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衣用基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衣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9784发布日期:2023-12-25 09:2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车衣用基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衣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塑料膜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衣用基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衣。


背景技术:

1、隐形车衣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其附着于汽车漆面,使得汽车漆面在经历轻微碰擦后仍然能够保持完整,避免损伤。同时,隐形车衣还能够提高汽车车身的亮度,增加汽车的美观度。市场上的隐形车衣材质多样,主要以pvc材料和tpu材料为主。

2、pvc材质的车衣在市场上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价格低,一般报价仅在50~80元/kg;第二,具有较高的硬度,依靠坚硬的物理性质保护漆面。同时缺陷较为明显:首先,pvc材质的使用寿命短,往往只有1年左右;其次,pvc材料耐候性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暴露在外的车衣会随着长时间的曝晒而逐渐氧化变质,发黄发粘。在进行更换时,pvc材质的车衣易在汽车漆面出现残留。

3、tpu材质的车衣虽然具备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且耐磨性优异,是天然橡胶耐磨性的五倍以上。但tpu材质的车衣报价高达150~200元/kg,此报价几乎是pvc材质车衣价格的两倍。tpu材质可以通过加热处理,在热塑性作用下消除轻微擦碰后产生的擦痕,但tpu材质的车衣受损出现破洞、无法自愈合的伤痕等情况,其需要更换,而更换价格高昂,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4、因此,如何能够保证车衣具备优异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其生产成本,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衣用基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衣,使得汽车车衣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兼顾优异的使用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衣用基材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车衣用基材膜,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

4、

5、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为eva树脂和/或poe树脂。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烯烃弹性体与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相互作用,使得制得的车衣用基材膜能够具备优异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和耐候性;

7、车衣用基材膜的拉伸强度可达到2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到413%,以及耐老化等级在5级以上,基于此,基材膜能够在使用性能方面代替tpu材质的车衣。

8、除此之外,eva树脂和poe树脂的价格低廉,eva树脂的价格在20~40元/kg,poe树脂的批发价仅在15.7~18.5元/kg,两者的价格均远低于tpu的批发价格80~150元/kg,使得基材膜的成本降低。

9、综上所述,车衣用基材膜在使用性能方面可完全替代tpu,并且生产成本远低于tpu,仅30元/kg,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0、可选的,所述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包括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本技术中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橡胶(n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可从上述物质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投入使用。价格低廉,进一步降低车衣用基材膜的生产成本。

12、可选的,所述离子化单体选自不饱和羧酸盐、金属氧化物与不饱和羧酸的中和产物、金属氢氧化物与不饱和羧酸的中和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优选的,所述不饱和羧酸为含烯键或炔键的不饱和羧酸。

14、优选的,所述不饱和羧酸选自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肉桂酸、丁炔二酸和马来酸中一种或多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饱和羧酸金属盐的粒径较小,与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好,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之间发生有效的界面交联,从而使得基材膜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对交联剂和抗老化剂的影响较小,能够进一步提升基材膜的耐候性能。

16、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光引发剂0-5份、热交联剂0-5份、助交联剂0.01-3份、偶联剂0-3份、抗氧剂0.01-3份。

17、助剂中包括但不限于光引发剂、热交联剂、助交联剂、偶联剂、抗氧剂,上述助剂可根据需要选择添加。

18、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酰基膦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9、热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叔丁基过氧化碳酸异丙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化)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2,2-双(叔丁基过氧)丁烷、过氧化碳酸叔戊酯、过氧化3,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甲酮和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20、助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2-丙烯酸羧乙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异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和二缩三丙二醇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b-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22、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对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受阻胺类衍生物、邻羟基二苯甲酮类、水杨酸酯类、三嗪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车衣用基材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车衣用基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原料共混步骤:按照配方量称取原料进行共混;

26、挤出机拉膜步骤:经过原料共混步骤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拉膜处理;

27、交联处理步骤:经过拉膜处理所得的膜进行交联形成基材膜;经交联步骤处理后的基材膜的交联度为15%-90%。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种成型方式使得基材膜的交联度维持在适中范围内,基材膜中交联位点增加,三维网络结构致密,耐候性优异,同时基材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优异。

29、交联方式可以为辐照交联和/或热交联,其中辐照交联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紫外辐照交联、电子束辐照交联。

30、交联处理步骤中的更优选方案可以为:对经过拉膜处理所得的膜先进行辐照交联、后进行热交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热交联中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原位聚合的难度,使得制得基材膜的使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车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2、一种车衣,包括基材膜层和设置于基材膜层一侧的粘结层,所述基材膜层为前述的车衣用基材膜。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衣通过粘接层可牢固粘接于汽车漆面上,对汽车漆面起到长效保护。

3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本技术使用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含双键的烯烃类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制得力学性能以及耐候性能优异的基材膜,此基材膜在使用性能方面可媲美tpu材质的基材膜,且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6、2、本技术制备方法中,在交联处理步骤中选择先辐照交联再热交联,降低基材膜中原料原位聚合难度,从而使得车衣用基材膜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