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8235发布日期:2019-10-13 02: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乳酸菌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



背景技术: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乳酸菌可以说是巨噬细胞、nk细胞这些人体免疫细胞的“兴奋剂”,乳酸菌可以激活这些细胞以消灭体内的有害菌和癌细胞,乳酸发酵指糖经无氧酵解而生成乳酸的发酵过程,酿造生产中,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乳酸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为了方便按程度设定参数,所以需要定时取样,目前,都是在发酵罐上设置开口,然后手动取样;

液体取样器在乳酸菌的日常取样观察中得到广泛运用,原有的液体取样器在使用时是将仪器的一端放入乳酸菌溶液中吸取出来然后再进行观察,以这种方式吸取溶液只是对溶液的接触部分进行吸取,并没有办法吸取到混合均匀的溶液,很可能导致最后的测量数据不准确且在吸取溶液时,吸取的溶液会进入仪器内部,而原有的仪器都是整体式的,没有办法完全清理干净仪器内壁粘有的溶液,也会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具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包括溶液筒以及旋合连接在溶液筒一侧的双螺纹密封套,所述溶液筒的另一侧旋合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溶液筒的内部设置有抽动杆,所述抽动杆的另一侧焊接有拉动杆,所述双螺纹密封套的外表面旋合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侧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搅拌棒,所述电机的上方通过螺丝固定有溶液管,且所述溶液管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溶液管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取液口,且所述取液口贯穿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电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线,且所述导线贯穿连接管的内部,所述密封套的内部旋合有一号溶液筒和二号溶液筒,所述一号溶液筒和二号溶液筒的一侧旋合连接所述双螺纹密封套的内部,所述一号溶液筒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槽,所述二号溶液筒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导线和溶液管,所述导线和溶液管都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且所述导线和所述溶液管平行放置并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液筒一侧旋合连接所述密封套,所述溶液筒另一侧旋合连接所述双螺纹密封套,且所述溶液筒由所述一号溶液筒和二号溶液筒卡合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动杆贯穿所述溶液筒的内部,且所述抽动杆的外表面和所述溶液筒的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和卡块的外表面均粘合有橡胶层,且所述卡槽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块的外表面能够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液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一侧旋合连接所述双螺纹密封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双螺纹密封套的另一侧内壁旋合连接所述溶液筒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溶液筒的另一侧外表面旋合连接所述密封套的一侧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动杆和支撑杆的外表面均套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原有的乳酸菌取样器,本实用新型在吸取溶液口加入搅拌装置,使得乳酸菌取样器在吸取溶液的同时,并对溶液进行搅拌,防止了因为部分溶液中乳酸菌过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且将装备溶液的部件设置为可拆卸的部件,在清洗仪器时,可直接将溶液筒拆开清洗,使得清洗的更加干净保证了在下次使用时,测量得数据不会有误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储备溶液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储备溶液拆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储备溶液拆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搅拌棒;2、转动盘;3、取液口;4、电机;5、连接管;6、溶液筒;7、拉动杆;8、抽动杆;9、支撑杆;10、导线;11、溶液管;12、密封套;13、一号溶液筒;14、二号溶液筒;15、双螺纹密封套;16、卡槽;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乳酸菌发酵取样器,包括溶液筒6 以及旋合连接在溶液筒6一侧的双螺纹密封套15,溶液筒6的另一侧旋合有密封套12密封套12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杆9,溶液筒6的内部设置有抽动杆8,抽动杆8的另一侧焊接有拉动杆7,双螺纹密封套15的外表面旋合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机 4,电机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转动盘2的侧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搅拌棒1,电机4 的上方通过螺丝固定有溶液管11,且溶液管11放置于连接管5的内部,溶液管1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取液口3,且取液口3贯穿连接管5的外壁,电机4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线10,且导线10贯穿连接管5的内部,密封套12的内部旋合有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14,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14的一侧旋合连接双螺纹密封套15的内部,一号溶液筒13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槽16,二号溶液筒14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块17。

具体的,电机4的上方设置有导线10和溶液管11,导线10和溶液管11都设置于连接管5的内部,且导线10和溶液管11平行放置并不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导线10放入连接管5 的内部,是为了保护导线10不被腐蚀,同时保护乳酸菌溶液不被侵染,电机4使用时需要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具体的,溶液筒6一侧旋合连接密封套12,溶液筒6另一侧旋合连接双螺纹密封套15,且溶液筒6由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14卡合组成,本实施例中溶液筒6是为可拆卸的部件,且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14卡和后需要密封套12和双螺纹密封套15的旋合密封。

具体的,抽动杆8贯穿溶液筒6的内部,且抽动杆8的外表面和溶液筒6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紧密贴合才能利用压强将乳酸菌溶液吸取上来到溶液筒6当中。

具体的,卡槽16和卡块17的外表面均粘合有橡胶层,且卡槽16的外表面与卡块17的外表面能够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紧密贴合才能使得乳酸菌溶液在溶液筒6当中不会撒漏。

具体的,溶液管11设置于连接管5的内部,连接管5的内壁一侧旋合连接双螺纹密封套15的一侧外表面,双螺纹密封套15的另一侧内壁旋合连接溶液筒6的一侧外表面,溶液筒6的另一侧外表面旋合连接密封套12的一侧内壁,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部件紧密旋合连接保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

具体的,拉动杆7和支撑杆9的外表面均套有防滑套,本实施例中加入防滑套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电机4型号为JB50-D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一只手抓住支撑杆9,另一只手抓住拉动杆7,并将导线10连接外部电源,然后把取液口3所在的一端放入要取样的乳酸菌溶液中,再拉动拉动杆7,带动抽动杆8来回抽动,利用压强将乳酸菌溶液从取液口3 吸入,经过溶液管11吸入溶液筒6当中,在吸入的过程中,由电机4带动转动盘2转动,再由转动盘2带动搅拌棒1将乳酸菌溶液搅拌均匀,使得由取液口3吸入的溶液为均匀混合的溶液,当所有的测量都结束时,可将溶液筒6,进行拆卸,再将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 14分开清洗,洗完后,再通过密封套12和双螺纹密封套15将一号溶液筒13和二号溶液筒 14组合成完整的溶液筒6以方便下次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