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5909发布日期:2021-12-31 18:2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橡胶产品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轮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内胎、蒸汽管、水胎、水坝底层以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3.丁基化是全球内胎发展的趋势,丁基内胎具有优良的空气保有性,其空气保有率为天然胶的十多倍,使用丁基胶内胎可提高外胎的胎冠寿命,降低滚动阻力,丁基内胎的抗撕裂性和耐热性,耐全天候性及自氧性,抗环境不利性能极佳,同时丁基胶内胎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及较小的永久变形,丁基胶内胎胶体自闭性能较好,具有高气密性。
4.而现有的丁基胶内胎,在长期使用时会发生形变和磨损,虽然橡胶存在一定的自修复能力,但这种修复能力有限,一般会借助相关的设备对其形状进行辅助修复,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s1:密炼,将原料:丁基强力橡胶100

120份、硫化树脂10

20份,石蜡油5

10份放入密炼机中,设置密炼机转子和机体的温度为90摄氏度,进行两段密炼,且在第一段混炼中需对聚合物进行过滤,在第二段密炼中加入氧化锌3

5份和硬脂酸3

5份与聚合物混合;s2:混炼,将s1得到的密炼聚合物以带式输送到狭窄辊距的辊筒间,将初始辊筒温度应为35

55摄氏度,加入抗氧化剂、改进剂和20

40份炭黑,等炭黑混入后,再加入硅油,逐渐增加辊距,冷却辊筒,最后加入硫化剂;s3:滤胶,将s2中混炼后得到的聚合物放入型号为150冷喂料型滤胶机中进行过滤,将外来杂质、炭黑团块和未分散的橡胶粒滤除,滤除杂质后的物料应进行充分冷却;s4:终炼,将s3得到的母炼胶合物再次放入密炼机中,并添加20

30份的碳/氮有机化合物与其进行充分混合和密炼,密炼时间控制为60

80分钟,添加碳/氮有机化合物后,可通过与溴基作用使体系具备离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断的溴化丁基橡胶自愈合;s5:挤出,选用热喂料螺杆挤出机将终炼后的胶料挤出,挤出时需在喂料辊筒上保持一定的堆积胶,并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的内胎尺寸调节喂料胶片的尺寸,喂料胶片的温度
应恒定在80

90摄氏度;s6:上门气嘴,在挤出线上对冷却后的胶料上门气嘴;s7:接头,使用接头机对胶料进行接头操作;s8:冷冻成型,在平接处的冠部进行速冷,并将生胎筒机械拉伸定型;s9:硫化充气,通入热空气或蒸汽对定型后的胎筒进行充气,并进行胎内加热,常用的充气压力为7

8kg/cm2;s10:包装入库。
7.优选的,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1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丁基强力橡胶//100硫化树脂//10石蜡油//5氧化锌//3硬脂酸//3炭黑//20碳/氮有机化合物//20
ꢀꢀꢀꢀ
8.优选的,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2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丁基强力橡胶//110硫化树脂//15石蜡油//8氧化锌//4硬脂酸//4炭黑//30碳/氮有机化合物//25
ꢀꢀꢀꢀ
9.优选的,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3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丁基强力橡胶//120硫化树脂//20石蜡油//10氧化锌//5硬脂酸//5炭黑//40碳/氮有机化合物//30
ꢀꢀꢀꢀ
10.优选的,在s1的密炼过程中,需将混炼机的卸料口温度设置为100摄氏度,以消除排胶时的粘着。
11.优选的,s4终炼加入的碳/氮有机化合物,可将丁基橡胶的溴功能转变为离子咪唑溴化基团,形成具有物理交联能力的可逆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的可逆性通过温度或应力诱导的重排来促进愈合过程,从而使一个完全切割的样品在应用自愈过程后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特性。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本发明通过丁基胶内胎生产工艺的终炼工序中添加了碳/氮有机化合物,通过与溴基作用使体系具备离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断的溴化丁基橡胶自愈合,其原理是将丁基橡胶的溴功能转变为离子咪唑溴化基团,形成具有物理交联能力的可逆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的可逆性通过温度或应力诱导的重排来促进愈合过程,从而使一个完全切割的样品在应用自愈过程后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特性,进而提高了丁基胶内胎的自修复能力,加速了修复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s1:密炼,将原料:丁基强力橡胶100

120份、硫化树脂10

20份,石蜡油5

10份放入密炼机中,设置密炼机转子和机体的温度为90摄氏度,进行两段密炼,且在第一段混炼中需对聚合物进行过滤,在第二段密炼中加入氧化锌3

5份和硬脂酸3

5份与聚合物混合;s2:混炼,将s1得到的密炼聚合物以带式输送到狭窄辊距的辊筒间,将初始辊筒温度应为35

55摄氏度,加入抗氧化剂、改进剂和20

40份炭黑,等炭黑混入后,再加入硅油,逐渐增加辊距,冷却辊筒,最后加入硫化剂;s3:滤胶,将s2中混炼后得到的聚合物放入型号为150冷喂料型滤胶机中进行过滤,将外来杂质、炭黑团块和未分散的橡胶粒滤除,滤除杂质后的物料应进行充分冷却;s4:终炼,将s3得到的母炼胶合物再次放入密炼机中,并添加20

30份的碳/氮有机化合物与其进行充分混合和密炼,密炼时间控制为60

80分钟,添加碳/氮有机化合物后,可通过与溴基作用使体系具备离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断的溴化丁基橡胶自愈合;s5:挤出,选用热喂料螺杆挤出机将终炼后的胶料挤出,挤出时需在喂料辊筒上保持一定的堆积胶,并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的内胎尺寸调节喂料胶片的尺寸,喂料胶片的温度应恒定在80

90摄氏度;s6:上门气嘴,在挤出线上对冷却后的胶料上门气嘴;s7:接头,使用接头机对胶料进行接头操作;s8:冷冻成型,在平接处的冠部进行速冷,并将生胎筒机械拉伸定型;s9:硫化充气,通入热空气或蒸汽对定型后的胎筒进行充气,并进行胎内加热,常用的充气压力为7

8kg/cm2;s10:包装入库。
15.实施例一,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1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
丁基强力橡胶//100硫化树脂//10石蜡油//5氧化锌//3硬脂酸//3炭黑//20碳/氮有机化合物//20
ꢀꢀꢀꢀ
16.实施例二,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2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丁基强力橡胶//110硫化树脂//15石蜡油//8氧化锌//4硬脂酸//4炭黑//30碳/氮有机化合物//25
ꢀꢀꢀꢀ
17.实施例三,该丁基胶内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3为:原料原料品种比重重量份丁基强力橡胶//120硫化树脂//20石蜡油//10氧化锌//5硬脂酸//5炭黑//40碳/氮有机化合物//30
ꢀꢀꢀꢀ
18.实施例四,在s1的密炼过程中,需将混炼机的卸料口温度设置为100摄氏度,以消除排胶时的粘着,s4终炼加入的碳/氮有机化合物,可将丁基橡胶的溴功能转变为离子咪唑溴化基团,形成具有物理交联能力的可逆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的可逆性通过温度或应力诱导的重排来促进愈合过程,从而使一个完全切割的样品在应用自愈过程后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特性。
19.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自动修复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本发明通过丁基胶内胎生产工艺的终炼工序中添加了碳/氮有机化合物,通过与溴基作用使体系具备离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断的溴化丁基橡胶自愈合,其原理是将丁基橡胶的溴功能转变为离子咪唑溴化基团,形成具有物理交联能力的可逆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的可逆性通过温度或应力诱导的重排来促进愈合过程,从而使一个完全切割的样品在应用自愈过程后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特性,进而提高了丁基胶内胎的自修复能力,加速了修复速度。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