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60242发布日期:2019-11-16 01:1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学名:euphausiasuperba)具有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并且其矿物质含量丰富,蛋白水解产物中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包含人体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南极磷虾不但营养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消化酶、类胞菌素氨基酸等,因而具有多种医药功能。

相对于冷冻虾砖,南极磷虾粉具有流通成本低、储存方便的优点。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属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肽,与化学的抗氧化活性相比,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强,对人体的副作用小。目前,国内外围绕南极磷虾粉的开发与利用大多是将南极磷虾粉简单加工成水产饲料,应用前景虽好,但是附加值较低,且具有一定的过敏原,主要为来源于肌肉组织中的糖蛋白原肌球蛋白pena1。可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南极磷虾中的过敏原。而对南极磷虾粉的进一步研究仍停留在分析储藏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围绕南极磷虾粉对人体保健营养功能的研究较缺乏。

根据各国对南极磷虾不同组织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南极磷虾中氟的含量很高,主要集中在虾壳与虾头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南极磷虾以有机态的形式吸收氟,并以弱结合方式赋存,在脱壳时,在体内酶或激素的作用下,又逐步转化为无机氟释放到环境中,可用adfrc法和ise法两种方法测得南极磷虾粉中的氟含量。由此看来,若将南极磷虾粉添加到保健品中,必须考虑高氟问题,去氟成了南极磷虾加工中的重要步骤。

迄今为止,抗氧化肽,是科学家们探索最多的一种功能性肽,很早以前就有国外研究者在大豆中发现了这种肽。而国内的研究比较滞后,但在抗氧化肽的发现后,国内外都频繁的展开了对其的研究,主要的提取原料从植物到了动物,然而对低氟低过敏源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研究还处在空白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南极磷虾过敏问题,更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作为抗氧化食品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且本方法制得抗氧化肽抗氧化活性好,氟含量低,无虾腥味,提高了南极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可用于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领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南极磷虾为原料,经过脱脂、热变性、酶解、离心、超滤、冻干等工艺制得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蛋白质(以干基计,n*6.25,g/100g)50~61,氨基酸(g/100g)37~47,灰分(g/100g)4~6,水分(g/100g)5~9,肽含量(以干基计,g/100g)10~70的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南极磷虾置于沸水中,95~100℃加热4~7min后捞出,14000r/min离心8~13min,置于45~55℃烘干至含水量2%~7%,粉碎成20~60目粉,得南极磷虾粉;

s2、脱脂:向步骤s1制得的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a,50℃、100~800r/min搅拌4~6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b,50℃、100~800r/min搅拌4~6h进行脱脂;抽滤,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1%~5%、粉碎成10~40目粉末,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其中,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a中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6:1,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b中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6: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a的体积比为1:2~1:7;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b的体积比为1:2~1:7;

s3、热变性、酶解:向步骤s2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加水至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2~0.06g/ml,得酶解反应液a;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0~95℃,加热10~15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以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3000u蛋白酶,100~800r/min搅拌,进行酶解反应3~5h;90℃灭酶10~30min,1000r/min离心10~30min,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蛋白质(以干基计,n*6.25,g/100g)50~61,氨基酸(g/100g)37~47,灰分(g/100g)4~6,水分(g/100g)5~10,肽含量(以干基计,g/100g)10~70;其中,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esperase、everlase中的一种;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氢氧化钠和1mol/l盐酸溶液将步骤s3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调ph至6.0~8.0,用截留分子量5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工作压力0.1~0.15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保留膜下液超高温瞬时杀菌130℃~150℃,5~15s;-10~-50℃,1.3~13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0~30h,得到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低氟低过敏性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述含水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时,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7.0,酶解温度为50℃。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7.0,酶解温度为50℃。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8.5,酶解温度为50℃。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胰蛋白酶,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7.5,酶解温度为37℃。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esperase,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8.0,酶解温度为50℃。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蛋白酶为everlase,使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述酶解反应液b的ph为8.0,酶解温度为50℃。

优选方式下,所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5℃下加热7min后捞出,14000r/min离心8min脱水,在45℃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2%,经粉碎得到20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13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8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2,50℃、200r/min搅拌4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2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50℃、200r/min搅拌4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1%、粉碎至10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2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2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0℃,加热15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37℃,并调节ph值至8.0,加入2000u胰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胰蛋白酶)、37℃、200r/min搅拌酶解3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0,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30℃、15s超高温瞬时杀菌,-50℃、13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1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优选方式下,所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6℃下加热6.5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9min,在46℃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3%,经粉碎得到25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25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9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50℃、300r/min搅拌4.5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3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50℃、300r/min搅拌4.5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1.5%、粉碎至15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4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3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1℃,加热14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值至7.0,加入3000u中性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中性蛋白酶)、50℃、300r/min搅拌酶解3.5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6.9,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1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35℃、14s超高温瞬时杀菌,-40℃、12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3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南极磷虾为原料,制得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抗氧化肽粉,所述南极磷虾中氟含量为1130~2400mg/kg,经过步骤s1预处理后,所得南极磷虾粉中的氟含量为南极磷虾粉重量的800~1500mg/kg;经过步骤s2脱脂,所得南极磷虾脱脂粉中的氟含量为南极磷虾脱脂粉重量的120~250mg/kg的;本发明采用预处理和脱脂步骤有效的降低了氟含量,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氟含量为60~100mg/kg、致敏活性为1.75×103~5.02×103(g/ml)-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85%。

2、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南极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降低了氟含量和过敏性,使其含有的抗氧化肽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3、按照本专利的叙述的技术方法,热变性酶解时可采用esperase或everlase两种新型蛋白酶。esperase是由嗜热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在ph7~10范围内具有最大稳定性,在ph8~12范围内具有高活性;everlase是枯草溶菌素的一种蛋白酶,其稳定性好,氧化耐受性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解决了南极磷虾过敏问题,更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作为抗氧化食品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且本方法制得抗氧化肽抗氧化活性好,氟含量低,无虾腥味,提高了南极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可用于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5℃下加热7min后捞出,14000r/min离心8min脱水,在45℃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2%,经粉碎得到20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13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8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2,50℃、200r/min搅拌4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2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50℃、200r/min搅拌4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1%、粉碎至10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2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2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0℃,加热15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37℃,并调节ph值至8.0,加入2000u胰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胰蛋白酶)、37℃、200r/min搅拌酶解3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0,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30℃、15s超高温瞬时杀菌,-50℃、13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1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1.75×103(g/ml)-1,含氟量为60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

实施例2: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6℃下加热6.5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9min脱水,在46℃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3%,经粉碎得到25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25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9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50℃、300r/min搅拌4.5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3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50℃、300r/min搅拌4.5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1.5%、粉碎至15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4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3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1℃,加热14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值至7.0,加入3000u中性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中性蛋白酶)、50℃、300r/min搅拌酶解3.5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6.9,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1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35℃、14s超高温瞬时杀菌,-40℃、12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3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1.83×103(g/ml)-1,含氟量为70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

实施例3: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7℃下加热6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10min脱水,在49℃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4%,经粉碎得到30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56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10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4: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5,50℃、400r/min搅拌5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5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4:1),50℃、400r/min搅拌5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3%、粉碎至20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55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4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2℃,加热13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至7.0,加入4000u木瓜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木瓜蛋白酶)、50℃、400r/min搅拌酶解4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1,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2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40℃、12s超高温瞬时杀菌,-30℃、11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4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2.47×103(g/ml)-1,含氟量为80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

实施例4: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8℃下加热5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11min脱水,在50℃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至5%,经粉碎得到35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78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11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5: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6,50℃、500r/min搅拌5.5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6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5:1),50℃、500r/min搅拌5.5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4%、粉碎至25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7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5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3℃,加热12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至8.5,加入5000u碱性蛋白酶(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碱性蛋白酶)、50℃、500r/min搅拌酶解4.5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0,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3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45℃、11s超高温瞬时杀菌,-25℃、10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6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3.69×103(g/ml)-1,含氟量为90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

实施例5: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99℃下加热5.5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12min,在51℃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至6%,经粉碎得到40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192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12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5: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6,50℃、600r/min搅拌6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6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5:1),50℃、600r/min搅拌6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5%、粉碎至30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19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6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4℃,加热11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至8.0,加入6000uesperase(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esperase)、50℃、600r/min搅拌酶解5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0,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4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38℃、10s超高温瞬时杀菌,-20℃、9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28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4.73×103(g/ml)-1,含氟量为65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3%。

实施例6:

一种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采用电加热夹层锅煮虾,水沸后放入南极磷虾,100℃下加热4min后捞出,在14000r/min离心13min,在52℃鼓风式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至7%,经粉碎得到50目的南极磷虾粉;所述南极磷虾的含氟量为2100mg/kg,所述南极磷虾粉中的含氟量为1300mg/kg;

s2、脱脂:向步骤s1所述南极磷虾粉中加入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4:1),所述南极磷虾粉与所述正己烷/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5,50℃、700r/min搅拌5h,倒掉上清液,取沉淀;向所述沉淀中加入5倍所述南极磷虾粉体积的正己烷/乙醇混合液(正己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4:1),50℃、700r/min搅拌5h,抽滤,将所得滤饼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4%、粉碎至40目,得到南极磷虾脱脂粉;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的含氟量为210mg/kg;

s3、热变性、酶解:称取(精确到0.01g)南极磷虾脱脂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所述南极磷虾脱脂粉浓度为0.04g/ml的酶解反应液a2000ml;将所述酶解反应液a置于95℃,加热10min,使原有蛋白质解旋变性,原有酶失活,得酶解反应液b;将所述酶解反应液b降温至50℃,并调节ph值至8.0,加入4000ueverlase(即所述酶解反应液a中南极磷虾脱脂粉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克南极磷虾脱脂粉添加500ueverlase)、50℃、700r/min搅拌酶解4h,在水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酶解的温度和ph值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酶解产物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到90℃,维持恒温1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在1000r/min,4℃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南极磷虾酶解物;

s4、超滤、冻干:使用1mol/l盐酸溶液将所述南极磷虾酶解物的ph调至7.0,用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工作压力0.15mpa,得到膜上液(未通过膜)和膜下液(滤过液);取膜下液150℃、5s超高温瞬时杀菌,-15℃、8pa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30h,得到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

本实施例所得低氟低过敏性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粉的致敏活性为5.02×103(g/ml)-1,含氟量为75m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

对比例1:

取1g整虾南极磷虾粉分别溶于10ml0.1mol/lna2so3溶液、3.2%nacl溶液、0.1mol/l柠檬酸溶液、0.1mol/l乙酸溶液、0.1mol/l盐酸甜菜碱溶液、0.1mol/l盐酸溶液。分成两组。一组是不加热组,将虾粉溶液分别置于室温下,浸提1h,不断搅拌,并采用不加热超声处理10min。另一组是加热组,将虾粉溶液在水浴锅95℃加热浸提1h,不断搅拌,超声80℃加热处理10min。样品处理完后离心收集样品,分别测定氟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化学处理整虾时,不加热组南极磷虾经化学处理后,仍然含有大量的氟,经盐酸处理后的磷虾氟含量最少,为536±14mg/kg,其次是亚硫酸钠,613±13mg/kg,依次是乙酸,柠檬酸,氯化钠和甜菜碱,分别是733±20mg/kg,762±15mg/kg,820±12mg/kg,891±11mg/kg,差异并不显著。加热组南极磷虾经浸提后,明显比不加热组氟含量要高,脱氟效果最好的是乙酸,氟含量为736±13mg/kg,然后依次是氯化钠,盐酸甜菜碱,柠檬酸,盐酸,亚硫酸钠,氟含量都近1000mg/kg,而整虾南极磷虾粉未经处理时氟金量为1138±1mg/kg。由此可见,不加热的脱氟效率比加热的脱氟效率明显要高,最高可达52.86%,但氟含量依然达到536±14mg/kg。因此结合脱除的氟含量和脱氟效率看,化学处理对于南极磷虾整虾的脱氟效果并不显著,加热对脱氟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与之相比,采用本专利的脱氟方法,仅采用预处理和脱脂两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南极磷虾的含氟量,最终产物含氟量可达到80±20mg/kg。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