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2089发布日期:2019-07-13 09:23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托法替布(tofacitinib,cp-690550)是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jak通路抑制剂。与当前多数其他ra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外靶点不同的是,托法替尼以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部分。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jak3的抑制强度是对jak1及jak2的5~100倍。托法替布是开发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首创药物(first-in-classdrug),fda于2012年11月6日批准了jak抑制剂tofacitinib用于治疗成人活动期及对甲氨蝶呤(mtx)反应不佳的中至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fda表示,中到重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无法从常规口服治疗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中获益或无法耐受治疗时,可使用辉瑞的新药xeljanz(托法替尼)。托法替尼可单用,也可与甲氨蝶呤及其他特定的标准治疗药物合用。fda批准xeljanz一天两次、每次5毫克的使用剂量。但是同时指出,辉瑞还需提供更深入的数据支持一天两次、每次10毫克剂量的安全性。目前托法替布的合成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合成步骤多,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低,总收率不高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所述枸橼酸托法替布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分子式:c16h20n6o·c6h8o7分子量:504.5(枸橼酸盐);312.4(游离碱)化学名称:(3r,4r)-4-甲基-3(甲基-1h-吡咯并[2,3-d]嘧啶-4-氨基-)-β-氧-哌啶丙腈,2-羟基-1,2,3-丙烷三羧酸(1:1)。本发明所提供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式ii所示的sm-a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脱盐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中间体;式ii所示的sm-a的化学名称为:n-甲基-n-(4-甲基哌啶-3-基)-7h-吡咯并[2,3-d]嘧啶-4-胺盐酸盐;2)在碱性离子液体存在下,在惰性气氛中使式iii所示的中间体、氰基乙酸乙酯和碱进行反应,得到含式iv所示的托法替布碱的反应液;3)将一水合枸橼酸加入到所述含式iv所示的托法替布碱的反应液中进行成盐反应,得到式i所示枸橼酸托法替布。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碱性条件为ph值9~10,所述碱性条件具体可由50%氢氧化钠提供。所述脱盐反应的温度可为室温(15-25℃),时间可为3-4h。所述脱盐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二氯甲烷。所述脱盐反应中还加入无水硫酸钠。所述脱盐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到白色泡状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碱性离子液体为咪唑阴离子型碱性离子液体[bmim]im(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所述碱由摩尔比2-3:1的三乙胺和吡啶提供;式iii所示的中间体与三乙胺、吡啶的摩尔比依次可为1:2-3:1,具体可为1:2.5:1;所述碱性离子液体与式iii所示的中间体的摩尔比可为0.8-1.2:1;具体可为1:1;式iii所示的中间体与氰基乙酸乙酯的摩尔比可为1:1.5-2.5,具体可为1:2;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为2-2.5小时。步骤2)中所述反应用tlc(展开剂二氯甲烷:甲醇=6:1,v/v)监测,至起始原料(式iii所示的中间体)反应完全。上述方法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向所述含式iv所示的托法替布碱的反应液中加入正丁醇、纯化水,升温至80±3℃,体系溶清;加入活性炭搅拌,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将加热至60~70℃的一水合枸橼酸溶液加入到所述滤液中,加完,保温搅拌20-30分钟,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20~25℃后,保温搅拌1.5-2h,过滤,并用少许70%正丁醇水混合液洗涤,滤饼40~50℃鼓风干燥,即得式i所示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得到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进行精制的步骤,具体如下:在10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重量比10倍的甲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溶液、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搅拌升温至回流,溶解澄清后,搅拌0.5-1h,冷却至20~25℃后保温搅拌2h,过滤,滤饼40~50℃真空干燥8-12h,即得。所述甲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与所述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的用量比为10:1。上述精制的步骤可根据需要进行至少一次。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bmim]im并选择特定比例的三乙胺和吡啶的组合作为碱,该离子液体一方面作为反应的溶剂,另一方面作为催化剂能促进反应快速进行,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及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步骤1的反应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步骤2的反应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1步骤3的反应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sm-a(n-甲基-n-((3r,4r)-4-甲基哌啶-3-基)-7h-吡咯并[2,3-d]嘧啶-4-胺盐酸盐)可通过市售途径获得,其总杂质含量小于1.0%,单杂质含量小于0.5%;(ss)-sm-a+(rs+sr)-sm-a含量小于0.1%,(rs+sr)-sm-a含量小于0.1%。实施例1、制备枸橼酸托法替布步骤1:中间体1的制备依次将二氯甲烷(6.0l)、sm-a(600.0g,2.13mol)投入10l反应瓶中,搅拌30min。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204.4g,2.56mol),调节ph=9~10。加入无水硫酸钠(100.0g,0.70mol),搅拌4h。抽滤,滤饼用少量二氯甲烷洗涤。滤液40~50℃下浓缩至干,为白色泡状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步骤2:托法替布碱的制备将上述固体(中间体1)转移至10l反应瓶中,加入[bmim]im(436.7g,2.13mol),开始n2保护。加入氰基乙酸乙酯(480.0g,4.24mol)、加入三乙胺(539g,5.33mol)和吡啶(165.9g,2.1mol)。搅拌升温至30℃反应,保持30±3℃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有固体析出。tlc(展开剂二氯甲烷:甲醇=6:1,v/v)监测反应,至起始原料消失(反应完毕用时120min)。不进行后处理,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步骤3: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的制备向第二步反应液中加入正丁醇(4.12l)、纯化水(0.39l),升温至80±3℃,体系溶清。加入活性炭5g,搅拌10分钟,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将一水合枸橼酸(895.0g,3.99mol)和水(0.39l)加热至60~70℃,得透明溶液。加入到上述的滤液中。加完,保温搅拌30分钟。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20~25℃后,保温搅拌2h。过滤,并用少许70%正丁醇水混合液洗涤。滤饼40~50℃鼓风干燥,得到1004.3g固体,即枸橼酸托法替布的粗品,收率:93.49%。hplc纯度97.5%。对映异构体未检出。(以sm-a计)281.4:sm-a的分子量w1:sm-a的投料量504.49: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分子量w2: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的重量(干品)步骤4:精制一次精制:在20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甲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溶液(10l)、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1000g)。搅拌升温至回流溶解,打浆1.0h。冷却至20~25℃后保温搅拌2h。过滤,滤饼40~50℃真空干燥12h。得到865g固体。收率:86.5%。hplc纯度99.5%。二次精制:在20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甲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溶液(8.65l)、枸橼酸托法替布一次精制品(865.0g),搅拌升温至回流溶解,打浆1.0h。冷却至20~25℃后保温搅拌2h。过滤,滤饼40~50℃真空干燥12h。得到770.8g固体。收率:89.1%。hplc纯度99.8%。对所得产品进行结构表征:(1)1h-nmr谱分析如下:枸橼酸托法替布的1h-nmr数据注:氢谱中δ2.490ppm附近为dmso-d溶剂峰。13c-nmr谱分析如下:枸橼酸托法替布的13c-nmr数据(2)结晶水情况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起始温度30℃,终止温度380℃,升温速率10k/min,结果显示枸橼酸托法替布样品存在一个吸热峰,其中peak峰值为211.25℃吸热峰应是样品熔融吸收热量导致。表明分子中不含结晶水。热重分析(tg)起始温度30℃,终止温度500℃,升温速率5k/min,测定结果显示所测定样品在tg图谱中失重峰数量为1个,在150℃左右有失重峰,应是样品中托法替布在熔融后发生了分解。由此表明样品中含有一个枸橼酸盐。以上测定结果证明所制备样品与报道的枸橼酸托法替布性质一致。(3)晶型确证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枸橼酸托法替布样品为结晶性粉末。(4)比旋度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附录ⅵe旋光度测定法,对中试三批样品进行旋光度测定。方法: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dmso使溶解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比旋度测定结果样品批号180501180502180503比旋度+10.5°+9.8°+10.1°结论:本品的比旋度为[α]d20=+9°至+12°(c=10mg/ml,dmso)实施例2、考察不同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基本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bmim]im分别替换为[bmim]oh、[bmim]ac、[bmim]bf4、不加离子液体(用等量的正丁醇替代)。表1实施例3、考察不同离子液体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基本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bmim]im的用量分别替换为0.54mol、1.07mol、4.26mol。表2实施例4、考察不同碱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基本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步骤2中三乙胺(539g,5.33mol)和吡啶(165.9g,2.1mol)分别替换为三乙胺(7.43mol)、吡啶(7.43mol)以及三乙胺(2.1mol)和吡啶(5.33mol)组合碱。表3实施例5、考察不同温度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基本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分别替换为20±3℃、40±3℃、50±3℃。表4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