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1322发布日期:2023-07-07 18:1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具体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背景技术:

1、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受到自旋量子统计规律的限制,在电致发光过程中仅能利用占全部激子数目25%的单线态激子,其余75%的三线态激子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失活,器件内量子效率的理论极限值为25%。为了提高激子利用率,需要将三线态激子转化为光子,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磷光金属配合物利用重金属原子的旋轨耦合作用可以将三线态激子转化为光子,但这一途径面临磷光金属配合物价格昂贵的问题。另一利用三线态激子的途径是发展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性质的发光材料,利用热活化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将三线态激发态转移至单线态激发态发出荧光,从而实现对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充分利用。具有tadf性质的分子一般须满足两方面条件:较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δest)和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一方面,较小的δest有利于发生热活化的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三线态激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材料须具有较高的plqy,从而促进单线态激子以光的形式衰减,提高器件效率。

2、目前发展tadf分子的主要途径是引入给体(d)和受体(a)基团,使得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在空间上有效分离,从而实现小的δest。但是这种d-a结构由于其激发态的振动弛豫而表现出较大的stokes位移,且发光光谱较宽,半峰宽(fwhm)一般在70nm~100nm,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采用滤波片或者构造光学微腔来提高色纯度,但这样会导致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降低或器件结构变得复杂。

3、因此如何通过合适的化学结构设计,开发出既具有tadf效应、又具有窄光谱特性的荧光材料,解决上述材料面临的半峰宽较宽的缺陷,已成为领域内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鉴于以上原因,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环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发明所述的杂环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时,其可调控发深蓝色至红色的光,且发光效率高。

2、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杂环化合物。

3、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高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4、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杂环化合物,所述杂环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7、

8、其中:x表示o、s、so、so2、se、cr7r8、sir7r8或nr9;

9、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10、l1、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亚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11、r1、r2、r3、r4、r5、r6、r7、r8、r9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5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50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50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c50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c50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c50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或卤原子组成的群组,任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r1~r9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杂原子n、o、s、p、b、si或se。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杂环化合物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13、

14、其中,r1~r9、l1、l2、ar1、ar2的含义与上述式i的定义相同;

15、ar3、ar4、ar5、ar6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ar3和ar4、ar5和ar6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杂原子n、o、s、p、b、si或se。

16、进一步的,所述r1、r2为氢或氘。

17、进一步的,所述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腈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组成的群组。

18、更进一步的,所述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组成的群组。

19、进一步的,所述r7、r8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甲基、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组成的群组。

20、进一步的,所述r9在每次出现时选自由甲基、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组成的群组。

21、进一步的,所述l1、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或由以下iii-1~iii-24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

22、

23、其中,g选自o、s、so、so2、cr’r”、sir’r”或nar’;

24、z11、z12、z13、z1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c60的烷基、c2-c60的烯基、c2-c60的炔基、c1-c60的烷氧基、c3-c60的环烷烃基、c3-c60的环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醚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25、y1表示1-4的整数;y2表示1-6的整数;y3表示1-3的整数;y4表示1-5的整数;y5表示1或2的整数;

26、r’、r”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r’和r”可任选地接合或稠合形成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n、p、b、o或s;优选地,r’、r”为甲基、苯基或芴基;

27、ar’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环芳基组成的群组;优选地,ar’为甲基、乙基、苯基、联苯基或萘基;

28、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

29、进一步的,所述l1、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亚二苯并呋喃基组成的群组。

30、本发明意义上的芳基含有6~50个碳原子,在本发明意义上的杂芳基含有2~50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其条件是碳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是5;所述杂原子优选选自n、o或s。此处的芳基或杂芳基特别是指衍生自如下物质的基团:苯、萘、蒽、苯并蒽、菲、芘、苝、荧蒽、并四苯、并五苯、苯并芘、联苯、偶苯、三联苯、三聚苯、芴、螺二芴、二氢菲、二氢芘、四氢芘、顺式或反式茚并芴、顺式或反式茚并咔唑、顺式或反式吲哚并咔唑、三聚茚、异三聚茚、螺三聚茚、螺异三聚茚、呋喃、苯并呋喃、异苯并呋喃、二苯并呋喃、噻吩、苯并噻吩、异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吡咯、吲哚、异吲哚、咔唑、吡啶、喹啉、异喹啉、吖啶、菲啶、苯并[5,6]喹啉、苯并[6,7]喹啉、苯并[7,8]喹啉、吩噻嗪、吩噁嗪、吡唑、吲唑、咪唑、苯并咪唑、萘并咪唑、菲并咪唑、吡啶并咪唑、吡嗪并咪唑、喹喔啉并咪唑、噁唑、苯并噁唑、萘并噁唑、蒽并噁唑、菲并噁唑、异噁唑、1,2-噻唑、1,3-噻唑、苯并噻唑、哒嗪、六氮杂苯并菲、苯并哒嗪、嘧啶、苯并嘧啶、喹喔啉、1,5-二氮杂蒽、2,7-二氮杂芘、2,3-二氮杂芘、1,6-二氮杂芘、1,8-二氮杂芘、4,5-二氮杂芘,4,5,9,10-四氮杂苝、吡嗪、吩嗪、吩噁嗪、吩噻嗪、荧红环、萘啶、氮杂咔唑、苯并咔啉、咔啉、菲咯啉、1,2,3-三唑、1,2,4-三唑、苯并三唑、1,2,3-噁二唑、1,2,4-噁二唑、1,2,5-噁二唑、1,3,4-噁二唑、1,2,3-噻二唑、1,2,4-噻二唑、1,2,5-噻二唑、1,3,4-噻二唑、1,3,5-三嗪、1,2,4-三嗪、1,2,3-三嗪、四唑、1,2,4,5-四嗪、1,2,3,4-四嗪、1,2,3,5-四嗪、嘌呤、蝶啶、吲嗪、喹唑啉和苯并噻二唑或者衍生自这些体系的组合的基团。

31、本发明中使用的稠芳基是指组合了两个以上的环的碳原子数从6至50的芳香族烃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此时,两个以上的环可以彼此单纯附着或者以缩合的形态附着。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例如有菲基、蒽基、荧蒽基、芘基、三亚苯基、苝基、基等。

32、本发明中使用的芳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从6至50的芳基取代的胺,作为芳胺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胺基、n-苯基-1-萘胺基、n-(1-萘基)-2-萘胺基等。杂芳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50的芳基和被碳原子数2至50的杂芳基取代的胺,作为杂芳胺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n-苯基吡啶-3-胺基、n-([1,1'-联苯]-4-基)二苯并[b,d]呋喃-2-胺基、n-([1,1'-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基等。

33、对于本发明意义上的含有1~30个碳原子,并且其中单独的氢原子或-ch2-基团还可被上述基团取代的脂族烃基或者烷基,优选被认为是指如下基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新己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环己烯基、庚烯基、环庚烯基、辛烯基或环辛烯基。

34、烷氧基优选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被认为是指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仲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正己氧基、环己氧基、正庚氧基、环庚氧基、正辛氧基、环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五氟乙氧基和2,2,2-三氟乙氧基。

35、杂烷基优选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是指其中单独的氢原子或-ch2-基团可被氧、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被认为是指烷氧基、烷硫基、氟代的烷氧基、氟代的烷硫基,特别是指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三氟甲硫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五氟乙硫基、2,2,2-三氟乙氧基、2,2,2-三氟乙硫基、乙烯氧基、乙烯硫基、丙烯氧基、丙烯硫基、丁烯硫基、丁烯氧基、戊烯氧基、戊烯硫基、环戊烯氧基、环戊烯硫基、己烯氧基、己烯硫基、环己烯氧基、环己烯硫基、乙炔氧基、乙炔硫基、丙炔氧基、丙炔硫基、丁炔氧基、丁炔硫基、戊炔氧基、戊炔硫基、己炔氧基、己炔硫基。

36、一般来说,本发明中的环烷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庚基、环庚烯基,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被上述基团代替;此外,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被氘原子、卤素原子或腈基代替。

37、本发明中使用的烷基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从1至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从3至30环烷基取代的胺,作为烷基胺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丙基胺基、二异丙基胺基等。

38、本发明中的烯基或炔基具有2~30个碳原子,并且其中单独的氢原子可被上述基团r取代的烯基或炔基,优选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异丁烯基、苯乙烯基、二苯乙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苯乙炔基;此外,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被氘原子、卤素原子或腈基代替。

39、本发明中使用的芳氧基是指r'o-所表示的一价官能团,上述r'是碳原子数从6至50的芳基。作为这样的芳氧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苯氧基、萘氧基、联苯氧基等。

40、本发明中使用的芳硫基是指r's-所表示的一价官能团,上述r'是碳原子数从6至50的芳基。作为这样的芳硫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苯硫基、萘硫基、联苯硫基等。

41、本发明中使用的烷基硅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30的烷基取代的硅烷基,构成烷基硅基的碳原子数至少是3,作为烷基硅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等。芳基甲硅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从6至50的芳基取代的甲硅烷基。

42、本发明中使用的芳基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50的芳基取代的二芳基磷基,作为芳基磷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基磷基、二(4-三甲基硅基苯)磷基等。芳基氧磷基是二芳基磷基的磷原子被氧化至最高价态。

43、本发明中使用的芳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50的芳基取代的二芳基硼基,作为芳基硼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基硼基、二(2,4,6-三甲基苯)硼基等。烷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30的烷基取代的二烷基硼基,作为烷基硼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叔丁基硼基、二异丁基硼基等。

44、本发明意义上的“卤”、“卤素”、“卤原子”、“卤基”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指氟、氯、溴或碘。

45、如本文所使用,“其组合”或“群组”表示适用清单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被组合,以形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从适用清单中设想的已知或化学稳定的布置。举例来说,烷基和氘可以组合形成部分或完全氘化的烷基;卤素和烷基可以组合形成卤代烷基取代基,例如三氟甲基等;并且卤素、烷基和芳基可以组合形成卤代芳烷基。

46、本说明书中,“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这一用语是指,被选自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3-c30环烷基、c3-c30环烯基、c6-c50芳基、c6-c50芳氧基、c6-c50芳硫醚基和c2-c50杂环芳基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或者被上述例示的取代基中的2个以上的取代基连接而成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

47、在一个实例中,术语取代包括两到四个列出的基团的组合。

48、在另一个实例中,术语取代包括两到三个基团的组合。在又一实例中,术语取代包括两个基团的组合。取代基的优选组合是含有多达五十个不是氢或氘的原子的组合,或包括多达四十个不是氢或氘的原子的组合,或包括多达三十个不是氢或氘的原子的组合。在许多情况下,取代基的优选组合将包括多达二十个不是氢或氘的原子。

49、本发明中所述相邻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中,“环”是指取代或未取代的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缩合环是指缩合脂肪环、缩合芳香环、缩合脂肪杂环、缩合芳香杂环或它们组合而成的形态。

50、进一步的,所述式i化合物选自式b001~b309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上述结构中的氢原子可部份的或全部的被氘取代。

6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上述的杂环化合物。

6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有机层,所述的有机层包含所述的杂环化合物。

64、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层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子注入层、电子输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和发光层。

6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层包含所述的杂环化合物。

66、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输送层包含所述的杂环化合物。

67、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还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的主体材料包括由以下化学基团组成的化合物:三亚苯、咔唑、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二苯并硒吩、氮杂三亚苯、氮杂咔唑、氮杂二苯并噻吩、氮杂二苯并呋喃、氮杂二苯并硒吩和三嗪组成的群组;所述的掺杂材料包括所述的杂环化合物;

68、其中所述主体材料中的任何取代基可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群组的非稠合取代基:cnh2n+1、ocnh2n+1、oar7、n(cnh2n+1)2、n(ar7)(ar8)、ch=ch-cnh2n+1、c≡ccnh2n+1、ar7、ar7-ar8、cnh2n-ar7或无取代基,其中n是1~10的整数;并且其中ar7与ar8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苯、联苯、萘、三亚苯、咔唑和其杂芳香族类似物。

69、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材料选自式a1~a90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0、

71、

72、

73、

74、

75、进一步的,所述掺杂材料与主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99~50:50。

76、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组成,也可以同时含有其他化合物。

77、本发明还包括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含阴极、阳极和至少一个发光层。除了这些层之外,它还可以包含其它的层,例如在每种情况下,包含一个或多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激子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和/或电荷产生层。具有例如激子阻挡功能的中间层同样可引入两个发光层之间。然而,应当指出,这些层中的每个并非必须都存在。此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包含一个发光层,或者它可包含多个发光层。即,将能够发光的多种发光化合物用于所述发光层中。特别优选具有三个发光层的体系,其中所述三个层可显示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如果存在多于一个的发光层,则根据本发明,这些层中的至少一个层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

78、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不包含单独的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和/或电子传输层,即发光层与空穴注入层或阳极直接相邻,和/或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或阴极直接相邻。

79、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其它层中,特别是在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层中以及在电子注入和电子传输层中,所有材料可以按照根据现有技术通常所使用的方式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因此将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发光层组合使用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知的所有材料。

80、此外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在该元件中借助于升华方法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在真空升华装置中在低于10-5pa、优选低于10-6pa的初压下通过气相沉积来施加所述材料。然而,所述初压还可能甚至更低,例如低于10-7pa。

81、同样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借助于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来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在10-5pa至1pa之间的压力下施加所述材料。该方法的特别的例子是有机蒸汽喷印方法,其中所述材料通过喷嘴直接施加,并且因此是结构化的。

82、此外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从溶液中,例如通过旋涂,或借助于任何所希望的印刷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平版印刷、光引发热成像、热转印、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来产生一个或多个层。可溶性化合物,例如通过适当的取代修饰该杂环化合物获得可溶性化合物。这些方法也特别适于低聚物、树枝状大分子和聚合物。此外可行的是混合方法,其中例如从溶液中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并且通过气相沉积施加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层。

83、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并且他们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将其应用于包含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84、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方法,可借助于升华方法来施加至少一个层,和/或借助于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来施加至少一个层,和/或从溶液中通过旋涂或借助于印刷方法来施加至少一个层。

85、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上文指出的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如上文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指出的相同优选情况适用于所述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特别是,所述杂环化合物此外还可优选包含其它化合物。从液相处理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例如通过旋涂或通过印刷方法进行处理,需要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剂。这些制剂可以例如是溶液、分散体或乳液。出于这个目的,可优选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溶剂的混合物。合适并且优选的溶剂例如是甲苯、苯甲醚、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苯甲酸甲酯、均三甲苯、萘满、邻二甲氧基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吡喃、氯苯、二噁烷、苯氧基甲苯,特别是3-苯氧基甲苯、(-)-葑酮、1,2,3,5-四甲基苯、1,2,4,5-四甲基苯、1-甲基萘、2-甲基苯并噻唑、2-苯氧基乙醇、2-吡咯烷酮、3-甲基苯甲醚、4-甲基苯甲醚、3,4-二甲基苯甲醚、3,5-二甲基苯甲醚、苯乙酮、α-萜品醇、苯并噻唑、苯甲酸丁酯、异丙苯、环己醇、环己酮、环己基苯、十氢化萘、十二烷基苯、苯甲酸乙酯、茚满、苯甲酸甲酯、1-甲基吡咯烷酮、对甲基异丙基苯、苯乙醚、1,4-二异丙基苯、二苄醚、二乙二醇丁基甲基醚、三乙二醇丁基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丙二醇二甲基醚、四乙二醇二甲基醚、2-异丙基萘、戊苯、己苯、庚苯、辛苯、1,1-双(3,4-二甲基苯基)乙烷,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8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87、本发明采用稳定的二喹喔啉并噻吩、二喹喔啉并呋喃、二喹喔啉并吡咯、二喹喔啉并芴、二喹喔啉并硒吩为母核的化合物作为发光单元,一方面可利用供体(d)和受体(a)之间的电荷转移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tadf效应,同时借助母核的大共轭平面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通过在刚性骨架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具有与以住的化合物相比更窄的发光峰宽和更高的效率。同时,该杂环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由此得以提高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寿命;此外,该杂环化合物改善了溶液的溶解度而解决以往蓝光、绿光和红光以及近红外光材料所具有的工序的生产性以及费用问题,并且在原有的工序中不是其蒸镀工序而是在其溶液工序中也可以用于制备发光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