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6091发布日期:2019-12-10 23:5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禽病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型鸭疫里默氏菌可侵害雏鸭、雏鹅、雏火鸡,引起的特征性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和腹膜炎等,俗称传染性浆膜炎。1932年发现,现在仍然在全世界流行,也是危害我国水禽养殖的常见细菌病之一。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属第三代喹诺酮类,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组织穿透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治疗家禽的全身性感染,在国内兽医临床的使用量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近年来,2型鸭疫里默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多有报道,如何快速测定该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药物的选择显得非常迫切。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机制有多种,其中dna促旋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点)的突变是重要原因之一。

前期研究发现,2型鸭疫里默氏菌的dna促旋酶a亚基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determiningregion,qrdr)第247-249位碱基,如果由agc突变为atc,则该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肯定耐药。基于此特征,本发明设计一对引物跨过qrdr的该差异性位点,建立pcr方法,对其进行扩增,两类细菌(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或不耐药的2型鸭疫里默氏菌)的pcr扩增产物均为548bp。由于该扩增区域内核苷酸序列存在ecorv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差异,由agc突变为atc会导致该区域的增加一个ecorv酶位点(gat↓atc)。也就是说,该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的菌株(此处为gatagc)pcr产物可以被ecorv酶酶切为大小不变(仍然是548bp);而该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此处为gat↓atc),其pcr产物pcr产物被ecorv酶酶切为不同的两段(442bp和106bp)。该方法的敏感性和pcr相当,仅仅只需对pcr产物进行额外ecorv酶酶切(无需对产物进行胶回收)后再进行电泳,简单实用、无需进行药敏试验、方便快捷,当前尚未见基于类似原理的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的报道,本研究可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该方法的敏感性和pcr相当,仅仅只需对pcr产物进行ecorv酶酶切后再进行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即可根据电泳条带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方便快捷、无需进行药敏试验,为在家禽中开展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提供快速检测方法,将指导临床科学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r2f:5’-cgcgtattatttgcgatgcacgaa-3’,

r2r:5’-atccctttgcgaccattgattaat-3’。

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基因组提取;

(2)pcr扩增基因组;

(3)利用ecorv酶进行pcr产物酶切鉴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的敏感性和pcr相当,仅仅只需对pcr产物进行额外ecorv酶酶切(无需对产物进行胶回收)后再进行电泳,简单实用、无需进行药敏试验、方便快捷,当前尚未见基于类似原理的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的报道,本研究可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pcr扩增的电泳图;其中m:dl2000分子量标准;1:r125株;2:r86株;3:dev;4:mdpv;5:ducv;6:gpv;7:灭菌去离子水。

图2为pcr扩增产物的酶切鉴定;其中m:dl2000分子量标准;1:r125株;2:r86株。

图3为纸片法药物敏感试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材料

1.1毒株和菌株

试验用菌株2型鸭疫里默氏菌r125(该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鸭疫里默氏菌r86(该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存。

试验用对照毒株鸭肠炎病毒(dev)、番鸭细小病毒(mdpv)、鸭圆环病毒(ducv)、鸭源鹅细小病毒(gpv)均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存。

1.2引物设计

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centerofbio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数据库的1型鸭疫里默氏菌dna促旋酶a亚基(dnagyrasesubunita)基因,利用lasergenednastar进行核苷酸系列分析比对,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7.0设计一套引物,如下:

r2f:5’-atgcataaagaaggagaaa-3’,

r2r:5’-aatagcattacggtttccaa-3’。

上述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r2f/r2r对r125株和r86株进行扩增时,r125株和r86株的pcr产物目的条带大小均是548bp(常规琼脂糖电泳无法有效区分)。但是在该扩增区域内r125株和r86株存在特征性的ecorv酶(gat↓atc)酶切位点差异,其中r86株在该扩增区域存在gat↓atc序列(可被ecorv酶酶识别),而r125株没有(通常耐药的序列为gatagc,没有ecorv酶酶切识别位点)。

1.3主要试剂

2×transtaq-tpcrsupermix、easypureviraldna/rnakit、easypurebacteriagenomicdnakit、dna分子量标准dl2000、flycutecorv酶均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的建立

2.1基因组dna的提取

试验对照毒株dev、mdpv、ducv、gpv按照easypureviraldna/rnakit试剂盒的方法提取相应的基因组dna,-80℃冻存备用。

r125株和r86株按照easypurebacteriagenomicdnakit试剂盒的方法提取相应的基因组dna,-80℃冻存备用。

2.2反应液的配置和退火温度的优化

按照2×transtaq-tpcrsupermix试剂盒推荐的的50μl体系进行扩增,其中2×pcrmastermix扩增反应液25μl、引物r2f/r2r(10μm)分别为1.0μl、提取的基因组dna模板为1.0μl、补充灭菌去离子水至终体积50μl,混匀后进行pcr扩增。

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5min后进入循环,94℃变性30s、△t(52℃-62℃)退火30s、72℃延伸45s,30个循环结束后,72℃终延伸10min,反应结束后按照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t(52℃-62℃)表示退火温度在此区间进行优化,经优化后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

结果可见(图1),当模板仅加入r125株时,出现大小为548bp的条带(第1泳道);当模板仅加入r86株时,出现大小为548bp的条带(第2泳道),常规琼脂糖电泳肉眼无法区分。

2.3特异性试验

将优化后的pcr体系和扩增条件,对dev、mdpv、ducv、gpv以及灭菌去离子水对照进行扩增,均未见扩增条带,结果见图1,dev(第3泳道)、mdpv(第4泳道)、ducv(第5泳道)、gpv(第6泳道)和灭菌去离子水(第7泳道),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对常见水禽病原均无交叉反应。

2.4酶切鉴定

将pcr产物利用flycutecorv酶进行酶切鉴定,酶切体系为20μl体系:其中10×flycutbuffer2μl、flycutecorv酶2μl、pcr产物10μl,补充灭菌去离子水至终体积20μl。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37℃水浴反应15min。结果可见图2,r86株产物有两条,大小分别为442bp和106bp(第2泳道);r125株酶切产物大小不变,仍然是548bp(第1泳道)。说明2型鸭疫里默氏菌r125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鸭疫里默氏菌r86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

2.5细菌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鸭疫里默氏菌r125对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为22mm,判定为敏感;鸭疫里默氏菌r86对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为11mm,判定为耐药。见图3。

3临床应用

对38份临床分离的2型鸭疫里默氏菌,提取相应的核酸dna,利用优化后的方法进行鉴定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将其利用r2f/r2r进行pcr扩增后进行ecorv酶酶切鉴定,结果可见产物大小为548bp有11株,表明这11株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占比28.9%;可见产物大小为442bp和106bp两个片段有27株,表明这27株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占比71.1%。和2.5中的药敏试验进行对照,结果可见经本发明的方法鉴定的27株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经药敏试验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符合率为100%;经本发明的方法鉴定的,11株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的菌株,经药敏试验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耐药,符合率为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sequencelisting

<11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20>一种鉴定2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

<130>2

<160>2

<170>patentinversion3.3

<210>1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

cgcgtattatttgcgatgcacgaa24

<210>2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2

atccctttgcgaccattgattaat2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