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4070发布日期:2019-06-05 21:2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化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人们能够从基因水平上认识到生命个体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伴随而来是基因的功能研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主体的生物芯片诞生了。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核酸杂交理论,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作为固相探针,待测得核酸片段人工标记上不同的荧光色素或同位素、生物素等作为靶核酸,一定条件下两者杂交,根据杂交后不同的信号,进行计算机分析,可以得到靶核酸的基因序列、表达情况等信息。

在新一代的基因芯片技术中,是将数百万甚至数亿个待测dna片段密集地固定在固体基底微孔内,构建测序芯片,其中,反应液对微孔的渗透速度严重影响测序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包括流道板和设置在流道板上方的盖板;

所述的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流道板板面平行的多条流道,所述的流道结构为多条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交叉排列为二维互相连通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的交叉位置处向下开设有球形沉孔;

所述的流道板一端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与一总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总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的横向流道一端相连通;所述横向流道的另一端为出样口;

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与流道板上进样口对应的液体入口,另一端设有与流道板上出样口对应的液体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流道与纵向流道宽度相等,且均小于所述球形沉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流道板材料为玻璃、凝胶或橡胶。

优选地,所述的微球为pet、pmma或磁性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并在相互交叉位置处向下开设有球形沉孔,将微球放置于球形沉孔中,各个方向均相同的流道设计可以使反应试剂能迅速进入到沉孔中,进而提高反应速度。

(2)由于杂交反应只在沉孔内的微球上进行,相对于普通阵列式芯片,微球的比表面积大,提高了流过式反应的信号强度,检测灵敏度高;另外反应液循环速度快,可以减少反应液的挥发,进而提高杂交反应速度,缩短测序时间,实现高通量、快速﹑高灵敏地对核酸进行大规模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通量芯片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高通量芯片的流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高通量芯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阅图1-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包括流道板1和设置在流道板1上方的盖板2;

所述的流道板1上设置有与流道板板面平行的多条流道,所述的流道结构为多条横向流道11和纵向流道12交叉排列为二维互相连通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流道11和纵向流道12的交叉位置处向下开设有球形沉孔13;

所述的流道板1一端设有进样口14,所述进样口14与一总通道15的一端连接,所述总通道15另一端与所述的横向流道11一端相连通;所述横向流道11的另一端为出样口17;

所述盖板2的一端设有与流道板1上进样口对应的液体入口21,另一端设有与流道板上出样口对应的液体出口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横向流道11与纵向流道12宽度相等,且均小于所述球形沉孔13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流道板1材料为玻璃、凝胶或橡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球为pet、pmma或磁性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测序的高通量芯片,包括流道板和设置在流道板上方的盖板;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流道板板面平行的多条流道,流道结构为多条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交叉排列为二维互相连通的网状结构;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的交叉位置处向下开设有球形沉孔;流道板一端设有进样口,进样口与一总通道的一端连接,总通道另一端与横向流道一端相连通;横向流道的另一端为出样口;盖板的一端设有与流道板上进样口对应的液体入口,另一端设有与流道板上出样口对应的液体出口;本发明设置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并在相互交叉位置处向下开设有球形沉孔,将微球放置于球形沉孔中,各个方向均相同的流道设计可以使反应试剂能迅速进入到沉孔中,提高反应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磊;宋全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龙基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6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