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抗PD-L1/VEGF抗体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3109发布日期:2023-11-16 17:2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双特异性抗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双特异性抗pd-l1 x vegf抗体,用于制备该抗体的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1、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发展至关重要。控制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是癌症治疗的一项有前景的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关键介导物,其已在各种类型的人类癌症中得到验证[1]。肿瘤细胞释放与附近的内皮细胞结合的生长因子如vegf,从而启动信号级联,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并形成新的血管。vegf信号传导通过其受体v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靶向vegf通路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瓦斯汀(avastin,贝伐单抗)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成功。

2、另一方面,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或其受体程序性死亡1(pd-1)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成功前景[2,3]。pd-l1表达与各种类型癌症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抗pd-l1抗体可以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表达的pd-l1,并阻止与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结合,还能够激活t细胞并招募其他t细胞攻击肿瘤,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抗多种癌症的能力。

3、除了其已确立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外,抗vegf疗法还可以通过抑制vegf相关的免疫抑制、促进t细胞肿瘤浸润以及启动和激活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应答,进一步增强抗pd-1/pd-l1治疗恢复抗癌免疫的能力[4,5]。因此,开发将抗血管生成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联合起来的vegf和pd-l1双特异性抗体可能在癌症治疗中取得有前景的结果。

4、尽管靶向vegf和同时靶向pd-1/pd-l1治疗有明显的益处,但仍存在大量未满足的需求。15%-20%的患者对抗vegf治疗无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抗vegf药剂治疗癌症会促进肿瘤耐药性。3%-9%的患者出现了治疗的免疫原性。此外,总生存时间延长有限且存在安全性问题,包括骨形态改变、肾小球疾病伴肾脏炎症以及空泡减少伴肾上腺炎症。阻断pd-1/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和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是多种癌症患者的标准治疗选项。然而,这些药物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的应答率为14-23%,在表达pd-l1的肿瘤患者中为16-48%,因此这些药物只对一些而非全部患者提供改善的治疗结果。

5、因此,非常需要开发新的抗pd-l1/抗vegf双特异性抗体。在本公开中,产生了能够同时以高亲和力结合人pd-l1和vegf,阻断pd-1/pd-l1和vegf/vegfr两者的信号传导,并显示出优越的抗肿瘤功效的双特异性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发明概述

1、广义而言,本公开涉及提供具有改善功效的抗体的化合物、方法、组合物和制品。本公开提供的益处广泛地适用于抗体治疗和诊断领域,并且可以与能够与各种靶标反应的抗体联合使用。

2、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包含pd-l1抗原结合模块和vegf抗原结合模块。

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包含与vegf抗原结合模块缔合的pd-l1抗原结合模块,其中:

4、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包含: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包含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包含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包含seq id no:6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和

5、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包含: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包含seqid no:8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包含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包含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包含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

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是scfv而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是fab。

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和轻链可变结构域,所述重链可变结构域包含seq 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3具有至少85%、90%或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结构域包含seq id no:14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90%或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和轻链可变结构域,所述重链可变结构域包含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5具有至少85%、90%或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结构域包含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90%或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融合于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的n末端。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融合于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的c末端。

1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的轻链或重链的n末端,任选地经由接头。所述接头可包含或组成为1至4个拷贝的ggggs(g4s),例如接头可以是(g4s)2。

1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包含重链和轻链,其中:

12、所述重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以scfv-vh-ch1-铰链-fc形式可操作连接的结构域,其中scfv来自所述pd-l1抗原结合模块且vh-ch1来自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和

13、所述轻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以vl-cl形式可操作连接的结构域,其中vl-cl来自所述vegf抗原结合模块。

1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fc区是人igg fc区,优选人igg1 fc区或其变体。具体而言,双特异性抗体的fc区包含根据eu编号的l234a和l235a取代。

1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包含重链和轻链,所述重链包含seq id no:17且所述轻链包含seq id no:18。

1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是人源化抗体。

17、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分离的核酸分子,其包含编码如本文中所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核酸序列。

18、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包含如本文公开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包含如本文公开的核酸分子或载体的宿主细胞。

19、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

20、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用于产生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所述宿主细胞包含编码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或载体;和

22、-从所述宿主细胞分离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23、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在受试者中调节免疫应答的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如本文所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或药物组合物,任选地该免疫应答是pd-l1和/或vegf相关的。

24、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抑制受试者中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或药物组合物。

25、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在受试者中治疗或预防癌症的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或药物组合物。所述癌症可以是pd-l1和/或vegf相关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待治疗的癌症是结肠癌或结直肠癌。

2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可以与化疗剂、放射和/或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其他药剂组合施用。

27、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用于:

28、i)调节pd-l1和/或vegf相关的免疫应答;

29、ii)增强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和/或

30、iii)刺激免疫应答或功能,如加强针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

31、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癌症。

32、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在受试者中调节免疫应答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用途。

33、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34、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试剂盒,其包含如本文公开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诊断、预后或治疗疾病或病况,如癌症。

35、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述,因此必要时包含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该概述仅是举例说明性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本文所述的方法、组合物和/或装置和/或其他主题的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在本文所示的教导中变得明显。提供概述以简化地介绍一些选择的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概述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作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此外,贯穿本技术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专利和公开的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