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55610阅读:来源:国知局
40回流时,可以促进菌种的均匀分布,所以,第五种实施方式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相比,第五种实施方式侧重于促进菌种的均匀分布。
[0050]第六种实施方式。
[0051]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改进,进料管排水管44上设置有控制水压间40中沼液单向流入进料管10的单向阀,布菌装置50的排水管51上设置有控制环形发酵管道30内沼液单向流入水压间40的单向阀,出料管排水管42上设置有控制出料管20中沼液单向流入水压间40的单向阀。
[0052]环形发酵管道30内沼气气压增大时,推动环形发酵管道30内沼液通过布菌装置50和出料管排水管42流入水压间40中;当环形发酵管道30内沼气气压下降时,在单向阀的控制下,水压间40中的沼液只能通过进料管排水管流入进料管中,并推动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部;其有益效果在于:进料管10附近含菌量较少的沼液以及发酵原料不会流入水压间40,防止堵塞现象;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液通过布菌装置50以及出料管排水管42流入水压间40中,通过布菌装置50促进沼液在发酵管道30内的流动性能,促进沼液的流动搅拌,并将含菌量丰富的沼液带入水压间40中;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只能通过进料管排水管44回流至进料管10中,将较多的菌种带入进料管10中,并推动进料管10附近的发酵原料流入发酵系统内部,提高发酵效率。
[0053]第七种实施方式。
[0054]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改进,布菌装置50的排水管51上设置有控制水压间40内的沼液单向流入环形发酵管道30中的单向阀,进料管排水管44上设置有控制水压间40中沼液单向流入进料管10中的单向阀,出料管排水管42上设置有控制出料管20中的沼液单向流入水压间40中的单向阀。
[0055]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气气压增大时,推动环形发酵管道30中的沼液流向进料管10和出料管20中,由于进料管排水管44上设置有单向阀,沼液只能通过出料管排水管42流入水压间,由于出料管20附近的沼液含有大量的菌种,从而可以将大量的菌种带入水压间40中;环形发酵管道30向外部输出沼气时,环形发酵管道30内气压下降,使得水压间40中的沼液回流,水压间40中的沼液只能通过进料管排水管44以及布菌装置50回流至环形发酵管道30内,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菌种含量丰富,通过进料管排水管44回流至进料管10时,不仅可以将大量的菌种带入进料管附近,并且可以推动进料管10附近的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部,通过布菌装置50回流至环形发酵管道30内,可以将大量的菌种均匀的分布于发酵系统内的各个部位,促进菌种在发酵管道中的均匀分布,提高发酵效率以及产气量。
[0056]第八种实施方式。
[0057]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料管排水管44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处位于水压间40内的最低位置,出料管排水管42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低于布菌装置50的排水管51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
[0058]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气气压增大时,推动环形发酵管道内的沼液流向进料管10、出料管20以及布菌装置50中,在单向阀的控制下,环形发酵管道内的沼液首先通过出料管排水管单向流入水压间中,由于出料管20附近的沼液含菌量丰富,从而使得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含菌量较高,待水压间中的沼液液面上升至布菌装置50的排水管51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时,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液才可以通过布菌装置50单向流入水压间40中;通过导气管36向外部输出沼气时,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气气压减小,促使水压间40中的沼液回流至环形发酵管道30内,在单向阀的控制下,水压间中存储的沼液只能通过进料管排水管44回流至环形发酵管道30中;沼液回流过程中,促进进料管10附近的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并将富含菌种的沼液带入进料管10中,提高进料管10附近的区域产气率。
[0059]进料管排水管44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处位于水压间40内的最低位置,其可以保证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在回流至环形发酵系统时可以完全回流,并且可以利用水压间中沼液的回流高效的促进进料管附近的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达到促进进料的效果。
[0060]第九种实施方式。
[0061]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料管排水管44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处位于水压间40内的最低位置,出料管排水管42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布菌装置50的排水管51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
[0062]当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气压增大时,在单向阀的控制下,环形发酵管道30内的沼液只能通过出料管排水管42流入水压间40中,出料管20附近的沼液含菌量丰富,将富含菌种的沼液带入水压间40中;在单向阀的控制下,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通过进料管排水管44以及布菌装置50回流至环形发酵管道30内,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回流过程中,将大量的菌种带入环形发酵管道中,特别是通过布菌装置50的分流作用,使得菌种更加均匀的分布于发酵系统内,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回流至进料管10过程中,还促进进料管10中的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部。
[0063]进料管排水管44与水压间40连接位置处位于水压间40内的最低位置,其可以保证水压间40中存储的沼液在回流至环形发酵系统时可以完全回流,并且可以利用水压间中沼液的回流高效的促进进料管附近的发酵原料深入发酵系统内,达到促进进料的效果。
[006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发酵管道、水压间,发酵管道为环形发酵管道,水压间放置于环形发酵管道顶部,环形发酵管道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延伸至环形发酵管道底部的隔板,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竖直的插入隔板的两侧,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侧壁延伸至环形发酵管道的沼液液面以下位置;水压间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进料管排水管,水压间与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出料管排水管,环形发酵管道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挡气板,相邻的挡气板之间形成一个发酵区,发酵区的顶部设置有独立的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阀体;出料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沼液从出料管单向流入水压间的单向阀,进料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沼液从水压间单向流入进料管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和出料管深入环形发酵管道内的长度不超过环形发酵管道内径的三分之二;第一挡气板和第二挡气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环形发酵管道内径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气板和第二挡气板深入沼液的长度小于进料管和出料管侧壁深入发酵管道内的沼液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发酵管道内设置有两个挡气板,环形发酵管道内形成三个发酵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压间顶部采用密封结构,水压间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导气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无序紊流型新型能源发生装置,其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发酵管道、水压间,发酵管道为环形发酵管道,水压间放置于环形发酵管道顶部,环形发酵管道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延伸至环形发酵管道底部的隔板,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竖直的插入隔板的两侧,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侧壁延伸至环形发酵管道的沼液液面以下位置;水压间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进料管排水管,水压间与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出料管排水管,环形发酵管道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挡气板,相邻的挡气板之间形成一个发酵区,发酵区的顶部设置有独立的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阀体。
【IPC分类】C02F11-04, C12P5-02, C12M1-107
【公开号】CN104673630
【申请号】CN201510030184
【发明人】张玲玲
【申请人】张玲玲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