈倾斜斜面的蒸汽出口区且出汽口设置在蒸汽出口区,让出汽口的冷凝水后沿着蒸汽出口区的倾斜斜面流动而尽量不会掉落回盖体内;三是进汽口设有上凸的翻边部,防止冷凝水进入进汽口;四是内盖与外盖之间设有蒸汽导筒将发酵锅内的蒸汽顺利的从进汽口导向至出汽口,防止蒸汽迷漫在内盖与外盖之间,避免蒸汽在盖体内冷凝形成积水,故本发明通过改进盖体结构可以防止冷凝水回流至发酵锅内,避免冷凝水影响发酵锅内黑蒜的发酵,为确保黑蒜发酵品质提供了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