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38370发布日期:2024-05-17 13:2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纳豆激酶分离,具体涉及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1、鸡豆,即鸡头米,是一种可以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物,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半衰期长、特异性强、副作用小、可直接口服等优点,纳豆在激酶制备时需要将纳豆经过清洗、蒸煮、发酵等过程,后续可分别做烘干、分离提纯等程序来将纳豆进行激酶,其中在部分纳豆激酶制备时需要将其进行分离提纯;

2、纳豆激酶主要存在于发酵后鸡豆表面的粘液中,在分离纳豆激酶时,需要保证粘液被充分洗刷,且需要避免鸡豆残渣与纳豆激酶混合,保证纳豆激酶的纯度,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包括:

2、分离外壳,该分离外壳具有一端呈喇叭状开口的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外壳外部的固定支架;

3、底座,该底座具有凹槽结构,用以盛放分离出的纳豆激酶与生理盐水混合液,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排液管,且所述排液管由阀门控制;

4、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用以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鸡豆中分离出纳豆激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机构顶部的固定支腿;

5、所述分离外壳的外表面与固定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分离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分离外壳的内壁与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排液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机构与底座位于分离外壳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机构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腿,且所述固定支腿与分离外壳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7、搅拌外壳,该搅拌外壳设置在分离外壳内部,用以对纳豆激酶溶液的鸡豆残渣进行分离;

8、搅拌涡叶,该搅拌涡叶的两端具有不同直径,且越靠近底座直径越大,以及设置在搅拌涡叶内部的转动体;

9、抬升组件,该抬升组件用以对搅拌外壳及搅拌涡叶进行抬升;

10、所述抬升组件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抬升组件远离底座的一侧通过固定支腿与分离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外壳与抬升组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涡叶的内壁与转动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体延伸至底座的内部,从分离外壳顶部投加鸡豆,鸡豆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后,又经过发酵处理,表面具有粘液,质地较为粘稠,容易粘连分离外壳,具有喇叭状开口的分离外壳,能够使粘连的鸡豆,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缓慢滑落,避免鸡豆粘附造成堵塞,同时生理盐水也从分离外壳的喇叭状开口处添加,能够对分离外壳表面粘连的粘液进行冲刷,从而避免其中的纳豆激酶被浪费,分离时,驱动转动体转动,带动搅拌涡叶转动,从而对搅拌外壳内部的鸡豆和生理盐水混合,将鸡豆表面的纳豆激酶随粘液冲刷下来,完成对纳豆激酶的分离,同时搅拌涡叶在搅拌时,还能携带固体状的鸡豆随其上升,使鸡豆中的纳豆激酶,充分且均匀的溶解到生理盐水当中,以获得浓度更高的纳豆激酶溶液,且越靠近底座的搅拌涡叶的叶片直径更大,从而使沉淀到底部的鸡豆受到更充分的搅拌,使沉淀到底部的鸡豆中的纳豆激酶被充分分离,且远离底座的搅拌涡叶直径更小,在鸡豆随其上升时,与搅拌外壳具有更大的间隙,能够避免鸡豆被碾碎,避免造成纳豆激酶溶液中的杂质上升,获得更加纯净的纳豆激酶溶液,降低后续提纯处理的难度。

1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宽槽,且所述宽槽沿搅拌外壳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且相邻所述宽槽的间隔处均设置有窄槽,且所述窄槽开设在搅拌外壳的外表面上,宽槽与窄槽均不允许鸡豆残渣通过,能够达到过滤效果,搅拌涡叶旋转时,带动鸡豆旋转,同时带动搅拌外壳与分离外壳中的生理盐水旋转,从而冲刷鸡豆,使纳豆激酶分离到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通过宽槽与窄槽,流速增加,对鸡豆表面的粘液进行冲刷,从而使粘液中的纳豆激酶随粘液溶解到生理盐水中,完成纳豆激酶的分离,且宽槽与窄槽的宽窄不同,能够在生理盐水通过时,进一步改变其流速,流速频繁改变,从而产生紊乱的水流,从而增强冲刷效果,能够加速粘液的脱落,增强分离纳豆激酶的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涡叶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数量开设有若干个,且越靠近所述底座的圆孔的直径越小,抬升组件对搅拌外壳,进行抬升时,搅拌涡叶随搅拌外壳上升,混合有纳豆激酶的生理盐水通过宽槽与窄槽,鸡豆残渣保留在搅拌外壳内部,同时搅拌涡叶上的圆孔对鸡豆残渣进行过滤,将鸡豆表面残留的纳豆激酶溶液沥干,避免造成纳豆激酶浪费,还能进一步添加生理盐水,对残留的纳豆激酶进行分离,且越靠近底座的圆孔的直径越小,较大的鸡豆残渣被搅拌涡叶的高处过滤,较小的鸡豆残渣则被搅拌涡叶的低处过滤,最终实现分层过滤,降低搅拌涡叶每一处的过滤压力,避免圆孔堵塞。

13、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涡叶靠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细滤槽,所述细滤槽的数量在搅拌涡叶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搅拌涡叶被提升的过程中,残渣停留在搅拌涡叶表面,最终纳豆激酶溶液通过细滤槽后,鸡豆残渣停留在搅拌外壳内部,静置一端时间后,鸡豆残渣表面的所有纳豆激酶溶液被全部沥干,完成纳豆激酶的分离,设置细滤槽,能够对粉碎的鸡豆残渣进行阻挡,从而避免小颗粒的鸡豆残渣停留在搅拌外壳内部,避免造成纳豆激酶溶液纯度较低。

14、进一步地,所述抬升组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搅拌外壳与分离外壳的间隔处,且所述立柱与底座远离排液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与搅拌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的长度为搅拌外壳的两倍,搅拌外壳被抬升,带动固定框上升,固定框在立柱的表面滑动,能够对搅拌外壳抬升的方向进行限位,避免造成磕碰,同时通过抬升搅拌外壳,能够对鸡豆残渣进行去除,直接获得纯净的纳豆激酶溶液,且立柱的长度为搅拌外壳的两倍,能够确保所有残渣都能离开纳豆激酶溶液,进行水分的沥干,避免鸡豆残渣吸收纳豆激酶溶液造成分离不彻底。

15、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环体,且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与若干个立柱的端部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与固定支腿远离分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环体,对若干个立柱进行限位,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立柱倾斜,避免影响抬升高度,维持沥干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底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与搅拌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的中部外突出,伸缩杆伸长,带动防水外壳移动,带动底板移动,带动搅拌外壳移动,带动转动体移动,带动搅拌涡叶移动,从而对纳豆激酶溶液中的鸡豆残渣进行去除,同时随着搅拌外壳的上升,纳豆激酶溶液进入底座内部,并从排液管排出,且底板中部向外突出,能够避免纳豆激酶在底板的表面堆积,从而确保纳豆激酶溶液完全排空,提高分离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包括轴壳,所述轴壳的外表面与搅拌涡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壳的两端均设置有轴盖,且所述轴盖的外表面与轴壳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轴盖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为阶梯状,所述轴壳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轴盖相适配,通过设置轴盖将转动轴固定到轴壳内部,能够便于拆卸转动轴,防备对损坏的轴壳或搅拌涡叶进行更换,同时轴盖为与转动轴相适配的阶梯状,能够形成多层密封,避免溶液进入转动轴内部,造成转动轴腐蚀,起到对转动轴进行防水密封的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靠近底座的一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防水外壳内部,且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与底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防水外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防水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分离纳豆激酶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旋转带动轴盖旋转,轴盖旋转带动轴壳旋转,轴壳旋转带动搅拌涡叶旋转,从而对鸡豆进行搅拌,对鸡豆上的纳豆激酶进行分离。

19、一种鸡豆中纳豆激酶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一、添加上料,发酵后的鸡豆从分离外壳的顶部投加,粘稠的鸡豆从具有喇叭状开口的分离外壳滑落至搅拌外壳内部,随后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粘附在分离外壳内壁的鸡豆及粘液进行冲刷,随后充满搅拌外壳与分离外壳,完成分离纳豆激酶前的上料过程;

21、步骤二、搅拌分离,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轴壳旋转,最终带动搅拌涡叶旋转,从而对搅拌外壳内部的鸡豆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同时搅拌涡叶能够带动鸡豆沿其表面上升,使鸡豆中纳豆激酶的溶解,完成纳豆激酶的分离;

22、步骤三、粘液冲刷,搅拌涡叶旋转时,带动鸡豆旋转,同时带动搅拌外壳与分离外壳中的生理盐水旋转,冲刷鸡豆,使纳豆激酶分离到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通过宽槽与窄槽,流速增加,对鸡豆表面的粘液进行冲刷;

23、步骤四、沥干水分,伸缩杆伸长,带动防水外壳移动,带动底板移动,带动搅拌外壳移动,带动转动体移动,带动搅拌涡叶移动,残渣停留在搅拌涡叶表面,最终纳豆激酶溶液通过细滤槽后,鸡豆残渣停留在搅拌外壳内部,静置一端时间后,鸡豆残渣表面的所有纳豆激酶溶液被全部沥干,完成纳豆激酶的分离,纳豆激酶溶液进入底座内部,并从排液管排出。

24、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涡叶,搅拌涡叶在搅拌时,还能携带固体状的鸡豆随其上升,使鸡豆中的纳豆激酶,充分且均匀的溶解到生理盐水当中,以获得浓度更高的纳豆激酶溶液,且越靠近底座的搅拌涡叶的叶片直径更大,从而使沉淀到底部的鸡豆受到更充分的搅拌,使沉淀到底部的鸡豆中的纳豆激酶被充分分离,且远离底座的搅拌涡叶直径更小,在鸡豆随其上升时,与搅拌外壳具有更大的间隙,能够避免鸡豆被碾碎,避免造成纳豆激酶溶液中的杂质上升,获得更加纯净的纳豆激酶溶液,降低后续提纯处理的难度。

26、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外壳,生理盐水通过宽槽与窄槽,流速增加,对鸡豆表面的粘液进行冲刷,从而使粘液中的纳豆激酶随粘液溶解到生理盐水中,完成纳豆激酶的分离,且宽槽与窄槽的宽窄不同,能够在生理盐水通过时,进一步改变其流速,流速频繁改变,从而产生紊乱的水流,从而增强冲刷效果,能够加速粘液的脱落,增强分离纳豆激酶的效果。

27、本发明通过设置抬升机构,抬升时,搅拌涡叶随搅拌外壳上升,混合有纳豆激酶的生理盐水通过宽槽与窄槽,鸡豆残渣保留在搅拌外壳内部,同时搅拌涡叶上的圆孔对鸡豆残渣进行过滤,将鸡豆表面残留的纳豆激酶溶液沥干,避免造成纳豆激酶浪费,且立柱的长度为搅拌外壳的两倍,能够确保所有残渣都能离开纳豆激酶溶液,进行水分的沥干,避免鸡豆残渣吸收纳豆激酶溶液造成分离不彻底。

28、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体,设置轴盖将转动轴固定到轴壳内部,能够便于拆卸转动轴,防备对损坏的轴壳或搅拌涡叶进行更换,同时轴盖为与转动轴相适配的阶梯状,能够形成多层密封,避免溶液进入转动轴内部,造成转动轴腐蚀,起到对转动轴进行防水密封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