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应用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的污染处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7637899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应用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的污染处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应用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的污染处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细胞体外培养实验中,细胞的功能和性质是研究者进行实验的基础。如果细胞培养中存在感染或污染,细胞的状态和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性和失真。此外,在细胞治疗领域,预防细胞的感染或污染有助于对细胞治疗进行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不同培养批次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这个角度而言,预防比处置更重要。但目前针对细胞感染或污染的处置手段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预防有难度,利用抗生素处理会有耐药性风险,抗生素对细胞本身有毒性作用,处置时间长,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分简单、成本低廉、兼具预防和缓解细胞感染或污染的组合物,以及应用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

2、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提供含有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的组合物在制备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污染的处置制剂中的应用。

4、具体地,所述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包括:有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受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受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

5、可选择地,所述青蒿酸的作用浓度为0.5~5μm,所述桃叶珊瑚苷的作用浓度为0.5~5μm。

6、优选地,所述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溶解在培养基以用于对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进行污染处置。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动物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

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预处理目标细胞,使得所述目标细胞的贴壁生长密度达到80%;

10、配制抗感染培养基,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

11、利用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对所述预处理之后的目标细胞进行预设天数的连续培养。

12、可选择地,所述目标细胞来自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系、293t人肾上皮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c3a肝癌细胞、或heparg人肝细胞株。

13、具体地,所述目标细胞来自有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受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受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

14、优选地,所述目标细胞为受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有受支原体感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时,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终浓度为0.5~3μm的青蒿酸、终浓度为0.5~3μm的桃叶珊瑚苷,余量为基础培养基。

15、优选地,所述目标细胞为受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或有受细菌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时,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终浓度为1~5μm的青蒿酸、终浓度为1~5μm的桃叶珊瑚苷,余量为基础培养基。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溶解在dmso之后与基础培养基混合。

17、可选择地,所述基础培养基选自dmem/f12细胞培养基、f12细胞培养基和william's e细胞培养基中的一种。

18、优选地,连续培养的预设天数为3~7d。

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具有如下优势:

20、(1)本申请的应用,首次将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进行组合应用到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中用于处置污染,扩大了处置污染所能使用的活性成分的可选择范围,且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不属于抗生素类成分,不存在耐药性风险;

21、(2)本申请的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成分简单,除了基础培养基,具备预防和缓解细胞感染或污染功能的成分仅有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都是容易获取、价格相对低廉的天然中药成分,不会大幅度提高本申请的应用成本;

22、(3)本申请的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适配多种基础培养基,可以适应不同细胞株或细胞系的细胞,也可以适应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既能处置支原体感染,又能处置细菌污染,有为各种细胞进行预防和缓解感染或污染的潜在前景;

23、(4)本申请的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将目标细胞与抗感染培养基进行预设天数的连续培养,即可对目标细胞培养进行感染或污染的预防和缓解,其操作简单,处置成功率高;

24、(5)本申请的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所使用的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少的副作用,在部分研究中还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细胞抵抗感染和污染。



技术特征:

1.含有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的组合物在制备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污染的处置制剂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包括:有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酸的作用浓度为0.5~5μm,所述桃叶珊瑚苷的作用浓度为0.5~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溶解在培养基以用于对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进行污染处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

6.一种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细胞来自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系、293t人肾上皮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c3a肝癌细胞、或heparg人肝细胞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细胞来自有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受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受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细胞为受支原体感染的体外培养物或有受支原体感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时,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终浓度为0.5~3μm的青蒿酸、终浓度为0.5~3μm的桃叶珊瑚苷,余量为基础培养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细胞为受细菌污染的体外培养物或有受细菌污染风险的体外培养物时,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终浓度为1~5μm的青蒿酸、终浓度为1~5μm的桃叶珊瑚苷,余量为基础培养基。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溶解在dmso之后与基础培养基混合。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选自dmem/f12细胞培养基、f12细胞培养基和will iam's e细胞培养基中的一种。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培养的预设天数为3~7d。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含有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的组合物在制备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污染的处置制剂中的应用。还公开一种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预处理目标细胞,使得所述目标细胞的贴壁生长密度达到80%;配制抗感染培养基,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利用所述抗感染培养基对所述预处理之后的目标细胞进行预设天数的连续培养。本申请的应用,首次将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进行组合应用到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中用于处置污染;本申请的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物处置污染的方法,成分简单,除了基础培养基,具备预防和缓解细胞感染或污染功能的成分仅有青蒿酸和桃叶珊瑚苷,不会大幅度提高本申请的应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黎少,欧楚澎,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