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3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酒的陈酿技术改进。
在酒的生产过程中都必须经过陈化步骤,称为陈酿。现有的陈酿酒方法有自然存放法、γ射线辐照法、超声波处理法、紫外线照射法和臭氧催化法等。其目的都是使酒的品质优化、去掉杂味、增加香醇浓味。但上述方法都存在许多缺点,如自然存放法占地面积大,需要盛酒器具多,生产周期长,好酒往往需要存放上百年。γ射线辐照法要增添贵重的设备,而且接触放射线,其它方法都难于提高效率、且不易提高作用深度,其它更好的方法在专利文献以及实际使用中均未见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种简单装置,加速酒的陈化过程,以缩短生产周期并提高酒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将氧离子注入到酒中,加速酒的氧化,以达到陈酿目的。方法是将氧通入酒中,同时用高压放电发生放电效应,以使氧电离成离子状。加之高压放电在酒中会产生液电效应,产生出强烈的光和超声波,同时产生瞬时高压强,使氧电离,氧离子则具有强氧化作用,上述几种作用的综合,使酒在几秒钟内得到陈化,其作用深度及效率都可得到极大提高。
图1是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示意图。
由图可见,本装置包括一个用金属或塑料制作的处理槽[1],其形状可以为管状槽。两根中空的电极[2],以端部相互隔开地嵌入处理槽[1]相对两侧壁,固定铜片[4]分别固定在电极[2]上。铜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球隙开关[3]相连,其中一个球隙开关通过串联的限流电阻[5]与高压电源[7]相连,另一个球隙开关直接与高压电源[7]相连,两个球隙开关[3]之间并联一个电容[6]。两根中空电极[2]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氧气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就是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管状处理槽,于两侧壁对应位置嵌入两个不锈钢电极,用不锈钢制作可以在长期使用时不被氧化,陈酿效果好。两电极间距2mm,使用时中间通入微量氧,按图1安装。高压电源采用2万伏可变高压电源。将待陈化的酒连续通过处理槽,断开球隙开关,使电容[6]充电,然后连接球隙开关,电极间便快速放电,产生强光,在此同时从两电极中心孔中通入微量氧气,即可在酒中产生氧离子。
用本装置陈酿酒,处理速度和效果皆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经过一分钟处理,可以明显改变酒的品质,并可去除杂味,使酒产生香浓美味,而且设备简单、造价低廉,利用自动化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是由电极[2]、固定铜片[4]、球隙开关[3]、限流电阻[5]和电容[6]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处理槽[1]相对两侧壁嵌入用固定铜片[4]分别固定,端部相互隔开的两根中空电极[2],所说的固定铜片[4]分别与两球隙开关[3]相连,其中一个球隙开关通过串联的限流电阻[5]与高压电源[7]相联,另一个球隙开关直接与高压电源[7]相连,两个球隙开关[3]之间并联一个电容[6]。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中空电极[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氧气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槽[1]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子注入法陈酿酒的装置,在处理槽侧壁相对位置嵌入用铜片固定、端部相互隔开的两根中空电极。铜片的另一端通过球隙开关与高压电源相连。使用时,通过电极中心孔输入氧气,待陈化的酒流过处理槽的同时经高压放电使氧电离,酒经氧化、液电、强光和超声波多种效应加速了陈化过程。本装置结构紧凑,陈化酒的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文档编号C12G1/06GK86200014SQ86200014
公开日1986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6日
发明者闫士光 申请人:闫士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