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6102发布日期:2020-10-13 09: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每克菌剂中活菌含量≥1×108cfu,所述生防菌剂的活性成分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短小芽孢杆菌中的两种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短小芽孢杆菌中两菌种复合,其菌落形成有效活菌数(cfu)比例为(2.0-5.0):(2.3-6.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青枯病菌为受试菌,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放线菌等用划线法转接到对应的lb平板中,于30-35℃培养20-25h;将活化好的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0-35℃、160-180r/min条件下培养14-16h制备种子悬液;

b.取青枯病菌60-70μl均匀涂布在平板上并静置30-40min,将直径6mm的无菌滤纸片贴至涂菌后的平板,各取拮抗菌组合菌液4-5μl滴至滤纸片上,于30℃培养24h,根据拮抗效果选取两种菌株进行复配;

c.将干燥、过筛后的载体与两种菌株的种子悬液以10-20ml:200-300g的比例充分混合,以氯化钠5wt%、蔗糖2.5wt%和柠檬酸1.25wt%作为保护剂,常温培养36-48h,待ph<4后干燥,干燥温度为45-60℃,即得所述生防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豆粉、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一种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生防菌剂,每克菌剂中活菌含量≥1×108cfu,所述生防菌剂的活性成分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短小芽孢杆菌中的两种复合而成。本发明生防菌剂可提高植株部分防御酶活性,影响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增强植株对青枯病的系统抗性,生防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毛露甜;刘洁琼;林晓霖;麦景;邹超群;黄晓珊;周星宇;王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