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7283发布日期:2019-08-17 01:4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哒嗪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以及农药化学等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含氟的化合物则具有独特的生物以及化学活性。因此,含氟的哒嗪酮类化合物综合了哒嗪酮和含氟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迄今为止,所报道的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通过钯催化氢化6-氯-3(2h)-哒嗪酮(chem.eur.j.2015,21,7858)、哒嗪的脱卤转化(org.lett.2016,18,2244)等方法而获得,而对于4-氟代的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i)以及水合肼(ii)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通过加入分子筛,在溶剂中加热搅拌即可得到目标化合物4-氟代的3(2h)-哒嗪酮(iii)。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普适性,可以构建各种各样4-氟代的3(2h)-哒嗪酮类化合物。此方法涉及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多样性、可以实现放大规模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结构(i)的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结构(ii)的水合肼分散在溶剂中,再加入适量分子筛,通过加热搅拌即可得到具有结构(iii)的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iii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3—1:2;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20℃;

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2—24h。

有益效果:与现有化学合成领域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一次实现了4-氟代的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该反应以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以及水合肼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无需任何催化剂的作用,在溶剂中加热搅拌通过脱水缩合和脱氟即可得到目标化合物4-氟代的3(2h)-哒嗪酮,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放大量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1b和1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备的4-氟代3(2h)-哒嗪酮化合物11的核磁共振氢谱、氟谱和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的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结构(i)的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结构(ii)的水合肼分散在溶剂中,再加入适量分子筛,通过加热搅拌即可得到具有结构(iii)的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iii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3—1:2;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20℃;

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2—24h。

实施例1

在一个洁净干燥的10毫升schlenk反应管中依次加入0.5毫摩尔3-甲基-4-苯基-4-氧代-2,2-二氟丁酸甲酯、10毫克分子筛、1毫摩尔水合肼,再加入1毫升甲醇作溶剂,将反应管密封置于80℃的油浴锅中加热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混合物,再加入水萃取反应溶剂,将有机相通过旋转蒸发仪旋干,再将所得的残余物在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为87%。

本实施例制备的产物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a所示,核磁共振氟谱如图1b所示,核磁共振碳谱如图1c所示。从图谱中可以确认,获得的产物为目标化合物11。

实施例2

在一个洁净干燥的10毫升schlenk反应管中依次加入0.5毫摩尔3-甲基-4-苯基-4-氧代-2,2-二氟丁酸甲酯、10毫克分子筛、1毫摩尔水合肼,再加入1毫升乙醇作溶剂,将反应管密封置于100℃的油浴锅中加热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混合物,再加入水萃取反应溶剂,将有机相通过旋转蒸发仪旋干,再将所得的残余物在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为84%。

本实施例制备的产物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a所示,核磁共振氟谱如图1b所示,核磁共振碳谱如图1c所示。从图谱中可以确认,获得的产物为目标化合物11。

实施例3

在一个洁净干燥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5毫摩尔3-甲基-4-苯基-4-氧代-2,2-二氟丁酸甲酯、100毫克分子筛、10毫摩尔水合肼,再加入10毫升甲醇作溶剂,将反应管密封置于80℃的油浴锅中加热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混合物,再加入水萃取反应溶剂,将有机相通过旋转蒸发仪旋干,再将所得的残余物在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为93%。

本实施例制备的产物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a所示,核磁共振氟谱如图1b所示,核磁共振碳谱如图1c所示。从图谱中可以确认,获得的产物为目标化合物1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无需任何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直接由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通过脱水缩合、脱氟而构建特定的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上述是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修改对本领域专业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范围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结构(I)的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和结构(II)的水合肼分散在溶剂中,再加入适量分子筛,通过加热搅拌即可得到具有结构(III)的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β‑二氟代芳香酮类化合物(I)以及水合肼(II)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无需任何催化剂的作用,在溶剂中加热搅拌通过脱水缩合和脱氟即可得到目标化合物4‑氟‑3(2H)‑哒嗪酮类化合物(III)。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多样性以及很高的普适性,且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李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