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3970发布日期:2023-11-05 14:5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干细胞是存在于胚胎或成体脑、脊髓等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可通过不对等的分裂方式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组织的各类细胞。

2、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一般呈悬浮状态,不贴壁,并有形成神经球的特性,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筛选测试、临床应用研究等领域。在医学上可以利用其特性治疗疾病,其治疗类型包括中风、小脑萎缩症、脊髓受伤、多发性硬化、面瘫、老年痴呆等多种病症,由于治疗效果较好,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这种神经干细胞逐渐被大量使用。目前神经干细胞培养需要很繁琐的过程,而且所需的培养试剂种类较多,培养时间较长,没有专门用于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试剂盒,不能够大批量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

3、针对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公告号:cn211947080u)公开了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密封箱门,密封箱门的正面分别设置有门把手、观察窗和显示器,培养箱体的内底壁设置有凹型槽板,凹型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抽拉式培养管架,抽拉式培养管架的上表面开设有管孔,管孔的内壁设置有神经干细胞培养管,抽拉式培养管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手。

4、上述方案虽然利用抽拉式培养管架实现了多组神经干细胞同时培养的需求,而观察窗能够对其培养状态进行观察,但是由于多培养管同时培养会导致单根试管内的干细胞培养状态无法做到准确无误的监控,会因为试管间或是抽拉式培养管架的遮挡而影响观察的准确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兼顾神经干细胞大批量培养和培养状态实时观察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在进行大批量干细胞培养时,无法准确、清楚的观察到每个培养管内干细胞培养状况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带有观察窗的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培养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背对培养箱的显示器,所述箱盖上设有朝向培养箱内的紫外线灯,所述培养箱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内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培养管的放置孔,所有的所述放置孔以放置架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开设有位于任一放置孔正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所述培养箱上转动密封连接有用于带动通孔和培养管相对转动的转柄。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螺栓上粘附有橡胶垫。

4、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橡胶垫能够减轻培养管在转动过程中在支撑螺栓上发生的磨损,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5、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的中心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6、通过上述设置,借助凹陷部便于快速稳定地选定对应的培养管,提高了本方案的工作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螺栓与凹槽相抵时支撑螺栓的上端刚好与通孔顶部平齐。

8、通过上述设置,借助凹槽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了支撑螺栓的转动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和放置架的相同处均开设有开口,所有的所述放置孔呈三个同心圆环分布,位于同一所述圆环上的所有培养管的中部共同设有放置板,三个所述放置板的外缘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放置板的内侧和放置架的内侧,位于同一所述圆环上的所有培养管的底部共同抵触有转动环,三个所述转动环的外缘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转动环的内侧和培养箱的内侧,位于中心的所述转动环与转柄转动连接,所述转柄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位于中间的转动环上,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有齿圈,所述齿圈连接在最外侧的转动环上,所述齿圈的外径略大于位于中间的转动环的外径,每个所述转动环上均开设有位于任一培养管正下方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位于中间的所述转动环上的支撑螺栓上设有推杆。

10、通过上述设置,借助驱动齿轮、从动齿轮、齿圈和推杆能够将三个转动环上的通孔移动至对应转动环上的待观察的培养管的正下方,从而便于将不同转动环内的培养管同时取出进行对比观察,有利于调整不同培养管内的培养条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外设有环形的限位环。

12、通过上述设置,利用限位环增强了本方案的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转柄采用z字形,所述转柄的正投影位于多个放置孔围合形成的环形内。

14、通过上述设置,利用z字形的转柄便于实现放置架的转动,同时转柄的转动也会对培养管的取出产生干涉,增强了本方案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6、本方案能够通过转动放置架来带动培养管转动,配合观察窗能够尽量全面的将所有的培养管内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状态进行监控,若需要进一步精准的确认某一培养管内具体的神经干细胞培养状态时,借助支撑螺栓和橡胶垫即可实现对单一培养管的选定和提取,便于将其提取至培养箱外单独观察,避免了观察时放置架和其他培养管对提取的培养管产生干涉的问题,提高了神经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观察窗的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培养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背对培养箱的显示器,所述箱盖上设有朝向培养箱内的紫外线灯,所述培养箱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内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培养管的放置孔,所有的所述放置孔以放置架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开设有位于任一放置孔正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所述培养箱上转动密封连接有用于带动通孔和培养管相对转动的转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上粘附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的中心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螺栓与凹槽相抵时支撑螺栓上的橡胶垫刚好与通孔顶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外设有环形的限位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和放置架的相同处均开设有开口,所有的所述放置孔呈三个同心圆环分布,位于同一所述圆环上的所有培养管的中部共同设有放置板,三个所述放置板的外缘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放置板的内侧和放置架的内侧,位于同一所述圆环上的所有培养管的底部共同抵触有转动环,三个所述转动环的外缘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转动环的内侧和培养箱的内侧,位于中心的所述转动环与转柄转动连接,所述转柄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位于中间的转动环上,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有齿圈,所述齿圈连接在最外侧的转动环上,所述齿圈的外径略大于位于中间的转动环的外径,每个所述转动环上均开设有位于任一培养管正下方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位于中间的所述转动环上的支撑螺栓上设有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柄采用z字形,所述转柄的正投影位于多个放置孔围合形成的环形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具体涉及细胞培养装置领域。包括带有观察窗的培养箱,培养箱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培养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箱盖上设有背对培养箱的显示器,箱盖上设有紫外线灯,培养箱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培养箱内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上开设有放置孔,培养箱的底部开设有位于任一放置孔正下方的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培养箱上转动密封连接有用于带动通孔和培养管相对转动的转柄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干细胞培养装置在进行大批量干细胞培养时,无法准确、清楚的观察到每个培养管内干细胞培养状况的问题,提高了神经干细胞培养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平,李翩,贺旭,阮烨,胡鑫华,刘恺,张鑫,于庆贺,马鹏飞,陈康,郑灿,邱鹏,刘孝丰,黄胱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