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9320393阅读:来源:国知局
S2rDNA测序结果见SEQIDNo. 1。
[0024] 对所测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该菌株ITS序列最 为接近的为球孢白僵菌,其ITS序列同源性为96 %,将该菌株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属球孢白 僵菌种(Beauveriabassiana(Bals._Criv.)Vuill)〇
[0025] 实施例2球孢白僵菌DSXJ-07对稻水象甲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0026] 收集在PDA平板上培养的球孢白僵菌DSXJ-07成熟孢子,用0. 05 % (W/V)吐温-80 分散,配制成终浓度为IX107个孢子/ml的悬浮液。从田间采集的稻水象甲成虫饲养在含 有稻苗的带有透气孔的50ml离心管中,每管50只稻水象甲,将稻水象甲浸入孢子悬液中 1~2s进行接种。接种后在28°C,RH= 90 %的培养箱中,实验共设置3个重复,以清水为 空白对照。每天记录死虫数,计算稻水象甲存活率,经DPS软件统计分析得LT9。值。
[0027] 实验结果显示,将球孢白僵菌DSXJ-07对稻水象甲有明显的杀虫活性。接种3天 后到达死亡高峰期,稻水象甲成虫感病死亡后虫体僵硬,保湿培养3天后开始从关节处长 处白色菌丝,10天后成虫关节处长满白色孢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将球孢白僵 菌对稻水象甲的LT90为6. 07±0. 52天,尽管高于化学农药水胺.马拉松的LT9。,但却低于 生物农药绿僵菌及苦参碱的LT9。值(见表1)。
[0028] 表1球孢白僵菌菌株DSXJ-07对稻水象甲致病力(LT90)
[0029]
[0030] 实施例3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0031] 将DSXJ-07菌株白僵菌高孢粉配制成90亿/g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用喷雾器配制 浓度为90亿/g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田间兑水喷雾。对照药剂(生物农药一一苦参碱,化学 农药--水胺.马拉松)
[0032] 本实验安排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大榆树村水稻田内,药前调查水稻稻水 象甲百丛虫量,在水稻插秧7d后施药,间隔7d后再次施药,每次施药后3d调查百丛虫量并 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33] 表2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稻水象甲药效试验
[0034]
[0035] 由表2可以看出,球孢白僵菌粉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效果达到 77. 94%,虽然没有化学农药效果能达到90. 00 %,但均高于对照生物农药绿僵菌及苦参碱 的防效,且差异显著。
[0036] 实施例4球孢白僵菌DSXJ-07对亚洲玉米螟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0037] 收集在PDA平板上培养的球孢白僵菌DSXJ-07成熟孢子,用0. 1 % (W/V)吐温-80 分散,配制成终浓度为1. 5X106个孢子/ml的悬浮液。将人工培养的供试亚洲玉米螟3龄 幼虫浸入孢子悬液中1~2s进行接种。接种后将玉米螟3龄幼虫单头放入装有滤纸条的 离心管中。离心管管口用棉球塞好,以保持通气。对照组用等量的0. 1%吐温-80无菌水接 种。将处理和对照均置于25°C;RH= 90 %条件下。实验共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 玉米螟3龄幼虫。以实验室保存的玉米螟高毒力菌株GS-18为对照菌株。三日内向离心管 内加水以保持高湿,第二天起逐日调查统计感染死亡虫数,并记录僵虫数,累计调查15d, 最后统计累计死亡率。
[0038] 球孢白僵菌DSXJ-07对亚洲玉米螟有明显的杀虫活性。接种3天后到达死亡高峰 期,亚洲玉米螟幼虫感病死亡后虫体僵硬,保湿培养3天后开始从虫体处长出白色菌丝,6 天后虫体长满白色孢子。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球孢白僵菌菌株DSXJ-07 能有效防治玉米螟,校正死亡率达到94. 74%,虽然低于化学农药98. 68 %的防效,但却高 于实验室原有保存CK菌株,且差异显著;LT9。值仅为5. 10d,尽管没有化学农药低,但却低于 实验室原保存CK菌株,且差异显著。可见,球孢白僵菌菌株DSXJ-07对玉米螟有很好的杀 虫活性。
[0039] 表3球孢白僵菌菌株DSXJ-07对玉米螟的致病力
[0040]
[0041] 实施例5球孢白僵菌菌株DSXJ-07粉剂喷施玉米秸杆垛防治玉米螟药效试验
[0042] 试验时间:2013年4月15日至20日
[0043] 试验地点:吉林省公主岭市
[0044] 试验材料:
[0045]制剂:由白僵菌菌株DSXJ-07制得的白僵菌粉剂;性状:白色粉末,无特殊气味,有 效含量25~30亿孢子/克。
[0046] 仪器:背负式机动喷粉机一台。
[0047] 试验方法: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不同村屯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玉米秸杆 垛作为试验对象,将白僵菌粉剂装入机动喷粉机内,将喷粉机的喷粉管插入洞内,启动喷粉 机,喷施3-5s,再喷第二个位置(1点/m3),如此重复直到全垛喷完为止。认真检查洞中喷 施的均匀程度,最后将整个秸杆垛四围用机动喷粉机再彻底、全面喷洒一遍。
[0048] 在喷粉防治后1个月内进行玉米秸杆垛内玉米螟幼虫僵虫率调查。采用随机调查 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对照区及处理区,分别记录每点100株玉米秸杆内玉米螟幼虫 活虫数、死虫数、僵虫数、其他死亡虫数(细菌、蜂寄生和蝇寄生)、活蛹数(见表4)。在秋 后系统调查喷粉秸杆垛周围玉米田玉米植株危害情况(见表5)。
[0049] 表4 :白僵菌粉剂喷施秸杆垛后玉米螟幼虫僵虫率调查表
[0050]

[0051] 由表4可以看出:白僵菌粉剂喷施玉米秸杆垛后,垛内玉米螟幼虫僵虫率明显上 升,均超过了 86.00%,远远高于对照区的16. 67%,施用白僵菌粉剂各组玉米垛中玉米螟 幼虫受白僵菌寄生明显增强,玉米螟幼虫僵虫率达86%以上。应用白僵菌喷施玉米垛简便 易于推广,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种群基数,从源头上控制玉米螟的危害。
[0052] 由表5可以看出:对照田的被害株、蛀孔数、活虫数明显高于各处理田;各处理田 被害株减退率均高于50 %,处理四的被害株减退率达到70. 14 %;各处理田虫孔减退率均超 过了 60%,处理五的虫孔减退率达到75. 29 %;各处理田虫口减退率均超过了 60%,处理四 的虫口减退率最小为64. 71 %,处理三的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81. 37%;各处理平均防效均 超过65%。
[0053] 表5 :白僵菌粉剂喷施玉米秸杆垛后附近玉米田玉米螟危害发生情况调查表
[0054]
[0055] 从白僵菌菌株DSXJ-07制得的白僵菌粉剂喷施玉米秸杆垛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 可以看出:白僵菌粉剂封垛防治玉米螟,明显提高了垛内玉米螟幼虫的僵虫率,对垛内玉米 螟幼虫的平均防治效果都在86%以上,降低了玉米螟当年发生的种群基数,从而从源头控 制了玉米螟的危害。从白僵菌粉剂喷施玉米秸杆垛后附近玉米田玉米螟危害发生情况调查 结果可以看出:附近玉米田玉米螟发生明显减轻,处理田在被害株、蛀孔数、活虫数方面明 显低于对照田,在被害株减退率、虫孔减退率、虫口减退率三个方面的平均防治效果均超过 了 65%,说明该菌株对玉米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已于2013年Ol月23日保藏于中国 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719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孢白僵菌 DSXJ-07的内转录间隔区的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3. -种球孢白僵菌DSXJ-07用于防治禾本科作物上害虫的应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禾本科作物为水稻、玉米、甘蔗、小 麦、大麦或牧草,所述的害虫为稻水象甲及亚洲玉米螟。5. -种球孢白僵菌DSXJ-07作为制备防治禾本科作物上害虫药物的应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禾本科作物为水稻、玉米、甘蔗、小 麦、大麦或牧草,所述的害虫为稻水象甲及亚洲玉米螟。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该菌株已进行保藏,藏编号为CGMCC?No.7192,其内转录间隔区的序列为SEQ?ID?No.7192。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用于防治禾本科作物上害虫的应用,作为制备防治禾本科作物上害虫药物的应用,所述的禾本科作物为水稻、玉米、甘蔗、小麦、大麦或牧草,所述的害虫为稻水象甲及亚洲玉米螟。利用该菌株生产的杀虫真菌制剂,可有效控制稻水象甲及亚洲玉米螟的种群数量。<pb pnum="1" />CGMCC No.719220130123
【IPC分类】C12R1/645, A01N63/04, A01P7/04, C12N1/14
【公开号】CN105039167
【申请号】CN201510035886
【发明人】田志来, 高月波, 李启云
【申请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