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及其在新疆特色辣椒发酵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2517发布日期:2020-12-11 18:5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 6277及其在新疆特色辣椒发酵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快速降解亚硝酸盐,低产生物胺且具有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及其在新疆特色辣椒发酵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酸菌是指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运动性或很少有运动性、厌氧或兼性厌氧、以乳酸作为发酵代谢中主要或唯一产物等一类微生物的总称。乳酸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包括乳杆菌属,乳球菌属,链球菌属,片球菌属等属的菌株。大部分乳酸菌都具有益生功能,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有机酸,具有耐酸和耐盐特性,亚硝酸盐降解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特性以及低产生物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果蔬发酵生产中。

果蔬发酵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生产条件对果蔬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蔬菜的营养和色香味,又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果菜发酵体系实质上是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环境,其中乳酸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筛选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够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能够快速降解亚硝酸盐,且具有低产生物胺的特性,通过微生物强化技术将该菌种应用于新疆特色辣椒发酵生产中,能够抑制发酵辣椒中致病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和生物胺的含量,提高发酵辣椒的食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其特征在于能够高效的降解亚硝酸盐,低产生物胺,并且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种上述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低的新疆特色发酵辣椒。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接种能够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降解亚硝酸盐,低产生物胺的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即可生产出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低的新疆特色发酵辣椒。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为实验室从新疆特色辣椒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7812,保藏日期为2019年5月15日,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分类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该菌株菌落乳白色,圆形,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菌体呈短杆状,0.5-0.6μm×1.2-2.6μ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

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具有快速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亚硝酸盐降解率能够达到94.82%,培养36h,降解率达到100%。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氨基酸脱羧酶为阴性,表明该菌株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生物胺的能力较弱。此外,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具有较强的抑制致病微生物的能力,能够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四种常见致病菌的生长。

将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应用于新疆特色辣椒的发酵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发酵辣椒亚硝酸盐的含量0.81mg/kg,生物胺的含量为4.22mg/kg,降低了发酵辣椒中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接种该菌株的发酵辣椒的总酸含量达到2.54%。

附图说明

图1示发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扫描电镜形态

图2示发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

图3示发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亚硝酸盐降解特性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菌株cicc6277的鉴定

本发明中的的菌株cicc6277是从新疆传统发酵辣椒中分离筛选得到,利用多相鉴定学技术,从表型和基因型水平将该菌种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

1、形态学鉴定

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菌株cicc6277进行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图1)。mrs培养基,37℃培养24h,菌株菌落乳白色,圆形,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菌体呈短杆状,0.5-0.6μm×1.2-2.6μ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

2、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使用api50chl鉴定系统进行菌株cicc6277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cicc6277鉴定为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lactobacillusparacasei),鉴定值为99.1%,t值为0.99,鉴定结果可信。该菌株能够利用d-核糖、甘露醇、七叶灵、水杨苷、山梨醇、d-纤维二糖、d-麦芽糖、d-蔗糖、d-海藻糖、d-龙胆二糖、d-松三糖、d-棉籽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乳糖、d-半乳糖和n-乙酰葡糖胺产酸。

3、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

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乳酸菌的基因组。利用引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对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模板10×pcrbuffer5μl、dntp(2.5mmol/l)4μl、模板2μl、taqdna聚合酶1μl、引物各1μl,补充去离子水至50μl。反应条件:94℃5min,94℃50s,52℃50s,72℃50s,33个循环,72℃7min。

4、序列分析

将所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用blast软件与ncbi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比对,运用mega5.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cicc6277与副干酪乳杆菌处于同一个分支(图2),再结合表型特征,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其16s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为mn315539。

实施例2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特性研究

1、亚硝酸盐降解能力

按照gb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测定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亚硝酸盐降解能力。1%接种量接种到含0.125mg/mlnano2的mrs培养基中,37℃培养36h,亚硝酸盐降解率能够达到100%(图3)。

2、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在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生物胺类物质。筛选氨基酸脱羧酶为阴性的菌株作为发酵剂,会降低果蔬发酵生产中生物胺的含量。氨基酸脱羧酶试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色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均为阴性。

3、抑菌能力

利用滤纸片法测定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对肠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程度。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过夜培养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直径达到22.3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达到13.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达到14.4mm,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直径达到11.3mm。

实施例3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在新疆特色辣椒发酵中的应用

选择新鲜的新疆辣椒,清洗,破碎后,加入3%蔗糖和3%盐,接种1%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约108cfu/ml),30℃恒温发酵7天,即得到发酵辣椒。将未接种乳酸菌的辣椒为对比试验组。按照gb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测定发酵辣椒的亚硝酸盐含量。按照gb/t5009.208-2008:《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使用hplc法对接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发酵辣椒和自然发酵辣椒中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按照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酸碱滴定法测定发酵辣椒的总酸含量。通过构建有机酸分析模型,使用hplc法对接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发酵辣椒和自然发酵辣椒中的有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发酵辣椒测定指标

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用于新疆特色辣椒发酵,所得到的发酵辣椒亚硝酸盐的含量0.81mg/kg,低于对照组亚硝酸盐含量(2.63mg/kg),远远低于国家标准20mg/kg。接种菌株cicc6277的发酵辣椒中生物胺主要为腐胺,其含量为4.22mg/kg,与对照组相比,生物胺含量下降了78.2%。因此接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能够显著降低了发酵蔬菜中残留亚的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解决了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接种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发酵辣椒总酸含量2.54%,高于自然发酵辣椒,并且乳酸、琥珀酸和乙酸的含量菌明显增加,这表明副干酪乳杆菌cicc6277的强化提升了发酵辣椒的品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