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离心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4312发布日期:2020-03-24 15:14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离心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杯。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或血浆检测过程中,往往会采用离心杯进行离心操作,收集细菌或细胞。离心杯在离心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离心操作后,离心杯中的物质会呈细菌(或细胞)沉淀于离心杯底部、上清液位于离心杯上部的状态分布。目前实验室采用的离心杯均为一体式结构,进行离心操作后,由于底部的沉积物离杯口较远,因此难以将沉淀物由离心杯中分离取出,也不利于后续的操作,因为通常较大体积的液体离心后收集到的沉淀物很少,后续操作需转移到离心管或ep管中进行,转移过程较为繁琐、操作困难,且难以转移干净,存在样品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正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可快速取出和转移沉淀物的可拆卸式离心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杯,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两端敞开,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杯盖,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离心管。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管通过一漏斗形连接部与所述杯体连接,所述离心管与所述漏斗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包括侧壁延伸部,所述侧壁延伸部延伸至离心管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管与所述漏斗形连接部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漏斗形连接部入料端连接于所述杯体,出料端连接于所述离心管。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管还配有管盖。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管容量为2ml、15ml或50ml。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式离心杯,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两端敞开,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杯盖,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离心管。该离心杯组装便捷,离心后样品沉淀不在杯体内残留,易于与上清液分离和转移至后工序,节省了分离沉淀的步骤,杯体易于清洗,可重复使用,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性高,样品损失小,大大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和样品提取收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式离心杯,其包括杯体,所述离心管通过一漏斗形连接部与所述杯体连接,漏斗形连接部设置于杯体底部,其出料(收紧端)端连接于离心管,进一步将上清液与沉淀隔离,便于分离和转移沉淀物。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式离心杯,所述杯体包括侧壁延伸部,所述侧壁延伸部延伸至离心管底部。所述侧壁延伸部起到在离心机中支撑离心杯的作用,保证离心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卸式离心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卸式离心杯中离心管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杯体;11-漏斗形连接部;12-侧壁延伸部;2-杯盖;3-离心管;4-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杯,用于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固液分离,所述可拆卸式离心杯如图1所示,其包括杯体1,用于盛装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所述杯体1的两端均为敞开式结构,其顶部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连接有杯盖2,底部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连接有离心管3。

离心操作后,可取下离心管3将其中的沉淀物转移至后续操作,与传统的离心杯相比,简化了提取沉淀物的过程,提高了沉淀物收率,另外,离心后沉淀不在杯体1内残留,便于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1底部具有一漏斗形连接部11,所述漏斗形连接部11顶部与所述杯体1一体成型,为入料端,底部向内收拢,为出料端,所述漏斗形连接部11底部具有内旋螺口,所述离心管3顶端具有与所述螺口适配的螺纹,可与漏斗形连接部11拆卸连接,提高了操作灵活度。

所述杯体1还包括侧壁延伸部12,所述侧壁延伸部12沿远离杯口的方向延伸,延伸至离心管3的底部或超过离心管3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使离心杯在离心机内稳定。

根据离心样样品的量,所述离心管3的容量规格可选用2ml、5ml或50ml,离心管3的下端为半圆弧形结构,所述离心管3还配有适配的管盖4,如图2所示,在未进行离心操作的时候,离心管3顶部盖合有管盖4,防止落入灰尘等异物。

所述可拆卸式离心杯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离心菌液抽提质粒时,将离心管3连接于漏斗形连接部11,将菌液装入离心杯杯体1内,盖上杯盖2,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结束后,取出离心杯,弃去上方液体,旋下下方离心管3,可以直接在离心管3中加入裂解液进行质粒抽提,避免了传统离心方式中在较大离心杯中加入裂解液后再转移液体,从而避免了损失。该可拆卸式离心杯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装置,其操作简单方便,便于进行后续操作,减少损失,大大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和提取得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