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6541发布日期:2019-10-18 22:47阅读:1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茶苯海明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化学名为1,3-二甲基-8-氯-3,7-二氢-1h-嘌呤-2,6-二酮-n,n-二甲基-2-(二苯基氧基)乙胺盐,化学结构式如下:

茶苯海明为一种抗组胺药,可抑制血管渗出、减轻组织水肿,能防治因晕动引起的恶心、呕吐、眩晕等,也可防止因手术、药物引起的呕吐和妊娠呕吐。临床上常用于抗晕动症,因其安全型,为首选药物,包括防治儿童晕动症,也可用于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荨麻疹。目前,关于茶苯海明的研制和合成工艺还未见报道。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安全、简单的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工艺,其具有安全简单、产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合成步骤:

步骤一,依次将异丙醇、苯海拉明、8-氯茶碱和活性炭混合,加热升温反应4.5-6.5h;

步骤二,过滤,重结晶,固液分离;

步骤三,烘干,得到茶苯海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异丙醇作为溶剂,苯海拉明与8-氯茶碱复合加热4.5-6.5h生成复盐茶苯海明,然后过滤、重结晶,固液分离出固体茶苯海明,烘干后即得到茶苯海明,操作安全简单、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产物其产率较高,产率可达到84%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中,8-氯茶碱和苯海拉明的反应式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海拉明为抗组胺药,具有抗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阿托品样作用。适用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还可用于预防晕船、晕车、晕飞机等晕动症,本申请采用8-氯茶碱与苯海拉明复合生成复盐茶苯海明的方式,利用8-氯茶碱消除茶苯海明副作用的特点,使得制得的茶苯海明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热升温反应的温度控制在7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70-90℃的条件下,8-氯茶碱和苯海拉明能够稳定生成茶苯海明,且转化效率较高,无其他副产物生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一反应后的料液依次倒入压滤釜和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采用冰水对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冷却,然后采用离心机对重结晶后的滤液进行固液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压滤釜和紧密过滤器对反应后的料液进行双重过滤,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杂质的含量,使得制得的产品产苯海明纯度较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液冷却时的温度为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热的滤液进行冷却,茶苯海明发生重结晶现象,能够快速和充分的从液体中析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滤饼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干燥时间为5.5-6.5h,得到茶苯海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烘干时的温度控制在40-60℃,时间控制在5.5-6.5h内,产品茶苯海明能够得到充分的干燥,使得干燥后的茶苯海明纯度较高,避免高温进行干燥,防止茶苯海明发生热分解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升温反应和步骤二过滤时均通入氮气进行保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入氮气,可对反应过程进行保护,避免过多的杂质生成,此外在过滤时通入氮气,以提高压滤釜中气体压强,使得料液能够快速过滤,提高过滤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中,升温反应的温度由水蒸气进行加热,所述水蒸气的温度由冷凝器中通入的冷水进行控制,所述冷凝器中的冷水由采用重结晶时冷却后的冷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可达到几百摄氏度,而茶苯海明的生成温度仅仅有70-90℃,需要将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本发明采用重结晶冷却之后的冷水对水蒸气进行温度控制,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加热保温反应生成粗产品,再过滤、重结晶,固液分离出固体茶苯海明,烘干后即得到纯度较高的茶苯海明,操作安全简单、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产物其产率较高,产率可达到84%以上;

(2)本发明采用重结晶冷却之后的冷水对水蒸气进行温度控制,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茶苯海明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值得说明的是,其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下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合成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0份异丙醇、35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15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从外部对成盐釜加热升温至70℃,保温反应6.5h;

步骤二,将步骤一反应后的料液倒入压滤釜中并通入氮气,进行过滤,再将滤液转移到精密过滤器中进行二次过滤,采用0℃的冰水对二次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外部冷却重结晶,然后采用离心机对重结晶后的滤液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三,将步骤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滤饼放入到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0℃,干燥时间为6.5h,得到茶苯海明。

本实施例中的水蒸气温度采用步骤二中重结晶后的冰水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精密过滤器的型号为3a-gmtm-b,离心机的型号为blf6;其中8-氯茶碱与苯海拉明的反应式为:

实施例2: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2份异丙醇、41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18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加热升温至70℃,保温反应6.5h;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5份异丙醇、45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20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加热升温至70℃,保温反应6.5h;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0份异丙醇、35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15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加热升温至80℃,保温反应5.5h;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0份异丙醇、35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15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加热升温至90℃,保温反应4.5h;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一反应后的料液倒入压滤釜中并通入氮气,进行过滤,再将滤液转移到精密过滤器中进行二次过滤,采用15℃的冰水对二次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外部冷却重结晶,然后采用离心机对重结晶后的滤液进行固液分离;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滤饼放入到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60℃,干燥时间为5.5h,得到茶苯海明;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90份异丙醇、35份苯海拉明、30份8-氯茶碱和15份活性炭投入到成盐釜中,通过氮气,采用水蒸气加热升温至95℃,保温反应6.5h;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一反应后的料液倒入压滤釜中并通入氮气,进行过滤,采用0℃的冰水对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冷却重结晶,然后采用离心机对重结晶后的滤液进行固液分离;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一反应后的料液倒入压滤釜中,进行过滤,再将滤液转移到精密过滤器中进行二次过滤,采用0℃的冰水对二次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外部冷却重结晶,然后采用离心机对重结晶后的滤液进行固液分离;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一种茶苯海明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设置为:将步骤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滤饼放入到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0℃,干燥时间为6.5h,得到茶苯海明;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产品收率和质量检验

产品收率:分别对实施例1-7中获得的产品进行称重,并计算收率,将收率计入表1中。

质量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正文品种第一部分,对实施例1-7中获得的产品分别进行质量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计入表1中

表1产品收率和检验结果

由表1中检测数据可知,实施例1-7的产物收率均达到84%以上,产率较高,其中氯化物均小于0.04%,总杂质小于0.5%,干燥失重小于0.5%,炽灼残渣小于0.1%,即质量检测结果远远大于中国药典标准,采用本发明中的合成方法制得的茶苯海明,不仅产率高,纯度也较高。其中对比例1中,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导致产物收率较低,且杂质较多;对比例2由于未经过精密过滤,导致氯化物及总杂质较多,产物收率降低;对比例3由于过滤过程中未通入氮气,导致杂质生成,杂质含量较高;对比例4由于干燥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干燥过程中发生降解,杂质增多,收率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