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485899发布日期:2023-12-26 01:3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活性肽。


背景技术:

1、黑色素,也称为黑素,可分为真黑素和褐黑素,是一种高分子生物色素,在皮肤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内产生并分泌。黑色素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通常以聚合形式存在于人体皮肤或者毛发中,其含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而黑色素过度分泌会造成色素沉着异常,引起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黑色素的合成必须有酪氨酸、酪氨酸酶以及氧元素这三种物质参与: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羟化变成多巴(dopa),多巴也是酪氨酸酶的底物,它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催化生成多巴醌,多巴醌自动氧化生成多巴色素,多巴色素的反应产物5,6-二羟基吲哚和5,6-二羟基吲哚羧酸,经一系列的氧化反应生成真黑素,其为皮肤黑色素的主要组分;在半胱氨酸存在的条件下,多巴醌还会转变成半胱氨酰多巴,最后生成褐黑素。

2、目前,已经有许多产品被报道具有美白功效,例如谷胱甘肽、熊果苷、曲酸和某些黄酮类化合物等等。谷胱甘肽(glutataione,gsh)是一种解除毒素的亲水性特效物质,是由三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与自由基、重金属等结合,将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排出体外。谷胱甘肽在美容行业也因其局部皮肤美白和/或亮白效果而闻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919828a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包括1~25%谷胱甘肽、0.1~2%vc、0.1~2%熊果苷、0.01~0.2%生物素,余量为辅助成分;主要是采用谷胱甘肽、vc、熊果苷与生物素复合使用,增效效果非常明显。中国专利文献cn107397697a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胶原蛋白肽40-50份,l-半胱氨酸5-10份,谷胱甘肽5-10份,针叶樱桃提取物5-10份,柑橘提取物5-10份,黑胡椒提取物1-5份,蓝莓花青素1-10份;该美白祛斑组合物通过抗皱补水、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改善皮肤微循环等全方位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

3、但是由于谷胱甘肽是一种亲水性多肽,很难透过皮肤角质层屏障,从而无法发挥更加有效的美白效果。对此,为增强药物分子穿透皮肤的能力,须使用适当的物理和/或化学方法来克服这些问题。例如,二甲基亚砜(dmso)、氮酮、油酸、丙二醇、萜烯和萜类化合物能够破坏角质形成细胞紧密的排列结构,增大细胞间距,促进吸收。另外,离子电渗疗法、电穿孔法、超声波空化作用的超声导入疗法以及产生新的渗透途径的微针等物理促透方法可在角质层表面产生微孔一次提高皮肤渗透性。然而,化学和物理增强剂都会引起刺激,造成损伤,并降低皮肤屏障功能。蛋白质转导系统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通过与聚精氨酸等细胞穿透肽(cpp)和tat的蛋白质转导结构域融合,将蛋白质、肽、sirna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穿过细胞膜。td1是一种透皮增强肽,具有优秀的皮肤促透效果及穿透细胞膜的能力,能够渗透至表皮的基底层。对此,本发明设计将gsh作为功效分子修饰td1,利用td1优秀的透皮能力将gsh“拉”入皮肤表皮,保持皮肤屏障功能正常的同时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实现调节黑色素过度产生,最终达到美白祛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及其应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为acssspskhcg-ggggg-ecg。ggggg作为直链连接肽,能够保证偶联多肽的正常折叠结构,满足大多数融合蛋白的需求。

4、上述偶联多肽在制备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5、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美白产品包括护肤品、化妆品、药品。

6、上述偶联多肽在制备淡斑产品中的应用。

7、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淡斑产品包括护肤品、化妆品、药品。

8、一种美容制剂,包括上述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

9、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美容制剂还包括制剂学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上述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

11、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

12、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透皮增强肽td1氮端与谷胱甘肽c端通过寡聚甘氨酸链直链连接的偶联多肽,组分合理,具有较强的透皮能力及黑色素抑制能力,具有良好的美白淡斑功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4、2、本发明的偶联多肽不仅可以直接抑制b16f10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还可以通过调节hacat细胞(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il-6、ifn-γ、α-msh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以hacat细胞的旁分泌作用,间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15、3、偶联多肽能够作为抑制剂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的合成,应用效果通过试验验证,具有很好的美白祛斑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为acssspskhcg-ggggg-ecg。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联多肽在制备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产品包括护肤品、化妆品、药品。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联多肽在制备淡斑产品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斑产品包括护肤品、化妆品、药品。

6.一种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制剂还包括制剂学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皮增强肽与谷胱甘肽的偶联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活性肽技术领域。发明提出了一种将透皮增强肽TD1氮端与谷胱甘肽C端通过寡聚甘氨酸链直链连接的偶联多肽,结构为ACSSSPSKHCG‑GGGGG‑ECG,具有较强的透皮能力及黑色素抑制能力,具有良好的美白淡斑功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发明的偶联多肽不仅可以直接抑制B16F10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还可以通过调节HaCaT细胞(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IL‑6、IFN‑γ、α‑MSH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以HaCaT细胞的旁分泌作用间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铎,郑嘉琳,齐冬梅,许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