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8573发布日期:2019-07-06 10:3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室内集成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竹木纤维集成墙板是一种快速装修材料,目前可以适用于室内任何墙壁和顶。家装可用于厨房、客厅、卫生间、卧室、儿童房、老年房、健身房等等,安装方便快速。竹是世界上公认的生长最迅速、单位面积量最大的植物之一,竹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择伐生生不息,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利用竹子来代替部分木材使用是有利于绿色环保的,而且竹木纤维集成板本身不含甲醛,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

公开号为1069953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竹木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将木纤维45~55份与竹纤维12~18份均匀混合烘干,加入氧化镁20~27份及氯化镁5~7份,再加入胶粘剂4~6份和电气石粉0.05~0.2份,混合,加压成型即得。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竹木纤维板密度较小,含水量不高于8%,防火等级可达到b1级以上。但是,该竹木纤维板的抗拉强度和耐水性不佳,抗拉强度勉强达到国家标准,耐水性甚至达不到国家标准,极大地限制了该竹木纤维板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和耐水性较佳的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包括以下组分:竹纤维粉8-12份;木纤维粉12-18份;重质碳酸钙90-110份;聚氯乙烯树脂90-11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12份;热稳定剂4-5份;发泡调节剂5-6份;发泡剂0.6-1.2份;硬脂酸0.5-1份;pe蜡0.5-1份;麦饭石5-10份;重晶石0-10份。

优选地,所述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包括以下组分:竹纤维粉10份;木纤维粉15份;重质碳酸钙100份;聚氯乙烯树脂10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份;热稳定剂4.5份;发泡调节剂5.5份;发泡剂0.9份;硬脂酸0.75份;pe蜡0.75份;麦饭石8份;重晶石5份。

其中,所述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还包括锡元素,所述锡元素来自含锡无机化合物,基于所述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的总重量,所述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095-0.115%。

更优选地,基于所述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的总重量,所述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105%。

优选地,所述含锡无机化合物为锡酸钠。

其中,所述竹纤维粉和木纤维粉的目数均为80-120目。

其中,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目数为80-300目。

其中,所述热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一种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混开练:将竹纤维粉、木纤维粉、重质碳酸钙、聚氯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稳定剂、发泡调节剂、发泡剂、pe蜡、硬脂酸、麦饭石、重晶石和含锡无机化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并预塑化,得到混匀料;

b.挤压成型:将步骤a预塑化后的混匀料加入挤出机料斗,控制加工温度为150~170℃挤出成型;

c.定型冷却:将步骤b成型好的物料经过定径套进入真空冷却箱进行定型并冷却至室温;

d.锯切和压光贴膜:切割得到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进行压光贴膜处理,即得本发明中所述的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加入含锡无机化合物,并严格控制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不仅提高了竹木纤维集成板的抗拉强度,而且改善了其耐水性能,经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得的竹木纤维集成板的抗压强度可达到15.2mpa以上,软化系数可达到1.12以上。

2、本发明通过加入麦饭石,加强了竹木纤维集成板对室内有害气体的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竹木纤维板的绿色环保性能。

3、本发明选择性加入重晶石,重晶石有蓄热能效果,能使热量能均匀传导,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竹木纤维集成板还可适合用于地暖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

一种绿色环保竹木纤维集成板,制造方法如下:

a.配混开练:按表1配方,将竹纤维粉、木纤维粉、重质碳酸钙、聚氯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稳定剂、k100发泡调节剂、发泡剂、pe蜡、硬脂酸、麦饭石、重晶石和含锡无机化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并预塑化,得到混匀料;

b.挤压成型:将步骤a预塑化后的混匀料加入挤出机料斗,控制加工温度为150~170℃挤出成型;

c.定型冷却:将步骤b成型好的物料经过定径套进入真空冷却箱进行定型并冷却至室温;

d.锯切和压光贴膜:切割得到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进行压光贴膜处理,即得。

其中,竹纤维粉和木纤维粉的目数均为100目,重质碳酸钙的目数为120目,热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其中,实施例1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095%,实施例2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105%,实施例3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115%,对比例1中无锡元素加入,对比例2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为0.12%。

对比例3

一种竹木纤维板,参照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公开号为106995303a的中国专利的实施例1得到,其原料如下:木纤维粉50重量份、竹纤维粉15份、氧化镁24份、氯化镁6份、植物蛋白胶粘剂5份、电气石粉0.1份。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得到的竹木纤维板的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参照gb/23451-2009《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见下表2所示。

由上表2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3中的竹木纤维板的抗压强度可达到15.2mpa以上,软化系数可达到1.12以上,均远高于标准要求,即证明了本发明提供的竹木纤维集成板兼具优异的抗拉强度和耐水性能。对比例1和对比例2除加入的原料中锡酸钠的含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进行对比后发现:对比例1未加入锡元素,对比例2加入的锡元素含量过高,其测试得到的抗拉强度和软化系数均明显劣于实施例1-3。此外,对比例3中现有的竹木纤维板的抗拉强度仅能达到5.2mpa,勉强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软化系数更是低于标准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