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毒莠定固渣的资源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79221发布日期:2020-11-10 17:3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毒莠定固渣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毒莠定,又称氨氯吡啶酸,化学名称为4-氨基-3,5,6-三氯吡啶甲酸,是一种内吸性吡啶类除草剂,因其有应用范围广、毒性低、选择性高、用量少,在植物体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小、残留周期短等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于如何将毒莠定生产废渣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文献与专利报道较少。专利cn104649965、cn107474013和cn111285800a中针对毒莠定废渣做了资源化处理,均是将其转化为3,4,5,6-四氯吡啶甲酸,便于进一步生产毒莠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毒莠定生产废渣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包含式(i)、式(ii)和式(iii)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莠定固渣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将毒莠定固渣最终转化为市场价值较高的2,3,5-三氯吡啶,所述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毒莠定固渣进行脱羧反应,过滤,取滤液,析出固体;

b)将步骤a)所得固体依次进行重氮化、氯化反应,析出固体,过滤,取滤饼,分离得到2,3,4,5-四氯吡啶;

c)将步骤b)所得2,3,4,5-四氯吡啶进行脱氯反应,得2,3,5-三氯吡啶和/或2,5-二氯吡啶。

前述毒莠定固渣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所述有机物含有氨基取代的吡啶酸或其盐。

前述有机物包括式(i)、式(ii)和式(iii)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前述有机物在毒莠定固渣中的质量占比为30wt%~100wt%。

毒莠定合成工艺多以3,4,5,6-四氯氰基吡啶为原料,先后经氨解反应和酸化处理后,得到毒莠定粗品。在氨解反应中会产生杂质,杂质的最终去向为毒莠定固渣,本发明对毒莠定固渣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其中有机物成分相对复杂,主要包括式(i)、式(ii)和式(iii)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对有机物绝对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有机物在固渣中的质量占比大于或等于30wt%。

毒莠定固渣中有机物成分主要为含有氨基取代的吡啶酸或其盐,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有机物成分难以与无机物彻底分离,发明人将固渣中有机物成分进行脱羧反应,变为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成分,从而将有机物与无机物彻底分离。

前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在溶剂参与下,将毒莠定固渣、氧化铜与盐酸混合发生脱羧反应,得反应液;

a2)步骤a1)所得反应液经过滤得第一滤饼和第一滤液;

a3)步骤a2)所得第一滤液在水中析晶,经过滤、水洗得第二滤饼和第二滤液;

a4)步骤a3)所得第二滤饼经干燥得脱羧混合物。

发明人尝试利用高温脱羧方式(220-230℃)处理毒莠定固渣,效果较差;尝试采用溶剂催化脱羧,其中,催化剂为氧化铜。

前述步骤a1)的脱羧反应在100-120℃进行;

前述氧化铜用量为毒莠定固渣质量的0.1~1wt%,优选0.5wt%;

前述步骤a1)的溶剂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前述步骤a1)的溶剂溶剂与毒莠定固渣的质量比为2~4:1,优选3:1。

前述步骤a)所得固体(即脱羧产物)主要成分包括式(i-1)、式(ii-1)和式(iii-1)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b)中,重氮化、氯化反应采用的试剂为浓盐酸和亚硝酸钠水溶液。

前述步骤b)中,浓盐酸用量过少,反应体系易呈浆状,难于搅拌;用量过多,原料成本增加,因此,浓盐酸用量与步骤a)所得固体的质量比为7~15:1,优选10:1。

所述步骤b)中,反应体系温度为40~70℃,优选50~60℃。

毒莠定固渣中有机物成分主要包括式(i)、式(ii)和式(iii)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经步骤a)生成对应的脱羧产物,脱羧产物经步骤b)重氮化、氯化反应得到反应液,反应液包含式(iv)化合物及其他杂质。其中,所述其他杂质包括羟基氯代吡啶类杂质,例如,式(v)结构式化合物。

所述步骤b)中,将步骤a)所得固体依次进行重氮化、氯化反应,加水析出固体,过滤取滤饼,滤饼加水,蒸馏分离得2,3,4,5-四氯吡啶;或,

将步骤a)所得固体依次进行重氮化、氯化反应,降温析出固体,过滤取滤饼,滤饼与氯化亚砜混合发生氯化反应,蒸馏分离除去氯化亚砜,加水分相得2,3,4,5-四氯吡啶。

前述步骤b)中滤饼与氯化亚砜混合发生氯化反应是在少量n,n-二甲基甲酰胺参与下进行,其中,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滤饼质量的20wt%~40wt%,优选30wt%;所述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

前述氯化反应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蒸馏,除去多余氯化亚砜,蒸馏残液加入水中分相,收集有机相,即得式(iv)化合物2,3,4,5-四氯吡啶。

所述步骤c)包括在有机溶剂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使用锌粉还原步骤b)所得2,3,4,5-四氯吡啶得到2,3,5-三氯吡啶的步骤。

前述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腈,优选甲醇。

前述有机溶剂与2,3,4,5-四氯吡啶的质量比为2至10比1,优选4至6比1。

前述有机溶剂与2,3,4,5-四氯吡啶的质量比为4比1。

前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5至2.5比1,优选1至1.5比1。

前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

前述锌粉与2,3,4,5-四氯吡啶的摩尔比为0.5至4比1,优选1.2至1.5比1。

前述锌粉与2,3,4,5-四氯吡啶的摩尔比为1.5比1。

发明人在前述还原步骤中还加入了氯化铵,并对氯化铵的用量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氯化铵与原料2,3,4,5-四氯吡啶的摩尔比在0到5比1时,所得2,3,5-三氯吡啶的hplc纯度无明显变化。

前述还原步骤还包括对反应时间进行筛选,筛选出工业化应用价值最优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为2h后结果逐渐趋于稳定,虽然后续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原料2,3,4,5-四氯吡啶的进一步转化和目标产物2,3,5-三氯吡啶的进一步生成,但从生产效率上来讲,并非工业化价值最优的选择。因此综合分析,反应时间以2h为最优。

前述还原步骤还包括保温过滤得第一滤饼和第一滤液的后处理步骤。其中,保温过滤是指保温热过滤(40-80℃),所得第一滤饼为锌粉和氯化锌,所得第一滤液需进一步后处理以得到目标2,3,5-三氯吡啶。

前述保温过滤中第一滤液经降温析晶、过滤和盐酸洗涤后得第二滤饼和第二滤液。其中,降温析晶步骤的温度取0-5℃为佳,所得晶体经过滤和少量盐酸洗涤后得到第二滤饼,即高纯度的目标产物2,3,5-三氯吡啶。第二滤液则可循环套用,作为还原步骤中的混合溶剂加以应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化应用价值最大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莠定固渣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毒莠定固渣进行脱羧反应,过滤,取滤液,析出固体;b)将步骤a)所得固体依次进行重氮化、氯化反应,析出固体,过滤,取滤饼,分离得到2,3,4,5-四氯吡啶;c)将步骤b)所得2,3,4,5-四氯吡啶进行脱氯反应,得2,3,5-三氯吡啶和/或2,5-二氯吡啶。本发明采用脱羧反应、重氮化反应、氯化反应、脱氯反应的步骤对毒莠定固渣进行处理,将毒莠定固渣转化为得到市场需求前景良好和经济价值较高的2,3,5-三氯吡啶产品,实现了毒莠定固渣的进一步高效利用。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针对毒莠定废渣进行资源化,所用毒莠定废渣原料的组成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其中,有机物成分包括了式(i)、式(ii)和式(iii)结构式化合物或其盐。

实施例1

向50l反应釜中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30kg,再加入毒莠定废渣10kg(其中化合物i占554g,化合物ii占610g,化合物iii占4210g),取氧化铜50g加入到四口瓶中,开启机械搅拌和加热。混合体系温升至100℃时,保持搅拌,开始滴加37wt%浓盐酸5kg,控制温度在100-110℃,滴加过程伴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盐酸滴加完毕后,将混合体系保持在105-110℃,继续搅拌反应2h。反应完毕,取样进行hplc检测(监控原料是否转化完全),反应完毕。

将反应体系进行保温热过滤(50-60℃),滤饼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500g进行淋洗,滤饼为白色晶体状,重量5kg。

收集滤液,将滤液加入90kg水中进行析晶,有大量的白色固体析出,搅拌1h后过滤,滤饼用水进行淋洗,随后将滤饼于50-60℃干燥8h,得到5.3kg白色固体,即脱羧产物(包含式i-1、式ii-1和式iii-1结构式化合物),经hplc检测,脱羧产物中式iii-1结构式化合物相对含量为96%。所得滤液进行减压蒸馏除去水分,所得水分用于第二批次的析晶过程,所得溶剂直接进行第二批次的反应(同时在第二批次的反应时不需要加氧化铜)。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所得脱羧产品3kg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7wt%浓盐酸30kg,开启升温和搅拌,保持体系温度50-60℃,开始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5.28kg(含亚硝酸钠1.58kg)。滴加过程伴有气体产生,滴加过程控制体系温度在55-65℃。滴加结束后,保持体系温度在55-65℃继续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25℃,过滤,用少量水淋洗滤饼,滤饼置于70℃真空环境下烘干8h,得烘干产品2.9kg,经hplc检测,烘干产品中,2,3,4,5-四氯吡啶相对含量为60%,2-羟基-3,4,5-三氯吡啶相对含量为40%。

实施例3

将实施例2所得烘干产品1k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氯化亚砜20kg,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0.3kg,开始升温和搅拌,反应体系在70-80℃反应,hplc监测2-羟基-3,4,5-三氯吡啶含量小于1%时结束氯化反应。

加热蒸馏出氯化亚砜,反应釜内剩余残液加入到5kg冰水冷却,静置分相,收集下层有机相,得2,3,4,5-四氯吡啶产品1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所得2,3,4,5-四氯吡啶产品2k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醇8kg、锌粉0.906kg、氯化铵1.5kg和水8kg,开始升温和搅拌,反应体系在70-80℃反应,hplc监测2,3,4,5-四氯吡啶含量小于1%时结束脱氯反应。

将反应液保温热过滤,滤饼主要为锌粉和氯化锌。滤液收集,降温冷却至0-5℃结晶,再过滤,滤饼为2,3,5-三氯吡啶和2,5-二氯吡啶的混合物,用少量盐酸洗涤得2,3,5-三氯吡啶1.4kg,经hplc检测,纯度大于98%。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所得脱羧产品3kg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7wt%浓盐酸30kg,开启升温和搅拌,保持体系温度50-60℃,开始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5.28kg(含亚硝酸钠1.58kg)。滴加过程伴有气体产生,滴加过程控制体系温度在55-65℃。滴加结束后,保持体系温度在55-65℃继续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水30kg,产生大量白色固体,过滤,用少量水淋洗滤饼,滤液经浓缩后可回用。

取滤饼,加入15kg水后进行蒸馏,馏出液为2,3,4,5-四氯吡啶和水的混合物,蒸馏残液为2-羟基-3,4,5-三氯吡啶和水的混合物。将2,3,4,5-四氯吡啶和水的混合物冷却至5℃析出2,3,4,5-四氯吡啶固体,经分离可得2,3,4,5-四氯吡啶1.4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

实施例6

向1000ml四口瓶中加入实施例3所得2,3,4,5-四氯吡啶(50g,0.231mol),加入溶剂(溶剂组成:甲醇200g和水200g),搅拌混合。随后加入锌粉(22.6g,0.346mol)和氯化铵(37.1g,0.693mol),升温加热至72℃,维持此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2h,取样进行hplc检测,检测结果:2,3,5-三氯吡啶为82.25%,2,5-二氯吡啶为13.42%,2,3,4,5-四氯吡啶为4.33%。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保温热过滤,得滤饼和滤液。滤饼为锌粉和氯化锌。对滤液进行后处理,先滤液降温至0-5℃析晶2h,所得固体为2.3.5-三氯吡啶和2.5-二氯吡啶的混合物,过滤并用少量盐酸洗涤,得滤饼,即2,3,5-三氯吡啶37.9g,hplc纯度98%,基于2,3,4,5-四氯吡啶的摩尔收率为90%。

实施例7-10

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法,对锌粉用量进行筛选,结果如下表1所示,以锌粉用量为2,3,4,5-四氯吡啶的1.5倍当量时为最优。

表1

实施例11

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法,对反应温度进行筛选,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2

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法,对溶剂种类进行筛选,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13-14

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法,对溶剂组成进行筛选,结果如下表4所示。有机有溶剂用量过少,会出现分层现象;有机溶剂用量增加,即2,3,4,5-四氯吡啶与甲醇质量比为1:6时,虽然2,3,5-三氯吡啶hplc相对含量高1.49%,但实际在进行降温析晶步骤中,产品2,3,5-三氯吡啶的析出率有所降低,导致收率反而下降。

表4

实施例15-17

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法,对反应时间进行筛选,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