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褪黑素的化学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34593发布日期:2022-01-26 16:15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褪黑素的化学合成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药和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褪黑素的化学合成。


背景技术:

2.褪黑素是一种吲哚类激素,化学名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褪黑素不仅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肝脏葡萄糖代谢、调节骨骼肌糖代谢、调节脂肪糖代谢、保护胰岛β细胞等作用,还可以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凋亡、延缓衰老进程、调节睡眠和生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等。因此,褪黑素在医药、食品等行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目前,关于褪黑素的化学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类型:
4.(1)专利cn104496882a中,以丙二酸二乙酯与丙烯腈为原料,经过加成、酯的氨解、偶合、重排、酰胺的水解、脱羧及酰化等得到褪黑素:
[0005][0006]
(2)专利cn101575311a中,以4-氨基丁酸为原料,经过羧基的酯化,氨基的酰化,酯的还原,羟基的氧化,再经过吲哚合环等步骤制备得到褪黑素:
[0007][0008]
(3)专利cn110818610b中,以邻苯二甲酰亚胺,1,3-二氯丙烷为原料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褪黑素:
[0009][0010]
以上这三种方法,是目前较为多用的合成褪黑素的方法,但这些化学合成方法中存在价格昂贵,原料试剂危险性高,合成过程复杂,操作要求高,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不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
[0011]
此外,关玲等(褪黑素的合成—介绍一个探索性有机化学实验,2015年,大学化学)也报道了一种褪黑素的合成方法,如下式所示。但重复实验显示该方法副产物较多、操作较为繁杂、收率也不高,不太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2][0013]
因此,现在急需新的褪黑素的合成方法,从而能够简单、有效、环保、高效益的合成褪黑素。


技术实现要素:

[001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收率、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且环境友好的褪黑素的合成方法。
[001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6]
一种褪黑素的化学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式所示:
[0017][0018]
步骤包括:
[0019]
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1,3-二溴丙烷、丙酮和碳酸钾,水浴加热到温度t1,进行回流。每隔半小时分批加入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酰亚胺(1)。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回收丙酮。用油泵减压蒸馏,回收1,3-二溴丙烷。所得固体在温度t2下溶于适量溶剂a中,搅拌下缓慢冷却析晶,直至温度t3保持一段时间。过滤晶体,用溶剂a洗涤,真空干燥得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
[0020]
2)在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乙醇钠溶液、溶剂b和乙酰乙酸乙酯(3),室温搅拌。一次性加入步骤1)中的到的化合物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固体,升温至温度t4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ph至中性。旋蒸除去溶剂b,水溶液用溶剂c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加入适量溶剂b和溶剂d,搅拌下降温至温度t5,期间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得浅黄色固体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4)。
[0021]
3)将对甲氧基苯胺(5)和水混合,加入浓盐酸后成盐,加热至40~80℃溶解,再冷至-5~0℃,得到化合物(6)。将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4)和三水合醋酸钠溶于溶剂e中,冷却至温度t6。将化合物(6)缓慢滴入,保持此温度反应一段时间,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水洗得黄色为固体化合物(7)。向所得的化合物(7)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再加入适量溶剂f,温度t7回流。温度t8冷冻过夜。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溶剂f充分洗涤,温度t9真空干燥,得到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8)。
[0022]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8)、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醇混合,温度t
10
回流。冷却至温度t
11
,滴加适量硫酸,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干燥。向其中加入浓盐酸,回流12h脱羧。加入适量30%naoh,冰浴并将ph调值至12,冷却t
12
,析出灰色固体为5-甲氧基色胺(9)。
[0023]
5)取步骤4)中的化合物(9)于乙酸酐中,室温搅拌一段时间,tlc监测反应完成。后
加水25~50ml,再将ph调节至6~7,过滤得褪黑素(10)。
[0024]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邻苯二甲酰亚胺、1,3-二溴丙烷、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6):(1~6),优选为1:(3~5):(2~3);更优选地,邻苯二甲酰胺和1,3-二溴丙烷的摩尔比为1:4。
[0025]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丙酮的量为300~600ml,优选为400~500ml。
[0026]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温度t1为40~60℃,优选为50~60℃。
[0027]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温度t2为60~80℃,优选为70~75℃。
[0028]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a包括乙醚、正丙醇、乙醇或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9]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a的量为200~500ml,优选为300~400ml。
[0030]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温度t3为-20~0℃,优选为-10~-5℃。
[0031]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化合物(2)、乙醇钠、乙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3):(1~3),优选为1:(2~3):(1~2)。
[0032]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b包括甲醇、乙醇、乙腈或乙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乙醇。
[0033]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b的量为100~200ml,优选为100~150ml。
[0034]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温度t4为60~90℃,优选为70~80℃。
[0035]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回流反应时间为2~8h,优选为3~5h。
[0036]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c包括二氯甲烷、氯仿、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0037]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d包括无水乙醚、异丙醚或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0038]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温度t5为-30~-5℃,优选为-20~-10℃。
[0039]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对甲氧基苯胺、浓盐酸的摩尔比为1:(1~6),优选1:(3~6)。
[0040]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化合物(4)、三水合醋酸钠、化合物(6)的摩尔比为1:(1~5):(1~3),优选1:(3~5):(1~2)。
[0041]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溶剂e包括甲醇、乙醇、乙醚、乙酸乙酯或水中的至少一种。
[0042]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温度t6为-10~5℃,优选为-5~0℃。
[0043]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4h,优选为2~3h。
[0044]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盐酸的量为40~200ml,优选为100ml。
[0045]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溶剂f包括乙醚、正丙醇、乙醇或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0046]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温度t7为70~90℃,优选为75~80℃。
[0047]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温度t8为-5~5℃,优选为-2~3℃。
[0048]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温度t9为40~60℃,优选为50℃。
[0049]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的化合物(8)、氢氧化钠、硫酸的摩尔比为1:(1~3):(5~10),优选为1:(2~3):(5~6)。
[0050]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的甲醇的量为50~100ml,优选为70~80ml。
[0051]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温度t
10
为80~100℃,优选95~100℃。
[0052]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温度t
11
为-3~5℃,优选为0~3℃。
[0053]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浓盐酸的量为5~15ml,优选为8~12ml。
[0054]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的温度t
12
为-5~0℃,-2~0℃。
[0055]
优选地,在步骤5)中,所述的化合物(9)、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3),优选为1:(2~3)。
[0056]
优选地,在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5h,优选为2.5~4h。
[0057]
本发明所涉及的设备、试剂、工艺、参数等,除有特别说明外,均为常规设备、试剂、工艺、参数等,不再作实施例。
[0058]
本发明所列举的所有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点值。
[0059]
本发明所述“大约”、“约”或“左右”等指的是所述范围或数值的
±
10%范围内。
[0060]
本发明中,除有特别说明外,“浓盐酸”指的是质量分数为36~38%的盐酸溶液,“盐酸”指的是质量分数为10~20%的盐酸溶液;“浓硫酸”指的是质量分数约为98%的硫酸溶液,“硫酸”指的是质量分数为10~20%的硫酸溶液。
[0061]
本发明中,所述“室温”即常规环境温度,可以为10~30℃。
[0062]
与现有合成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3]
1.本发明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合成褪黑素的方法;
[0064]
2.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的反应试剂安全,条件温和,副反应少;
[0065]
3.本发明的合成方法降低了制备褪黑素的成本,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0066]
4.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化了现有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后处理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67]
图1为化合物2的1h-nmr图。
[0068]
图2为化合物4的1h-nmr图。
[0069]
图3为化合物8的1h-nmr图。
[0070]
图4为化合物9的1h-nmr图。
[0071]
图5为褪黑素的1h-nmr图。
[0072]
图6为褪黑素的液相色谱图(hplc)。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但以下实施案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所有依据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手段采用的各种施用方法,均属于本发明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74]
实施例1
[0075][0076]
1)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350g 1,3-二溴丙烷,500ml丙酮,180g
碳酸钾,水浴加热至55℃回流。每隔半小时平均分批加入60g邻苯二甲酰亚胺。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回收丙酮。用油泵减压蒸馏,回收1,3-二溴丙烷。所得固体在70℃溶于300ml无水乙醇,搅拌下缓慢冷却析晶,直至-5℃保持1h。过滤晶体,用冷的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98.2%,纯度95%。
[0077][0078]
2)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20ml乙醇钠溶液,100ml乙醇,35ml乙酰乙酸乙酯,室温搅拌。一次性加入80g 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固体,升温至75℃回流反应4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以酸中和至ph=7。旋蒸除去乙醇,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加入约100ml乙醇和300ml石油醚,搅拌下降温至-10℃,期间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得浅黄色固体,即为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产率83%,纯度96.5%。
[0079][0080]
3)将15g对甲氧基苯胺,90ml水混合,加入50ml浓盐酸后成盐,加热至50℃溶解,再冷至0℃,得到重氮盐溶液。将40g 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80g三水合醋酸钠溶于300ml乙醇/水的1:1(v/v)混合溶液,冷却至-5~0℃。将重氮盐溶液缓慢滴入,保持此温度反应2.5h,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偶氮化合物。向所得的偶氮化合物中加入100ml氯化氢溶液,再加入50ml无水乙醇,75℃回流2h。0℃冷冻过夜。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乙醇充分洗涤,50℃真空干燥,得到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产率93%,纯度98.6%。
[0081][0082]
4)将15g 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60ml氢氧化钠溶液,60ml甲醇混合,100℃回流2.5h。冷却至0℃,滴加120ml硫酸,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
滤,干燥。向其中加入8ml浓盐酸,回流12h脱羧。加入30%naoh约15ml,冰浴下调ph值至12,冷却至0℃,析出灰色固体为5-甲氧基色胺,水洗干燥,总产率90%,纯度95.3%。
[0083][0084]
5)取5g 5-甲氧基色胺溶于10ml乙酸酐中,室温搅拌3h,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加水30ml,再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6~7,过滤得褪黑素固体,产率93%,纯度为99%。
[0085]
总产率为:62.7%。
[0086]
实施例2
[0087]
1)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400g 1,3-二溴丙烷,600ml丙酮,200g碳酸钾,水浴加热至56℃回流。每隔半小时平均分批加入70g邻苯二甲酰亚胺。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回收丙酮。用油泵减压蒸馏,回收1,3-二溴丙烷。所得固体在70℃溶于500ml甲醇,搅拌下缓慢冷却析晶,直至-3℃保持1h。过滤晶体,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98.6%,纯度96%。
[0088]
2)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50ml乙醇钠溶液,120ml乙醚,50ml乙酰乙酸乙酯,室温搅拌。一次性加入85g 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固体,升温至75℃回流反应4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以酸中和至ph=7。旋蒸除去乙醚,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加入约200ml乙醇和500ml无水乙醚,搅拌下降温至-5℃,期间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得浅黄色固体,即为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产率82%,纯度96.5%。
[0089]
3)将20g对甲氧基苯胺,100ml水混合,加入40ml浓盐酸后成盐,加热至55℃溶解,再冷至0℃。将45g 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83g三水合醋酸钠溶于280ml乙醇溶液,冷却至-5~0℃。将重氮盐溶液缓慢滴入,保持此温度反应2.5h,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向所得的偶氮化合物中加入100ml氯化氢溶液,再加入50ml无水乙醇,75℃回流2h。0℃冷冻过夜。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充分洗涤,50℃真空干燥,产率92%,纯度为98.3%。
[0090]
4)将20g 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55ml氢氧化钠溶液,55ml甲醇混合,100℃回流2.5h。冷却至0℃,滴加150ml硫酸,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干燥。向其中加入10ml浓盐酸,回流12h脱羧。加入naoh约20ml,冰浴下调ph值至12,冷却至0℃,析出灰色固体为5-甲氧基色胺,水洗干燥,总产率85%,纯度97.4%。
[0091]
5)取8g 5-甲氧基色胺溶于15ml乙酸酐中,室温搅拌3h,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加水50ml,再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6~7,过滤得褪黑素固体褪黑素,产率97%,纯度98.6%。
[0092]
总产率为:59.7%
[0093]
实施例3
[0094]
1)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300g 1,3-二溴丙烷,400ml丙酮,150g碳酸钾,水浴加热至55℃回流。每隔半小时平均分批加入50g邻苯二甲酰亚胺。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回收丙酮。用油泵减压蒸馏,回收1,3-二溴丙烷。所得固体在70
℃溶于200ml无水乙醚,搅拌下缓慢冷却析晶,直至-5℃保持1h。过滤晶体,用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98.3%,纯度95%。
[0095]
2)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00ml乙醇钠溶液,80ml甲醇,30ml乙酰乙酸乙酯,室温搅拌。一次性加入70g 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固体,升温至75℃回流反应4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以酸中和至ph=7。旋蒸除去甲醇,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加入约100ml乙醇和400ml异丙醚,搅拌下降温至-10℃,期间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得浅黄色固体,即为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产率80%,纯度96.3%。
[0096]
3)将10g对甲氧基苯胺,70ml水混合,加入40ml浓盐酸后成盐,加热至50℃溶解,再冷至0℃。将30g 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70g三水合醋酸钠溶于250ml乙醇/水的1:1混合溶液,冷却至-5~0℃。将重氮盐溶液缓慢滴入,保持此温度反应2.5h,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向所得的偶氮化合物中加入90ml氯化氢溶液,再加入40ml无水乙醇,75℃回流2h。0℃冷冻过夜。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乙醇充分洗涤,50℃真空干燥,产率90%,纯度96.8%。
[0097]
4)将10g 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50ml氢氧化钠溶液,70ml甲醇混合,100℃回流2.5h。冷却至0℃,滴加100ml硫酸,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干燥。向其中加入6ml浓盐酸,回流12h脱羧。加入naoh约12ml,冰浴下调ph值至12,冷却至0℃,析出灰色固体为5-甲氧基色胺,水洗干燥,总产率88%,纯度97.6%。
[0098]
5)取7g 5-甲氧基色胺溶于15ml乙酸酐中,室温搅拌3h,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加水25ml,再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6~7,过滤得褪黑素固体褪黑素,产率96%,纯度98.7%。
[0099]
总产率为:57.8%
[0100]
实施例4
[0101]
1)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330g 1,3-二溴丙烷,400ml丙酮,160g碳酸钾,水浴加热至55℃回流。每隔半小时平均分批加入70g邻苯二甲酰亚胺。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回收丙酮。用油泵减压蒸馏,回收1,3-二溴丙烷。所得固体在70℃溶于500ml无水乙醇,搅拌下缓慢冷却析晶,直至-5℃保持1h。过滤晶体,用冷的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98%,纯度96%。
[0102]
2)安装机械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30ml乙醇钠溶液,110ml乙醇,38ml乙酰乙酸乙酯,室温搅拌。一次性加入75g 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固体,升温至75℃回流反应4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以酸中和至ph=7。旋蒸除去乙醇,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加入约100ml乙醇和300ml石油醚,搅拌下降温至-10℃,期间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得浅黄色固体,即为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产率86%,纯度96.8%。
[0103]
3)将17g对甲氧基苯胺,110ml水混合,加入45ml浓盐酸后成盐,加热至80℃溶解,再冷至0℃。将35g 2-乙酰基-5-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乙酯,80g三水合醋酸钠溶于300ml乙醇/水的1:1混合溶液,冷却至-5~0℃。将重氮盐溶液缓慢滴入,保持此温度反应2.5h,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向所得的偶氮化合物中加入100ml氯化氢溶液,再加入50ml无水乙醇,75℃回流2h。0℃冷冻过夜。过滤析出的固体,并用乙醇充分洗涤,50℃真空干燥,产率94%,纯度97.2%。
[0104]
4)将13g 2-羧乙基-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5-甲氧基吲哚,70ml氢氧化钠溶液,70ml甲醇混合,100℃回流2.5h。冷却至0℃,滴加150ml硫酸,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干燥。向其中加入12ml浓盐酸,回流12h脱羧。加入naoh约20ml,冰浴下调ph值至12,冷却至0℃,析出灰色固体为5-甲氧基色胺,水洗干燥,总产率87%,纯度97.8%。
[0105]
5)取5g 5-甲氧基色胺溶于15ml乙酸酐中,室温搅拌3h,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加水30ml,再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6~7,过滤得褪黑素固体褪黑素,产率95%,纯度98.3%。
[0106]
总产率为:65.5%
[0107]
对比例
[0108]
在此,将文献(关玲等人,褪黑素的合成—介绍一个探索性有机化学实验,2015年,大学化学)所述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并将其每一步过程与本发明进行了全面的对比。以下为文献所述的合成方法:
[0109][0110]
文献中,第一步,所用的邻苯二甲酰胺和1,3-二溴丙烷的用量摩尔比为1:1,产率为70~80%;本实验将邻苯二甲酰胺和1,3-二溴丙烷的用量摩尔比调整为1:4,得到的产率在98%以上。第二步,根据其实验方案操作,发现副产物较多,我们改用乙醇钠,乙醇代替碘化钠,乙腈和naoh,使得第二步产物纯度达95%以上,收率在85%左右;第三步,根据文献提供的实验步骤,原方法操作较为繁杂,收率在80%左右,本发明将其进行了优化,简化了了实验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长,且收率在90%左右;第四步,本发明将硫酸改为盐酸,且采用析晶的方式得到产物,比浓缩得到固体更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原收率在60%~70%,本方法改进工艺之后,收率能到80%;最后一步,本发明将5-甲氧基色胺直接溶于乙酸酐中,省略了二氯甲烷,et3n的使用,简化了实验操作,节约了成本,且原收率在80%,经过本发明的改进之后收率能在90%以上。
[01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