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7332发布日期:2021-04-06 12:2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9619318u”公开了一种无人全自动调酒杯,包括气缸连接板,所述气缸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摆动杆固定座,且摆动杆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安装有法兰连接盘,所述气缸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顶端设置有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底端安装有调酒杯固定板,所述摆动杆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过滤杯盖摆臂,且摆动杆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密封杯盖摆臂,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无人全自动调酒杯,采用机器代替人工,解决了人工现调酒水饮料实体店营业上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问题,酒水饮料配比标准化,制作效率也比人工高,节约成本。

上述的一种无人全自动调酒杯,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是气缸等部件裸露在外部没有防护起来且不美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包括:

摇杯外壳体、杯体、第一杯盖、第一气缸机构、第二杯盖、第二气缸机构以及连接支架;

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摇杯外壳体的左端,所述第一气缸机构、所述第二气缸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摇杯外壳体内,所述第一杯盖可动地在所述第一气缸机构的上端并选择性地盖合所述杯体,所述第二杯盖可动地在所述第二气缸机构的上端并选择性地盖合所述杯体;

所述连接支架的左端与所述摇杯外壳体右端并与机器人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摇杯外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底座板,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左半壳、第一右半壳以及第一中间板,所述第一左半壳、所述第一右半壳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一中间板连接,所述底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座板的左端设置有凸出板,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凸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左半壳的左端、所述第一右半壳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半壳内,所述第二气缸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半壳内,所述第一中间板设置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中间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大致呈u型并用于支撑所述杯体,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左半壳包括第一左侧弧形板和第一左侧连接板,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杯体与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之间,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中间板之间;

所述第一右半壳包括第一右侧弧形板和第一右侧连接板,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杯体与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之间,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中间板之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左半壳对应的第二左半壳、与所述第一右半壳对应的第二右半壳以及与所述第一中间板对应的第二中间板,所述第二中间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支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中间板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左半壳包括与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对应的第二左侧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对应的第二左侧连接板;

所述第二右半壳包括与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对应的第二右侧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对应的第二右侧连接板。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左半壳对应的左侧盖板、与所述第一右半壳对应的右侧盖板、以及所述第一中间板对应的第一中间盖板,所述左侧盖板上设置有左过孔,所述右侧盖板上设置有右过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气缸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半壳内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下端的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上端的第一铰接件、以及支撑所述第一铰接件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上端连接第一杯盖,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左过孔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左侧盖板连接;

所述第二气缸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半壳内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下端的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端的第二铰接件、以及支撑所述第二铰接件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杯盖,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右过孔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右侧盖板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左侧u型板、右侧u型板以及第二中间盖板,所述左侧u型板盖设在所述左过孔上,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左侧u型板并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端连接;所述右侧u型板盖设在所述右过孔上,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右侧u型板并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支杆以及连接座,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中间板连接,所述支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器人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主要包括摇杯外壳体、杯体、第一杯盖、第一气缸机构、第二杯盖、第二气缸机构以及连接支架,其中,第一气缸机构、第二气缸机构均位于在摇杯外壳体中,被防护起来,在使用中不易被外界碰到而损坏,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结构整体上较为紧凑且集成度高,也显得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摇杯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一盖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二盖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一气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中第二气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包括:

摇杯外壳体10、杯体1、第一杯盖2、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杯盖4、第二气缸机构5以及连接支架6;所述杯体1设置在所述摇杯外壳体10的左端,所述第一气缸机构3、所述第二气缸机构5均设置在所述摇杯外壳体10内,所述第一杯盖2可动地在所述第一气缸机构3的上端并选择性地盖合所述杯体1,所述第二杯盖4可动地在所述第二气缸机构5的上端并选择性地盖合所述杯体1;所述连接支架6的左端与所述摇杯外壳体10右端并与机器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其中,摇杯外壳体10通过连接支架6安装在机器人上,机器人可以为六轴机器人,由电脑控制;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与供气机构连接起来,供气机构也可由电脑控制;当顾客在点餐机上点餐后,电脑受到指令后启动供气机构,供气机构向第一气缸机构3供气,第一气缸机构3通气后向摇杯外壳体10内收缩将第一杯盖2从杯体1上抬起来,机器人将调酒原料和冰块放入杯体1内;供气机构向第二气缸机构5供气,第二气缸机构5通气后由摇杯外壳体10内伸出将第二杯盖4向杯体1上抵顶过去,使得第二杯盖4盖合在杯体1上端,在机器人的动作下机器模仿人工动作摇晃杯体1,实现调酒原料和冰块的混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主要包括摇杯外壳体10、杯体1、第一杯盖2、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杯盖4、第二气缸机构5以及连接支架6,其中,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均位于在摇杯外壳体10中,被防护起来,在使用中不易被外界碰到而损坏,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摇杯的结构整体上较为紧凑且集成度高,也显得美观。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摇杯外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底座板12,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左半壳111、第一右半壳112以及第一中间板113,所述第一左半壳111、所述第一右半壳112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一中间板113连接,所述底座板1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部,所述底座板12的左端设置有凸出板121,所述杯体1设置在所述凸出板121上并与所述第一左半壳111的左端、所述第一右半壳112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半壳112内,所述第二气缸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半壳112内,所述第一中间板113设置有第一通孔1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摇杯外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底座板12,其中,第一壳体11由第一左半壳111、第一右半壳112以及第一中间板113组成,第一左半壳111、第一右半壳112的左端为分离的,通过杯体1连接起来,底座板12的左端有一凸出板121,用于支撑着杯体1,第一左半壳111内安装着第一气缸机构3,第一右半壳112内安装着第二气缸机构5,第一中间板113上有第一通孔114,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的供气管(未示出)从第一通孔114中穿过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摇杯外壳体10的具体机构,该摇杯外壳体10包括第一左半壳111、第一右半壳112以及第一中间板113,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板113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大致呈u型并用于支撑所述杯体1,所述支撑板20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4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更好地支撑着杯体1,在摇杯外壳体10内部安装了支撑板20,具体地,支撑板20安装在第一中间板113的内表面位于第一通孔114的上方,从俯视方向开去该支撑板20大致呈u型,开口朝向杯体1并支撑连接着杯体1,使得杯体1与摇杯外壳体10的连接更加稳固,在摇晃过程中不会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支撑板20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半壳111包括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和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连接在所述杯体1与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之间,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连接在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与所述第一中间板113之间;

所述第一右半壳112包括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和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连接在所述杯体1与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之间,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连接在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与所述第一中间板113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增加摇杯外壳体10的美观性,将第一左半壳111设计由一个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和一个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组成,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连接着杯体1和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大致呈半圆形的,形成一个包围第一气缸机构3的空间,使得第一左半壳111看起来过渡圆润美观;同理,将第一右半壳112设计由一个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和一个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组成,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连接着杯体1和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大致呈半圆形的,形成一个包围第二气缸机构5的空间,使得第二左半壳112看起来过渡圆润美观;第一中间板113连接着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和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左半壳111、第一右半壳112的具体结构,进一步地增加了摇杯外壳体10的美观性。

如图3、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3包括与所述第一左半壳111对应的第二左半壳131、与所述第一右半壳112对应的第二右半壳132以及与所述第一中间板113对应的第二中间板133,所述第二中间板13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4对应的第二通孔134,所述连接支架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中间板133的外表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安装了第二壳体13,起到对第一壳体11的防护作用,具体地,第二壳体13包括与第一左半壳111对应的第二左半壳131、与第一右半壳112对应的第二右半壳132以及与第一中间板113对应的第二中间板133,也就数说,第二壳体13与第一壳体11的结构大体一样,正好安装在第一壳体11的外部,第二壳体13上有第二通孔14,供气管(未示出)穿过第二通孔134后再穿过第一通孔114向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机构5供气。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的结构大体与第一壳体11的结构一样,正好套在第一壳体11的外部,为第一壳体提供防护,这样也不会影响摇杯外壳体10的美观性。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左半壳131包括与所述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对应的第二左侧弧形板1311、与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对应的第二左侧连接板1312;

所述第二右半壳132包括与所述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对应的第二右侧弧形板1321、与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对应的第二右侧连接板132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二左半壳131包括与第一左侧弧形板1111对应的第二左侧弧形板1311、与第一左侧连接板1112对应的第二左侧连接板1312;第二右半壳132包括与第一右侧弧形板1121对应的第二右侧弧形板1321、与第一右侧连接板1122对应的第二右侧连接板132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左半壳131、第二右半壳132的具体结构,方便制造。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盖板14,所述第一盖板14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所述第一盖板14包括与所述第一左半壳111对应的左侧盖板141、与所述第一右半壳112对应的右侧盖板142、以及所述第一中间板113对应的第一中间盖板143,所述左侧盖板141上设置有左过孔145,所述右侧盖板142上设置有右过孔14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壳体11的上端是开口的,为了使得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在工作是有较好的着力点,在第一壳体11的上端配设了第一盖板14,第一盖板14的左端呈弧形的,正好与杯体1的外形相配合,左侧盖板141上设置有左过孔145,右侧盖板142上设置有右过孔146,第一气缸机构3穿过左过孔145并且与左侧盖板141连接,第二气缸机构5穿过右过孔146并且与右侧盖板14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盖板14的具体结构,第一盖板14为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提供了着力点,另外也盖合在第一壳体11的上端,避免了异物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

如图9、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半壳112内的第一气缸3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1下端的第一底座3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1上端的第一铰接件34、以及支撑所述第一铰接件34的第一支座35,所述第一铰接件34的上端连接第一杯盖2,所述第一铰接件34的下端穿过所述左过孔145与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支座35与所述左侧盖板141连接;

所述第二气缸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半壳112内的第二气缸51、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51下端的第二底座52、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51上端的第二铰接件53、以及支撑所述第二铰接件53的第二支座54,所述第二铰接件53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杯盖4,所述第二铰接件53的下端穿过所述右过孔146与所述第二气缸5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座54与所述右侧盖板14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气缸机构3包括第一底座32、第一气缸31、第一铰接件34、第一支座35;第一气缸31受到供气后,可以向上升起进而抵顶第一铰接件34,第一铰接件34与第一支座35铰接,进而将第一杯盖2盖合在杯体1上;第一气缸31还可以收缩,这样第一铰接件34相对于第一支座35被向下拉,将第一杯盖2向上从杯体1上抬起来;

同理,第二气缸机构5包括第二底座52、第二气缸51、第二铰接件53以及第二支座54,第二气缸51驱动第二铰接件53用于将第二杯盖4盖合在杯体1或者从杯体1上抬起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气缸机构3、第二气缸机构5的具有结构,二者机构相同,方便制造,节约成本。

如图8所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4上还设置有第二盖板15,所述第二盖板15包括左侧u型板151、右侧u型板152以及第二中间盖板153,所述左侧u型板151盖设在所述左过孔145上,所述第一铰接件34的下端穿过所述左侧u型板151并与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上端连接;所述右侧u型板152盖设在所述右过孔146上,所述第二铰接件53的下端穿过所述右侧u型板152并与所述第二气缸51的上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进一步将第一盖板14上端多余裸露出来的部分盖合住,在第一盖板14上配设了第二盖板15,第二盖板15包括左侧u型板151、右侧u型板152以及第二中间盖板153,左侧u型板151盖合在左过孔145上,但留有空间使得第一铰接件34的下端穿过左侧u型151板并与第一气缸31的上端连接,这样不会妨碍第一气缸31的动作;

右侧u型板152盖设在右过孔146上,但留有空间使得第二铰接件53的下端所述右侧u型板152并与第二气缸51的上端连接,这样不会妨碍第二气缸51的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盖板15的具体机构,与第一盖板14配合使用,这样将第一壳体11的上端几乎盖合起来,进一步地防止异物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6包括连接板61、支杆62以及连接座63,所述连接板61与所述第二中间板133连接,所述支杆6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1与所述连接座63之间,所述连接座63与所述机器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连接支架6包括连接板61、支杆62以及连接座63,连接板61连接在第二中间板133上,为了增加第二壳体13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牢固连接,连接板61配设的螺杆也穿过第二中间板133与第一中间板113连接;连接座63连接着支杆62和机器人,起到固定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连接支架6的具体结构,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