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茋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3990发布日期:2020-08-14 16:4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30496.5的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尤其可用于校准,特别是光校准从动(slave)材料,特别是用于光学或光电应用,例如安防应用的液晶,液晶器件或光学或光电薄膜。从动材料,特别是液晶的取向用的光校准方法是一种非常经济和生态的制造方式,因为它几乎不产生任何浪费。因此,市场上存在持续的增长需求以提供进一步的光校准材料,其具有所需应用的高级性能,例如高对比度,良好的校准质量,方位角稳定性或高速取向。因此,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根据通式(i)的化合物:优选其中ar1和ar2彼此独立地为4-40个原子的环系统,其中每一环系包括借助电子共轭(π-π键合)直接与式(i)中所示双键连接的至少一个不饱和度,其中该环系未取代或者被下述单-或多-取代:卤素原子和/或极性基团,例如羟基,硝基,腈,-cf3;或羧基和/或未取代或者被甲基、氟和/或氯单-或多-取代的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环状、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不相邻的-ch2-基独立地可以被选自下述中的基团替代:-o-,-co--co-o-,-o-co-,-nr1'-,-nr1'-co-,-co-nr1'-,-nr1'-co-o-,-o-co-nr1'-,-nr1'-co-nr1'-,-ch=ch-,-c≡c-,-o-co-o-和-si(ch3)2-o-si(ch3)2-,芳族或脂环族基团,其中r1'是氢原子或低级烷基,和/或丙烯酰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氧代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烯丙基,乙烯基氧基和/或烯丙基氧基,其具有1-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优选该环系未取代或者被烷氧基取代;和其中:若x是氢和y是cn,则r1,r2或r3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f3,条件是r1,r2或r3不同时为氢;若x是cn和y是氢;则r1,r2或r3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f3;m是单一共价键或间隔基单元;y1,y2彼此独立地为桥连基团,n为0,1,2或3;优选0,p是氢原子,任选取代的烷基,或可聚合基团。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从动材料”应当指代经与光校准材料接触,则具有建立各向异性能力的任何材料。在光校准材料内和在从动材料内各向异性的性质可以彼此不同。例如,从动材料可显示出对于可见光的光吸收的各向异性和因此可充当偏振器,而光校准材料的各向异性可仅仅与分子取向有关。也可存在例如在共聚物内的可光校准材料的部分,所述部分对校准光不敏感,但因与光敏部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向异性的性能,所述光敏部分经曝露于校准光下则经历光反应。这一材料显示出可光校准材料和从动材料的性能,但应当包括在可光校准材料的含义以内。从动材料可包括可聚合和/或不可聚合的化合物。在本申请范围内,术语“可聚合”和“聚合的”应当分别包括“可交联”和“交联的”的含义。同样,“聚合”应当包括“交联”的含义。优选地,从动材料是一种自组织材料。更优选的是,从动材料为液晶材料,和特别优选的是,从动材料为液晶聚合物材料。在本申请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液晶聚合物(lcp)材料应当是指液晶材料,所述液晶材料包括液晶单体和/或液晶低聚物和/或液晶聚合物和/或交联液晶。在液晶材料包括液晶单体的情况下,典型地在因与光校准材料接触导致lcp材料内产生各向异性之后,这种单体可以被聚合。可通过热处理或者通过曝露于光化光下而引发聚合,所述光化光优选包括紫外光。lcp材料可由单一类型的液晶化合物组成,但也可以是不同的可聚合和/或不可聚合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其中并非所有化合物必须是液晶化合物。进一步地,lcp材料可含有添加剂,例如光引发剂或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荧光和/或非-荧光染料。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含化合物(i)作为可光校准材料的校准层也称为光控分子取向(lcmo)层,不管它是否已经曝露于偏振光下。因此,本文中所使用的lcmo层可以不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能,只要它尚未曝露于校准光,优选偏振光下且在已经曝露于校准光下之后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能即可。典型地,lcmo层可以是施加到基底上的薄层。还可能的是lcmo层厚且足够机械稳定,结果它可在没有额外基底情况下处理。在后一情况下,lcmo层还具有基底的功能。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校准光”应当是指在可光校准材料内可诱导各向异性且至少部分线性或椭圆偏振的光。优选地,在大于5:1的偏振度下,校准光被线性偏振。取决于可光校准材料的光敏性而选择校准光的波长,强度和能量。典型地,波长在uv-a,uv-b和/或uv-c范围内或者在可见光范围内。优选地,校准光包括波长小于450nm的光。更优选的是校准光包括波长小于420nm的光。若校准光被线性偏振,则校准光的偏振平面应当是指由校准光的传播方向和偏振方向定义的平面。在校准光椭圆偏振的情况下,偏振平面应当是指由该光的传播方向和由偏振椭圆的主轴确定的平面。在进一步的方面中,化合物(i)是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聚合物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和/或低聚物和/或枝状体。可通过聚合通式(i)的单体,获得所述聚合物,且它可以是凝胶或网络形式。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含单体、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形式的式(i)的所述化合物的校准层材料。这种校准层材料尤其可用于校准液晶和可聚合的、可二聚化或可交联的液晶材料。在再进一步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具有向列型,近晶型或胆甾型序列的光学元件,例如聚合的、二聚化的或交联的薄膜,和光电元件,例如液晶显示器盒,其包括由含单体、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形式的通式(i)的化合物的材料制成的校准层。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校准层具有不同校准方向的图案,所述图案有利地可通过光校准方法形成。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式(i)的化合物的材料用于制备校准层的用途。要理解,措辞“每一环系包括借助电子共轭(π-π键合)与双键直接相连的至少一个不饱和度”表示每一环系ar1和ar2含有与式(i)中双键直接连接,从而延伸电子共轭的至少一个不饱和键,即双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环系ar1和ar2是选自下述中的碳环或杂环的环基:4-6个原子的单环,或者5或6个原子的两个相邻的单环,或者8、9或10个原子的稠合双环的环系,或者13或14个原子的稠合三环的环系。更优选环系ar1和ar2选自嘧啶,吡啶,亚噻吩基,亚呋喃基,亚菲基,亚萘基,亚联苯基或亚苯基。最优选的ar1是未取代或被被-o-甲基取代的亚苯基,优选地,ar1未取代。进一步最优选的ar2是亚苯基或亚联苯基,优选亚苯基,它未取代或者被以上给出的含义和优选范围内的r1,r2和r3取代。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桥连基团是选自但不限于下述中的基团:单键,-o-,-co-,-co-o-,-o-co-,-nr1’-,-nr1'-co-,-co-nr1'-,-nr1'-co-o-,-o-co-nr1'-,-nr1'-co-nr1'-,-c=c-,-c≡c-,-o-co-o-和-si(ch3)2-o-si(ch3)2-,其中r1'是氢原子或低级烷基,优选单键,-o-,-co-,-coo-,-oco-,-c=c-,-c≡c-.更优选y1和y2是单键,-o-,-co-,-coo-,-oco-,以及最优选y1是-o-,和y2是单键,-o-,-co-,-coo-或-oco-。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m是单键,或是未取代,或者被氰基或卤素单取代或者被卤素多取代的具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优选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更优选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最优选8,9,10或11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残基,和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不相邻的ch2基团可独立地被杂原子或者选自但不限于下述中的基团:-o-,-co--co-o-,-o-co-,-nr1’-,-nr1'-co-,-co-nr1'-,-nr1'-co-o-,-o-co-nr1'-,-nr1'-co-nr1'-,-c=c-,-c≡c-,-o-co-o-和-si(ch3)2-o-si(ch3)2-,优选选自-o-,-co-,-coo-,-oco-,-c=c-,-c≡c-中的基团取代,其中r1'是氢原子或低级烷基。优选地m未取代。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p中的可聚合基团选自未取代或取代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氯丙烯酸酯,2-苯基丙烯酸酯,任选地n-低级烷基取代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2-氯丙烯酰胺,2-苯基丙烯酰胺,乙烯基醚和酯,烯丙基醚和酯,环氧基,碳酸酯,乙缩醛(acetal),苯乙烯和苯乙烯衍生物,例如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等,硅氧烷,硅烷,二胺,酰亚胺单体,酰胺酸单体及其酯,酰胺酰亚胺单体,马来酸和马来酸衍生物,例如,马来酸二正丁酯,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等,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降冰片烯衍生物,富马酸和富马酸衍生物,例如富马酸二正丁酯,富马酸二-(2-乙基己酯)等,脲,聚氨酯或其相应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混合物。更优选在p中的可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醚和酯,环氧基,苯乙烯衍生物,硅氧烷,酰亚胺单体,酰胺酸单体及其相应的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在仍然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ar1是式(ii)的环系:和ar2是式(iia)的环系:其中:c1,c2各自独立地为5-14个原子的非芳族或芳族的,任选取代的碳环或杂环基团,所述基团优选借助桥连基团z1和z2在相对的位置处彼此连接,z1,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优选选自下述中的桥连基团:-ch(oh)-,-o-,-ch2(co)-,-so-,-ch2(so)-,-so2-,-ch2(so2)-,-coo-,-oco-,-cof2-,-cf2co-,-s-co-,-co-s-,-soo-,-oso-,-ch2-ch2-,-o-ch2-,-ch2o-,-ch=ch-,-c≡s-,-sh=ch-coo-,-oco-ch=ch-,-ch=n-,-c(ch3)=n-,-o-co-o-,-n=n-或1-6个碳原子,优选1-3个碳原子的短烷基间隔基,a是0,1,2或3,条件是与双键直接相连的c2是不饱和的且共轭到它之上。术语“借助桥连基团z1和z2在相对的位置处彼此连接”是指5-和6-元环优选在1,3-或1,4-位连接。在其他,例如更高元的环内类似的连接图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优选地,在式(ii)中的c1,c2独立地具有下述含义之一:其中l是卤素,羟基和/或极性基团,例如硝基,氰基或羧基,和/或丙烯酰氧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氧代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烯丙基,烯丙基氧基,和/或未取代,被氟和/或氯,和/或硅烷基,和/或硅氧烷基单-或多-取代的环状,直链或支链烷基残基,其中烷基残基具有1-20个碳原子,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不相邻的-ch2-基团独立地可以被一个基团,优选选自下述中的基团取代:-o-,-co-,-coo-,-oco-,-c=c-,-c≡c-,-si(ch3)2-,-si(ch3)2-o-si(ch3)2-,优选l是甲氧基,u1是0,1,2,3,或4,优选0或1,u2是0,1,2,或3,优选0或1,和u3是0,1,或2,优选0或1,条件是与双键直接相连的c2是不饱和的且共轭到它之上。更优选c1,c2是菲基或亚菲基,联苯基或亚联苯基,萘基或亚萘基,苯基或亚苯基,吡啶或亚吡啶基;优选萘基或亚萘基,苯基或亚苯基,吡啶或亚吡啶基,和更优选是苯基或亚苯基。优选l选自烷氧基,更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优选地,在式(ii)和(iii)中的z1,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选自下述中的桥连基团:-ch(oh)-,-o-,-ch2(co)-,-coo-,-oco-,-cof2-,-cf2co-,-ch2-ch2-,-o-ch2-,-ch2o-,-ch=ch-,-oco-ch=ch-,-ch=n-,-c(ch3)=n-,-o-co-o-,-n=n-,或1-6个碳原子,优选1-3个碳原子的短烷基间隔基。更优选z1,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ch2(co)-,-coo-,-oco-,-ch2-ch2-,-oco-ch=ch-,-n=n-,或1-3个碳原子的短烷基间隔基。式(i)的优选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r1是式(ii)的环系:和ar2是式(iia)的环系:其中:c1,c2各自独立地为5-14个原子的非芳族或芳族的、任选取代的碳环或杂环基团,其优选借助桥连基团z1和z2在相对位置处彼此连接,z1,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优选选自下述中的桥连基团:-ch(oh)-,-o-,-ch2(co)-,-so-,-ch2(so)-,-so2-,-ch2(so2)-,-coo-,-oco-,-cof2-,-cf2co-,-s-co-,-co-s-,-soo-,-oso-,-ch2-ch2-,-o-ch2-,-ch2o-,-ch=ch-,-c≡s-,-sh=ch-coo-,-oco-ch=ch-,-ch=n-,-c(ch3)=n-,-o-co-o-,-n=n-,或1-6个碳原子,优选1-3个碳原子的短烷基间隔基,a是0,1,2或3,优选a是0或1,更优选是0,条件是与双键直接相连的c2是不饱和的且共轭到它之上;或更优选的是式(ia)的化合物,其中:和其中:若x是氢和y是cn,则r1,r2或r3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f3,条件是r1,r2或r3不同时为氢;或优选地,若x是氢和y是cn,则r1是氟,氯,溴或-cf3,以及r2和r3是氢;或r1和r2彼此独立地为氟,氯,溴或-cf3,和r3是氢;或r1,r2或r3同时为氟,氯或溴;或若x是cn和y是氢;则r1是氟,氯,溴或-cf3,以及r2和r3是氢;或r1和r2彼此独立地为氟,氯,溴或-cf3,和r3是氢;或r1,r2或r3同时为氢,氟,氯或溴;m是单键,或者具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优选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更优选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最优选8,9,10或1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残基,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独立地可以被选自下述中的基团取代:-o-,-co-,-coo-,-oco-,-c=c-,-c≡c-;p是氢原子,任选取代的烷基或可聚合基团。因此,更优选地化合物是式(i)的化合物,其中ar1是式(ii)的环系:和ar2是式(iia)的环系:其中:c1,c2各自独立地为苯基或亚苯基;z1,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o-,-ch2(co)-,-coo-,-oco-,-ch2-ch2-,-oco-ch=ch-,-n=n-,或1-3个碳原子的短烷基间隔基;a是0或1,优选0;或最优选的是式(ia)化合物;和其中:若x是氢和y是cn,则r1,r2或r3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f3,条件是r1,r2或r3不同时为氢;或优选地,若x是氢和y是cn,则r1是氟,氯,溴或-cf3,以及r2和r3是氢;或者r1和r2彼此独立地为氟,氯,溴或-cf3,和r3是氢;或者r1,r2或r3同时为氟,氯或溴;或者若x是cn和y是氢;则r1是氟,氯,溴或-cf3,以及r2和r3是氢;或r1和r2彼此独立地为氟,氯,溴或-cf3,和r3是氢;或者r1,r2或r3同时为氢,氟,氯或溴;m是单键,或者具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优选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更优选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最优选8,9,10或1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残基,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独立地可以被选自下述中的基团取代:-o-,-coo-,-oco-,-c=c-;p是氢原子,任选取代的烷基,或选自下述中的可聚合基团: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醚和酯,环氧基,硅氧烷,硅烷,二胺类,酰亚胺单体,酰胺酸单体及其酯,及其混合物,或者它们的相应均聚物和共聚物。除非上下文中另外要求,术语“烷基”包括直链和支链烷基,以及饱和与不饱和基团。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单独或者结合使用的术语“低级烷基”,例如“低级烷氧基”等优选表示具有1-6,优选1-3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饱和烃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丙基和异丙基。在“低级烷氧基”情况下,特别优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异丙氧基。除非上下文中另外要求,术语“脂族”包括直链和支链烷基,以及饱和与不饱和基团。可能的取代基包括烷基,芳基(进而得到芳脂族基团)和环烷基,以及氨基,氰基,环氧基,卤素,羟基,硝基,氧代等。可取代碳原子的可能的杂原子包括氮,氧和硫。在氮的情况下,用诸如烷基,芳基和环烷基之类的基团进一步取代是可能的。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脂环族”优选表示具有3-3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非芳族碳环或杂环的环系,例如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戊烯,环己烷,环己烯,环己二烯,萘烷,四氢呋喃,二噁烷,吡咯烷,哌啶或甾体骨架,例如胆甾醇。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芳族”优选表示引入了5,6,10或14个环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碳环和杂环的芳族基团,例如呋喃,苯,吡啶,嘧啶,萘,菲,亚联苯基,或四氢化萘单元。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亚苯基”优选表示任选取代的1,2-,1,3-或1,4-亚苯基。优选的是亚苯基是或者1,3-或者1,4-亚苯基。特别优选1,4-亚苯基。术语“卤素”表示氯,氟,溴,或碘取代基,优选氯或氟取代基。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极性基团”主要表示诸如羟基,硝基,腈,-cf3或羧基之类的基团。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杂原子”主要表示氧,硫和氮,优选氧和氮,在后一情况下,优选为-nh-形式。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任选取代”主要表示被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羟基,卤素或被以上定义的极性基团取代。关于直链或支链烷基,亚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重复指出的是一些或若干个-ch2-基团可以例如被杂原子,但也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优选这种取代基团并不直接彼此连接。或者优选杂原子,和尤其氧原子并不直接彼此连接。正如本发明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可聚合基团”是指可(任选地与其他共聚单体)进行聚合得到本发明的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的官能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所述官能团拟用于任何特定的聚合物。因此,例如在所指的聚合物骨架中的“酰亚胺单体”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聚合得到聚酰亚胺的实际的单体单元例如是二胺和二酐。类似地,关于“聚氨酯单体”,实际的单体单元是二醇和二异氰酸酯。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容易地制备预整理(prefinished)单体形式的本发明化合物。合适的方法可例如发现于houben-weyl,methodenderorganischenchemie,thieme-verlag,stuttgart。随后这些预整理的单体典型地进行直接聚合,获得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以是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的一部分,所述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可与任何其他单体,官能部分和添加剂一起配制式(i)的化合物。对于直接聚合来说,首先由单独的组分独立地制备单体和(任选地)共聚单体。随后根据任何给定聚合物本身已知的方式,例如在uv辐照或热的影响下或者在自由基或离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物的形成。过二硫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是自由基引发剂的实例。离子催化剂是碱金属-有机化合物,例如苯基锂或萘基锂或路易斯酸,例如bf3,alcl3,sncl3或ticl4。可在溶液,悬浮液,乳液或物质内聚合单体。若与其他共聚单体共聚合,则所得共聚物由在任何前述含义内定义的式(i)衍生的单体单元和可商购或者不可商购的任何其他已知的单体单元组成。经聚合,则可进一步有利的是在达到合适的链长之后,通过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具体试剂,使在链端处存在的可聚合基团封端,终止生长的聚合物链。合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基醚和聚乙烯基酯,聚烯丙基醚和酯,聚苯乙烯类,聚硅氧烷类,聚酰亚胺类,聚酰胺酸类和它们的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马来酸类,聚富马酸类,聚氨酯或其衍生物或其混合物。这些聚合物全部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来制备。因此,例如本文描述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可根据例如在polymer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laboratorymanual(stanleyr.sandler,wolfkaro,joannebonesteel,elim.pearce)和principlesofpolymerization(georgeodian)中描述的方法来制备。因此,在当单体单元带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端基时的情况下,该共聚单体单元可用以下列出的化合物表示。它们中的大多数商购于诸如aldrich,abcr,acros,fluka之类的化学品供应商。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3-磺基丙酯,钾盐,丙烯酸4-羟丁酯,丙烯酸2-溴乙酯,丙烯酸2-氰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异十六烷酯,丙烯酸2-四氢呋喃酯,丙烯酸n,n-二甲基氨乙酯,丙烯酸1h,1h-全氟辛酯,丙烯酸1h,1h-七氟丁酯,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丙烯酸1h,1h,5h-八氟戊酯,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酯,丙烯酸d,l-薄荷酯,丙烯酸β-羧乙酯,丙烯酸1h,1h,11h-二十氟十一烷酯,丙烯酸2-氟乙酯,丙烯酸1h,1h,2h,2h-全氟癸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丙烯酸五氟苯酯,丙烯酸1h,1h,2h,2h-全氟辛酯,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n,n-二乙基氨乙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r)-(+)-α–丙烯酰氧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丙烯酸2,2,3,4,4,4-六氟丁酯,丙烯酸2-氯乙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甲基烯丙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酐,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肉桂酯,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十一烷酯,丙烯酸十三烷酯,丙烯酸2-乙基丁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酰氧基三-正丁基锡,丙烯酸2-正丁氧基乙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羟基-3-氯丙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仲丁酯,n-(3-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氯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氯硅烷,丙烯酸乙烯酯,丙烯酸2,3-二溴丙酯,邻苯二甲酸单-(丙烯酰氧基乙酯),3-丙烯酰氧基丙基-2-n-苯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丙烯酸钾,丙烯酸钠,[2-(丙烯酰氧基)乙基](4-苯甲酰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丙烯酸1h,1h,9h-十六氟壬酯,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环戊酯,丙烯酸全氟辛酯,丙烯酸2-烯丙基氧基乙氧基乙酯,丙烯酸巴豆酯,丙烯酸4-枯基苯酯,丙烯酸2,4,6-三溴苯酯,丙烯酸十六烷酯,丙烯酸炔丙酯,丙烯酸铵,丙烯酸铯,丙烯酸锂,丙烯酸铷,n-(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酰亚胺,马来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丙烯酸2-烯丙基氧基乙酯,丙烯酸烯丙基氧基丙酯,丙烯酸二十二烷酯,丙烯酸1,3-双(4-苯甲酰基-3-羟基苯氧基)-2-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溴-1–萘基氧基)-乙酯,丙烯酸2-(1-溴-2-萘基氧基)-乙酯,丙烯酸对氯苯氧基乙酯,丙烯酸4-氯苯酯,丙烯酸2-氰基乙氧基乙酯,环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二丁锡,丙烯酸n,n-二乙基氨乙酯q-盐,甲磺酸盐,[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酸3,6-二氧杂庚酯,丙烯酸糠酯,丙烯酸2,3-二羟丙酯,丙烯酸己氧基乙酯,丙烯酸3-碘苄酯,丙烯酸d-薄荷酯,丙烯酸l-薄荷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丙烯酸2-n-吗啉基乙酯,丙烯酸α-萘酯,丙烯酸β-萘酯,丙烯酸2-(1-萘基氧基)-乙酯,丙烯酸2-(2-萘基氧基)-乙酯,丙烯酸2-硝基乙酯,丙烯酸对硝基苯酯,丙烯酸壬基苯酯,丙烯酸降冰片酯,丙烯酸2-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五溴苯酯,丙烯酸五氯苯酯,丙烯酸新戊酯,丙烯酸(全氟环己基)甲酯,丙烯酸2-苯基乙酯,丙烯酸苯基丙酯,邻苯二甲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丙烯酸1-哌啶乙酯,丙烯酸银,丙烯酸山梨醇酯,丙烯酸三氯乙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铵甲硫酸盐,丙烯酸3,5,5-三甲基己酯,丙烯酸乙烯基苄酯,丙烯酸2-(正丁基全氟辛磺酰胺基)乙酯,丙烯酸2-(正乙基全氟辛磺酰胺基)乙酯,丙烯酸3-(三氟甲基)苄酯,丙烯酸1h,1h,7h-十二氟庚酯,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新戊酯,丙烯酸1h,1h,3h-六氟丁酯,丙烯酸2-(4-苯甲酰基-3-羟基苯氧基)乙酯,磷酸单丙烯酰氧基乙酯,丙烯酸2,2-二硝基丙酯,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丙烯酸钾半水合物,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甲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三甲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三苯基锡,丙烯酸钠半水合物,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二己内酯2-(丙烯酰氧基)乙酯,二(乙二醇)2-乙基己基醚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酯,4,4-二甲基-2-氧代四氢呋喃-3-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酯,丙烯酸3-(全氟丁基)-2-羟丙酯,丙烯酸3-(全氟己基)-2-羟丙酯,丙烯酸3-(全氟辛基)-2-羟丙酯,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乙酯,丙烯酸3-(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酯,丙烯酸2-(全氟-5-甲基己基)乙酯,丙烯酸2-(全氟-9-甲基辛基)乙酯,丙烯酸2-(全氟-9-甲基癸基)乙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琥珀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丙烯酸七氟-2-丙酯,(3-(脲酰基氧基(allanoyloxy))-5-[4-(苯甲酰基氨基)-2-氧代嘧啶-1(2h)-基]四氢呋喃-2-基,二氢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乙酰乙酸2-(丙烯酰氧基)乙酯,丙烯酸3-(1–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丙烯酸4-叔丁基环己酯,丙烯酸3-(3,5-二氧代-4-氮杂-三环(5.2.1.0(2,6))癸-8-烯-4-基)-ph酯,丙烯酸3-(4-硝基-1,3-二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丙烯酸3-(4,5,6,7-四氯-1,3-二氧代-1,3-2h-异吲哚-2-基)-苯酯,丙烯酸甲基糠酯,rclr35,845-2,丙烯酸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酯,丙烯酸3-(1,3-二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丙烯酸钴,丙烯酸锰,3-丙烯酰氧基丙基-2-n-苯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的双酚"a"缩水甘油基醚,丙烯酸3-(全氟-5-甲基己基)-2-羟丙酯,丙烯酸3-(全氟-7-甲基辛基)-2-羟丙酯,新戊二醇丙烯酸苯甲酸酯,丙烯酸2'-肉桂酰基氧基乙酯,丙烯酸三异丙基甲硅烷酯,uvecrylp36,丙烯酸2-[[(丁基氨基)羰基]氧基]乙酯,丙烯酸1h,1h-全氟-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具有4'(2-(甲基-丙烯酰基-o)乙氧基)二苯甲酮的吖嗪,甲基丙烯酸2-(对硝基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2-苯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h,1h-全氟辛酯,甲基丙烯酸1h,1h-七氟丁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酯,n-(3-磺丙基)-n-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铵甜菜碱,甲基丙烯酸3-氯-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d,l-薄荷酯,甲基丙烯酸1h,1h,11h-全氟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2-氟乙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全氟癸酯,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五氟苄酯,甲基丙烯酸五氟苯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2-溴乙酯,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1,4-环己烷二甲基1,4-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钡,甲基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镁,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锌,甲基丙烯酸糠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烯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炔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2-正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三正丁基锡,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硅烷酯,甲基丙烯酸2-(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氯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硅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钙,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氧基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邻苯二甲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2-二异丙基氨乙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全氟辛酯,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盐酸盐,2-三甲基铵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磺酸盐,甲基丙烯酸三甲苯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酯,甲基丙烯酸2,4,6-三溴苯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2-烯丙基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3-二溴丙酯,甲基丙烯酸肉桂酯,甲基丙烯酸巴豆酯,甲基丙烯酸1h,1h,9h-十六氟壬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2-烯丙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2-(1–吖啶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酯,5-降冰片烯-2-甲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1,3-双(4-苯甲酰基-3-羟基苯氧基)-2-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对氯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枯烯苯酯,甲基丙烯酸二丁锡,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乙酯q-盐,甲磺酸盐,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3-二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3-二甲基丁醇-2-酯,甲基丙烯酸乙基三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叉酯(ethylidenedi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基硫代乙酯,甲基丙烯酸己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1–咪唑酰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碘代苄酯,甲基丙烯酸异氰酸根乙酯,甲基丙烯酸d-薄荷酯,甲基丙烯酸l-薄荷酯,甲基丙烯酸铝,n-(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酰亚胺,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酸酐,4-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马来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2,3-二氢-4h-吡喃,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丁醇-2-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丁烯-2-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4-甲基苯氧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n-吗啉基乙酯,甲基丙烯酸α-萘酯,甲基丙烯酸2-萘酯,甲基丙烯酸2-(1-萘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萘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硝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对硝基苯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五溴苯酯,甲基丙烯酸五氯苯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基丙酯,甲基丙烯酸1-哌啶乙酯,甲基丙烯酸山梨醇酯,甲基丙烯酸2-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溴新戊酯,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甲基丙烯酸1h,1h,7h-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3,5,5-三甲基己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乙烯基苄酯,甲基丙烯酸2-(n-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三氟甲基)苄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酸铅,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糖苷,磷酸双-(2,3-二溴丙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具有4-(2-(甲基-丙烯酰基-o)eto)-m-茴香醛的吖嗪,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3-溴苯基)氨基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n-(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4-异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异氰酸根合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丁基氨基甲酸酯,异氰酸根合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辛基氨基甲酸酯,异氰酸根合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酰胺加合物,异氰酸根合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吡咯烷酮加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钙水合物,2-羟基-4-[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甲基丙烯酰氧基二苯基锑,(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异丙氧基锑酸酯,(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基锗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氧氮杂硅二环十一烷(silatrane),甲基丙烯酰氧基三乙基锗烷,甲基丙烯酸三异丙醇钛,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吡喃酯,己内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硝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2-氧代-1-咪唑烷基)乙酯,四(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2-(甲硫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2-甲基-丙烯酸4-羟基-苯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5-甲基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5-甲基己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7-甲基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7-甲基辛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9-甲基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8-甲基癸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9-蒽基)酯,甲基丙烯酸(9-菲基)甲酯,n-(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甲基丙烯酰氧基)查耳酮,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磺基氧基)乙酯,铵盐,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2-甲基丙烯酸2-(4-(1,3-二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基)-乙酯,2-(2'-甲基丙烯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甲基-丙烯酸3(3,5-二氧代-4-氮杂-三环(5.2.1.0(2,6))癸-8-烯-4-基)苯酯,2-甲基丙烯酸4-(4-硝基-1,3-二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rclr35,715-4,甲基丙烯酸9-蒽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芘基甲酯,2-甲基-丙烯酸3-(1–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2-甲基-丙烯酸3-(4-硝基-1,3-二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苯酯,2-甲基-丙烯酸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酯,2-甲基-丙烯酸4-(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酯,rclr35,836-3,2-甲基-丙烯酸4-乙酰基氨基-苯酯,甲基丙烯酸(l–芘)甲酯,邻苯二甲酸2-羟丙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peg单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丁烯-2-基-1-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基甲硅烷氧基)甲基硅烷,(r)-2-羟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1,1'-双-2-萘醇,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羧酸,甲基丙烯酸异氰酸根合乙酯的六氟异丙基氨基甲酸酯,二环戊烯基-2-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r)-(-)-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己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辛基-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l–萘基)乙酯,甲基丙烯酸(l–萘基)甲酯,o-甲基丙烯酰基hoechst33258,o-(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氨基甲酸酯,4-[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羧酸,4-[4-(甲基丙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羧酸,六氟异丙基氨基甲酸酯-n-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酸2-(4-(4,5-二氢-噁唑-2-基)-苯氧基)-乙酯,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五甲基二甲硅烷氧基)硅烷,二(丙二醇)烯丙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三丙酮氨酰基(triacetoneaminoyl)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1h,1h-全氟-正癸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丁基)-2-羟丙酯,2-甲基-丙烯酸4-(3-苯基-丙烯酰基)-苯酯,2-甲基丙烯酸3-(5-硝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苯酯,n-(2-羟基-3((2-甲基-1–氧代-2-丙烯基)氧基)丙基)-n-(4-甲基苯基)-甘氨酸或其混合物。可根据已知的方法,例如在plast.eng.36(1996),(polyimides,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marceldekkerinc中描述的那些制备本发明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和聚酰亚胺。例如,在溶液内在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例如γ-丁内酯,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制备聚酰胺酸的缩聚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等摩尔量的二酸酐和二胺,也就是说每一酸酐基一个氨基。若期望稳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则对于该目的来说,可添加过量或小于化学计量量的这两种组分之一,或者添加二羧酸单酸酐形式或者单胺形式的单官能化合物。这种单官能化合物的实例是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胺,如此等等。优选在小于100℃的温度下进行该反应。可通过加热,也就是说,通过在除去水的情况下缩合,或者通过与试剂的其他酰亚胺化反应,进行形成聚酰亚胺的聚酰胺酸的环化。当纯粹在热下进行时,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并不总是完全,也就是说,所得聚酰亚胺仍然可能含有一定比例的聚酰胺酸。通常在60-250℃的温度下,但优选在小于200℃下进行酰亚胺化反应。为了在相当较低的温度下实现酰亚胺化,可在该反应混合物内另外地混合有助于除去水的试剂。这种试剂例如是由酸酐,例如乙酸酐,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三氟乙酸酐,和叔胺,例如三乙胺,三甲胺,三丁胺,吡啶,n,n-二甲基苯胺,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等组成的混合物。在该情况下所使用的试剂量优选为至少2当量胺和4当量酸酐/当量待缩合的聚酰胺酸。可在施加到载体上之前或者仅仅在其后进行酰亚胺化反应。后一变体是优选的,特别是当所讨论的聚酰亚胺在常规溶剂内具有差的溶解度时。因此,可以通过使至少一种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通式(iv)的四羧酸酐反应,来获得或者可获得来自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聚酰亚胺(和它们的任何混合物)组中的聚合物材料或低聚物材料,其中g代表二胺基和任选地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其他二胺(如以上给出的):其中:t1代表四价有机基。四价有机基t1优选衍生于脂族,脂环族或芳族四羧酸二酐。脂族或脂环族四羧酸二酐的优选实例是:1,1,4,4-丁烷四羧酸二酐,亚乙基马来酸二酐,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3,5,6-三羧基降冰片基乙酸二酐,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rel-[1s,5r,6r]-3-氧杂双环[3.2.1]辛烷-2,4-二酮-6-螺-3'-(四氢呋喃-2',5'-二酮),4-(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四氢萘-1,2-二羧酸二酐,5-(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羧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1,8-二甲基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和类似物。芳族四羧酸二酐的优选的实例是均苯四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4,4'-氧基二邻苯二甲酸二酐,3,3',4,4'-二苯砜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3,3',4,4'-二甲基二苯基硅烷四羧酸二酐,3,3',4,4'-四联苯基硅烷四羧酸二酐,1,2,3,4-呋喃四羧酸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硫醚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砜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基丙烷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乙二醇双(均苯四酸)二酐,4,4'-(1,4-亚苯基)双(邻苯二甲酸)二酐,4,4'-(1,3-亚苯基)双(邻苯二甲酸)二酐,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二甲酸二酐,4,4'-氧基二(1,4-亚苯基)双(苯二甲酸)二酐,4,4'-亚甲基二(1,4-亚苯基)双(苯二甲酸)二酐,和类似物。更优选,形成四价有机基t1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选自: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5-(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羧酸二酐,4-(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四氢萘-1,2-二羧酸二酐,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二甲酸二酐和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术语“二胺”或“二胺化合物”要理解为表示具有至少两个氨基,即也可具有3个或更多个氨基的化学结构。二胺表示具有1-40个碳原子且优选由下述结构组制成或者选自下述结构组的任选取代的脂族,芳族或脂环族二氨基:苯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联苯胺,二氨基芴或它们的衍生物,条件是所列出的没有携带两个氨基的化合物被视为具有至少一个额外氨基的衍生物且更优选由也可用作共聚单体的下述可商购的氨基化合物制成或者选自其中(供应商的实例:aldrich,abcr,acros,fluka):4-氨基-2,3,5,6-四氟苯甲酸4-氨基-3,5-二碘苯甲酸,3,4-二氨基苯甲酸4-氨基-3-甲基苯甲酸,4-氨基-2-氯苯甲酸4-氨基水杨酸4-氨基苯甲酸4-氨基邻苯二甲酸1-(4-氨基苯基)乙醇4-氨基苄醇4-氨基-3-甲氧基苯甲酸4-氨基苯基乙基甲醇4-氨基-3-硝基苯甲酸4-氨基-3,5-二硝基苯甲酸4-氨基-3,5-二氯苯甲酸4-氨基-3-羟基苯甲酸4-氨基苄醇盐酸盐4-氨基苯甲酸盐酸盐对苯胺碱4-氨基-5-氯-2-甲氧基苯甲酸4-(六氟-2-羟基异丙基)苯胺哌嗪-p-氨基苯甲酸酯4-氨基-3,5-二溴苯甲酸异烟酸酰肼对氨基水杨酸盐4-氨基-3,5-二碘水杨酸4-氨基-2-甲氧基苯甲酸2-[2-(4-氨基苯基)-2-羟基-1-(羟甲基)乙基]异二氢吲哚-1,3-二酮4-氨基-2-硝基苯甲酸2,4-二氨基苯甲酸p-氨基苯甲酸,[3,5-3h]-4-氨基-2-甲氧基苯甲酸l-(+)-苏式-2-氨基-1-(4-氨基苯基)-1,3-丙二醇l-(+)-苏式-2-(n,n-二甲基氨基)-1-(4-氨基苯基)-1,3-丙二醇2-(4-氨基苯基)-3,3,3-三氟-2-羟基丙酸乙酯2-(4-氨基-3-甲基苯基)-3,3,3-三氟-2-羟基丙酸乙酯2-(4-氨基-3-甲氧基苯基)-3,3,3-三氟-2-羟基丙酸乙酯3,4-二氨基苄醇二盐酸盐4-氨基萘-1,8-二羧酸4-氨基-3-氯-5-甲基苯甲酸4-氨基-2,6-二甲基苯甲酸4-氨基-3-氟苯甲酸4-氨基-5-溴-2-甲氧基苯羧酸2,7-二氨基芴4,4'-二氨基八氟联苯3,3'-二氨基对二氨基联苯3,3',5,5'-四甲基对二氨基联苯3,3'-二甲氧基对二氨基联苯o-联甲苯胺3,3'-二硝基对二氨基联苯2-硝基对二氨基联苯3,3'-二羟基对二氨基联苯o-联甲苯胺砜对二氨基联苯,3,3'-二氯对二氨基联苯2,2',5,5'-四氯对二氨基联苯,对二氨基联苯-3,3'-二羧酸4,4'-二氨基-1,1'-联萘4,4'-二氨基二苯基-3,3'-二羟基乙酸二氢乙锭o-联茴香胺2,2'-二氯-5,5'-二甲氧基对二氨基联苯3-甲氧基对二氨基联苯3,3'-二氯对二氨基联苯(二苯基-d6),2,7-二氨基-9-芴酮3,5,3',5'-四溴-联苯-4,4'-二胺2,2'-双(三氟甲基)对二氨基联苯2,2'-二氯[1,1'-联苯基]-4,4'-二胺3,9-二氨基-1,11-二甲基-5,7-二氢-二苯并(a,c)环庚烯-6-酮3,3'-双(三氟甲基)对二氨基联苯二苯并(1,2)噻烯(dithiine)-3,8-二胺3,3'-联甲苯胺-5-磺酸3,3'-二氯对二氨基联苯-d6四甲基对二氨基联苯3,3'-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氨基二苯甲烷,4,4-双-(3-氨基-4-羟基苯基)-戊酸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四溴亚甲基二苯胺2,7-二氨基-9-芴酮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双-(3-氨基-4-氯-苯基)-甲酮双-(3-氨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甲酮3-[3-氨基-5-(三氟甲基)苄基]-5-(三氟甲基)苯胺1,5-二氨基萘或它们的衍生物,再次条件是所列的没有携带两个氨基的化合物被视为具有至少一个额外氨基的衍生物。额外的其他二胺的优选实例是: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亚十烷基二胺,1,11–亚十一烷基二胺,1,12-亚十二烷基二胺,α,α'-二氨基-m-二甲苯,α,α'-二氨基-p-二甲苯,(5-氨基-2,2,4-三甲基环戊基)甲胺,1,2-二氨基环己烷,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1,3-双(甲基氨基)环己烷,4,9-二氧杂十二烷-1,12-二胺,3,5-二氨基苯甲酸甲酯,3,5-二氨基苯甲酸己酯,3,5-二氨基苯甲酸十二烷酯,3,5-二氨基苯甲酸异丙酯,4,4'-亚甲基二苯胺,4,4'-亚乙基二苯胺,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甲烷,3,3',5,5'-四甲基对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1,5-二氨基萘,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2,2'-二甲基联苄,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2,7-二氨基芴,9,9-双(4-氨基苯基)芴,4,4'-亚甲基-双(2-氯苯胺),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4,4'-(1,4-亚苯基亚异丙基)联苯胺,4,4'-(1,3-亚苯基亚异丙基)联苯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3-(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和4,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2,3,5,6,2',3',5',6'-八氟联苯。本发明聚合物的分子量mw为1000至5000000,然而优选5000至2000000,特别有利地10000至1000000。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链由其合成的单体结构嵌段的数量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它通常为2–2000,但特别地3-200。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可进一步含有添加剂,例如含硅烷的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交联剂以供进一步改进聚合物对基底的粘合。硅烷粘合促进剂的实例描述于文献,例如plast.eng.36(1996)(polyimides,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中。上述含环氧基的交联剂优选包括4,4'-亚甲基双(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苯-1,2,4,5-四羧酸1,2:4,5-n,n’-二缩水甘油基二酰亚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n,n-二缩水甘油基环己基胺和类似物。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可含有添加剂,例如光敏剂,光自由基生成剂和/或阳离子光引发剂。这种添加剂的实例是2,2-二甲氧基苯基乙酮,二苯基甲酮和n,n-二甲基苯胺或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混合物,呫吨酮,噻吨酮,irgacuretm184,369,500,651和907(ciba),michler's酮,三芳基锍盐和类似物。本发明的聚合物可作为单一聚合物或者作为与其他聚合物、低聚物、单体、光活性聚合物、光活性低聚物和/或光活性单体的混合物形式使用。因此可改性该层的性能,得到所寻求的性能。例如,可获得诱导的预倾斜角,良好的表面润湿,高的电压保持比,比锚定能等。然后可将本发明的聚合物施加到载体上,和在可能需要的任何酰亚胺化步骤之后,通过用校准光,优选用线性偏振光辐照而交联,也就是说通过环加成含有光反应性基团的它们的侧链而获得,这取决于在取向的优选方向上辐照的光的偏振方向和与校准层接触的液晶的倾斜角。通过空间选择辐照本发明的分子单元,因此可能的情形是,需校准表面的非常特定的区域并提供有确定的倾斜角。与此同时,如此生产的校准层还通过环加成稳定化。可例如通过在旋涂装置内首先制备施加到载体(所述载体任选地用电极涂布,例如是用氧化锡铟(ito)涂布的玻璃板)上的所得聚合物材料的溶液,以便生产厚度为5纳米到2微米的均匀层,从而生产这种校准层。然后,或者任选地在在先的酰亚胺化之后,可使用偏振器和任选地用于生成结构图像的掩模,例如用高压汞蒸汽灯,氙灯或脉冲uv激光器辐照待取向的区域。辐照时间取决于单独的灯的输出且可从数秒变化到数小时。然而也可使用滤光器辐照均匀层,进行光反应,所述滤光器例如仅仅允许适合于交联反应的辐射线透过。可在生产具有至少一层取向层以及未结构化和结构化的光学元件和多层系统的光学或光电器件中使用本发明的这种校准层。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光学或光电器件,它包括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低聚物,枝状体或聚合物;优选交联形式。本发明新的化合物的技术优点是在用于取向可聚合和可移动液晶的若干应用中它们具有高的对比度。另外,高速取向可以是途径(accesses)和良好的方位角稳定性。后一性能对于提供结构化延迟器,例如用于3d的光学薄膜,安全器件,功能性箔,例如阻隔层来说是重要的。随后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它们通过阐述而绝不是限制给出。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在这些实施例上的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定义:lc/ms:液相色谱法/质谱法[m+na]=分子量加钠[m+h]=分子量加质子[m+nh4]=分子量加铵1hnmr=1h核磁共振光谱法dmso-d6=氘化二甲亚砜thf-d8=氘化四氢呋喃300mhz=300兆赫m=多重态d=双重态dd=双重线双重线t=三重线s=单重线(singulet)q=五重线(quintet)br=宽δ=化学位移hcl=氯化氢meoh:甲醇etoac:乙酸乙酯nmp:n-甲基-2-吡咯烷酮thf:四氢呋喃tbme:叔丁基甲醚dmf:n,n-二甲基甲酰胺rt:室温,通常范围为18-28℃[η]:粘度v.t.%:体积百分比mlc7067:是电介质各向异性为10.3,光学各向异性为0.1025和旋转粘度为81m.pa.s的获自merckkga的液晶的混合物。实施例1:制备{4-[(8-羟基辛基)氧基]苯基}乙腈1a将20.0g(150mmol)(4-羟基苯基)乙腈和29.5g(179mmol)8-氯辛-1-醇溶解在40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添加41.5g(300mmol)碳酸钾和5.0g(30mmol)碘化钾,并加热该悬浮液到80℃。在48h之后,将过量碳酸钾过滤掉,并将所得滤液倾倒在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2次。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层并蒸发至干。在sio2柱色谱法上用庚烷/乙酸乙酯:7/3作为洗脱剂纯化粗产物2次,并在40℃下干燥过夜。获得24.5g黄色固体形式的{4-[(8-羟基辛基)氧基]苯基}乙腈(62%产率)。根据实施例1针对化合物1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b,1c,条件是8-氯辛-1-醇分别被6-溴己-1-醇,11-溴十一烷-1-醇替代。根据实施例1针对化合物1c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d,条件是(4-羟基苯基)乙腈被[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腈替代。根据实施例1针对化合物1d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e,条件是11-溴十一烷-1-醇被8-氯辛-1-醇替代。实施例2:制备4-[(8-羟基辛基)氧基]苄醛根据实施例1中描述的工序,由4-羟基苄醛和8-氯辛-1-醇为起始,制备4-[(8-羟基辛基)氧基]苄醛。62%产率。实施例4:制备[3',5'-双(三氟甲基)-1,1'-联苯-4-基]乙腈将0.664g(3.4mmol)(4-溴苯基)乙腈,0.645g(3.4mmol)[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和937mg(6.8mmol)碳酸钾溶解在20ml四氢呋喃和5ml水中。用氩气吹扫该溶液,并添加78mg四(三苯基膦)钯(0)。用氩气吹扫该溶液并加热到80℃。在80℃下12小时之后,冷却该反应混合物到室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2次。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层,并蒸发至干。在sio2柱色谱法上用庚烷/乙酸乙酯3/2作为洗脱剂纯化粗产物2次,并在30℃下干燥过夜。获得实施例4的527mg白色固体。实施例6:制备(2z)-2-{4-[(8-羟基辛基)氧基]苯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2-烯腈6a将来自实施例1a5.0g(19.1mmol),3.5g(19.1mmol)4-(三氟甲基)苄醛溶解在50ml丙-2-醇中。加热该溶液到60℃,并逐滴添加1.9ml(1.9mmol)1m四丁基氢氧化铵在甲醇内的溶液。在60℃下2小时之后,冷却该反应混合物到0℃。过滤掉沉淀,用冷丙-2-醇洗涤并在丙-2-醇内重结晶。获得实施例6a4.7g白色固体(59%产率)。根据实施例6中针对化合物6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6b,6e,6h,6x,6u,6v,6aa,6ab,条件是4-(三氟甲基)苄醛分别被3,5-(三氟甲基)苄醛,3-(三氟甲基)苄醛,4-氟苄醛,苄醛,4-氯苄醛,4-溴苄醛,3,4,5-三氟苄醛,4,6-二氟苄醛替代。根据实施例6中针对化合物6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6j,6k,6l,条件是实施例1a分别被实施例1e,实施例1b,实施例1d替代。根据实施例6中针对化合物6b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6n,条件是实施例1a被实施例1c替代。实施例7:制备(2z)-3-{4-[(8-羟基辛基)氧基]苯基}-2-[4-(三氟甲基)苯基]丙-2-烯腈7a根据实施例6中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2和[(4-三氟甲基)苯基]乙腈为起始,制备实施例7a。76%产率。根据实施例7中针对化合物7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7b,7d,7e,7w,7y,条件是[(4-三氟甲基)苯基]乙腈分别被{[(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腈,实施例4,[(4-氟)苯基]乙腈,[(4-氯)苯基]乙腈,[(4-溴)苯基]乙腈,[(3,4,5-三氟)苯基]乙腈,[(4,6-二氟)苯基]乙腈替代。实施例10:制备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4-(三氟甲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10a将来自实施例6a2.03g(4.9mmol),59mg(0.49m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48g(14.69mmol)三乙胺溶解在40ml四氢呋喃中。冷却该溶液到0℃,并在0℃下在1小时内逐滴添加0.9g(5.8mmol)甲基丙烯酸酐在10ml四氢呋喃内的溶液。在0℃下2小时之后,然后允许加热该反应混合物到室温。在15小时之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倾倒在冰水上。过滤掉沉淀,在30℃下干燥,并在甲醇内用小量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重结晶。获得实施例10a1.4g白色固体(61%产率)。根据实施例10中针对化合物10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0b,10e,10f,10h,10i,10l,10m,10n,10o,10p,10r,10s,10u,10v,10w,10y,10aa,10ab,条件是实施例6a分别被实施例6b,实施例7a,实施例7b,实施例7d,实施例6e,实施例6j,实施例6h,实施例7e,实施例6x,实施例6k,实施例6n,实施例6l,实施例6u,实施例6v,实施例7w,实施例7y,6aa,6ab替代。在下表中给出了化合物的分析数据:实施例11:制备8-(4-{(z)-1-氰基-2-[4-(三氟甲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基聚-2-甲基丙烯酸酯11a将来自实施例10a2.00g(4.1mmol)溶解在10ml脱气的环己酮中。用氩气吹扫该溶液并加热到60℃。逐滴添加20.0mg(0.14mmol)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在2ml环己酮内的溶液。在60℃下36小时之后,冷却该反应混合物到室温,用5ml四氢呋喃稀释,并在200ml冷甲醇内沉淀。过滤掉沉淀,用甲醇洗涤并在30℃下干燥过夜。获得实施例11a1.50g白色固体(75%产率)。根据实施例11中针对化合物11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1b,11e,11f,11h,11i,11l,11m,11n,11o,11p,11r,11s,11u,11v,11w,11y,11aa,11ab,条件是实施例10a分别被实施例10b,实施例10e,实施例10f,实施例10h,实施例10i,实施例10l,实施例10m,实施例10n,实施例10o,实施例10p,实施例10r,实施例10s,实施例10u,实施例10v,实施例10w,实施例10y,实施例10aa,实施例10ab替代。*:在cdcl3内进行的nmr实施例12:制备聚-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共-聚-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98:2之比)将990mg(2.858mmol)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us6,107,427的实施例4)和来自实施例10a28.6mg(0.059mmol)溶解在5.0ml脱气的环己酮中。用氩气吹扫该溶液并加热到60℃。逐滴添加9.0mg(0.055mmol)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在1ml环己酮内的溶液。在60℃下17小时之后,冷却该反应混合物到室温,用5ml四氢呋喃稀释,并在150ml冷甲醇内沉淀。过滤掉沉淀,用甲醇洗涤并在30℃下干燥过夜。获得实施例12的864mg白色固体(85%产率)。尺寸-排阻色谱法(ps-等价物):mw62,700。实施例13:制备聚-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共-聚-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95:5之比)根据针对实施例12描述的工序,由987mg(2.849mmol)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us6,107,427的实施例4)和来自实施例10a73.8mg(0.152mmol)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3。尺寸-排阻色谱法(ps-等价物):mw60,800。实施例14:制备聚-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共-聚-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90:10之比)根据针对实施例12描述的工序,由1000mg(2.887mmol)us6,107,427的实施例4和来自实施例10a156mg(0.321mmol)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4。尺寸-排阻色谱法(ps-等价物),mw53,100。实施例15:制备聚-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共-聚-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90:10之比)根据针对实施例12描述的工序,由来自us6,107,427的实施例41000mg(2.887mmol)和来自实施例10o134mg(0.321mmol)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5。尺寸-排阻色谱法(ps-等价物)mw75,400。实施例16:制备聚-2-甲基丙烯酸6-{4-[(1e)-3-甲氧基-3-氧代丙-1-烯基]苯氧基}己酯-共-聚-2-甲基丙烯酸8-{4-[(z)-1-氰基-2-(4-氟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90:10之比)根据针对实施例12描述的工序,由来自us6,107,427)的实施例41000mg(2.887mmol)和来自实施例10m140mg(0.321mmol)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6。尺寸-排阻色谱法(ps-等价物)mw78,900.实施例17:制备4-[(11-羟基十一烷基)氧基]苄醛17a根据针对实施例2描述的工序,由4-羟基苄醛和11-溴十一烷-1-醇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7a,57%产率。根据针对实施例2描述的工序,由4-羟基-3-甲氧基苄醛和11-溴十一烷-1-醇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7b,97%产率。实施例18:制备(z)-2-(4-氟苯基)-3-[4-(11-羟基十一烷氧基)苯基]丙-2-烯腈根据针对实施例7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17a和[(4-氟)苯基]乙腈为起始,制备实施例18a。实施例20:(z)-2-(4-氟苯基)-3-[4-(11-羟基十一烷氧基)苯基]丙-1-烯腈根据针对实施例7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1a和4-氟苄醛为起始,制备实施例20。实施例21:制备(z)-2-(4-氟苯基)-3-[4-(11-羟基十一烷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2-烯腈根据针对实施例6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17b和[(4-氟)苯基]乙腈为起始,制备实施例21。实施例22:制备3,5-二硝基苯甲酸8-[4-[(z)-2-氰基-2-(4-氟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22a将3290mg(14.2mmol)3,5-二硝基苯甲酰氯溶解在30ml甲苯和2滴dmf中。缓慢地添加来自实施例19b5000mg(13.6mmol),160mg(1.3m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3240mg(41.0mmol)吡啶在10ml甲苯内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该混合物96小时。然后加热该溶液到80℃并添加10mlmeoh。在室温下搅拌该悬浮液1小时并在0℃下搅拌1小时。过滤掉沉淀。将该固体分散在40mlmeoh和10mlhci1n的混合物内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掉该悬浮液,用冷meoh洗涤若干次,并在高真空下干燥12小时,得到9600mg(71%)实施例22a。根据针对实施例22a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20为起始,制备实施例22b。根据针对实施例22a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18a为起始,制备实施例22c。根据针对实施例22a描述的工序,由实施例21为起始,制备实施例22f。实施例23:制备3,5-二氨基苯甲酸8-[4-[(z)-2-氰基-2-(4-氟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辛酯23a将4.8g(5.55mmol)实施例22a溶解在63mldmf和7ml水的混合物中。添加13.8g(51.3mmol)六水合氯化铁。在30分钟内分步添加5.58g(85.5mmol)锌粉。允许该混合物反应2小时。然后在乙酸乙酯和水之间分配该反应混合物并过滤。用水反复洗涤有机相,在硫酸钠上干燥,过滤并通过旋转蒸发浓缩。使用甲苯:乙酸乙酯(1:3)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过滤滤液,和产率为实施例23a3.56g(99%)白色粉末。根据实施例23针对化合物23a描述的方法,制备化合物23b,23c,23f,条件是实施例22a分别被实施例22b,实施例22c,实施例22f替代。实施例24:制备paa1将469mg(2.4mmol)1,2,3,4-环丁烷四羧酸加入到1200mg(2.4mmol)实施例23a产物在6.6gnmp内的溶液中。然后在0℃下进行搅拌2小时。随后允许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1小时。用4.4mlnmp稀释该聚合物混合物并在150ml水中沉淀,在40℃下真空干燥之后,得到1700mg白色粉末形式的paa-1,η=0.38dl/g。实施例25:制备paa-2至paa-7类似于制备paa-1(实施例24),由二胺(参见下表)与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1,2:3,4-二酐制备paa-2至paa-7。在下表中给出了分析数据。二胺聚酰胺酸粘度(dl/g)实施例23apaa-40.52实施例23bpaa-20.38实施例23cpaa-30.37实施例23fpaa-70.42实施例26:制备液晶可光聚合的单体配方s2使用茴香醚作为溶剂,制备29.1wt%lcm1,0.3wt%光引发剂,获自cibasc的irgacuretm369,0.3wt%tinuvine123和0.3wt%bht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该溶液30分钟并在0.20μmptfehi-cap上过滤。实施例27:作为光校准材料施加在环戊酮中制备2wt%光反应性聚合物材料的溶液s1。在室温下搅拌该溶液30分钟,并在0.20μmptfehi-cap上过滤。在玻璃基底上在2000rpm下旋涂该溶液,然后在180℃下干燥5分钟。随后用来自汞高压灯的偏振uva光辐照基底,辐照方向垂直于基底表面。对于偏振来说,使用moxtec偏振器。使用moxtec偏振器,偏振的uva的曝光能从0.2变化到250mj.cm-2。在用线性偏振光曝光的基底上,在800rpm下旋涂配方s2(实施例26),然后在50℃下干燥30秒。随后用氮气氛围吹扫所得基底30秒,然后在氮气氛围下,用1j.cm-2的各向同性uv光曝光。将所制备的器件置于具有交叉偏振器的莱茨显微镜下,并通过与该显微镜相连的光电倍增管,在透明(clear)和暗态下独立地测量光强度,并输送该结果到数字电压计上。根据下述方程式计算对比度比值:对比度=[i45-ioffset]/[i0°-ioffset],其中:i0°(v)是最小光强度,即暗态i45°(v)是最大光强度,即透明状态ioffset(v)是在没有涂布s2溶液的情况下测量的光强度针对每一化合物,测量获得良好校准(对比度>800)所需的最小能量。测量在该特定能量下的对比度。下表概述了来自实施例11a,实施例11b,实施例11f,实施例11m,实施例11n,实施例11o,实施例11p,实施例11u,实施例11v,实施例11w,实施例11y,实施例11i,实施例11s的光反应性聚合物获得的结果。来自实施例用于取向的emin(mj.cm2)采用emin的对比度11o1.6180011n1.6260011u<0.6431011v<0.6119011w1340011y190011f12110011b8222011a1.3320011r8230011i4120011m0.6160011s8140011p1.6130011aa1148011ab1.61470实施例28:对于150mj.cm-2的偏振uva的曝光能量来说,测量来自实施例11o,实施例11n,实施例11f,实施例11e,实施例11m的在实施例27中制备的器件的高对比度,并列于下表中。来自实施例对比度11o550011n860011f780011e600011m5000实施例29:方位角稳定性说明了在光校准材料上用线性偏振的uv光施加的第一曝光e1和随后根据第一辐照方向在45°下旋转样品之后,用具有e2=e1的这一相同光曝光的稳定性。在0和45°下的两次曝光的方法确定了通过施加变化的能量,lpp取向的稳定性,若在另一平面角下进行补充曝光的话。使用环戊酮作为溶剂,制备2wt%由光反应性聚合物配方制造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该溶液30分钟,并在0.20μmptfehi-cap上过滤。在玻璃基底上在2000rpm下旋涂该溶液,然后在180℃下干燥5分钟。随后用来自汞高压灯的偏振uva光辐照该基底,辐照方向垂直于基底表面。对于偏振来说,使用moxtec偏振器。使用moxtec偏振器,偏振的uva光的曝光能为128mj.cm-2。然后在移动段辅助下,由起始位置旋转样品45°。掩蔽第一曝光区,保持在0°下进行的参考曝光结果。用能量为128mj.cm-2的这一相同的偏振uva光辐照其余基底。在用线性偏振光曝光的基底上在800rpm下旋涂配方s2(实施例26),然后在50℃下干燥30秒。随后用氮气氛围吹扫所得基底30秒,然后在氮气氛围下用1j.cm-2各向同性的uv光曝光。在旋转段上,将所制备的器件置于偏振显微镜下,并将用e1曝光的第一区的暗态定义为参考(0°)位置。接下来将样品移动到用e1(0°)+e2(45°)曝光的区,当e2=e1时。在旋转段辅助下发现暗态位置。测量参考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即方位角的偏差,并在下表中针对下述光反应性聚合物报道。若方位角的偏差低于6°,则方位角的稳定性定义为非常好。若方位角的偏差介于7°至15°,则方位角的稳定性定义为好。若方位角的偏差介于16°至20°,则方位角的稳定性定义为中等。若方位角的偏差高于21°,则方位角的稳定性定义为差。在下表中概述了结果。来自实施例方位角稳定性11o非常好11b非常好11a非常好11e中等11r非常好11i非常好11m非常好11n好11l非常好11s非常好11w好11y好11aa非常好11ab非常好实施例30:对于ips模型来说,采用paa-1(实施例24)作为光校准材料制备液晶单元1,其中通过光反应性聚酰胺酸paa-1,校准该液晶,并在两个平面电极之间在单元间隙的每一侧上施加电场。通过在nmp内混合固体聚酰胺酸paa-1,并彻底搅拌,直到固体聚酰胺酸paa-1溶解,制备4.0%聚酰胺酸paa-1溶液,并添加第二溶剂丁基纤维素(bc),和彻底搅拌整个组合物,获得最终溶液。nmp和丁基纤维素之间的溶剂比为1:1。在两个ito涂布的玻璃基底上,在1700rpm的旋转速度下旋涂上述聚合物溶液30秒。在旋涂之后,对基底进行烘烤工序,上述烘烤工序由在130℃下预烘烤1.5分钟和在200℃的温度下后烘烤40分钟组成。所得层厚为约70nm。曝光这一基底,以便在线性偏振的uv光(lpuv)的方向和电极条的方向之间的角度为78°。相对于基底表面的法向,lpuv的入射角为0°。偏振面在由基底法向和光的传播方向跨越(span)的平面内。所施加的曝光剂量为500mj/cm2。在lpuv曝光之后,用2个基底组装单元,曝光的聚合物层面向该单元的内侧。相对于彼此调节基底,使得诱导的校准方向彼此平行(对应于反平行,即180°,在通过擦拭工序校准的情况下擦拭的构造)。用液晶mlc7067(merckkga)毛细填充该单元。之后,在约92℃下任选地退火该单元10分钟,并缓慢地冷却到室温。在该单元热退火之后,在该单元内的液晶显示出非常确定和均匀的平面取向。实施例31:与实施例30一样,采用paa-1,paa-2,paa-3,paa-4,paa-7制备单元。通过将该单元置于两个交叉的偏振器之间,检测在该单元内的液晶校准质量,并调节以获得暗态。若暗态没有显示出缺陷和液晶非常好地取向,则校准质量定义为非常好。若因该单元的一些区域内液晶轻微的不均匀取向导致暗态具有光泄露,则校准质量定义为中等。若液晶没有取向且不存在暗态,则校准质量定义为差。在nb模式(交叉偏振器)下,使用白光源测量该单元的对比度。旋转偏振器,直到测量到最小透射tmin,然后在平行偏振器之间测定最大透射tmax。对比度比值=tmax/tmin该结果显示出对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单元来说的高对比度值。在下表中概述了结果。化合物校准质量对比度比值paa-1非常好1750-1850paa-2非常好1750-1850paa-3非常好1650-1750paa-4非常好1750-1850paa-7非常好1600-1700实施例32:作为光校准材料施加与实施例27一样制备校准层,所不同的是使用来自实施例12-实施例17的材料,和随后用偏振uvb和uva辐照基底。针对每一化合物,测定在lcp薄膜内没有缺陷的情况下,获得良好校准质量所需的最小能量。还与实施例29一样,测量方位稳定性。在下表中给出了结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